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船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451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子,具体涉及船袜。



背景技术:

船袜的形状好像船一样,袜口在脚踝以下,由于袜口较短,因此容易脱落,常常出现在走动过程中袜口滑到脚面以下的情况。

为了避免袜口脱落,现在也有采用在袜口设置松紧带的形式,可是为了避免脱落,松紧带往往做的很紧,不仅造成穿着的不适,而且严重会出现勒痕,因此实现穿着舒适又不易脱落,是目前船袜设计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脱落船袜,穿着舒适且不易脱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船袜,包括在穿着状态下与脚面部位对应的脚面部和位于脚面部以上的脚背部,所述脚背部的后侧设有袜口部,所述袜口部设有在穿着状态下弹性收紧在脚踝以下的松紧带,所述防脱落船袜设有收针缝合线和缝头线,所述收针缝合线包括从脚背部前部侧面与脚面部相接部位向袜口部延伸的主收针缝合线以及由主收针缝合线延伸出去的分支收针缝合线。

优选的,所述分支收针缝合线由主收针缝合线向脚面部延伸且向前方或者后方倾斜。

优选的,所述分支收针缝合线由主收针缝合线向脚面部及脚背部延伸且向前方或者后方倾斜。

优选的,所述收针缝合线采用弹力纤维线缝合形成。

优选的,所述缝头线位于脚后跟部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收针缝合线包括从脚背部前部侧面与脚面部相接部位向袜口部延伸的主收针缝合线以及由主收针缝合线延伸出去的分支收针缝合线,主收针缝合线和分支缝合线配合将袜口牢牢的锁住在人体脚面的有效部位,使人体在行走或其他运动时袜子不会往下滑移而导致袜子脱落。而且由于主收针缝合线和分支缝合线的作用,袜口部位的松紧带不必做的很紧,穿着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脱落船袜1,包括在穿着状态下与脚面部位对应的脚面部11和位于脚面部以上的脚背部12,所述脚背部的后侧设有袜口部13,所述袜口部设有在穿着状态下弹性收紧在脚踝以下的松紧带,所述防脱落船袜设有收针缝合线和缝头线16,所述收针缝合线包括从脚背前部侧面与脚面部相接部位向袜口部延伸的主收针缝合线14以及由主收针缝合线延伸出去的分支收针缝合线15。船袜整体上可以由纯棉或者由混纺织物作为袜子外层材料、里层材料采用高弹性纤维编织而成,如可以采用氨纶和棉混纺,而在袜口下采用相应图案形状进行收针缝合形成收针缝合线,收针缝合线是通过编织时的往复运动获得的,具有收紧袜口的作用,因而将袜口牢牢的锁住在人体脚面的有效部位的作用,使人在行走或其他运动时袜子不会往下滑移而导致袜子脱落。

对收针缝合线的图形设计不限,其中,所述分支收针缝合线由主收针缝合线向脚面部延伸且向前方或者后方倾斜。或者,所述分支收针缝合线由主收针缝合线向脚面部及脚背部延伸且向前方或者后方倾斜。当然,收针缝合线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方式。

所述收针缝合线采用高弹性纤维线缝合形成。使收针部位产生高弹性,从而更容易套紧在脚上,更加不容易脱落。

所述缝头线16位于脚后跟部位。现有技术的袜子缝头的针迹都在袜子的袜尖部位,而袜尖部位的这条缝头针迹是采用对行不对目的自动拷头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所以这条缝头针迹是比较硬的,与人体的脚趾头上平面皮肤长时间摩擦容易引起该脚趾头上平面的皮肤受损,严重的可能出现红肿,导致出血。本实用新型将这条比较硬的缝头针迹移到人体的脚后跟部位,因为人体的脚后跟部位的皮肤比脚的其他任何部位都要厚实,所以将这条比较硬的缝头针迹移到了脚后跟部位是对脚趾头起到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