一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包括伞杆和安装在伞杆上的伞架,所述伞架包括:上伞轴;若干个主肋;若干个支承肋;下伞轴;若干个辅助支承肋;螺旋弹簧;手柄;卡止突起;所述的辅助支承肋为U型,U型两臂的自由端弯曲成钩状作为辅助支承肋的根部,U型的弯折部作为辅助支承肋的前端,所述支承肋中部设有供辅助支承肋前端挂置的挂钩。拆卸时分别将辅助支承肋的根部和前端摘下即可,并不需要卸下枢轴支承环和支承肋上的枢轴,便于辅助支承肋的安装与拆卸。
【专利说明】
一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骨,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
【背景技术】
[0002]折叠伞是雨具中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能折叠,能撑开,便于携带的伞具,是一种便携式工具。折叠伞结构紧凑牢固、耐用,晴雨兼用。正常的伞由于伞架较长,整体较大,不便携带,所以人们采用对伞架进行多次折叠,伞柄可收缩,伞具经过折叠以后,体积较小,这样一来可以方便的放在包中,便于携带。
[0003]由于便于收藏和携带,折叠伞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现有的大部分伞需要双手配合才能撑开或收拢,这给实用者带来了不便。
[0004]公开号为CN2477012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开启的太阳伞,包括伞杆、伞架及伞篷,伞架包括有上伞骨组和下伞骨组,在所述的下伞骨组之下还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底伞骨组,呈开口向上的锥形放射状排列,其下端集束于一套在伞杆上并可相对其滑动且位于下伞盘之下的底伞盘,上端则与对应的下伞骨中部铰接,在底伞盘和下伞盘之间的伞杆上还套有一弹簧,该弹簧在伞处于收拢状态时处于蓄能状态。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下伞盘及底伞盘自动沿着伞杆向上滑动,各伞架即自动打开。
[0005]该伞的伞骨中,底伞盘与下伞骨之间通过底伞骨组铰接,一般常用的底伞骨组有两种,一种为长形金属片,金属片两端开有通孔,两端分别通过枢轴铰接于底伞盘与下伞骨之间;另一种底伞骨组为金属丝,金属丝的两端弯折成环装,通过枢轴铰接于底伞盘与下伞骨之。
[0006]这种两种结构的底伞骨组都不便于安装与拆卸,当底伞骨组损坏后很难进行拆卸维修,通常是整把伞就报废了。
【实用新型内容】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该伞骨方便安装与拆卸。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包括伞杆和安装在伞杆上的伞架,所述伞架包括:
[0010]上伞轴,固定安装在伞杆的前端;
[0011]若干个主肋,其根部枢轴安装于上伞轴;
[0012]中伞轴,滑动地嵌合安装于伞杆上;
[0013]若干个支承肋,其根部枢轴安装于中伞轴,其前端部枢轴安装于主肋的中部;
[0014]下伞轴,位于中伞轴的下方,滑动地嵌合安装于伞杆上;
[0015]若干个辅助支承肋,其根部枢轴安装于下伞轴,其前端部安装于支承肋中部;
[0016]螺旋弹簧,套设在中伞轴和下伞轴之间的伞杆上,在伞骨处于收拢状态时处于蓄能状态;
[0017]手柄,固定在伞杆的根部;
[0018]卡止突起,自如出没地设置在所述的伞杆上,在伞骨处于收拢状态时用于将所述下伞轴卡止于手柄的位置;
[0019]所述的辅助支承肋为U型,U型两臂的自由端弯曲成钩状作为辅助支承肋的根部,U型的弯折部作为辅助支承肋的前端,所述支承肋中部设有供辅助支承肋前端挂置的挂钩。
[0020]辅助支承肋弯曲成钩状的根部穿套于下伞轴上的枢轴支承环上,与下伞轴铰接,辅助支承肋的前端挂置在支承肋中部的挂钩上,与支承肋铰接。安装时,将辅助支承肋的根部挂在枢轴支承环上,将辅助支承肋的前端挂在支承肋中部的挂钩上即可,拆卸时分别将辅助支承肋的根部和前端摘下即可,并不需要卸下枢轴支承环和支承肋上的枢轴,便于辅助支承肋的安装与拆卸。
[0021]作为优选,所述的下伞轴包括穿套伞杆的筒体,筒体的前端为辅助支承肋的枢轴支承部,在枢轴支承部周缘上呈放射状地设置若干个辅助支承肋收容槽,枢轴支承部上同轴嵌合安装有枢轴支承环,所述辅助支承肋呈钩状的根部穿套在枢轴支承环上。
[0022]枢轴支承环可以为金属丝,安装时,将辅助支承肋的根部插入到辅助支承肋收容槽内,金属丝穿过辅助支承肋根部的弯钩,最后将金属丝的两端扭合在一起,将辅助支承肋与下伞轴铰接在一起。
[0023]作为优选,所述的枢轴支承部的中部开设有供枢轴支承环嵌合安装的环状槽。
[0024]将枢轴支承环嵌合安装在环状槽内可防止枢轴支承环沿枢轴支承部上下送动。
[0025]作为优选,筒体的中部设置环形突起,环形突起与枢轴支承部之间具有带过渡弧面的捏持部。
[0026]作为优选,所述捏持部的轴向长度为2?6cm。
[0027]设置捏持部方便使用者在收伞时捏持下伞轴,便于操作。
