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耳饰用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3000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在用拇指和食指对插入有穿孔耳饰的穿孔耳饰销的穿孔耳饰用卡扣进行抓捏而自该穿孔耳饰销拔出穿孔耳饰用卡扣的操作中,即使增强进行抓捏的手指的抓捏力,销夹持部位的销夹持力也不会明显增强而不易拔出。



背景技术:

图13表示现有技术的穿孔耳饰用卡扣<a>(以下称为“卡扣<a>”。)。在作为其他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穿孔耳饰用卡扣(以下称为“卡扣<b>”。)的与图13所示的卡扣<a>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簧构件<1>的销夹持部位<4c>位于与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亦是树脂制弹性体<9>的中心位置。)相同的位置。

另外,以下的说明以及图13中“<a>”和“<b>”的附图标记是申请人为了方便而标注的,其他的用“<>”括起来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附图标记。

卡扣<a>和卡扣<b>只有销夹持部位<4c>的位置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全部相同。另外,卡扣<a>以及卡扣<b>共用以下的使用了图13的说明,所以只说明卡扣<a>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3说明卡扣<a>。卡扣<a>由树脂制弹性体<9>和金属制的弹簧构件<1>构成,该弹簧构件<1>利用注塑等通过一体成型内设在树脂制弹性体<9>内。

就树脂制弹性体<9>而言,将上部侧形成为上侧弯曲凸部<d>,将下部侧形成为下侧弯曲凸部<e>,并在上侧弯曲凸部<d>与下侧弯曲凸部<e>之间形成以凹状弯曲形态连通而成的环状凹部<11>。

弹簧构件<1>包括:金属制的基板<3>,该基板<3>在中央部形成有供销<7>通过的销孔<5>;一对弯曲部<4>(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这一对弯曲部<4>自该基板<3>的左右侧部以弯曲立起形态卷曲形成;以及销孔<5>,该销孔<5>被开孔于基板<3>。

在树脂制弹性体<9>中形成有贯穿在销孔<5>以及第1弯曲部<4a>与第2弯曲部<4b>之间且比插入的销<7>小孔径的销插入孔<10>。插入在销插入孔<10>内的销<7>被由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产生的销夹持部位<4c>夹持。弯曲部<4>是金属制的比较硬且不易变形的材料。

在将销<7>插入到销插入孔<10>内时,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被销<7>推向外侧而移动。此时,树脂制弹性体<9>的弹性回弹力作用于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所以插入在销插入孔<10>内的销<7>被较硬的第1弯曲部<4a>和第2弯曲部<4b>的销夹持部位<4c>强力地夹持。在作为树脂制弹性体<9>的底部构件的基板<3>上,形成有用于将销<7>导入到销插入孔<10>内的研钵状的凹部<12>。

在树脂制弹性体<9>的中心配置有环状凹部<11>,在该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的下方位置配置有销夹持部位<4c>。上侧弯曲凸部<d>和下侧弯曲凸部<e>为相同直径相同形态,两者的上下宽度处于比环状凹部<11>的上下宽度宽的形态。另外,环状凹部<11>与上侧弯曲凸部<d>以及与下侧弯曲凸部<e>的连通形成为不存在钝角的平滑的弯曲连通形态。

弹簧构件<1>的销夹持部位<4c>位于比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c>靠下方侧的位置,作为弹簧构件<1>的底部的基板<3>的底部面在研钵状的凹部<12>形成为露出形态。作为卡扣<a>,公知树脂制弹性体<9>较大的大卡扣和树脂制弹性体<9>较小的小卡扣这两种。弹簧构件<1>为如下形态:在树脂制弹性体<9>内设在小卡扣内的情况下,弹簧构件<1>较小,在树脂制弹性体<9>内设在大卡扣内的情况下,弹簧构件<1>比树脂制弹性体<9>内设在小卡扣内的情况下大。

环状凹部<11>的上下宽度是从连接上侧弯曲凸部<d>与环状凹部<11>的连通部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到连接环状凹部<11>与下侧弯曲凸部<e>的连通部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的距离。

卡扣<a>的小卡扣的尺寸如下所述:

树脂制弹性体<9>的上下宽度为4.0mm,

上侧弯曲凸部<d>以及下侧弯曲凸部<e>的主体宽度(横宽)为5.4mm,

上侧弯曲凸部<d>的上下宽度为1.5mm,

上侧弯曲凸部<d>的供手指勾挂的侧面部位是r(半径)为0.9mm的弯曲角形态,

下侧弯曲凸部<e>的上下宽度为1.4mm,

环状凹部<11>的主体宽度为4.5mm,

环状凹部<11>的上下宽度为1.1mm,

环状凹部<11>的凹部深度为0.45mm。

另外,就卡扣<a>的小卡扣而言,弹簧构件<1>的最上部位于比环状凹部<11>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0.25mm的位置。另外,销夹持部位<4c>位于比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c>更靠下方且距离0.53mm的位置。

卡扣<a>的大卡扣的尺寸如下所述:

树脂制弹性体<9>的上下宽度为5.0mm,

上侧弯曲凸部<d>以及下侧弯曲凸部<e>的主体宽度(横宽)为6.7mm,

上侧弯曲凸部<d>的上下宽度为2.0mm,

下侧弯曲凸部<e>的上下宽度为1.7mm,

上侧弯曲凸部<d>的供手指勾挂的侧面部位是r(半径)为1.0mm的弯曲角形态,

环状凹部<11>的主体宽度为5.7mm,

环状凹部<11>的上下宽度为1.3mm,

环状凹部<11>的凹部深度为0.5mm。

另外,就卡扣<a>的大卡扣而言,弹簧构件<1>的最上部位于比环状凹部<11>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0.27mm的位置。另外,销夹持部位<4c>位于在比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c>靠下方且距离0.63mm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417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说明在从第1弯曲部<4a>(第1夹持部)和第2弯曲部<4b>(第2夹持部)的侧面(图13中右侧和左侧),用拇指和食指抓捏树脂制弹性体<9>的情况下产生的状态(参照图13)。

