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12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向雨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伞,具体涉及一种向雨伞。



背景技术:

为遮雨蔽日,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频繁。但是,很多时候,伞并不能很好地为持伞人挡雨,风起时,雨滴会随风从侧面飘到伞下,将持伞人淋湿,使伞失去部分作用。

同样,作为遮阳伞,太阳的转向使遮阳效果打折,伞也无法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方向,需要持伞人根据光线的方向改变伞的持向,至于固定的大型遮阳避雨伞,因体积过大,重量过重,则无法操作改变持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风雨向实时转向,扩大向雨面积的伞。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向雨伞,包括伞面、伞骨和支架,所述伞面设有从顶端至边缘端的风向标,风向标的前端设有弹性杆,通过弹性杆与支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水平旋转轴,所述伞面通过伞骨与支架连接,摆动轴垂直于风向标面。

上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摆动轴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下支架内设有穿过摆动轴的摆块,所述摆块的顶部通过弹簧与下支架顶部连接,底部设有配重。

更进一步的,上述摆块为圆形,摆块的直径与摆动轴的直径比为6:1-4:1。

进一步的,上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长度比为1:1-1:3。

进一步的,上述伞面的直径为80-120cm,支架长度为40-60cm,上支架长度为15-30cm。

更进一步的,上述伞面和上支架的重量和为150-600克,摆重的重量为25-150克。

上述风向标的材质与伞面的材质相同。

上述伞面为透明的,倾斜的透明伞面,避免遮挡视线,方便持伞人观看前方路面。

进一步的,上述下支架为若干套接的收缩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向雨伞,通过风向标受风力和水平旋转轴协同作用,使得伞面在X轴旋转顺风向;通过弧形伞面的受风力和摆动轴,使得伞面在Y轴旋转,使得伞面受力均匀,扩大受风面积,及挡雨面积;通过设置在下支架内的摆块及弹簧、配重,通过杠杆原理,通过配重重量和弹簧弹力,调节伞面在Y轴方向的弯曲度,和使得伞面在无风状态下保持垂直状态。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很好地解决了伞面随风雨向实时转动,且保持伞面最大化挡风雨的面积,方便了持伞人在风雨环境下行走,为生活带来便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向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向雨伞的受风力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向雨伞的摆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伞面,2、伞骨,3、上支架,4、下支架,5、风向标,6、水平旋转轴,7、摆动轴,8、弹簧,9、摆块,10、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向雨伞,包括透明伞面1、伞骨2、上支架3、下支架4,伞面1上设有从顶端至边缘端,且与伞面1同材质的风向标5,风向标5的前端通过弹性塑料杆与上支架3的顶部连接,上支架3和下支架4之间通过与风向标5面垂直的摆动轴7连接,下支架4设有水平旋转轴6,伞面1通过伞骨2与上支架3连接。

下支架4内设有穿过摆动轴7的圆形摆块9,上支架3和下支架4成直线状态下,摆块9的顶部通过弹簧8与下支架4顶部连接,底部挂有配重10。

配重10的作用:由于人手持伞时,并不是保持绝对的竖直状态,与竖直平面会有一定的夹角,而如果伞的上支架3与风向所成角为钝角,那么伞不会朝预期的方向摆动,而会朝反方向。因此,配重10可使得伞的上支架3在无风情况下保持竖直。

伞面1与支架的质量为300克,配重10的质量为30克,摆块9的直径和摆动轴7的直径比为5:1,伞面1直径为110cm,上支架3长度为23cm,下支架4长度为53cm。

使用时,通过伞骨2撑开伞面1,弹性塑料杆沿伞面1支撑起风向标5。

在风雨环境下,风向标5受风力,带动雨伞水平旋转,直到与风向平行,风向标5受力面积为零时停止。

由于风向标5与摆动轴7垂直,所以此时摆动轴7与风向垂直,伞面1受风力,由于伞面1为弧形,在风力的作用下,伞面1侧向受力不均,从而压迫伞面1朝下偏转,直至平衡。

初始状态下,摆块9底部的配重10和顶部的弹簧8使得上支架3、下支架4处于直线状态。当受风力影响时,平衡被打破,摆动轴7带动摆块9旋转,拉动连在摆块9上的弹簧8(弹簧8在此前一直保持原长),弹力增加,同时带动底部的配重10随摆块9转动而提升高度,最终使伞在偏转到一定角度时达到平衡。

风力作用于伞面1及伞面1与上支架3的重力,以摆动轴7为杠杆的支点,与配重10和弹簧8的回弹力,通过上支架3的转向,同时改变杠杆两边的力和力矩,达到平衡状态。

当风力消失时,弹簧8回弹力和配重10重力同时作用,使伞偏转到开始的竖直位置,再一次达到平衡。

使用完毕后,可通过下支架4的收缩节将伞收缩收起。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为手持伞的部分数据,具体应用时,其他伞或者固定型大伞的尺寸可根据具体大小作相应更改,其作用原理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