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尚感金属拱桥的双肩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01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时尚感金属拱桥的双肩背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尚感金属拱桥的双肩背包。



背景技术:

双肩包是对背在双肩的背包的统称。根据双肩包不同的用途又分成双肩电脑背包,双肩运动背包,双肩休闲背包,双肩书包和束口绳包,军用背包,登山包等等。主要特点是方便携带,解放双手,轻负重、耐磨佳,为外出提供了方便。双肩包的后背结构直接决定了背包的用途和档次。为了增加双肩背包的时尚及独特性,人们通常在背包后背上挂设有相应的配件。现有的背包后背结构一般比较简单,没有设有供配件挂设的结构,而且由于设计比较单一,时尚感也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时尚感金属拱桥的双肩背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双肩包包体上加设一长条皮条,极大的提高了时尚性,同时皮条通过锁扣架设于拉链外侧,可以提高安全性,在皮条外侧设有两组金属拱桥,可供配件挂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时尚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尚感金属拱桥的双肩背包,包括背包包体、背片、肩带、皮片和金属拱梁,所述的背包包体缝纫于背片一侧,背片另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组肩带,所述的背包包体中部靠上位置设有一道横向设置的长条皮片,所述的皮片的宽度为3~5cm,所述的皮片上设有两组金属拱梁。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皮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与背片连接且其端部设有锁扣,另一部分缝纫于背包包体上且其端部设有锁舌,两部分皮片通过锁扣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金属拱梁嵌入到背包包体内且金属拱梁与皮片之间设有一端空隙,所述的空隙的尺寸大小与挂件的挂钩尺寸相配合。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肩带下侧设有调整其长度的长度调节扣。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背片内设有夹层,夹层和背包包体上设有拉链。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背包包体上部设有提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双肩包包体上加设一长条皮条,极大的提高了时尚性,同时皮条通过锁扣架设于拉链外侧,可以提高安全性,在皮条外侧设有两组金属拱桥,可供配件挂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时尚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部示意图;

图1-图2中,1、背包包体,2、背片,3、肩带,4、皮片,5、金属拱梁,6、锁扣,7、长度调节扣,8、拉链,9、提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时尚感金属拱桥的双肩背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双肩包包体上加设一长条皮条,极大的提高了时尚性,同时皮条通过锁扣架设于拉链外侧,可以提高安全性,在皮条外侧设有两组金属拱桥,可供配件挂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时尚感。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时尚感金属拱桥的双肩背包,包括背包包体1、背片2、肩带3、皮片4和金属拱梁5,所述的背包包体1缝纫于背片2一侧,背片2另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组肩带3,所述的背包包体1中部靠上位置设有一道横向设置的长条皮片4,所述的皮片4的宽度为3~5cm,所述的皮片4上设有两组金属拱梁5。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皮片4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与背片2连接且其端部设有锁扣6,另一部分缝纫于背包包体1上且其端部设有锁舌,两部分皮片通过锁扣6连接,该种设置一方面增加了时尚感,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金属拱梁5嵌入到背包包体1内且金属拱梁5与皮片4之间设有一端空隙,所述的空隙的尺寸大小与挂件的挂钩尺寸相配合,在空隙处可以增加喜欢的配件,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同时金属拱梁的造型与增加了时尚感。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肩带3下侧设有调整其长度的长度调节扣7,利用长度调节扣调整肩带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适用人群。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背片2内设有夹层,夹层和背包包体1上设有拉链8,夹层内可放置东西,提高了背包的容量。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背包包体1上部设有提环9,方便使用者在不背的时候提在手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