[0028]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末端部开设有供所述卡止突起突出的通孔。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30]辅助支承肋弯曲成钩状的根部穿套与下伞轴上的枢轴支承环上,与下伞轴铰接,辅助支承肋的前端挂置在支承肋中部的挂钩上,与支承肋铰接。安装时,将辅助支承肋的根部挂在枢轴支承环上,将辅助支承肋的前端挂在支承肋中部的挂钩上即可,拆卸时分别将辅助支承肋的根部和前端摘下即可,并不需要卸下枢轴支承环和支承肋上的枢轴,便于辅助支承肋的案子与拆卸。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开启的伞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下伞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辅助支承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伞杆;2、上伞轴;3、中伞轴;4、下伞轴;41、枢轴支承部;42、辅助支承肋收容槽;43、环状槽;44、环状突起;45、捏持部;46、通孔;5、螺旋弹簧;6、主肋;7、支承肋;8、辅助支承肋;81、辅助支承肋根部;82、辅助支承肋前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包括:伞杆I;固定安装在伞杆I顶端的上伞轴2;将根部枢轴安装在上伞轴2上的多根主肋6,多根主肋6呈放射状分布;滑动地嵌合安装于伞杆I上的中伞轴3;根部枢轴安装于中伞轴3上,且其前端部枢轴安装于主肋6的中部的多根支承肋7,多根支承肋7呈放射状分布;位于中伞轴的下方,滑动地嵌合安装于伞杆I上的下伞轴4;根部枢轴安装于下伞轴4,且其前端部安装于支承肋中部的多根辅助支承肋8,多根辅助支承肋8呈放射状分布;套设在中伞轴3和下伞轴4之间的伞杆I上螺旋弹簧5,该螺旋弹簧5在伞骨处于收拢状态时处于蓄能状态;固定在伞杆I根部的手柄(图中未示出);自如出没地设置在伞杆I上的卡止突起(图中未示出),在伞骨处于收拢状态时用于将下伞轴4卡止于手柄的位置。
[0037]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支承肋8为U型,U型两臂的自由端弯曲成钩状作为辅助支承肋的根部81,U型的弯折部作为辅助支承肋的前端82,每根支承肋7的中部设有供辅助支承肋前端82挂置的挂钩。
[0038]辅助支承肋弯曲成钩状的根部81穿套于下伞轴4上的枢轴支承环上,与下伞轴4铰接,辅助支承肋的前端82挂置在支承肋7中部的挂钩上,与支承肋7铰接。安装时,将辅助支承肋的根部81挂在枢轴支承环上,将辅助支承肋的前端82挂在支承肋7中部的挂钩上即可,拆卸时分别将辅助支承肋的根部81和前端82摘下即可,并不需要卸下枢轴支承环和支承肋上的枢轴,便于辅助支承肋8的安装与拆卸。
[0039]如图2所示,下伞轴4包括穿套伞杆的筒体,筒体的前端为辅助支承肋8的枢轴支承部41,在枢轴支承部41的周缘上呈放射状地设置若干个辅助支承肋收容槽42,枢轴支承部41的中部开设有与其同轴的环状槽43,环状槽43内嵌合安装有枢轴支承环,辅助支承肋呈钩状的根部81穿套在枢轴支承环上。
[0040]筒体的中部设置环形突起44,环形突起44与枢轴支承部41之间具有带过渡弧面的捏持部45,供收拢伞骨时捏持下伞轴4。捏持部45的轴向长度为3cm。
[0041]筒体的末端部靠近手柄处开设有供卡止突起突出的通孔46。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自动开启的伞骨,包括伞杆和安装在伞杆上的伞架,所述伞架包括: 上伞轴,固定安装在伞杆的前端; 若干个主肋,其根部枢轴安装于上伞轴; 中伞轴,滑动地嵌合安装于伞杆上; 若干个支承肋,其根部枢轴安装于中伞轴,其前端部枢轴安装于主肋的中部; 下伞轴,位于中伞轴的下方,滑动地嵌合安装于伞杆上; 若干个辅助支承肋,其根部枢轴安装于下伞轴,其前端部安装于支承肋中部; 螺旋弹簧,套设在中伞轴和下伞轴之间的伞杆上,在伞骨处于收拢状态时处于蓄能状态; 手柄,固定在伞杆的根部; 卡止突起,自如出没地设置在所述的伞杆上,在伞骨处于收拢状态时用于将所述下伞轴卡止于手柄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承肋为U型,U型两臂的自由端弯曲成钩状作为辅助支承肋的根部,U型的弯折部作为辅助支承肋的前端,所述支承肋中部设有供辅助支承肋前端挂置的挂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伞轴包括穿套伞杆的筒体,筒体的前端为辅助支承肋的枢轴支承部,在枢轴支承部周缘上呈放射状地设置若干个辅助支承肋收容槽,枢轴支承部上同轴嵌合安装有枢轴支承环,所述辅助支承肋呈钩状的根部穿套在枢轴支承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支承部的中部开设有供枢轴支承环嵌合安装的环状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骨,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中部设置环形突起,环形突起与枢轴支承部之间具有带过渡弧面的捏持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持部的轴向长度为2?6c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末端部开设有供所述卡止突起突出的通孔。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5728489SQ201620694857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9日
【发明人】金伟波
【申请人】浙江腾鑫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