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羽双层保暖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544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羽双层保暖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暖服。



背景技术:

保暖服装以羽绒或人造棉单一填充物提供保暖,即传统的棉服或羽绒服,羽绒填充产品在潮湿环境中保暖性能会有下降,人造棉填充产品虽然有较好的防湿保温性,但其保暖程度不如羽绒。所以导致潮湿环境下保暖服装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棉羽双层保暖服,提升其保暖和热平衡性。

技术方案:一种棉羽双层保暖服,所述棉羽双层保暖服的面料上包括若干双层填充腔体,所述双层填充腔体的内层腔体设有棉填充物,其外层腔体设有羽绒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棉羽双层保暖服的面料包括表层、中间层以及里层;所述双层填充腔体的边缘由所述表层、中间层以及里层的纱线共同交织在一起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棉羽双层保暖服的后背中央以及腋下位置的面料中仅设有棉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棉羽双层保暖服的肩部、前襟以及袖口位置的面料中仅设有棉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棉填充物为人造棉填充物。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棉羽双层保暖服采用特殊棉羽双层结构,外层填充羽绒,内层填充棉,外层羽绒提供合适的保暖需求,内层的棉在阴冷潮湿环境中或大运动量活动中避免大量湿气聚集而减弱保暖效果。同等厚度或克重的棉服和羽绒服产品对比下,在湿环境中,包含大运动量下人体散发的湿气,本结构较单一运用棉或羽绒的产品具有更好的保暖性,并且能够达到体内的湿循环,能够迅速排出体内湿气或避免环境湿气对保暖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升保暖时间和热平衡。

棉羽双层结构的腔体边缘由表层、中间层以及里层的纱线共同交织在一起形成,纱线目数以及制备工艺均为防绒面料。传统羽绒填充腔体均由缝线分割面料得到,缝线处容易造成钻绒;本结构中,省去了传统的缝线,采用织造工艺直接将三层布料的纱线织在一起,使得腔体的边缘与防绒面料一样能够防止钻绒的情况。

本结构采用分区域的设计,比如成衣后背和腋下等位置仅以人造棉填充,有效提升产品透气性能,在人体易出汗部位的特殊设计而使运动中保持较高的冷热平衡和湿气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填充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棉羽双层保暖服分区域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棉羽双层保暖服,其面料包括表层1、中间层2以及里层3;如图1所示,间隔的将表层1、中间层2以及里层3的纱线共同交织在一起,以此形成双层填充腔体的边缘4。双层填充腔体中,由表层1和中间层2共同形成外层腔体5,由中间层2和里层3共同形成内层腔体6;双层填充腔体的形状可以根据设计调整为长条形、方块形等其他形状。在该内层腔体6内填充人造棉填充物,在外层腔体5内填充羽绒填充物。本实施例中,双层填充腔体的边缘4处,每平方英寸中纱线经密和纬密之和>320T,经密和纬密的差值≤20T,相邻纱线的间距为1μm~20μm,其中T为特数。

如图2所示,在该棉羽双层保暖服的后背中央、腋下、肩部、前襟以及袖口位置的面料中仅设有人造棉填充物。在人体易出汗部位的面料中仅设有人造棉填充物,从而使运动中保持较高的冷热平衡和湿气循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