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称重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71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称重箱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称重箱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行李箱种类繁多,具有自称重功能的行李箱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下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手提式。采用手提式称重方案的箱包中,称重模块集成在提手、把手或拉杆上,需要称重时直接提起箱子即可实现称重功能;

方案二:多点称重。采用多点称重的箱包中,在箱包的地面或者侧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当需要对箱包进行称重时,直接将箱包放置在地面即可。此种方案中,称重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多点支撑受力,从而计算出重量,且一般都采用四点称重方式。

以上两种方式均可在液晶屏上显示重量信息,但是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现有箱包在遇地面不平整而出现三点受力时,四点或者更多点支撑称重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二、现有箱包无备用供电方式,现有箱包普遍采用电池供电,该类电池实际购买并不便利。而且大多集成在箱包内部,在长期不使用时,电量容易消耗,从而容易出现需要称重时,电量不足的情况。

三、现有箱包没有超重报警功能,用户在乘坐国内、国际航班时,不能因环境变化而准确判断携带行李是否超重。

四、现有箱包没有净重查询功能,用户得到的重量是整包重量,用户不能准确知道行李净重,不方便用户在航空携带箱包重量限制时对行李的取舍。

如公布号为CN 102631061 A的专利文献中,公布的一种自称重式旅行箱,其箱体的称重结构上设有锁定结构,在称重时,往往需要对称重结构上的锁定结构进行操作才能够达到称重的目的,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自称重箱包在称重时因支撑点结构不合理而容易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容易出现称重时电量不足,无超重报警、净重查询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称重箱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称重箱包,包括箱体、设在箱体上的拉杆组件和滚轮,所述箱体包括三个支撑组件,还包括AD转换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显示及报警模块、供电模块、传感器模块;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连的上盖、下盖和支撑脚,上盖内侧与压力传感器一面连接,压力传感器另一面的中心部位向外凸出,下盖底面上设有孔,下盖内侧沿孔的一周设有凸台,支撑脚的一侧设有与下盖孔相配合的台阶,支撑脚台阶设于下盖孔内,支撑脚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顶片;

所述称重模块包括称重传感器和AD转换单元,AD转换单元将称重传感器采集到的重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重量信号控制显示及报警模块,所述显示及报警模块包括显示屏和指示灯,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供电单元和USB供电单元,为整个系统供电。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的支撑组件固定安装在箱体侧面或者底面,所述的三个支撑组件之间呈三角形布置。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称重电路采用称重AD转换模块,在AD芯片BASE端低电平作用下使开关三极管Q1导通,经AD转换模块中电阻R3、R10分压为AD模块提供反馈电压VFB,同时经P1口3、4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P1口的1、2脚两端分别与称重模块的模拟输入端INA+、INA-相连。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供电电路中包括充电模块,充电单元的输出指示端与电阻R13相连,电阻R13与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充电单元的输出指示端与电阻R14相连,电阻R14与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3、D4的正极连接,并与R12端相连,从而通过D3、D4指示充电状态;充电单元USB充电接口通过电阻R12的输入电压正端与芯片4脚VCC输入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3、D4的正极与充电单元的使能端相连;电池温度检测端通过电阻R15连接地端,电容C6连接于地和电池连接端;开关S2与电池接口P3串联后与电容C6并联,电池接口P3一端接地,电池连接端与电源相连。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的控制模块输入输出口与单刀双掷开关S1相连,控制模块通过排阻R1、R2、R4、R5、R6、R7、R9、R11与显示屏连接。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传感器模块,其中P4、P5、P6为称重传感器,R16、R17为匹配电阻,通过端口P1与AD转换模块相连。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技术方案的箱包,能够轻松实现箱包的称重功能,当需要进行称重时,打开称重功能,并将箱包设有支撑脚的一面与地面接触即可实现称重功能,省时省力,方便快捷,而不需要对箱体的支撑脚做任何其他的操作。在箱体上的支撑脚采用三点式设置,能够大大减小多点支撑产生的误差。

本方案中,由于采用了USB供电的技术方案,使得在电池电路消耗完时,使用者仍然可以通过USB供电的方式进行供电,大大提高了箱体的适用范围。

由于本方案中的箱包具有超重报警的功能,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准确得知箱包的整重、净重等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组件局部放大图;

图3是AD转换模块电气连接图;

图4是充电模块电气连接图;

图5是报警及显示模块电气连接图;

图6是控制模块电气连接图;

图7是开关设置电气连接图;

图8是称重传感器电气连接图;

