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滤片的头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19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具有滤片的头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巾,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滤片以过滤空气中细悬浮微粒的多功能魔术头巾。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抬头,使用脚踏车的人口数量迅速成长,不管是上下班、运动、或是休闲轻旅行,骑自行车已成为一种大众新潮流。目前骑单车的人数越来越多,运动时的呼吸量增加,且会大量流汗,轻便好用的多功能魔术头巾已成为骑自行车必备的产品之一。目前市面上的魔术头巾仅具有简单阻隔脏空气及吸汗的简单功能,无法进一步具有过滤细悬浮微粒、甚至次微米微粒的PM2.5过滤效果;除此之外,该魔术头巾必须有相当程度的弹性,且必须经常水洗,有重复使用性及多种配戴的方式,随着骑单车者对于使用魔术头巾时,希望能呼吸到的空气是没有有害物质的渴望,市面上急需一种可重复使用,可水洗,可过滤细悬浮微粒的多功能魔术头巾。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滤片的头巾,是一种可过滤空气中细悬浮微粒的多功能魔术头巾。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的头巾,除了材质较具有弹性外,无内用夹层或内部空间,且没有使用滤片,缝织技术相对简单,使用者配戴现有头巾时,为了因应各种使用情境,如:戴在头上,围绕在脖子,绕在手上,或套在脸上,需要常改变头巾的形状,甚至拉扯头巾,因此头巾大多是由具有弹性的布料所构成;然而,一般滤片是不具有弹性的,有弹性的头巾很难与一般滤片相结合,更希望滤片与头巾结合后还可保有弹性可随意拉扯;另外,现有的头巾,是可以水洗并且重复使用的,如何将头巾结合滤片,且让此头巾使用上与现有头巾具有一样的功能性,还能增加头巾可以过滤细悬浮微粒的功效,进一步提升使用者使用头巾时的舒适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明显地,现有头巾无法具有过滤细悬浮微粒的功效,配戴使用时的多样性不足。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具有滤片的头巾,以改良现有头巾使用上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滤片的头巾,包括有一第一布体,其具有一外侧面及相对应于外侧面的一内侧面;一第二布体,其面积小于该第一布体,并与该第一布体的该内侧面或该外侧面相接合;位于该第一布体及该第二布体之间的一滤材,其具有与该第二布体相接合的一第一缝线;该缝线具有转折处,其角度为120度±35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滤片的头巾,可具有过滤空气中细悬浮微粒的效果,并且可水洗重复使用,使用者可以对头巾作各种情境的使用,也就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滤片的头巾,仍可以保持有一定的弹性与韧性,拉扯时及拉扯后不会影响滤片的效果,使用者配戴头巾呼吸时,头巾可降低PM2.5次微米致癌物被使用者吸入肺部的可能性,使得头巾具有突破性的发展并有更佳的使用者感受。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配戴具有滤片的头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滤片的头巾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滤片的头巾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片与第二布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片与第二布体的结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滤片的头巾被拉扯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配戴具有滤片的头巾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有滤片的头巾1一般由具有弹性的布料所构成,或是由复数种材质的布料所构成,可以佩戴在头上环绕使用者的颈部及头部,保护脸部并遮住口鼻;头巾内部具有一滤材13,该滤材13可以过滤细悬浮微粒、次微米微粒、具有过滤脏空气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滤片的头巾1主要为骑单车者配戴来防晒、吸汗及隔绝脏空气。滤材为可过滤细悬浮微粒的过滤片、可过滤次微米微粒的过滤片、活性碳材质层或者不织布。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滤片的头巾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具有滤片的头巾1由第一布体11所构成,该第一布体11为一长型环状布体,并具有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布体11为一魔术头巾,第一布体11具有外侧面111及相对应的内侧面112,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滤材13位于第一布体11的内侧面112上,但滤材13并没有缝合在第一布体11上。

接着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滤片的头巾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滤片的头巾的特征为具有用来与该滤材13相接合的第二布体12,第二布体12再进一步与第一布体11相接合,接合方式可为缝合或粘合;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三层结构所构成,分别为:具有弹性的第一布体11,滤材13,及第二布体12;第二布体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面积小于第一布体11的面积,并大于滤材13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滤材13没有直接缝合在第一布体11上面,而是先与第二布体12相结合,第二布体12再与第一布体11结合,第二布体可与第一布体的外侧面111或内侧面112相结合,进而影响滤材是位于第一布体11的外侧面111或是内侧面112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滤材13是位于第一布体11的内侧面112上,所以第二布体12也同样位于第一布体11的内侧面112上,第二布体112会与使用者脸部直接接触,以平织纯棉或柔软舒适的布料所构成;上述的具有滤片的头巾1的布料构成及接合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非限制性叙述,任何常见的单一或多层布料所作的变化,并用来构成具有滤片的头巾1,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具有滤片的头巾1的第二布体12和滤材13的结合方式,请参阅图4及图5。如上所述,滤材13并没有与第一布体11相缝合,而是与第二布体12相结合,结合方式可为粘合或缝合,滤材13与第二布体12结合的方式,非限制性叙述,任何常见的用来缝合不同布料的易于思及的技术,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上述的滤材13的形状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任何形状的滤材可有效隔绝细悬浮微粒,皆属于本实用新型范畴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布体可为多边形形状,第二布体12与滤材13的结合方式是用具有弹力的弹性线材所缝合。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片与第二布体的结合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最佳实施态样中,滤材13及第二布体12的形状为六边形,本实用新型具有滤片的头巾1的一实用新型特征在于,滤材13的面积略小于第二布体12的面积,两者互相叠合后,用弹性线材将滤材13与第二布体12的互相缝合时而形成的缝线131,具有一转折处1311的特征,其转折角度θ为120度±35度;缝线131主要为固定滤材13在第二布体12上,任何缝合的方式及缝合形状,只要能将滤材13固定在第二布体12上,皆属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缝线131可以是封闭形状,也可为开放形状,缝线131可以是圆形、弧形或是多边形,缝线131主要特征在于具有转折角度θ,转折角度θ为120度±35度,转折角度θ在本实用新型指的是缝线131于一定距离内偏离了原直线状态,在现有技术者易于思及并常见的缝织手法中,缝线转折可为弧形转折或是直接转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最佳实施态样中,滤材13与第二布体12上缘缝合成为第一缝线131,滤材13与第二布体12的下缘缝合成为第二缝线132,左右两边则保持开放不缝合的状态,第一缝线131与第二缝线132分别具有特定的转折角度θ,转折角度θ为120度±35度。上述第二布体12与滤材13的面积大小,可依据不同的具有滤片的头巾1的尺寸大小而调整变化,而第一缝线131与第二缝线132的缝合长度也会因此而变化,缝合的长度与多边形的形状也可依现有相同产业者作简单的组合变化,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第六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滤片的头巾被拉扯时的示意图。一般头巾在使用时,常需要被拉扯或是水洗拧干,滤材13一般是不具有弹性的材质,若与头巾相缝合,会降低头巾的弹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滤片的头巾1的主要实用新型特征于,依照前述的第一缝线131的缝合角度θ特征,可使得具有滤片的头巾1被拉扯时保有弹性,且拉扯并水洗时,不会使得滤材受到过度应力而损坏滤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缝线具有角度θ且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