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石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0821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太极石袜。



背景技术:

现有的袜子通常采用平纹组织结构,利用精梳棉等材料编织而成,需要在袜子上增加理疗功能的话,只能将太极石制作成颗粒结构粘接在袜子上,实现太极石与脚部的接触。但由于太极石是颗粒结构,作用在脚面与袜子之间,或者袜子与地面之间,产生较大且突兀的支撑,不仅造成脚部不适,而且仅通过袜子自身弹性对脚部限位,长期摩擦或者距离运动时,袜子容易与脚部产生相对位移,容易造成脚部皮肤磨损。袜子柔软度降低,舒适度降低,虽然能够实现理疗功能,但袜子基本的舒适性和柔软度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袜子柔软度和舒适性、减小袜子对脚部的磨损、实现袜子对脚面的缓冲的太极石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太极石袜,包括袜筒、袜面和袜底,所述的袜筒、袜面和袜底均包括外基面和内基面,袜筒的外基层和内基层之间设置有限位绑带,限位绑带中段由袜筒最下端向袜筒最上端的方向围绕在袜筒上并于袜筒的朝向脚背的一侧形成若干个相互交叉的交叠部,限位绑带的两端贯穿于外基层外部。袜筒、袜面和袜底均为双层结构,由内基层和外基层构成,双层结构的袜子能够增大对脚部的缓冲,而且外基层和内基层能够选择不同的材料作为纱线进行编织,既能够使袜子实现理疗等功能,而且能够保证袜子更加柔软,提高袜子的舒适性。袜筒的外基层和内基层之间设置有限位绑带,限位绑带由袜筒最下端向最上端围绕捆绑并且在正前方形成交叠部,即限位绑带交叠后穿入内基层和外基层之间,绕一圈后再回到袜子正前方形成交叠部,依次往复捆绑,最终由外基层穿出。使用者能够根据脚腕的粗细,选择限位绑带的松紧程度,只需拉紧限位绑带的两端,限位绑带就能够将袜筒固定在脚腕上。而限位绑带位于外基层和内基层之间,能够利用内基层来避免限位绑带与皮肤直接接触,利用内基层作为缓冲,降低对脚腕的压迫。袜子固定后,能够避免袜子与脚部发生相对位移,避免袜子与脚部过度摩擦,防止皮肤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基面和内基面均包括有用于编织的纱线,纱线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均包括有若干个第一螺旋线和若干个第二螺旋线,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均围绕纱线的轴线螺旋分布,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旋线与第二螺旋线相互交叠并以两个第二螺旋线为间隔,第二螺旋线与第一螺旋线相互交叠并以两个第一螺旋线为间隔,内层和外层的结构相同,内层的内部嵌设有弹性基线。纱线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均包括有若干个第一螺旋线和若干个第二螺旋线,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均围绕纱线的轴线螺旋分布,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的螺旋方向相反,即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之间具有交叉点,第一螺旋线与第二螺旋线相互交叠并以两个第二螺旋线为间隔,即第一螺旋线交叠在两个第二螺旋线上方,再交叠在后面两个第二螺旋线的下方,再交叠在接下来的两个第二螺旋线的上法,依次类推。同理,第二螺旋线与第一螺旋线相互交叠并以两个第一螺旋线为间隔,即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交叠时是以两个作为基础,围绕形成圆柱状的外层。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螺旋设置,增强了外层和内层在轴线方向的弹性和拉伸性能。在内层内侧嵌设弹性基线,利用弹性基线增强纱线轴向拉伸性,外层、内层和弹性基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利用这个间隙增大了纱线径向变形的空间,即当纱线编织成袜子后,袜子受到压力,纱线径向受力变形,能够在变形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弹性对压力缓冲,增强袜子踩踏时的柔软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纱线为太极石共混纤维。纱线为太极石共混纤维,无需制作成太极石颗粒,利用纱线与皮肤的接触,实现理疗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太极石袜具备下述优点:使用者能够根据脚腕的粗细,选择限位绑带的松紧程度,只需拉紧限位绑带的两端,限位绑带就能够将袜筒固定在脚腕上。而限位绑带位于外基层和内基层之间,能够利用内基层来避免限位绑带与皮肤直接接触,利用内基层作为缓冲,降低对脚腕的压迫。袜子固定后,能够避免袜子与脚部发生相对位移,避免袜子与脚部过度摩擦,防止皮肤磨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袜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纱线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是纱线的断面剖视图。

