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趾浅口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6944阅读:3152来源:国知局
二趾浅口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口袜,尤其是一种带有二趾套的浅口袜。



背景技术:

现有袜子,袜体的前部大多不设趾套或是设有五趾,不设趾套的五个脚趾相互接触并贴紧,这样脚趾不能做相互运动,脚趾与脚趾之间的缝隙也处于密闭状态,这容易滋生细菌及真菌,脚部容易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五趾袜需要一趾一趾套上穿着较为费时;带袜筒的袜子穿着不够凉爽;不设趾套的船袜不具有保健功能,尤其脚拇趾外翻与小趾内翻者或足部疼痛患者须要凭借袜子来矫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穿着舒适并带保健功能的浅口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二趾浅口袜,其袜体前部设有两个趾套,穿着舒适、凉爽,又具有保健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二趾浅口袜,包括袜体、袜口,袜体的前端设置有大拇趾套、小脚趾套及其余三趾开口部,即除大拇趾、小脚趾外的其余三脚趾整体露出。

所述的袜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第一凸块设置在距离第一跖趾关节处1-2cm,第二凸块设置在第五跖趾关节处1-2cm,第三凸块设置在第二跖骨向后延伸与跟骨前缘相交点处。

所述袜体的足弓位置处设置有足弓垫。

所述凸块是半径为0.5cm-1.5cm的圆形凸块或梅花形凸块。

所述袜体前端为弹性圈。

所述的足弓垫与袜体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二趾浅口袜,其袜体前部设有两个趾套尤其适用于拇指外翻、小指内翻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拇指外翻、内翻,袜底不同区域内设置的凸块的形成便于穿着者调整足底受力舒适的位置,有利于缓解足部疼痛,起到穿着舒适、凉爽,具有保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袜底结构示意图。

图中:袜体-1,袜口-2,弹性圈-3,大拇趾套-4,小脚趾套-5,三趾开口部-6,第一凸块-7,第二凸块-8,第三凸块-9,足弓垫-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趾浅口袜,包括袜体1、袜口2,袜体的前端设置弹性圈3,弹性圈上设置大拇趾套4、小脚趾套5及其余三趾的开口部6,即除大拇趾、小拇趾外的其余三脚趾整体露出,袜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凸块7、第二凸块8和第三凸块9,第一凸块设置在距离第一跖趾关节处1-2cm,第二凸块设置在第五跖趾关节处1-2cm,第三凸块设置在第二跖骨向后延伸与跟骨前缘相交点处,凸块可以设定为半径为1cm的圆形凸块或梅花块,袜体的足弓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足弓垫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适合对于足部压力或穿戴舒适性有特殊需求的使用者,而且普通使用者穿着本实用新型的袜子起到保健作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