图中标记:1-箱体,2-支撑组件,3-下盖,4-顶片,5-支撑脚,6-上盖,7-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自称重箱包,包括箱体1、设在箱体上的拉杆组件和滚轮,所述箱体包括三个支撑组件2,还包括称重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显示及报警模块、供电模块;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连的上盖6、下盖3和支撑脚5,上盖6内侧与压力传感器7一面连接,压力传感器7另一面的中心部位向外凸出,下盖3底面上设有孔,下盖3内侧沿孔的一周设有凸台,支撑脚5的一侧设有与下盖孔相配合的台阶,支撑脚5台阶设于下盖3孔内,支撑脚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顶片4;

所述称重模块包括称重传感器和AD转换单元,AD转换单元将称重传感器采集到的重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重量信号控制显示及报警模块,所述显示及报警模块包括显示屏和指示灯,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供电单元和USB供电单元,为整个系统供电。

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的支撑组件2固定安装在箱体1侧面或者底面,所述的三个支撑组件2之间呈三角形布置。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称重电路采用称重AD转换模块,其中,在AD芯片BASE端低电平作用下使开关三极管Q1导通,经AD转换模块中电阻R3、R10分压为AD模块提供反馈电压VFB,同时经P1口3、4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P1口的1、2脚两端分别与称重模块的模拟输入端INA+、INA-相连。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传感器模块电路,其中P4、P5、P6为称重传感器,R16、R17为匹配电阻,通过端口P1的1、2脚与AD转换模块模拟输入端INA+、INA-相连,端口P1的3、4脚与AD转换模块的AVDD、PGD相连。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供电电路中包括充电模块,充电单元的输出指示端与电阻R13相连,电阻R13与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充电单元的输出指示端与电阻R14相连,电阻R14与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 3、D 4的正极连接,并与R12端相连,从而通过D3、D4指示充电状态;充电单元USB充电接口通过电阻R12的输入电压正端与芯片4脚VCC输入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3、D4的正极与充电单元的使能端相连;电池温度检测端通过电阻R15连接地端,电容C6连接于地和电池连接端;开关S2与电池接口P3串联后与电容C6并联,电池接口P3一端接地,电池连接端与电源相连。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的控制模块输入输出口与单刀双掷开关S1相连,控制模块通过排阻R1、R2、R4、R5、R6、R7、R9、R11与显示屏连接。

实施例一

一种自称重箱包,包括箱体1、设在箱体上的拉杆组件和滚轮,所述箱体包括三个支撑组件2,还包括称重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显示及报警模块、供电模块;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连的上盖6、下盖3和支撑脚5,上盖6内侧与压力传感器一面连接,压力传感器7另一面的中心部位向外凸出。下盖3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下盖内侧沿中心孔的一周设有凸台,支撑脚的一侧设有与下盖中心孔相配合的台阶,支撑脚5下盖3接触连接,支撑脚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顶片4,称重传感器7的凸出部位与顶片4位置相对设置。当支撑脚没有放置在地面时,箱包的称重传感器7与与顶片4分离,称重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当支撑脚5放置至地面时,支撑脚5向下盖3内部挤压,并带动顶片4向上移动,并使顶片4与压力传感器7接触产生重量信号。

所述称重模块包括称重传感器和AD转换单元,AD转换单元将称重传感器采集到的重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重量信号控制显示及报警模块,所述显示及报警模块包括显示屏和指示灯,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供电单元和USB供电单元,为整个系统供电。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的支撑组件2固定安装在箱体1侧面或者底面,所述的三个支撑组件2之间呈三角形布置。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称重电路采用称重AD转换模块,其中,在AD芯片BASE端低电平作用下使开关三极管Q1导通,经AD转换模块中电阻R3、R10分压为AD模块提供反馈电压VFB,同时经P1口3、4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P1口的1、2脚两端分别与称重模块的模拟输入端INA+、INA-相连。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传感器模块电路,其中P4、P5、P6为称重传感器,R16、R17为匹配电阻,通过端口P1的1、2脚与AD转换模块模拟输入端INA+、INA-相连,端口P1的3、4脚与AD转换模块的AVDD、PGD相连。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供电电路中包括充电模块,充电单元的输出指示端与电阻R13相连,电阻R13与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充电单元的输出指示端与电阻R14相连,电阻R14与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 3、D 4的正极连接,并与R12端相连,从而通过D3、D4指示充电状态;充电单元USB充电接口通过电阻R12的输入电压正端与芯片4脚VCC输入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3、D4的正极与充电单元的使能端相连;电池温度检测端通过电阻R15连接地端,电容C6连接于地和电池连接端;开关S2与电池接口P3串联后与电容C6并联,电池接口P3一端接地,电池连接端与电源相连。

所述的一种自称重箱包,所述的控制模块输入输出口与单刀双掷开关S1相连,控制模块通过排阻R1、R2、R4、R5、R6、R7、R9、R11与显示屏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