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托底及包含其的饰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2035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宝石托底及包含其的饰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首饰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宝石托底及包含其的饰品。



背景技术:

宝石托底是用于与宝石相固定的饰品配件,其一方面起到装饰宝石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连接宝石和项链的作用。现有的宝石托底因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宝石托底自身强度不够,很容易变形或出现裂纹,进而很容易导致宝石从宝石托底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强度大,能够降低宝石脱落风险的宝石托底及包含其的饰品。

本实用新型一种宝石托底,包括:覆底;所述覆底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弧面为一体成型;

还包括:多个镂空;多个所述镂空以所述覆底的轴线为轴线环形阵列设置于所述覆底上;

还包括:镶口;所述覆底上开有缺口;所述镶口固定设置于所述覆底的缺口处。优选地,所述镂空呈荷花花瓣状。

优选地,所述镂空的数量为4个、5个、6个或8个。

优选地,所述镶口和所述覆底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还包括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以与所述镶口相对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覆底上。

优选地,所述覆底的内弧面为光面。

一种饰品,包括:宝石和所述宝石托底;

所述宝石嵌于所述镶口处,且其一端伸入所述覆底的内腔。

优选地,所述宝石伸入所述覆底内腔的部分与所述覆底的内弧面完全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宝石托底由于其包含的覆底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弧面为一体成型,相较于现有的宝石托底而言牢固性得以加强,降低了其变形和断裂的几率,极大降低了宝石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宝石托底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饰品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1-宝石托底

11-覆底

12-镂空

13-透光孔

14-镶口

2-宝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饰品包括:宝石2和宝石托底1;其中宝石托底1进一步又包括覆底11和镶口14。覆底11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弧面为一体成型。覆底11上还开有缺口;镶口14固定设置于覆底11的缺口处,其中镶口与覆底的连接优选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实现。宝石2以一端伸入覆底内腔的方式嵌于镶口14处,且宝石2伸入覆底内腔的部分与覆底11的内弧面完全贴合,即覆底11的内弧面将宝石进行了部分包裹,如此设计能够限制宝石的活动度,使得宝石嵌在镶口处更牢固,对宝石2起到了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出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镂空12;多个镂空12以覆底11的轴线为轴线环形阵列设置于覆底11上,具体镂空12数量可以为4个、5个、6个或8个。另外还意外发现,当在覆底11上设置镂空12时,覆底11的强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幅提高。经大量实验研究,如果将镂空12设计为荷花花瓣状,则可以极大地增强覆底11整体的强度,为此本实用新型优选将镂空设计为荷花花瓣状。

由于宝石2的一端伸入了覆底11的内腔,因此宝石2接触光线的面积相应地缩减,而这无疑会降低宝石2在视觉上的亮度,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宝石2在视觉上亮度的损失,本实用新型在覆底11上与镶口14中心相对正的位置设置了透光孔13;由此部分光线能够通过透光孔13照射在宝石2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宝石2在视觉上的亮度损失。进一步地,还可以将覆底11的内弧面设计为光面,从而进入宝石2的光线可以在覆底11内弧面的镜面作用下多次反射,使得宝石2内部的光线变得丰富,进而使得宝石1在视觉上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感受;其中光面可以通过电镀或抛光实现。

本申请中所谓的一体成型是指,通过特定工艺使得制得的产品各部位浑然一体,各部位之间没有拼缝、焊点等。具体地为了实现本申请产品的一体成型,可以采用首饰加工领域已使用的如下工艺:首先制作饰品的蜡质模具,然后使用蜡质模具铸造饰品毛坯,然后去除蜡质模具,最后对饰品毛坯进行精加工。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