《卡扣<a>》

用拇指和食指对销<7>插入在销插入孔<10>内的销插入状态的树脂制弹性体<9>进行抓捏而自该销<7>拔出树脂制弹性体<9>的、自销进行的拔出操作时的该树脂制弹性体<9>的抓捏形态如下所述。

卡扣<a>在小卡扣的情况下为5.4mm×4.0mm,在大卡扣的情况下较小为6.7mm×5.0mm,所以抓捏着树脂制弹性体<9>的手指的两个指尖为向下方超过下侧弯曲凸部<e>的下部侧地抓捏树脂制弹性体<9>的状态即下侧凸部勾指抓捏形态。成为该下侧凸部勾指抓捏形态的理由是因为,(1)下侧弯曲凸部<e>的下部角(下部缘)在小卡扣的情况下半径(r)为1.0mm,在大卡扣的情况下半径(r)为0.9mm,是大幅弯曲的弯曲下部角,(2)上侧弯曲凸部<d>与下侧弯曲凸部<e>为相同的粗细度,(3)环状凹部<11>的上下宽度较窄,为1.1mm~1.3mm,(4)环状凹部<11>与上侧弯曲凸部<d>以及与下侧弯曲凸部<e>的连通为平滑的弯曲连通形态,(5)从进行抓捏的手指来看,上下距离为4mm~5mm的较小形态的树脂制弹性体<9>相对于进行抓捏的手指实际上是弯曲下部角形态的平直结构体。

在抓捏着弯曲下部角形态的平直结构体的4mm~5mm的较小的卡扣<a>的情况下,为了使树脂制弹性体<9>不脱离手指,有时也不得不进行将手指强力地勾挂在比最大的勾指部的部位即下侧弯曲凸部<e>的最大突出部位靠下方的朝内倾斜面上那样的抓捏动作。这样在自卡扣<a>拔出销时,在使指尖强力地勾挂于下侧弯曲凸部<e>的下部的朝内倾斜部分的状态下保持卡扣<a>,从而能使拔出穿孔耳饰销的操作容易进行。

上侧弯曲凸部<d>是在小卡扣的下半径(r)为0.9mm,在大卡扣的情况下半径(r)为1.0mm的壁厚且不存在钝角的缓缓的弯曲突起形态。这种壁厚且缓缓的弯曲的弯曲突起形态,即使增强手指的抓捏力,压坏变形也较小,并且向上方翘曲变形的那样的变形加之由缓缓的弯曲导致的滑移也几乎不会发生。因此,手指也不会向上方变形,因此舒适感差,手指位于下侧弯曲凸部<e>以及弹簧构件<1>(销夹持硬质体)的位置,对该位置进行强力地抓捏。

因而,当增强进行抓捏的手指的抓捏力时,上侧柔软构造部位(上侧弯曲凸部<d>)仅一点点压坏变形,下侧坚硬构造部位(环状凹部<11>和下侧弯曲凸部<e>)进行比上侧弯曲凸部<d>的变形小的变形或几乎不变形。若在此状态下增强抓捏力,则当然会成为将卡扣<a>自手指挤出去的动作(脱离手指的动作)。

为了使该将卡扣<a>挤出去的动作停止,变成进行强力地抓捏下侧坚硬构造部位(特别是下侧弯曲凸部<e>)侧,将手指的肉转到该下侧弯曲凸部<e>的下部侧的抓捏动作。并且,当强力地抓捏下侧坚硬构造部位(特别是下侧弯曲凸部<e>)侧时,变成进行向位于该下侧坚硬构造部位的内侧的弹簧构件<1>的来自两侧部侧的推压力增强,上侧弯曲凸部<d>和下侧弯曲凸部<e>的销夹持部位<4c>的销夹持力明显增强,自销进行的拔出操作阻力明显增大的销夹持力增强动作。

卡扣<a>较小为4mm~5mm,在抓捏卡扣而拔出销的操作中,环状凹部<11>与上下的宽度窄并且弯曲角在小卡扣的情况下半径(r)为0.9mm,在大卡扣的情况下半径(r)为1.0mm的这一不存在钝角的上侧弯曲凸部<d>缓缓地弯曲连通,所以向上侧弯曲凸部<d>的手指的勾挂较弱。因此,上侧弯曲凸部<d>的作为供手指的肉勾挂的手指勾挂部位(除指甲勾挂部位以外)的功能较弱。

另外,在不将手指勾挂于下侧弯曲凸部<e>的下部面而进行抓捏的情况下,或在只将手指勾挂于上侧弯曲凸部<d>、环状凹部<11>以及下侧弯曲凸部<e>的侧部面而进行抓捏的情况下,当增强进行抓捏的力时,卡扣<a>容易滑动脱离手指而掉落。

另外,卡扣<a>是使作为硬质构件的弹簧构件<1>位于树脂制弹性体<9>的主体部的形态,并且,弹簧构件<1>的最上部位置形成为,在小卡扣的情况下位于比环状凹部<11>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0.25mm的位置,在大卡扣的情况下位于比环状凹部<11>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0.27mm(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位置的极窄的配置。因此,环状凹部<11>(弹性结构体主体部)整体形成为由弹簧构件<1>形成的坚硬的构造,并且弹簧构件<1>所在的下侧弯曲凸部<e>也形成为坚硬构造部位。

