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裤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安全型暖宫裤。
背景技术:
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季节,极易出现四肢冰冷,痛经加剧、肌肉痉挛及炎症缠身等症状,其实这些大多数都是宫寒惹的祸,宫寒是大多数妇科疾病的潜在病因。目前出现有暖宫裤,可实现暖宫功能,这种暖宫裤是于裤子上设置有发热片,发热片有单片、两片或三片的设计,然而,这些发热片均通过连接线连接而成,在使用和洗涤过程中容易造成开路、短路等安全隐患,并且操作和使用也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型暖宫裤,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暖宫裤在使用和洗涤过程中容易造成开路、短路等安全隐患并且操作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型暖宫裤,包括裤体以及一用于暖宫的发热片;发热片设置于裤体之上端的前侧内部,发热片包括有两布料层、至少一发热丝和两导电钮扣,该发热丝布置在其中一布料层的表面并与布料层缝合固定,另一布料层覆盖住发热丝,发热丝夹设于两布料层之间,该两导电钮扣铆接在两布料层上,两导电钮扣彼此分开并分别与发热丝的两端铆接导通,且两导电钮扣均露出裤体的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导电钮扣露出裤体的前侧面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布料层为防火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丝为复合材料发热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丝呈迂回状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布料层通过热压的方式粘贴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丝为一根或者并排间隔布置的若干根,每一根发热丝的两端均分别与两导电钮扣铆接导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产品使用的发热片是通过将发热丝布置在其中一布料层的表面并与布料层缝合固定,并将另一布料层覆盖在发热丝上,使得发热丝夹设于两布料层之间,以及,配合导电钮扣的设置,取代了传统之连接线的连接方式,有效降低乃至杜绝在洗涤过程中造成的开路、短路等安全隐患,产品安全性能更佳,操作和使用也更加简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发热片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另一种发热片的放大透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裤体 11、口袋
20、发热片 21、布料层
22、发热丝 23、导电钮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裤体10以及一用于暖宫的发热片20。
该发热片设置于裤体10之上端的前侧内部,发热片20包括有两布料层21、一发热丝22和两导电钮扣23,该发热丝22布置在其中一布料层21的表面并与布料层21缝合固定,另一布料层21覆盖住发热丝22,发热丝22夹设于两布料层21之间,该两导电钮扣23铆接在两布料层21上,两导电钮扣23彼此分开并分别与发热丝22的两端铆接导通,且两导电钮扣23均露出裤体10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布料层21为防火布,所述两布料层21通过热压的方式粘贴在一起,且两布料层21呈弧形,其与人体的腹部形状相适配。所述发热丝22为复合材料发热丝,所述发热丝22呈迂回状布置,发热丝22按大于等于5mm的间距固定在布料层21上,如图2所示,发热丝22的转角位置为直角,该种发热片20的工作电压为5V;当然,发热片20亦可如图3所示,所述发热丝22为并排设置的两根,两根发热丝22的两端均分别与两导电钮扣23铆接导通,两跟发热丝22的转角位置均为弧形,图3中的发热片20的工作电压为11.1V,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发热片20。所述两导电钮扣23露出裤体10的前侧面外,并位于裤体10的其中一个口袋11处,该导电钮扣23为四合扣。
使用时,发热片20内置在裤体10内,然后,将外部控制器连接的导电钮扣与本产品的导电钮扣23扣合连接,实现导通,电流通过导电钮扣23输向发热丝22,使得发热丝22发热,发热丝22产生的热量透过布料层21向外传递,以对使用者进行暖宫。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本产品使用的发热片是通过将发热丝布置在其中一布料层的表面并与布料层缝合固定,并将另一布料层覆盖在发热丝上,使得发热丝夹设于两布料层之间,以及,配合导电钮扣的设置,取代了传统之连接线的连接方式,有效降低乃至杜绝在洗涤过程中造成的开路、短路等安全隐患,产品安全性能更佳,操作和使用也更加简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