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地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154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拖地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拖地功能的拖地鞋。



背景技术:

拖地是日常家庭生活中非常辛苦的劳动,尤其弯腰的动作时常让人感到酸痛。因此出现了不必弯腰就能拖地的拖地鞋,可以穿在脚上。但现有的拖地鞋大多是在鞋底安装布条、棉条等常用的拖地材料,需要先沾水然后拖地,水量多少无法控制,拖完后地面积水较多,很久才能风干水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拖地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能储水并自动出水的拖地鞋。

拖地鞋,包括鞋体和拖地鞋底,所述的拖地鞋底安装在鞋体底部;所述的拖地鞋底的朝上一面即正面设置有水槽箱体,水槽箱体的底部位于鞋掌处设置有若干个单向漏水球阀。拖地鞋底的朝下一面即底面安装有海绵滚轮,置于单向漏水球阀的下方,拖地鞋底的底面位于鞋跟部安装有可拆卸式绒。

所述的拖地鞋底的鞋边上设置有注水孔,与水槽箱体连通,注水孔配有密封塞。

所述的拖地鞋底的底面鞋边设置有凸边,海绵滚轮的转轴安装在凸边上,可转动。

所述的海绵滚轮为具有吸水性的硬质海绵。

往水槽箱体内注入水后,穿在脚上,水会慢慢从单向漏水球阀往下渗入海绵滚轮里,人穿着鞋子拖着走不用弯腰,就可以用海绵滚轮拖地,然后紧接着位于后方的可拆卸式绒布将拖过的地方像抹布一样擦干。本拖地鞋的水量控制均匀,拖地的同时,实现擦干的功能,更加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拖地鞋底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鞋体,2—拖地鞋底,3—可拆卸式绒布,4—单向漏水球阀,5—水槽箱体,6—注水孔,7—支撑,8—凸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拖地鞋,由括鞋体1和安装在鞋体1底部的拖地鞋底7构成。所述的拖地鞋底7朝上的正面设置有水槽箱体5,拖地鞋底7的鞋边上设置有注水孔6,与水槽箱体5连通,并配有密封塞。可通过注水孔6向水槽箱体5灌满水。水槽箱体5的箱体底部位于鞋掌处设置有若干个单向漏水球阀4,拖地鞋底7朝下的底面安装有海绵滚轮2,置于单向漏水球阀4的下方。水从单向漏水球阀4中渗出,被下方的海绵滚轮2吸收。所述的拖地鞋底7的底面鞋边设置有凸边8,海绵滚轮2的转轴安装在凸边8上,可转动。在拖地鞋底7的底面位于鞋跟部还安装有可拆卸式绒布3。

海绵滚轮2为具有吸水性的硬质海绵制成,将吸收从水槽箱体5渗出的水,穿上鞋拖动时,带水的海绵滚轮2转动拖地,位于后方的可拆卸式绒布3紧接着将水擦干。水自动渗出,且流量均匀,不用担心拖地的水量大而不易风干地面,还具有擦干的功能,防止积水。用后,可将多余的水倒出,将绒布拆下清洗、拧干备用。

综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做的改变,所生产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