即,硬质的弹簧构件<1>所在的环状凹部<11>以及下侧弯曲凸部<e>形成下侧坚硬构造部位,未配置弹簧构件<1>的上侧弯曲凸部<d>部位形成上侧柔软构造部位,并且,作为与上侧柔软构造部位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连通的部位的弹簧构件<1>的最上部位置,与环状凹部<11>的最上部位置(=上侧弯曲凸部<d>的最下部位置)的卡扣分开区间是在小卡扣的情况下为0.25mm,在大卡扣的情况下为0.27mm的这一较窄的卡扣分开距离。

因此,卡扣<a>的较窄的卡扣分开区间几乎不会因抓捏力而拉伸,并且不易发生上侧弯曲凸部<d>的上方变形的变形,从而在手指的抓捏力增强操作中,变成进行下侧坚硬构造部位也被强力地抓捏,销夹持部位<4c>的销夹持力明显增强的销夹持力增强动作。

另外,关于卡扣<b>,在专利文献1的第[0018]段有如下说明,即,“在接受销<7>时,能用指尖、指甲前部对形成在卡扣的外周的环状凹部<11>进行抓捏”。但实际上即使不将手指勾挂于下侧弯曲凸部<e>的下部面,而是想要使指尖(指尖的肉)位于环状凹部<11>来进行抓捏,由于当增强抓捏力时会立即滑动脱离手指而掉落,所以在用手指的肉进行的抓捏中,不易进行拔出销的操作。

相对于此,在将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伸进环状凹部<11>而进行抓捏时,能比较牢固地抓捏卡扣,能够容易地进行拔出操作。因此,卡扣<a>、<b>的环状凹部<11>均作为“指甲勾挂部”或“指甲抓捏部”发挥功能,而不作为勾挂于手指的肉的“手指抓捏部”发挥功能,这是相当好的。

指甲长的人和在指甲上的美甲较长的人不易用指尖、指甲进行抓捏,所以通常为利用指甲彼此不会接触的拇指与食指的指肚部位彼此进行抓捏的手指指肚部位抓捏形态(参照图5的(b)),进行自销的装卸操作。在该手指指肚部位抓捏形态下,如上所述,当增强抓捏力时,卡扣<a>、<b>自手指被挤出而脱离掉落。

《关于卡扣<b>》

在专利文献1的卡扣<b>的情况下,位于第1弯曲部<4a>以及第2弯曲部<4b>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的夹持部位<4c>,位于与环状凹部<11>的中心位置<c>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作为第1弯曲部<4a>以及第2弯曲部<4b>的最上部的弹簧构件<1>的最上部,位于比环状凹中心位置<c>靠上方的位置。

另外,树脂制弹性体<9>内的弹簧构件<1>的最上部位于比环状凹部<11>的最上部位置靠上方的位置。在大卡扣的情况下为0.43mm的位置,在小卡扣的情况下为0.37mm的位置。因此,弹簧构件<1>所在的环状凹部<11>附近因该硬质的弹簧构件<1>而形成为不易变形的中央坚硬的构造。在这样的弹簧构件<1>位于中心的形态中,由抓捏着卡扣<b>时的抓捏力产生的向内侧的推压力强力地作用于该弹簧构件<1>。因而,变成与在上述的卡扣<a>中说明的情况同样的销夹持力增强动作。

本发明鉴于以上那样的现有技术的缺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用手指抓捏弹性结构体而增强该抓捏力的自销拔出该弹性结构体的操作中,销夹持部位的销夹持力不会明显增大而明显难以拔出的穿孔耳饰用卡扣。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形成为下述这样的结构。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

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

上述穿孔耳饰用卡扣包括:

弹性结构体,该弹性结构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上下距离为3.5mm~10.0mm,横宽为3.5mm~10.0mm;

销插入孔,该销插入孔自上述弹性结构体的底部朝向上方设置,供穿孔耳饰销插入;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形成上述弹性结构体的上部侧并向侧部突出的形态的供抓捏着上述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勾挂的部位;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形成上述弹性结构体的比上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靠下方的部分,且是横宽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横宽窄的形态;以及

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该销夹持硬质体内设在上述弹性结构体内,包括以对抗夹持形态对处于插入在上述销插入孔内状态的上述穿孔耳饰销进行夹持的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并且,

上述销夹持硬质体的最上部位置位于比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0.6mm以上的位置,

不存在上述销夹持硬质体的只有上述弹性结构体的部位形成上侧柔软构造部位,

比上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靠下侧的部位形成具有上述销夹持硬质体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

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上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和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而增强其抓捏力时,上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为处于沿上下方向拉伸的主体部拉伸形态的形态。

“弹性材料”是硅酮橡胶制构件、天然橡胶制构件、合成橡胶制构件和弹性合成树脂制构件等。“销插入孔”包括盲孔形态和通孔形态。向弹性结构体的销夹持硬质体的内设形态包括埋设全部的部位的全部部位埋设形态,和使一部分自弹性结构体的底部露出的局部露出形态。另外,“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上下距离为3.5mm~10.0mm,横宽为3.5mm~10.0mm的弹性结构体”的上述距离是弹性结构体的上下距离最长的部位的上下距离,是横宽最长的部位的横宽距离。

上述事项在以下的技术方案的发明中也是同样的。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

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

上述穿孔耳饰用卡扣包括:

