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登山鞋,尤其涉及一种登山鞋。
背景技术:
登山鞋是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一部分,人们登山游玩的时候经常要穿登山鞋,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往往比较快,在这种节奏的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们往往会感到比较大的压力,而且长时间的工作学习对人们的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在缓解眼里的同时达到健康的目的,很多人都会在节假日外出登山游玩。但是登山的路都比较陡,经常会出现登山鞋容易打滑,抓地效果差,走起路来很吃力;且登山鞋的鞋带是通过手动打结上去的,很容易松落,造成人踩到后摔倒等事故的发生;登山鞋的鞋底的减震下过也相对比较差,这样对于登山者的足部来说长时间的登山,足部容易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登山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登山鞋,包括鞋底、设于鞋底之上的鞋面和鞋舌,所述鞋面左右两侧的中上部、中下部各开设有一Z形开口、矩形开口,所述Z形开口和矩形开口上分别缝制有一网格状布料层,所述网格状布料层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圆凸点,所述圆凸点上涂覆有荧光粉,所述鞋面上设置有一便于自动松紧鞋带的鞋带松紧装置,所述鞋带松紧装置包括弹力鞋带、调节组件及鞋带固定件,所述鞋带固定件包括鞋带环、鞋带过孔和鞋带卡槽,所述鞋带卡槽呈半圆环状空心结构,且鞋带卡槽的上表面开设有切口,所述弹力鞋带穿设过鞋带环、鞋带过孔和鞋带卡槽,并缠设在调节组件上,所述鞋底上还设置有PU减震块、EVA减震条和防滑片。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卡座、与卡座配合形成转动结构的卡柱、线圈环。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片通过螺钉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鞋底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PU减震块的厚度高于EVA减震条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PU减震块、EVA减震条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鞋带环的数量为4个,且两两鞋带环设置于鞋面位于鞋舌最前端的左右两端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鞋带过孔的数量为3个,其依次至上而下的设置在鞋舌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鞋带卡槽的数量为3个,所述鞋带卡槽分别置于鞋面位于鞋舌中部的左右两侧、鞋面位于鞋舌顶部的一侧面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登山鞋,通过在鞋面的网格状布料层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圆凸点,所述圆凸点上涂覆有荧光粉,在夜晚光线不好时,荧光粉会发出显眼的光,不仅能够辅助人们看清脚周围的道路状况,还能够使得周围的人注意到使用者,有效地提供安全保障,若是人们在山路上发生了意外晕倒在地,也便于其他人及时发现并救治,提高了夜间行路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登山鞋,通过在鞋面上连接有一由弹力鞋带、卡座和卡柱、线圈环、鞋带固定件等相结合构成的鞋带松紧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登山鞋的鞋带是通过手动打结上去的,很容易松落,造成人踩到后摔倒等事故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登山鞋,在鞋底上设置有PU减震块、EVA减震条和防滑片,使得该登山鞋具有良好的防滑性和减震性,且防滑片可以进行更替,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登山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登山鞋的鞋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登山鞋的卡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登山鞋的卡柱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登山鞋的线圈环的示意图。
图中:1.鞋底 11.PU减震块 12.EVA减震条 13.防滑片 2.鞋面 21.Z形开口 22.矩形开口 3.鞋舌 4.网格状布料层 41.圆凸点 51.弹力鞋带 52.卡柱 53.卡座 54a.鞋带环 54b.鞋带过孔 54c.鞋带卡槽 55.线圈环 6.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登山鞋,包括鞋底1、设于鞋底之上的鞋面2和鞋舌3,鞋面2左右两侧的中上部、中下部各开设有一Z形开口21、矩形开口22,Z形开口21和矩形开口22上分别缝制有一网格状布料层4,网格状布料层4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圆凸点41,圆凸点41上涂覆有荧光粉,鞋面2上设置有一便于自动松紧鞋带的鞋带松紧装置,鞋带松紧装置包括弹力鞋带51、调节组件及鞋带固定件,鞋带固定件包括鞋带环54a、鞋带过孔54b和鞋带卡槽54c,鞋带卡槽54c呈半圆环状空心结构,且鞋带卡槽54c的上表面开设有切口6,弹力鞋带51穿设过鞋带环54a、鞋带过孔54b和鞋带卡槽54c,并缠设在调节组件上,鞋底上1还设置有PU减震块11、EVA减震条12和防滑片13,防滑片13通过螺钉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鞋底1的下表面上,PU减震块11的厚度高于EVA减震条12的厚度,PU减震块11、EVA减震条12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鞋带环54a的数量为4个,且两两鞋带环54a设置于鞋面位于鞋舌最前端的左右两端部上,鞋带过孔54b的数量为3个,其依次至上而下的设置在鞋舌3的中部,鞋带卡槽54c的数量为3个,鞋带卡槽54c分别置于鞋面位于鞋舌中部的左右两侧、鞋面位于鞋舌顶部的一侧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山鞋,通过在鞋面2的网格状布料层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圆凸点41,所述圆凸点41上涂覆有荧光粉,在夜晚光线不好时,荧光粉会发出显眼的光,不仅能够辅助人们看清脚周围的道路状况,还能够使得周围的人注意到使用者,有效地提供安全保障,若是人们在山路上发生了意外晕倒在地,也便于其他人及时发现并救治,提高了夜间行路的安全性,进一步的,通过在鞋面2上连接由弹力鞋带51、卡座53和卡柱52、线圈环55、鞋带固定件等相结合构成的鞋带松紧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登山鞋的鞋带是通过手动打结上去的,很容易松落,造成人踩到后摔倒等事故的发生,当扭转卡柱52就会带动线圈环55的转动,从而带动了缠绕在线圈环55上的弹力鞋带51的转动,进一步的,鞋带卡槽54c的上表面开设有切口6,切口6的设置有利于弹力鞋带更好的安装在鞋带卡槽上,进一步的,鞋底上1还设置有PU减震块11、EVA减震条12和防滑片13,防滑片13通过螺钉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鞋底1的下表面上,使得该登山鞋具有良好的防滑性和减震性,且防滑片可以进行更替,节约了成本,进一步的,PU减震块11的厚度高于EVA减震条12的厚度,走路时,PU减震块11与地面首先接触,PU减震块11由减震材料制成,比如天然橡胶,因此PU减震块11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增加穿鞋这的舒适度,通过在将PU减震块11的厚度设置成高于EVA减震条12,即走路时,PU减震块与地面首先接触,PU减震块不仅具有减震效果,也具有耐磨功能,当PU减震块磨损后,此时鞋底的减震主要由EVA减震条12,可以延后EVA减震条12与地面的接触时间,进而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PU减震块11、EVA减震条12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使得PU减震块11、EVA减震条12不仅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进一步的,鞋带环54a的数量为4个,且两两鞋带环54a设置于鞋面位于鞋舌最前端的左右两端部上,鞋带过孔54b的数量为3个,其依次至上而下的设置在鞋舌3的中部,鞋带卡槽54c的数量为3个,鞋带卡槽54c分别置于鞋面位于鞋舌中部的左右两侧、鞋面位于鞋舌顶部的一侧面上,通过合理的设置鞋带环54a、鞋带过孔54b和鞋带卡槽54c的位置,使得弹力鞋带51的受力点更加的均匀,有利于弹力鞋带可以更牢度的连接在鞋面上,且可以增加鞋子的美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