图示说明:1-袜筒,2-袜底,3-袜面,4-外基层,5-内基层,6-限位绑带,7-交叠部,8-第一螺旋线,9-第二螺旋线,10-外层,11-内层,12-弹性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太极石袜,包括袜筒1、袜面3和袜底2,袜筒、袜面和袜底均包括外基面4和内基面5,袜筒的外基层和内基层之间设置有限位绑带6,限位绑带中段由袜筒最下端向袜筒最上端的方向围绕在袜筒上并于袜筒的朝向脚背的一侧形成若干个相互交叉的交叠部7,限位绑带的两端贯穿于外基层外部。外基面和内基面均包括有用于编织的纱线,纱线为太极石共混纤维。纱线包括外层10和内层11,外层和内层均包括有若干个第一螺旋线8和若干个第二螺旋线9,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均围绕纱线的轴线螺旋分布,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旋线与第二螺旋线相互交叠并以两个第二螺旋线为间隔,第二螺旋线与第一螺旋线相互交叠并以两个第一螺旋线为间隔,内层和外层的结构相同,内层的内部嵌设有弹性基线12。

袜筒、袜面和袜底均为双层结构,由内基层和外基层构成,双层结构的袜子能够增大对脚部的缓冲,而且外基层和内基层能够选择不同的材料作为纱线进行编织,既能够使袜子实现理疗等功能,而且能够保证袜子更加柔软,提高袜子的舒适性。袜筒的外基层和内基层之间设置有限位绑带,限位绑带由袜筒最下端向最上端围绕捆绑并且在正前方形成交叠部,即限位绑带交叠后穿入内基层和外基层之间,绕一圈后再回到袜子正前方形成交叠部,依次往复捆绑,最终由外基层穿出。使用者能够根据脚腕的粗细,选择限位绑带的松紧程度,只需拉紧限位绑带的两端,限位绑带就能够将袜筒固定在脚腕上。而限位绑带位于外基层和内基层之间,能够利用内基层来避免限位绑带与皮肤直接接触,利用内基层作为缓冲,降低对脚腕的压迫。袜子固定后,能够避免袜子与脚部发生相对位移,避免袜子与脚部过度摩擦,防止皮肤磨损。纱线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均包括有若干个第一螺旋线和若干个第二螺旋线,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均围绕纱线的轴线螺旋分布,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的螺旋方向相反,即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之间具有交叉点,第一螺旋线与第二螺旋线相互交叠并以两个第二螺旋线为间隔,即第一螺旋线交叠在两个第二螺旋线上方,再交叠在后面两个第二螺旋线的下方,再交叠在接下来的两个第二螺旋线的上法,依次类推。同理,第二螺旋线与第一螺旋线相互交叠并以两个第一螺旋线为间隔,即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交叠时是以两个作为基础,围绕形成圆柱状的外层。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螺旋设置,增强了外层和内层在轴线方向的弹性和拉伸性能。在内层内侧嵌设弹性基线,利用弹性基线增强纱线轴向拉伸性,外层、内层和弹性基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利用这个间隙增大了纱线径向变形的空间,即当纱线编织成袜子后,袜子受到压力,纱线径向受力变形,能够在变形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弹性对压力缓冲,增强袜子踩踏时的柔软性。纱线为太极石共混纤维,无需制作成太极石颗粒,利用纱线与皮肤的接触,实现理疗功能。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