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体及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5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串体,包括一个以上的孔洞(3)以及穿线管(2),所述穿线管(2)设置在孔洞(3)内,其特征在于:在穿线管(2)与孔洞(3)之间设置有夹层间隙(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体,其特征在于: 在夹层间隙(10)内密封或非密封地设置有至少一种填装物(4)

和/或夹层间隙(10)设置在穿线管(2)外壁与孔洞(3)内壁之间且所述穿线管(2)端部与串体(1)外壁接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装物(4)包括RFID标签、中药材包、香包、香料、粉/漆、泥状物、贴画、支付模块、NFC标签、发光模块、发声模块、GPS定位模块和/或电气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装物(4)与穿线管(2)和/或填装物(4)与孔洞(3)内壁之间设有填充物(5),所述穿线管(2)两端均设有管帽(6),所述管帽(6)包括第一套筒(7)和第一圆帽(8),管帽(6)的第一套筒(7)套装在穿线管(2)两端且与穿线管(2)过盈配合,管帽(6)顶部第一圆帽(8)与串体(1)外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物(5)为胶管或至少两个胶圈,胶圈或胶管均套装在穿线管(2)外壁与孔洞(3)内壁之间,用来固定穿线管(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线管(2)为分体式,包括上管(21)和下管(22),上管(21)和下管(22)均包括第二套筒(17)和第二圆帽(18),下管(22)与上管(21)的第二套筒(17)均设置在孔洞(3)内、且第二圆帽(18)设置在孔洞(3)两端与串体(1)外壁贴合;所述上管(21)和下管(22)的第二套筒(17)在孔洞(3)内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管(21)和下管(22)的第二套筒(17)外壁与孔洞(3)之间设有填充层(9),用来固定上管(21)和下管(22);所述上管(21)和下管(22)设置在孔洞(3)两端,上管(21)和下管(22)的第二套筒(17)在孔洞(3)内间隔设置;所述填充层(9)为胶圈或胶管,胶圈或胶管均套装在上管(21)和/或下管(22)的第二套筒(17)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NFC标签/RFID标签设有抗金属层且抗金属层朝向穿线管(2)一侧

和/或 所述串体(1)的形状为圆形、算盘珠样式、椭圆形、棱形、心形或圆柱形,RFID标签或NFC标签展开平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和/或 所述串体(1)的材质为木质、树脂、金属、塑料、翡翠、蜜蜡、水晶、玉石、碧玺、珊瑚、琉璃、珐琅、砗磲、珍珠、玛瑙或电气石

和/或 穿线管(2)的材质为金属、树脂、胶管或塑料

和/或 填装物(4)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体

和/或 所述电气控制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模块、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信息显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无线充电模块,所述串体(1)上设有两个与电源模块的充电正负极触点相连接的金属环状充电电极,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APP智能终端;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触摸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所述金属环状充电电极设置在穿线管(2)与孔洞(3)端部的连接处;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电源管脚Vcc和接地管脚VDD与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多组输入输出I/O管脚连接所述信息显示模块和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和充电及电源管理电路,其中,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充电及电源管理电路相连接,所述充电及电源管理电路与所述金属环状充电电极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体,其特征在于: 孔洞(3)为盲孔,在孔洞(3)内设置有填装物(4),在孔洞(3)端口嵌装/螺纹连接/铆接/压合/粘接有用于固定填装物(4)的穿线管(2),穿线管(2)与填装物(4)之间设置有填充物(5)或填充层(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体,其特征在于: 穿线管(2)插装在孔洞(3)内,在穿线管(2)的端部设置有管帽(6);穿线管(2)的端部与管帽(6)螺纹连接,穿线管(2)为实心轴。

10.一种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个以上串体(1)以及用于串装和/或挂装串体(1)的串绳;

在串绳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支绳/挂环(111)且串绳上的串体(1)通过分支绳/挂环(111)与其他串体(1)连接和/或在串体(1)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互通孔(112)且串绳上的串体(1)通过互通孔(112)与其他串体(1)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