弹性结构体,该弹性结构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上下距离为3.5mm~10.0mm,横宽为3.5mm~10.0mm;

销插入孔,该销插入孔自上述弹性结构体的底部朝向上方设置,供穿孔耳饰销插入;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形成上述弹性结构体的上部侧并向侧部突出的形态的供抓捏着上述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勾挂的部位;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形成上述弹性结构体的比上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靠下方的部分,且是横宽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横宽窄的形态;以及

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该销夹持硬质体内设在上述弹性结构体内,包括以对抗夹持形态对处于插入在上述销插入孔内状态的上述穿孔耳饰销进行夹持的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并且,

上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上下宽度为0.6mm~2.0mm,并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具有与手指勾挂的钝角部位或锐角部位的形态,上述钝角部位以及上述锐角部位在弯曲角形态的情况下是半径为0.5mm以下的弯曲角,

不具有上述销夹持硬质体而只有上述弹性结构体的部位形成上侧柔软构造部位,

比上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靠下侧的部分形成具有上述销夹持硬质体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

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上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和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而增强其抓捏力时,上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为处于沿上下方向拉伸的主体部拉伸形态的形态。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

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

上述穿孔耳饰用卡扣包括:

弹性结构体,该弹性结构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上下距离为3.5mm~10.0mm,横宽为3.5mm~10.0mm;

销插入孔,该销插入孔自上述弹性结构体的底部朝向上方设置,供穿孔耳饰销插入;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形成上述弹性结构体的上部侧并向侧部突出的形态的供抓捏着上述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勾挂的部位;以及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形成上述弹性结构体的比上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靠下方的部分,且是横宽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横宽窄的形态;

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该销夹持硬质体内设在上述弹性结构体内,包括以对抗夹持形态对处于插入在上述销插入孔内状态的上述穿孔耳饰销进行夹持的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并且,

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上下宽度为1.3mm以上,并且上述销夹持硬质体的最上部位置位于比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中心位置靠下方的位置,

不具有上述销夹持硬质体而只有上述弹性结构体的部位形成上侧柔软构造部位,

比上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靠下侧的部分形成具有上述销夹持硬质体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

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上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和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而增强其抓捏力时,上述上侧柔软构造部位为处于沿上下方向拉伸的主体部拉伸形态的形态。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

根据技术方案1或3所述的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遍布整周设置。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

根据技术方案1~3或4所述的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下部侧设置有向比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靠侧部侧的位置突出的形态的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上述销夹持硬质体的一半以上位于上述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

根据技术方案1~4或5所述的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在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表面形成有由微小的凸凹构成的梨皮面部位,并且上述凸凹为镜面凸凹,利用上述梨皮面部位使上述弹性结构体的自模具的拔出容易进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6分别获得下述这样的效果。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获得以下这样的效果。

(1)销夹持硬质体的最上部位置是位于比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1mm以上(现有技术的3倍以上)的位置的较大的上下距离。因此,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与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1mm以上的部位,形成不具有销夹持硬质体而只有弹性结构体的上侧柔软构造部位。该部位的下侧形成具有销夹持硬质体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

由此,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和弹性结构体主体部而增强该抓捏力时,上侧柔软构造部位被压坏变形,并且上推作用作用于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按下作用作用于下侧坚硬构造部位。形成上侧柔软构造部位的弹性结构体主体部(以下称为“柔软构造形成主体部位”。),因由手指产生的挤压坏作用、上述上推作用和上述按下作用形成为沿上下方向拉伸的拉伸形态(以下称为“主体部拉伸形态”。)。

另外,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下部也成为被推向上方而翘起的翘曲变形形态。

在上述主体部拉伸形态下,销夹持硬质体所在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为向下方按下变形的形态,所以抓捏手指的抓捏力不会直接作用于销夹持硬质体,或者处于较小的夹持力非作用形态。因此,实现了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弹性结构体而增强该抓捏力自销进行拔出操作时,不会直接增强销夹持体的销夹持力的穿孔耳饰用卡扣。另外,实现了利用主体部拉伸形态使由进行抓捏的手指产生的抓捏感具有牢固的稳定感、安心感、并具有舒适感的抓捏把持容易性佳的穿孔耳饰用卡扣。

卡扣的由拇指和食指进行的抓捏形态除了由指尖进行的抓捏形态以外,还有手指指肚部位抓捏形态。这是因为指甲长或附带较长的美甲等,而不能用指尖进行抓捏,所以用指甲彼此不会接触的拇指和食指的指肚部位彼此进行抓捏的手指指肚部位抓捏形态(参照图5的(b))。在这种手指指肚部位抓捏形态下,本发明实现舒适感佳的抓捏把持性和拔出容易性。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获得以下这样的效果。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上下宽度为0.6mm~2.0mm,并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具有与手指勾挂的钝角部位或锐角部位的形态,上述钝角部位以及上述锐角部位在弯曲角形态下是半径为0.5mm以下的弯曲角。

因此,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钝角部位或锐角部位是在增强手指的抓捏力时,进一步与手指咬合而不易滑动的摩擦大的强力勾挂状态。利用该强力勾挂状态使上下宽度为0.6mm~2.0mm的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形成为向上方(图中)翘曲的翘曲变形形态,以及成为使手指的抓捏部位以该翘曲变形距离与销夹持硬质体分开的形态。从而避免销夹持硬质体被直接按压,实现不会直接增强销夹持体的销夹持力的穿孔耳饰用卡扣。另外,实现抓捏力的降低、舒适感和抓捏把持容易性的提高。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获得以下这样的效果。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上下宽度为1.3mm以上,并且销夹持硬质体的最上部位置为位于比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中心位置靠下方的位置的形态。因此,弹性结构体主体部与销夹持硬质体的最上部位置的距离为0.65mm以上(1.3÷2)。0.65mm以上是专利文献1的发明的大卡扣的0.27mm、小卡扣的0.25mm的2倍以上的距离。即,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不具有销夹持硬质体的上侧柔软构造部位的上下距离较长为0.65mm以上,所以该上侧柔软构造部位形成为容易拉伸的形态。

