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式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6151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导流式雨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导流式雨伞。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雨伞遮雨效果和防风效果都不佳,两者兼顾的雨伞更是没有,一遇上大雨时,整个伞面都会是雨水、而这时的雨水会顺着伞面的边缘往下滴,滴下来的雨水会影响到行人,给使用者带来麻烦;遇到大风时更是拿不住雨伞,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雨伞翻卷,减少雨伞使用寿命另外,挡雨效果也大打折扣;雨伞在警示上效果也不佳,尤其是在夜晚,视线不佳,在路上的行人不容易被看见,撑着伞的行人也不容易及时发现来往车辆,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仅具有挡雨透风而且能够起到导流和警示作用的导流式雨伞。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式雨伞包括伞面和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多根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的下边缘设置有挡雨圈, 所述挡雨圈为防水面料,且挡雨圈上固定有多根支杆,所述支杆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支杆与伞骨的下端之间设置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一端连接于伞骨,另一端连接于铰接孔;所述铰接件包括连接杆和端面,所述端面包括倾斜部和水平部,所述支杆的铰接孔端设置有与倾斜部相适应的倾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雨圈起到挡雨、导流的效果,雨水顺着伞面的边缘往下滴的时候一直沿着挡雨圈下落,防止溅到行人;挡雨圈与伞面铰接,挡雨圈的倾斜面与铰接件的倾斜部相抵,使挡雨圈处于接近垂直地面的状态,且由于内部被挡,在遇到风时也不会发生挡雨圈向内翻折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防止伞面向上翻折,延长雨伞使用寿命;而当雨伞收起状态时,铰接件与支杆处于同一直线上,不会妨碍雨伞的收纳,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挡雨圈上设置有竖直褶皱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褶皱条用于提高引流效果。

优选的,所述挡雨圈为透明材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材质便于观察,提高视线观察面,及时发现阻碍物。

优选的,所述挡雨圈外壁设置有多条警示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警示边增强夜间行走安全性,具有警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杆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警示雨伞收起时支杆与铰接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警示雨伞撑开状态支杆与铰接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1. 伞面;2. 伞骨;3. 挡雨圈;4. 连接杆;5. 支杆;6. 铰接件;7. 铰接孔;8.端面;9. 倾斜部;10. 水平部;11. 倾斜面;12.褶皱;13.警示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所示的一种导流式雨伞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式雨伞包括伞面1和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多根伞骨2,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的下边缘设置有挡雨圈3, 所述挡雨圈3为防水面料,且挡雨圈上固定有多根支杆5,所述支杆5上设置有铰接孔7,所述支杆5与伞骨2的下端之间设置有铰接件6,所述铰接件与伞骨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铰接件6的一端连接于伞骨2,另一端连接于铰接孔7;所述铰接件6包括连接杆4和端面8,所述端面8包括倾斜部9和水平部10,使伞骨与使所述倾斜部9的倾斜角度与伞面的倾斜角度一样,所述支杆5的铰接孔7端设置有与倾斜部9相适应的倾斜面11,所述倾斜部9与倾斜面11在伞撑开状态时保持面对面相抵,从而保持挡雨圈3竖直向下;所述水平部10与支杆5接近铰接孔处的端面在伞收起时保持面对面相抵,从而保持支杆与伞骨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挡雨圈3上设置有竖直褶皱条12。

优选的,所述挡雨圈3为透明材质。

优选的,所述挡雨圈3外壁设置有多条警示边13。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