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627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拐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拐杖。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群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而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疾病等原因,因此不得不使用拐杖作为行走时的辅组工具。

对于不同的人群,对拐杖的使用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对于身高不同的人,行走习惯不同的人以及身体状况的人,其对于拐杖使用的需求都不尽相同。然而,现有的拐杖调节性差,兼容性不好,无法满足不同人的使用要求,使得用户需要花大量时间去选取适合自身的拐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拐杖,包括:把手,支撑筒,支撑杆和底座,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从所述握持部分的下端凸起,所述连接部分呈圆柱体形状,所述连接部分上具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筒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所述支撑筒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分的半径小于所述支撑筒的内半径,所述支撑筒的内螺纹与所述连接部分的外螺纹接合,在所述支撑筒上设置有多个插销孔,所述多个插销孔沿所述支撑筒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支撑杆具有杆主体,所述杆主体呈圆柱体形状,所述杆主体的半径小于所述支撑筒的内半径,所述杆主体上设有插销,所述插销插入所述插销孔中,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座的上端具有凹孔,所述凹孔中具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的外螺纹与所述凹孔的内螺纹接合,所述底座还设有支撑体。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为多个防滑脚,所述防滑脚从所述底座的下端凸起。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为多个硬支脚,所述硬支脚从所述底座的侧面凸起。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具有多个支架和多个轮子,所述支架与所述硬支脚形成固定,所述轮子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大致呈字母“U”的形状,所述支架的中部与所述硬支脚形成固定,两个轮子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一个支架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多个插销孔包括:多个方形插销孔和多个圆形插销孔,相邻的两个方形插销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两个圆形插销孔之间的距离,所述插销包括:方形插销和圆形插销,所述方形插销插入所述方形插销孔中,所述圆形插销插入所述圆形插销中。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附近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呈圆柱体形状,所述限位部的半径大于支撑筒的内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拐杖,可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根据用户自身需要,调节拐杖的长度和底座类型,从而适应不同的人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拐杖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拐杖支撑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拐杖底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拐杖底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拐杖车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拐杖包括:把手1,支撑筒2,支撑杆3和底座4。把手1、支撑筒2、支撑杆3与底座4之间依次接合。

把手1包括:握持部分11和连接部分12,握持部分11与连接部分12之间大致相互垂直。握持部分11的上端设有防滑纹110,该防滑纹100呈凹凸相间的形状;连接部分12从握持部分11的下端凸起,连接部分12呈圆柱体形状,连接部分12上具有外螺纹。

支撑筒2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支撑筒2的上端设有内螺纹,连接部分12的半径小于支撑筒2的内半径,支撑筒2的内螺纹与把手1的连接部分12的外螺纹接合。在支撑筒2上还设置有多个插销孔21,多个插销孔21沿支撑筒2的长度方向排布。具体地,多个插销孔21包括:多个方形插销孔21a和多个圆形插销孔21b,相邻的两个方形插销孔21a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两个圆形插销孔21b之间的距离。

结合图2所示,支撑杆3具有杆主体30,杆主体30呈圆柱体形状,杆主体30的半径小于支撑筒2的内半径。杆主体30上设有插销31,插销31插入支撑筒2的插销孔32中,此时杆主体30进入支撑筒2中。具体地,插销31包括:方形插销31a和圆形插销31b,方形插销31a插入支撑筒2的方形插销孔21a中,圆形插销31b插入支撑筒2的圆形插销31b中。在支撑杆3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且支撑杆3的下端附近设有限位部32,限位部32呈圆柱体形状,限位部32的半径大于支撑筒2的内半径,避免杆主体30过多地进入支撑筒2中,造成支撑筒2与底座4发生碰撞。

结合图3所示,底座4的上端具有凹孔41,凹孔41从底座4的上端凹陷设置,凹孔41中设有内螺纹。底座4还具有支撑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体为多个防滑脚42,该多个防滑脚42从底座4的下端凸起,其中,防滑脚42可以由EVA或橡胶或TPR等材料形成。

具有上述结构的拐杖,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把插销插入不同的插销孔中,从而调节拐杖的整体长度,方便使用。此外,用户在调节拐杖长度时,按下圆形插销会比较便捷,而方形插销插入方形插销孔能使固定效果更稳定。

上述底座具有防滑脚,具有较大的抓地能力,能方便用户在湿滑的路段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的上端也具有凹孔51,凹孔51从底座5的上端凹陷设置,在凹孔51中设有内螺纹。底座5的支撑体为多个硬支脚52,该多个硬支脚52从底座5的侧面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拐杖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中的拐杖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上述底座具有多个支脚,支脚由硬度较大的材料形成,方便用户在凹凸不平的路段使用。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底座5还具有多个支架53和多个轮子54,支架53与底座5的硬支脚52形成固定,轮子54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架53上。具体地,支架53大致呈字母“U”的形状,支架53的中部与硬支脚52形成固定,两个轮子54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架53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拐杖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二中的拐杖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上述底座具有轮子,轮子能节省人在行走时所用的力气,方便用户在平坦的路段使用。

可见,具有上述结构的拐杖,可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根据用户自身需要,调节拐杖的长度和底座类型,从而适应不同的人和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