利用该上侧柔软构造部位容易拉伸的形态,当增强手指的抓捏力时,该上侧柔软构造部位拉伸,成为手指的抓捏部位以该上侧柔软构造部位的拉伸距离与销夹持硬质体分开的拉伸变形形态。利用该拉伸变形形态避免销夹持硬质体被直接按压,实现不会直接增强销夹持体的销夹持力的穿孔耳饰用卡扣。另外,实现抓捏力的降低、舒适感和抓捏把持容易性的提高。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获得与技术方案1或3所述的发明同样的效果。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获得与技术方案1~3或4所述的发明同样的效果,并且获得下述这样的效果。

(1)利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使指尖向外侧变形,避免强力地抓捏该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的侧部,所以减弱向销夹持硬质体的影响。另外,利用与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抵接的指尖的推压力向下方按下该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使横向挤压的作用向下方逸出,所以减弱向销夹持硬质体的影响。此外,利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的横向壁厚缓和手指的抓捏力,缓和对销夹持硬质体的影响。

(2)由于是销夹持硬质体的一半以上位于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的形态,所以能够利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充分地确保对销夹持硬质体施加作用力的弹性体构造部位的侧部厚度。由此,能够不必考虑销夹持硬质体周边的强度地,使弹性体结构体主体部的主体粗细度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为较细的形态(包括缩颈部)。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比销夹持硬质体的横宽细的主体部。通过形成为较细的主体部,能使弹性体结构体主体部形成为更易拉伸、拉伸大的形态。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获得与技术方案1~4或5所述的发明同样的效果,并且形成在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表面的由微小的凸凹构成的防滑部位强化了进行抓捏的手指的滑动不易性和勾挂性,因此大幅提高了抓捏容易性和拔出操作容易性。另外,在由上模、下模和形成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和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非分开的中模的形态下,实现自上述中模的拔出容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a)以及主视图(b)。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右侧视图(a)以及仰视图(b)。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穿过了穿孔耳饰销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进行强力地抓捏的状态例图(a),以及表示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肚进行抓捏的状态的立体图(b)。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a)以及主视图(b)。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局部剖视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a)以及尺寸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旨在将本发明只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在后述的实施例的说明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各图中,用细线表示在透明的弹性结构体的内侧看到的构件以及部位。另外,夹持部位的施加夹持力的增强是在抓捏弹性结构体的手指的抓捏部位在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的侧面部位(在图中是左侧和右侧)的情况下发生的现象。在从正面侧和背面侧抓捏的情况下不会发生。

实施例1

在图1~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穿孔耳饰用卡扣1形成为包括如下部分的结构:

弹性结构体2,该弹性结构体2由硅酮橡胶制构件、天然橡胶制构件、合成橡胶制构件和弹性合成树脂制构件等、当增强用手指进行着抓捏的该抓捏力时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材料构成,并且用手指抓捏而进行对于作为穿孔耳饰销的销3的插入和拔出操作;

销插入孔44,该销插入孔44自该弹性结构体2的底部朝向上方设置,供销3插入;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形成弹性结构体2的上部侧,与抓捏着弹性结构体2的手指咬合勾挂,且为向侧部的整周突出的形态,下部角为大致直角(钝角也可以);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形成弹性结构体2的比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靠下方的部分,为比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窄的形态;

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该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形成在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下部并为向侧部的整周突出的形态,且比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横向突出宽度大;

手指抵接部位11,该手指抵接部位11由该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上部表面和该上部表面与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连通面构成,或由该上部表面和该连通面构成,对抓捏着弹性结构体2的手指的指尖进行止挡;

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6,该销夹持硬质体6以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内位于一半部分以上的方式通过一体成型内设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内,并且包括以对抗夹持状态对处于插入在销插入孔4内的状态的销3进行夹持的、形成有用于使板强韧化的补强筋15的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以及

销夹持部位6c,该销夹持部位6c是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的对销3进行夹持的部位。

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是在内侧也包括周围在内填充并紧密接触有弹性结构体2的一体结构体。由此,插入的销3将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朝向横向外侧推开而插入在两者之间。在进行该销3的插入时,作为硬质性构件的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不变形地,一边将弹性结构体2推开而使弹性结构体2变形,一边朝向横向外侧打开移动。弹性结构体2处于其弹性回弹力想要将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推回的弹性推回力始终发挥作用的状态,利用该弹性推回力增强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的对销3进行夹持的夹持力。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体2为圆柱形态,所以弹性结构体2各部位的横宽为直径,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形成为以下这样的尺寸和形状。

弹性结构体2的尺寸如下所述:

上下宽度为5.0mm,横宽为5.5mm。

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上下宽度为1.8mm(1.55+0.25),横宽为5.5mm,上部缘角16的弯曲切割角r为0.25mm的钝角。

上部连通部7的上下宽度为0.55mm。

下部连通部16的上下宽度为0.5mm。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上下宽度为0.975mm,横宽为5.0mm。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上下宽度为2.55mm,主体直径为4.5mm。(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与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之间存在倾斜连通部(包含弯曲的情况)的形态是,将该倾斜连通部的中心位置的下方视作弹性结构体主体部。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与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之间存在倾斜连通部的形态也同样。)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主体深度从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来看为0.25mm,从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来看为0.75mm。

