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旅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旅行箱托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而在旅行的过程中,旅行物品的常常通过旅行箱进行拖拉,没有滑轮的旅行箱则只能通过手提,而没有一种方便随时携带,且能够防止旅行箱在拖拉过程中被甩出的托架。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旅行包托架[申请号:CN200820012292.0],包括旅行包拉杆,其特征是:托架拉杆是双拉杆,拉杆安装在U型套管里,在套管的底端设有托板,U型管的上端设有上台板将上下台板固定在U型套管上,上台板上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上安装有左右弹簧销,在弹簧销上装有弹簧,活动板上还装有左右插销,在上台板的侧端设有空心槽,空心槽的两端设有拉杆安装孔,拉杆上端连接有带尼龙扣的尼龙布面,拉杆可折叠成座椅,拉杆上带有插销孔。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不方便携带,不能够防止旅行箱在拖拉过程中被甩出,整体设计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方便携带,避免旅行箱在拖拉过程中被甩出的旅行箱托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旅行箱托架包括主架,所述的主架的下部铰接有能够承托旅行箱的底架,所述的底架上铰接有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和主架之间设有牵引结构,所述的底架的下端面上设有至少个滑轮,所述的牵引结构包括弹性牵引线,所述的弹性牵引线的一端与防护板的一角部相连接,弹性牵引线的另一端与主架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的主架上设有把手,且当主架向远离防护板一端的方向倾斜时能够带动防护板向底架方向倾斜。当主架竖直设置时防护板水平设置,利于旅行箱放置到底架上,当主架被拖动时发生一定的倾斜,此时防护板竖起,对旅行箱具有保护作用,避免旅行箱侧向翻倒,且主架、底架和防护板之间相互铰接,可以折叠成板状,利于旅行箱托架的携带,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旅行箱托架中,所述的主架和底架之间形成的角度为第一倾斜角度,所述的底架和防护板之间形成的角度为第二倾斜角度,所述的第一倾斜角度的大小为90-130度,所述的第二倾斜角度的大小为90-180度。
在上述的旅行箱托架中,所述的主架上设有滑动杆,所述的滑动杆上滑动套接有滑动套,所述的弹性牵引线的端部与滑动套相连接,所述的滑动套和滑动杆之间设有可拆卸定位结构。每个人拖拉行李时所习惯的角度不同,根据用户的习惯来调节滑动套的位置,即当用户拖拉时防护板处于竖直状态,灵活性强。
在上述的旅行箱托架中,所述的可拆卸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动套下部的定位座,所述的定位座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且当调节螺杆的内端抵靠或者插入到主架上时滑动套和主架相对固定。定位方式简单,方便操作。
在上述的旅行箱托架中,所述的底架包括方形框,所述的方形框内设有纵横交错的支撑杆,所述的主架包括第一架层和第二架层,所述的第一架层和第二架层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且第一架层和第二架层之间形成间隙。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旅行箱托架的优点在于:当主架竖直设置时防护板水平设置,利于旅行箱放置到底架上,当主架被拖动时发生一定的倾斜,此时防护板竖起,对旅行箱具有保护作用,避免旅行箱侧向翻倒,且主架、底架和防护板之间相互铰接,可以折叠成板状,利于旅行箱托架的携带,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主架1、底架2、防护板3、滑轮4、弹性牵引线5、把手6、第一倾斜角度7、第二倾斜角度8、滑动杆9、滑动套10、定位座11、调节螺杆12、第一架层13、第二架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旅行箱托架包括主架1,主架1的下部铰接有能够承托旅行箱的底架2,底架2上铰接有防护板3,防护板3和主架1之间设有牵引结构,底架2的下端面上设有至少3个滑轮4,牵引结构包括弹性牵引线5,弹性牵引线5的一端与防护板3的一角部相连接,弹性牵引线5的另一端与主架1的侧部相连接,主架1上设有把手6,且当主架1向远离防护板3一端的方向倾斜时能够带动防护板3向底架2方向倾斜。当主架1竖直设置时防护板3水平设置,利于旅行箱放置到底架2上,当主架1被拖动时发生一定的倾斜,此时防护板3竖起,对旅行箱具有保护作用,避免旅行箱侧向翻倒,且主架1、底架2和防护板3之间相互铰接,可以折叠成板状,利于旅行箱托架的携带,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其中,主架1和底架2之间形成的角度为第一倾斜角度7,底架2和防护板3之间形成的角度为第二倾斜角度8,第一倾斜角度7的大小为90-130度,第二倾斜角度8的大小为90-180度。主架1上设有滑动杆9,滑动杆9上滑动套接有滑动套10,弹性牵引线5的端部与滑动套10相连接,滑动套10和滑动杆9之间设有可拆卸定位结构。每个人拖拉行李时所习惯的角度不同,根据用户的习惯来调节滑动套10的位置,即当用户拖拉时防护板3处于竖直状态,灵活性强。更具体地说,可拆卸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动套10下部的定位座11,定位座11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2,且当调节螺杆12的内端抵靠或者插入到主架1上时滑动套10和主架1相对固定。定位方式简单,方便操作。底架2包括方形框,方形框内设有纵横交错的支撑杆,主架1包括第一架层13和第二架层14,第一架层13和第二架层14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且第一架层13和第二架层14之间形成间隙。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主架1、底架2、防护板3、滑轮4、弹性牵引线5、把手6、第一倾斜角度7、第二倾斜角度8、滑动杆9、滑动套10、定位座11、调节螺杆12、第一架层13、第二架层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