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968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拍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扣。



背景技术:

纽扣就是衣服上用于两边衣襟相连的系结物;最初的作用是用来连接衣服的门襟的,现已逐渐发展为除保持其原有功能以外更具有艺术性及装饰性,也就是个性化;好的纽扣它能够使你的服装更加完美,具有一定的美观作用;尤其是女性服装出现了很多花花绿绿的装饰纽扣;详细来说:连接衣服胸襟的为钮,即我们现常说的拍扣另如风衣带连接扣等为非连接衣襟则为扣,统称为纽扣。拍扣是纽扣中的一种,拍扣包括拍扣底盘和拍扣外盘,目前,市面上的拍扣外盘与插接柱加工方式是:先在拍扣外盘中间开设一个通孔,然后将插接柱采用击打方式嵌入拍扣外盘中间的通孔中,这种拍扣的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使得产品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扣,将拍扣外盘和插接柱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提升了拍扣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增强了拍扣的牢固性,插接柱外部套设的保护帽能增强拍扣的扣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拍扣,其特征是,包括拍扣底盘和拍扣外盘;所述拍扣底盘中间设有一个插接孔、拍扣底盘边缘沿拍扣底盘的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一穿线孔;所述插接孔内壁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与插接孔内壁抵接的金属圈;所述拍扣外盘中间设有一个圆形的凹槽、拍扣外盘边缘对应所述第一穿线孔的位置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凹槽中间设有一个插接柱、凹槽侧壁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槽;所述插接柱和拍扣外盘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插接柱上还设有一个保护帽,保护帽包括帽本体和帽檐,帽本体套接在插接柱上,帽檐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宽度与所述帽檐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帽本体侧壁沿帽本体的周向设有一个凹陷部,该凹陷部内壁与所述插接柱接触。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穿线孔的边缘设有一个第一导线槽,每个所述第二穿线孔的边缘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导线槽对应的第二导线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数量均为四个。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拍扣,将拍扣外盘和插接柱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提升了拍扣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增强了拍扣的牢固性,插接柱外部套设的保护帽能增强拍扣的扣合效果。

2、在拍扣底盘和拍扣外盘设置导线槽,便于将拍扣固定在衣物上,防止拍扣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拍扣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拍扣底盘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拍扣外盘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拍扣底盘;2、拍扣外盘;3、插接柱;11、插接孔;12、第一穿线孔;13、第一导线槽;21、凹槽;22、第二穿线孔;23、第二导线槽;31、帽本体;32、帽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图1-4所示,一种拍扣,包括拍扣底盘1和拍扣外盘2;所述拍扣底盘1中间设有一个插接孔11,插接孔11内壁设有第一环形槽(图未示),第一环形槽(图未示)内设有与插接孔11内壁抵接的金属圈(图未示);所示拍扣底盘1边缘沿拍扣底盘1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一穿线孔12,第一穿线孔1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每个第一穿线孔12的边缘设有一个第一导线槽13,当拍扣缝合在衣服上时,线经过导线槽并将扣子固定在衣服上,防止扣子晃动;所述拍扣外盘2中间设有一个圆形的凹槽21,拍扣外盘2边缘对应所述第一穿线孔12的位置设有第二穿线孔22,每个第二穿线孔22边缘设有一个第二导线槽23;所述凹槽21侧壁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槽(图未示),凹槽21中间设有一个插接柱3,插接柱3和拍扣外盘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插接柱3上还设有一个保护帽,保护帽包括帽本体31和帽檐32,帽本体31套接在插接柱3上,帽檐32设置在所述凹槽21内并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图未示)卡接,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宽度与所述帽檐32的厚度一致,能使保护帽稳定固定在拍扣外盘2上。

进一步地,所述帽本体31侧壁沿帽本体31的周向设有一个凹陷部,该凹陷部内壁与所述插接柱3接触,同时,该凹陷部与所述拍扣底盘1内的金属圈(图未示)卡接,增强了其扣合效果。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