销夹持硬质体6的高度为1.8mm,宽度为4.0mm。

以上的尺寸和形状等是例示的,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尺寸。

弹性结构体的上下宽度为3.5mm~10.0mm,优选为4.0mm~8.0mm,更优选为4.5mm~6.5mm较好。

弹性结构体的横宽为3.5mm~10.0mm,优选为4.0mm~8.0mm,更优选为4.0mm~6.5mm较好。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横宽为3.0mm~8.0mm,优选为3.5mm~7.0mm,更优选为4.0mm~6.5mm较好。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上下宽度为1.3mm以上,优选为1.6mm以上,更优选为1.8mm以上较好。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主体直径的直径为2.0mm~6.5mm,优选为2.5mm~5.5mm,更优选为3.0mm~5.0mm较好。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上下宽度设定为0.975mm。那是因为,若为2.0mm以上,则为宽幅(厚壁),所以向上方的翘曲变形变差,若为0.6mm以下,则凸部的压坏变形过大,向手指的勾挂(咬合)变差。能获得适当的翘曲变形的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上下宽度为0.6mm~2.0mm,优选为0.6mm~1.7mm,更优选为0.6mm~1.5mm,进一步优选为0.7mm~1.2mm较好。另外,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下部侧的手指勾挂部位或手指咬合部位形成为钝角形态或锐角形态较好,该钝角形态以及锐角形态在弯曲角形态的情况下形成为半径是0.5mm以下的弯曲角,能够获得良好的向手指的勾挂状态。

另外,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顶部形态形成为缓缓的弯曲面。由此,实现使其中的销夹持硬质体6看起来较大的凸透镜的功能。此外,通过形成为缓缓的弯曲面,将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上下壁厚宽度形成为使抓捏时的勾挂和翘曲变形较佳的厚度。

销夹持硬质体6的最上部位置是位于比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最上部位置更靠下方且距离1.725mm(0.6mm以上)的位置的较大的上下距离(后述的“特征形态(1)”)。因而,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和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1.725mm以内的部位(0.6mm以上)形成为不具有销夹持硬质体6的只有弹性结构体2的上侧柔软构造部位。该部位的下侧形成为具有销夹持硬质体6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

由此,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和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而增强该抓捏力时,上侧柔软构造部位被压坏变形。利用其变形以及手指的日文“ハ”字形的抓捏形态,使上推作用作用于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使按下作用作用于下侧坚硬构造部位。并且,形成上侧柔软构造部位的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以下称为“柔软构造形成主体部位”。)因由手指产生的挤压坏作用、上述上推作用和上述按下作用,成为沿上下方向拉伸的拉伸形态(以下也称为“主体部拉伸形态”。)。另外,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下部也成为被推向上方而翘起的翘曲变形形态,使手指的向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进入和压坏容易进行。

该主体部拉伸形态是销夹持硬质体6所在的下侧坚硬构造部位向下方被按下变形的形态,所以进行抓捏的手指的抓捏力不会直接作用于销夹持体,或者是较小的抓捏力非作用形态。因此,实现了当用拇指和食指抓捏弹性结构体而增强该抓捏力自销进行拔出操作时,不会直接增强销夹持硬质体6的销夹持力的穿孔耳饰用卡扣。

另外,实现了利用主体部拉伸形态以及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的翘曲变形形态,使手指的抓捏感具有牢固的稳定感、安心感、并具有舒适感的抓捏把持容易性佳的穿孔耳饰用卡扣。

抓捏手指的抓捏部位是向下方扩开的日文“ハ”字形的抓捏形态(后述的“特征形态(2)”)。而且,从上述的“特征形态(1)”的构造(作为参考,参照图5),用拇指和食指(有时也用中指)强力地抓捏着弹性结构体2的形态即抓捏力强形态(包括手指指肚部位抓捏形态(参照图5的(b))。),是上侧柔软构造部位被压坏而下侧坚硬构造部位未被压坏的状态,所以抓捏手指成为朝向下方扩开的日文“ハ”字形抓捏形态。

上述日文“ハ”字形抓捏形态是越向上方去,手指间距离越窄的形态。那是越向上方去,抓捏力越强的抓捏形态。因此,当在日文“ハ”字形抓捏形态下增强抓捏力时,弹性结构体2的部位中被强力按压的部位是上侧柔软构造部位的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和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当强力地抓捏上侧柔软构造部位时,弹性结构体2的上方成为压坏翘曲拉伸状态,并且处于成为主体部拉伸状态的上侧压坏拉伸状态。该上侧压坏拉伸状态是使抓捏力向上方逸出的抓捏力上方逸出状态。由该日文“ハ”字形抓捏形态产生的抓捏力上方逸出状态,也使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处于未从旁边被强力抓捏的状态。

根据上述的“特征形态(1)”以及“特征形态(2)”,即使用手指从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的夹持力增强的横向抓捏弹性结构体而增强该抓捏力,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也很少或基本不会靠向内侧。因此,在进行抓捏拔出操作时,销夹持部位的夹持力不会明显增强,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也与手指咬合勾挂,所以实现了无论从哪个方向抓捏,都能从穿孔耳饰销容易地拔出弹性结构体的穿孔耳饰用卡扣。

销夹持硬质体6的最上部位置与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最上部位置的距离为0.6mm以上较好,优选为0.9mm以上较好,更优选为1.3mm以上较好,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上较好。

