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裙体蓬起形状可改变的克里诺林礼服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5877阅读:1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裙体蓬起形状可改变的克里诺林礼服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裙体蓬起形状可改变的克里诺林礼服裙。



背景技术:

克里诺林礼服裙兴起于新洛可可时期,那个时期为了表现女性纤细的腰围,即采用紧身胸衣搭配蓬起的裙子以达到视觉上的效果。裙子的蓬起是靠穿数层衬裙来实现的,一般至少重叠四至六层,最多可达三十层,因而人们创造出用马尾衬做硬衬裙,也有把毛、丝、或棉织物浆硬后用来做衬裙的,于是新的裙撑诞生了,称作克里诺林(crinoline),这个词源于意大利语,是马毛和麻的意思。1850年底,英国人发明了不用马尾硬衬的新型克里诺林,是用鲸须、鸟羽的茎骨、细铁丝或藤条做轮骨,用带子连接成鸟笼状的裙撑,这种裙撑1860年传人法国,以欧仁妮皇后为中心的宫廷和社交界上流女子们所喜爱,迅速成为流行服装,以致影响到西欧各国的所有阶层,甚至农妇们也仿效其形式,故服装史上也把这一时期称为克里诺林时代。

现在的克里诺林礼服裙一般都较为精致,也就是裙摆的直径变小,而且裙体的形状也更具多变性,比如吊钟形、鸟笼形、金字塔形或其他特异形状。无论是新洛可可时期还是现今的克里诺林礼服裙都会存在一个问题,其裙体的形状在设定好之后就无法改变,对于不同的社交场合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裙体蓬起形状可以进行改变、且能够适应不同社交场合的克里诺林礼服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裙体蓬起形状可改变的克里诺林礼服裙,其包括裙体,所述裙体包括外表层和内里层,所述内里层设有多层呈环形的丝状裙撑,对应每层所述裙撑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有用于与所述内里层缝连固定的缝线孔以及用于所述裙撑穿过的裙撑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裙撑的相接处设有衔接件,所述衔接件上设有衔接孔,所述裙撑与所述衔接孔紧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为长方体状,其上下两端各设有一所述缝线孔,中间位置设有一所述裙撑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为透明硅胶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件呈圆柱状,其中间贯通设有所述衔接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件为透明硅胶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裙撑与所述固定件的裙撑孔紧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裙撑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在所述内里层上呈环形等分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毫米至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里诺林礼服裙的裙撑与内里层通过固定件相连,通过调整每层裙撑的长度也就能够调整整个裙体的蓬起形状,这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裙体形状一成不变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的社交场合采用不同蓬起形状,裙子的适用性显著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裙体蓬起形状可改变的克里诺林礼服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裙体蓬起形状可改变的克里诺林礼服裙的固定件与内里层连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裙体蓬起形状可改变的克里诺林礼服裙的裙撑的相接处与衔接件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克里诺林礼服裙包括裙体10、裙撑13、固定件14以及衔接件15,裙体10包括外表层11和内里层12。

裙撑13优选为丝状、弹性、金属材质的细丝,其呈环形布置于内里层12的内表面,裙体10由裙撑13支撑,改变裙撑13的长度与形状就能够改变裙体10的形状。

对应每层裙撑13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固定件14,固定件14设有用于与内里层12缝连固定的缝线孔14a以及用于裙撑13穿过的裙撑孔14b,通过固定件14,裙撑13就能够实现与裙体10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固定件14在内里层12上呈环形等分设置,相邻固定件14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毫米至15毫米。

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固定件14为长方体状,其上下两端各设有一缝线孔14a,中间位置设有一裙撑孔14b,当然,对于缝线孔14a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定,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另外,固定件14优选为透明硅胶材质,这样就能够避免固定件14本身的颜色对裙体10的美观度造成影响。

为了避免裙撑13在固定件14的裙撑孔14b内滑动,优选地,裙撑13与固定件14的裙撑孔14b紧配合连接,采用硅胶材质同样利于实现上述紧配合连接。

衔接件15设置于裙撑13的相接处,衔接件15上设有衔接孔15a,裙撑13与衔接孔15a紧配合连接,通过衔接件15的衔接作用,裙撑13能够形成环状支撑结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衔接件15并非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必要构件,完全可以在裙撑13相接的那个固定件14上设置两个裙撑孔14b,两个裙撑孔14b分别放置裙撑13的两端;亦或是将裙撑13的两端放置于同一个裙撑孔14b内,同样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在此较佳实施例中,衔接件15呈圆柱状,其中间贯通设有衔接孔15a, 衔接件15采用透明硅胶材质利于其与裙撑13紧配合,且透明材质也能避免衔接件15本身的颜色对裙体10的美观度造成影响。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