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指一种冲扣眼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胶布雨衣生产过程中的冲四眼工序一般采用人工划线、手动冲眼,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率低下,质量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高效、成品质量好的冲扣眼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冲扣眼机,包括冲头装置、调节装置、传动及操作装置、机架,所述的冲头装置、调节装置、传动及操作装置都安装在机架上,其中:所述的冲头装置包括冲杆、冲杆支座、冲头、第一拉杆接头、枕板、定位器和冲头支架,所述的冲杆支座和冲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冲杆两端,所述冲杆支座和所述定位器设置在冲头支架上,所述第一拉杆接头设置在所述冲杆的中段,所述枕板设置在所述冲头支架上与冲头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调节螺杆和下调节螺杆,均通过轴承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的下调节螺杆一端设置有手柄,可以带动下调节螺杆沿轴向转动,所述上调节螺杆和下调节螺杆的一端均设置有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使上调节螺杆和下调节螺杆可以同步旋转,所述的上调节螺杆和下调节螺杆上都设置有移动螺母,所述移动螺母固定在所述冲头装置的冲头支架上,所述上调节螺杆和下调节螺杆旋转时带动所述冲头装置移动;
所述传动及操作装置包括电机、平行设置的主动轴和传动轴,三者都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的主动轴和传动轴的同一端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咬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离合器控制联动与否,所述电机和主动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第二拉杆接头,所述第二拉杆接头与所述冲头装置中的第一拉杆接头通过拉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头装置中的枕板与冲头支架之间设置有枕板盒,所述枕板放置于枕板盒内,所述的枕板下还设置有橡皮垫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两个上调节螺杆和一根下调节螺杆,所述每个冲头支架上固定设置与上调节螺杆和一根下调节螺杆位置对应的三个移动螺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头装置数量为4-6个,上调节螺杆和下调节螺杆对称设置有与冲头装置数量相应的螺纹段,保证上调节螺杆和下调节螺杆旋转时相邻冲头装置的间隔保持相等,即冲头装置等间距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冲头装置之间的间距为90-2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及操作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架底部的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通过踏板连杆连接所述制动板来控制离合器,所述脚踏板与机架之间还设置有踏板弹簧,当脚踏板被踩下时后松开时会自动回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顶部设置台板,所述冲头装置设置于台板上,所述台板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合页设置于台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外面设置有皮带轮防护罩,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外设置有齿轮安全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由双按钮开关控制,所述双按钮开关设置在台板上。
本实用新型冲扣眼机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通过电机驱动的方式和精确计算确定的间距,保证冲头的冲眼动作精准有力,一次成型,可以一次性冲出4-6个扣眼(或其他眼),且扣眼距离可调,与传统的人工划线、手工冲眼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且连续生产的操作过程只需踩下脚踏板,操作十分简单,具有非常可观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冲扣眼机,包括冲头装置、调节装置、传动及操作装置、机架,所述的冲头装置、调节装置、传动及操作装置都安装在机架上,其中:所述的冲头装置包括冲杆101、冲杆支座102、冲头103、第一拉杆接头104、枕板105、定位器106和冲头支架107,所述的冲杆支座102和冲头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冲杆101两端,所述冲杆支座102和所述定位器106设置在冲头支架107上,所述第一拉杆接头104设置在所述冲杆101的中段,所述枕板105设置在所述冲头支架107上与冲头103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上调节螺杆201和一根下调节螺杆202,均通过轴承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的下调节螺杆202一端设置有手柄203,可以带动下调节螺杆202沿轴向转动,所述上调节螺杆201和下调节螺杆202的一端均设置有链轮204,通过链条连接,使上调节螺杆201和下调节螺杆202可以同步旋转,所述的上调节螺杆201和下调节螺杆202上都设置有移动螺母205,所述移动螺母205固定在所述冲头装置的冲头支架107上,所述上调节螺杆201和下调节螺杆202旋转时带动所述冲头装置移动;
所述传动及操作装置包括电机301、平行设置的主动轴302和传动轴303,三者都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的主动轴302和传动轴303的同一端分别设置有可以相互咬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离合器306控制联动与否,所述电机301和主动轴302的同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皮带轮304和第二皮带轮305,所述第一皮带轮304和第二皮带轮305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轴303上设置第二拉杆接头311,所述第二拉杆接头311与所述冲头装置中的第一拉杆接头104通过拉杆30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头装置中的枕板105与冲头支架107之间设置有枕板盒108,所述枕板105放置于枕板盒108内,所述的枕板105下还设置有橡皮垫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头装置数量为4个,上调节螺杆201和下调节螺杆202上对称设置有4个螺纹段,且螺纹段中螺纹旋向与大小呈对称分布,保证上调节螺杆201和下调节螺杆202旋转时相邻冲头装置的间隔保持相等,即使冲头装置等间距分布,具体来说,四个螺纹段中,左边两个与右边两个螺纹旋向相反,而两边的螺距是中间螺距的两倍,使所述相邻冲头装置之间的间距为90-200mm可调。
所述传动及操作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架底部的脚踏板308,所述的脚踏板308通过踏板连杆309连接离合器306,所述脚踏板308与机架之间还设置有踏板弹簧310,当脚踏板308被踩下后松开时会自动回位。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头装置数量为5个,上调节螺杆201和下调节螺杆202上对称设置有4或5个螺纹段:有4个螺纹段时可以保持位于中间的冲头装置不动,两边分别可移动;有5个螺纹段时,可以通过计算,使5个冲头装置都可移动。
所述机架顶部设置台板401,所述台板401上设置有防护罩402,所述防护罩402通过合页403设置于台板401上。
更优地,所述第一皮带轮304和第二皮带轮305外面设置有皮带轮防护罩311,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外设置有齿轮安全罩,加强安全防护,所述的电机由双按钮开关控制,所述双按钮开关设置在台板401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
根据扣眼距离工艺要求,经调节装置将冲头装置的间距调整到位,放下防护罩。按下冲扣眼机中的双按钮开关的启动按钮,电机开始运转。用手将待冲裁片放入冲头装置中,触碰(踩下后,马上松开)传动及操作装置中的脚踏板,冲头装置在拉杆作用下,将传动及操作装置中转动能转换成冲头上下运动的动能,裁片在冲头装置中完成冲眼动作;同时冲头装置在传动及操作装置中的离合器作用下自动回位。重复同样操作,依次放入裁片,从而进入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