作为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下部角的不具有角部切割的钝角部位或锐角部位增强向手指的咬合勾挂,所以实现了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滑动困难性,也比该翘曲变形形态大。因此,实现了抓捏力的降低、舒适感和抓捏保持容易性的提高。上述钝角或锐角是半径为0.3mm以内的弯曲角或直线切割为3mm以内的切割角。

说明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功能。

(1)利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使指尖向外侧变形,避免强力地抓捏该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侧部,所以减弱对销夹持硬质体6的影响。另外,利用与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抵接的指尖的按压力向下方按下该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使横向挤压的作用向下方逸出,所以减弱对销夹持硬质体6的影响。利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壁厚减弱手指抓捏力,减弱对销夹持硬质体6的影响。

(2)销夹持硬质体6的一半以上是位于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内的形态,所以能够利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充分地确保对销夹持硬质体6施加作用力的弹性体构造部位的侧部厚度。

由此,能使弹性体结构体主体部8的主体粗细度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为较细的形态(包括缩颈部)。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比销夹持硬质体6的横宽细的主体部。通过形成为较细的主体部,能使弹性体结构体主体部8形成为更易拉伸的形态。

“销插入孔4”也可以是盲孔形态。

“内设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内或以自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横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形态内设的……销夹持硬质体6”,可以形成为将销夹持硬质体6的全部部位埋设的全部部位埋设形态(全部部位内设形态),也有使销夹持硬质体6的一部分自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底部露出的局部露出形态(局部部位内设形态)等的形态等。

手指抵接部位11的位置可以与销夹持硬质体6大致相同,或者也可以位于比该销夹持硬质体6靠上方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上部缘角设置向上方突出的小凸部,更易感觉到手指抵接。

上部缘角16可以进一步形成为钝角,以扩大手指抵接部位并且易于感觉角部。用手指轻轻抓捏着弹性结构体的手指指肚部位抓捏形态、能用该手指的手指肚可靠地感受到该手指抵接部位的抵接的手指抵接部位的形态具有多样的形态。

例如,可以例示出自弹性结构体主体部以0.7mm以上的程度横向突出的形态;设置图10所示那样的指尖能感觉到的凸凹、突起的形态;越向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的上部缘去越高的锥形形态;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粗细度与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的突出形态的关系;以及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1.3mm以上的上下距离等。

在本实施例1中,弹性结构体2由透明的硅酮橡胶制构件构成。内设在弹性结构体2内的销夹持硬质体6由黄金、白色合金或粉色金等光泽性的金制构件构成。因此,利用透明的弹性结构体2能从外部看到销夹持硬质体6的色彩、形状。

上部部位21作为缓缓的凸弯曲即凸透镜发挥功能,使其中的销夹持硬质体6被放大看到。对销夹持硬质体6的露出的底部面实施14k等的刻印,利用该露出形态即可以放大镜的形式可靠地确认。

在将销夹持硬质体6放置到模具60内的状态下,将加热熔融后的硅酮橡胶压缩送入填充到模具内,从而形成穿孔耳饰用卡扣1(参照图6)。非透明的弹性结构体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销夹持硬质体不限定于黄金等的贵金属,有钛、不锈钢、电镀后的钢材、硬质性合成树脂制构件等多种多样的形态。另外,销夹持硬质体的形态也不限定于使夹持部自外侧向内侧去的弯曲形态,例如有图7所示那样的自内侧向外侧去的形态等多样的形态。

下部连通部14、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上部角以及下部角为5mm那么小,所以在视觉上看不出是弯曲角,会被看成钝角。即,在外观上,下部连通部14、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上部角线以及下部线实际能看成一条直线。

在优先了抓捏容易性的情况下,形成为使弹性结构体2的上下宽度以及横宽增大0.5mm左右的、上下宽度为5.5mm、横宽为6.0mm的大小的弹性结构体较好。在该情况下,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上下宽度和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主体粗细度不变。因此,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上下宽度达到2.475mm。只要一看,就能看出来稍大的弹性结构体比弹性结构体2大一圈。

由于整体大一圈,并且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上下宽度变长为2.475mm,所以抓捏容易性和舒适感更好。

弹性结构体也可以是不改变横宽的只增大了上下宽度的形态。

图6表示穿孔耳饰用卡扣1的成型模具例。

模具60由如下部分构成:上模61,该上模61形成作为弹性结构体2的最上部的上部部位21;中模62,该中模62形成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的全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全部以及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除下部弯曲缘部位以外的大部分;下模63,该下模63形成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下部弯曲缘部位。

中模62是非分开模,是只设有形成孔的形态。另外,在中模62的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以及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上部部位,通过sg#116的珩磨形成有梨皮面部位65。利用该梨皮面部位65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以及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上部部位的表面,形成图6中用阴影表示的微小的凸凹部位即防滑部位21。

若不对梨皮面部位65进行抛光处理(镜面处理),则防滑部位21在作为透明构件的弹性结构体2处,呈现轻薄的雾化状态。那是能清楚地看到弹性结构体2内的销插入孔4、插入的销3的微弱模糊形态。

防滑部位21作为使进行抓捏的手指不易滑移的防滑构件发挥功能,大幅提高弹性结构体2的抓捏容易性的稳定性、弱抓捏力下的自销的拔出容易性等销拔出操作性。

在本实施例1中,在通过珩磨形成了梨皮面部位65后,以凸凹消失的程度对梨皮面部位65进行镜面抛光处理。通过这样处理,消除防滑部位21的微弱模糊状态,使表面具有光泽,内部的透过性良好,达到用肉眼不能明确地辨认微弱模糊状态的程度。防滑部位21形成为光泽的凸凹部位,作为防滑构件发挥功能。也发挥提高自中模62的拔出容易性的功能。

