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阻燃手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65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阻燃手指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燃手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阻燃手指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套,主要起隔离污染、保护使用者双手的目的,但多数不具有阻燃功能,其功能性单一。在火灾场合或靠近火源的场地使用时,由于其不具有阻燃功能,易对用户手指造成烧伤甚至加剧烧伤程度。也有一些阻燃手套,但其阻燃功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阻燃手指套,以解决现有手套功能性单一以及阻燃功能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阻燃手指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由外到里依次分布且粘结连接的外层、阻燃层以及内层,所述阻燃层包括由外到里依次分布且粘结连接的纳米阻燃层和阻燃绒布层,所述纳米阻燃层包括由里到外依次分布且粘结连接的内纳米阻燃层、中间层以及外纳米阻燃层,所述内纳米阻燃层和外纳米阻燃层均由纳米阻燃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阻燃层的厚度为1mm-1.5mm。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由环状磷酸酯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绒布层由阻燃腈氯纶或阻燃涤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绒布层的厚度为0.5mm-1.0mm。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由高吸水性非织造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由吸水性非织造材料及柔性非织造材料热压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远离阻燃层的一侧设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和与其相连的五个手指部,所述手掌部的开口处沿其周向包覆有阻燃绒布。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绒布通过纤维粘合剂包敷在所述手掌部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纳米阻燃层和阻燃绒布层均能起到阻燃作用,提高本实施例所述纳米阻燃手指套的阻燃性能,以便于在火灾场合或靠近火源的场地使用,有效防止烧伤用户手指。通过添加纳米阻燃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本实施所述纳米阻燃手指套的阻燃性能以及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纳米阻燃手指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纳米阻燃手套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1、手套本体;11、外层;12、阻燃层;121、纳米阻燃层;1211、内纳米阻燃层;1212、中间层;1213、外纳米阻燃层;122、阻燃绒布层;13、内层;14、防滑凸起;100、手掌部;200、手指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纳米阻燃手指套,如图1和图2所示,该纳米阻燃手指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由外到里依次分布且粘结连接的外层11、阻燃层12以及内层13,所述阻燃层12包括由外到里依次分布且粘结连接的纳米阻燃层121和阻燃绒布层122。通过设置纳米阻燃层121和阻燃绒布层122,提高本实施例所述纳米阻燃手指套的阻燃性能,以便于在火灾场合或靠近火源的场地使用,有效防止烧伤用户手指。

所述阻燃绒布层122由阻燃腈氯纶或阻燃涤纶组成,且厚度为0.5mm-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阻燃层121包括由里到外依次分布且粘结连接的内纳米阻燃层1211、中间层1212以及外纳米阻燃层1213,具体的,所述中间层1212的一侧粘结于内纳米阻燃层1211,其另一侧粘结于外纳米阻燃层123;所述内纳米阻燃层1211和外纳米阻燃层1213均由纳米阻燃材料制成。通过添加纳米阻燃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本实施所述纳米阻燃手指套的阻燃性能以及隔热性能。所述纳米阻燃层121的厚度为1mm-1.5mm,所述中间层1212由环状磷酸酯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外层11由高吸水性非织造材料制成,在使用时可以在手套本体1的外表面形成一层可以阻止水、油等液体侵蚀的空气保护膜,起到防污效果,同时可有效防止手套本体1的腐蚀以及老化。

所述内层13由吸水性材料及柔性非织造材料热压制成,如竹炭纤维等,可以吸收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汗液,使用户手部保持干燥舒适,便于施工操作。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11远离阻燃层12的一侧设有防滑凸起14。通过防滑凸起14可以防止用户使用时,所述手套本体1与手套本体1接触的工件之间发生打滑现象,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手掌部100和与其相连的五个手指部200,所述手掌部100的开口处沿其周向包覆有阻燃绒布,所述阻燃绒布通过纤维粘合剂包敷在所述手掌部100的开口处。在火灾场合或靠近火源的场地使用时,可有效提高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100的开口处的阻燃功能,防止用户被灼伤。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