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款式可调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81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款式可调的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款式可调的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每双凉鞋的款式都是固定,但是款式多样,有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如仅仅利用一条缠绕带缠绕固定在鞋底上,夏天使用比较凉爽从而受到较多女性的青睐,女性在购买时常常由于款式不一而犹豫不决,同时购买几双又比较浪费,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款式可调的鞋,包括:鞋本体,绑带和缠绕带;

沿着鞋本体的前端至鞋本体的鞋跟部均匀布设有多个固定组件,多个固定组件设置在靠近鞋本体的鞋面边缘部,绑带通过多个固定组件固设在靠近鞋本体的鞋面边缘部;

或多个固定组件设置在鞋本体的侧边部,绑带通过多个固定组件固设在鞋本体的侧边部;缠绕带沿着绑带穿绕,并绑设在绑带上。

优选地,鞋本体包括:鞋底层和鞋面层,鞋底层与鞋面层相贴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采用相互配合的子母扣,或采用螺栓与螺母相配合。

优选地,鞋本体为高跟鞋体,或平底鞋体。

优选地,缠绕带在鞋本体前端密集穿绕绑带,使缠绕带在鞋本体前端形成鞋面;缠绕带在鞋本体的鞋跟部缠绕成环状或交叉状,形成鞋跟部。

优选地,在鞋本体前端的中部设有一固定组件,使缠绕带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设在鞋本体前端的中部,供脚趾缝穿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缠绕带沿着绑带穿绕,并绑设在绑带上。缠绕带能够在绑带上拆卸与固定,并可以根用户的喜好更换缠绕带或是改变缠绕带的缠绕方式,形成多种不同的款式,满足用户的需求,能较大程度地减少用户的消费支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鞋面示意图;

图2为鞋本体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鞋本体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鞋本体整体结构图;

图5为鞋本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款式可调的鞋,如图1至5所示,包括:鞋本体1,绑带3和缠绕带6;

鞋本体1的前端至鞋本体的鞋跟部均匀布设有多个固定组件2,多个固定组件2设置在靠近鞋本体1的鞋面边缘部,绑带3通过多个固定组件2固设在靠近鞋本体1的鞋面边缘部;或多个固定组件2设置在鞋本体1的侧边部,绑带3通过多个固定组件2固设在鞋本体1的侧边部;缠绕带6沿着绑带3穿绕,并绑设在绑带3上。

鞋本体1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的具体个数可以根据鞋的尺寸,鞋的款式及款式来设定,这里不做限定。绑带3通过多个固定组件2固设在鞋本体1上。

固定组件2的具体设置位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位置。一个设置位置是,如图2所示,设置在靠近鞋本体1的鞋面边缘部,这样固定组件2将绑带3也设置鞋面边缘部。缠绕带6沿着设置在鞋面边缘部的绑带3穿绕,并绑设在绑带3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缠绕带或是改变缠绕带的缠绕方式,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还有一种方式是如图3所示,多个固定组件2设置在鞋本体1的侧边部,绑带3通过多个固定组件2固设在鞋本体1的侧边部;缠绕带6沿着绑带3穿绕,并绑设在侧边部的绑带3上。同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缠绕带或是改变缠绕带的缠绕方式,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在固定组件2上设置装饰品来美观鞋。

鞋本体1包括:鞋底层5和鞋面层4,鞋底层5与鞋面层4相贴合连接。所述固定组件2采用相互配合的子母扣,或采用螺栓与螺母相配合。这样固定组件2可以拆卸使用,便于更换。鞋本体为高跟鞋体,或平底鞋体。

缠绕带6在鞋本体前端密集穿绕绑带,使缠绕带在鞋本体前端形成鞋面;这样可以固定脚前部,缠绕带在鞋本体的鞋跟部缠绕成环状或交叉状,形成鞋跟部,这样便于固定脚根部,使用户穿上鞋之后能够舒适的行走。

在鞋本体1前端的中部设有一固定组件2,使缠绕带6通过所述固定组件2固设在鞋本体前端的中部,供脚趾缝穿过,提高鞋的舒适性,还可以提供鞋的不同款式组合。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以及使鞋更具有多样性,在鞋本体1前端的中部设有一固定组件2,缠绕带6通过所述固定组件2固设在鞋本体前端的中部,供脚趾缝穿过。当然也可以在鞋本体1前端的中部设多个固定组件2,供多个脚趾缝穿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考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