通过自固定有上模61以及下模63的压力机卸下中模62而放置到取出用的夹具上,利用1.2mm的挤出销挤压穿孔耳饰用卡扣1的上部而将穿孔耳饰用卡扣1挤出,来进行位于中模62内的穿孔耳饰用卡扣1的取出。

若挤出销为1.2mm以上的粗细度,则弹性结构体2的向外侧的挤压量较大,阻力也增大,拔出后的弹性结构体2的变形回不去,影响最初的外观形态。

若挤出销为1.2mm以下的粗细度,则挤出销潜入在销插入孔4内,不能进行推拔。考虑这是因为,与作为中模62的突出部位65的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相连的部位实施了镜面加工,所以两者的密合性极高,摩擦或吸盘的作用明显较大。

通过设置梨皮面部位65,位于中模62内的穿孔耳饰用卡扣1在1.2mm的挤出销的挤出操作下,变形也少,向销插入孔4的挤出销的潜入也不会发生,实现良好的挤出。

在形成为10×10=100的100个同时处理的模具的情况下,在不存在梨皮面部位65的模具中,即使人施加了全部体重,由100根挤出销进行的一齐的挤出也不容易拔出。例如通过使用身边存在的50t级的冲压,能够实现。相对于此,在设置有梨皮面部位65的模具中,人仅轻轻地施加体重,就能容易地拔出100个穿孔耳饰用卡扣1。因此,实现较高的生产率。

实施例2

在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了使销夹持硬质体为销夹持硬质体19的穿孔耳饰用卡扣17。

销夹持硬质体19由如下部分构成:基座部18,该基座部18具有销贯穿孔13;第1夹持部19a,该第1夹持部19a自上述基座部18的左侧向内侧上方上弯,以倾斜直线形态使前端向外侧弯曲;第2夹持部19b,该第2夹持部19b自基座部18的右侧向内侧上方上弯,以倾斜直线形态使前端向外侧弯曲;销夹持部位19c,该销夹持部位19c是第1夹持部19a和第2夹持部19b的对销3进行夹持的部位。

将下部连通部形成为作为直角形态的角部的下部连通部20。结果,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上下距离为2.225mm。

销夹持硬质体19的最上部位置位于比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主体部中心位置c靠下方的位置。手指抵接部位11位于比销夹持部位19c靠上方的位置。

在销夹持硬质体19的最上部位置位于比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的主体部中心位置c靠下方的位置的范围内,也可以是销夹持部位19c位于比手指抵接部位11靠上方的位置的形态。

实施例3

在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了使弹性结构体为弹性结构体29,将销夹持硬质体6的全部埋设在弹性结构体29内的形态的穿孔耳饰用卡扣30。

弹性结构体29由如下部分构成,即,弹性结构体主体部31、比形成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31的上部的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31宽的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32、和比形成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31的下部的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31宽且比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32窄的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33。在弹性结构体29的下部形成有将与销贯穿孔13连通的销3引导到该销贯穿孔13内的诱入部34。

形成穿孔耳饰用卡扣30的模具的中模是分开模。

就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33的上部的手指抵接部位35而言,将其缘角形成为作为大致直角的钝角,并且手指抵接部位35位于销夹持部位6c的上方,销夹持硬质体6全部位于弹性结构体29内。另外,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32的下部缘角27以及上部缘角28形成为钝角这一具有2处钝角的形态。另外,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32的上下宽度(壁厚)形成为0.8mm(0.6mm~2.0mm的范围内)。

实施例4

在图9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了使弹性结构体为弹性结构体38的穿孔耳饰用卡扣37。实施例4包括:

弹性结构体38,该弹性结构体38由硅酮橡胶制构件、天然橡胶制构件、合成橡胶制构件和弹性合成树脂制构件等弹性材料构成;

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6,该销夹持硬质体6内设在弹性结构体38内,具有以对抗夹持形态对处于插入在销插入孔4内的状态的销3进行夹持的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

弹性结构体38的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1;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形成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1的上部侧的侧部,供抓捏着弹性结构体38的手指勾挂;

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40,该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40形成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1的下部侧,比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1小径;

下勾指部42,该下勾指部42由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1的下缘角构成。

另外,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位于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40内,销夹持部位6c的位置位于比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40与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1的交界处靠下方的位置。

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1的上下宽度形成为1.5mm,但为1.4mm以上较好,有选为1.7mm以上较好。更有选为1.9mm以上。

抓捏着弹性结构体38的手指到不了凹陷位于最下部的内侧的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40,或者即使能到达,抓捏力也不会强力作用。并且,包括手指指肚部位抓捏形态在内,形成为进行着抓捏的手指与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和下勾指部42这两处咬合勾挂的两处抓捏勾挂形态,所以即使不强力地抓捏,勾挂摩擦也较大,能够容易地进行拔出操作。

另外,利用可以不强力抓捏的形态使向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的抓捏力的影响较小。并且,销夹持部位6c位于抓捏作用波及不到或抓捏作用小的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40内,所以从销夹持部位6c的旁边施加的按压作用不存在或极小。因此,在抓捏拔出操作时,销夹持部位的夹持力不会明显增强。

实施例5

在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了使弹性结构体为弹性结构体44,将销夹持硬质体6全部埋设在弹性结构体44内的形态的穿孔耳饰用卡扣45。

弹性结构体44将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形成为侧部为一个尖头形态的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46,将弹性结构体主体部形成为缩颈形态的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7。因抓捏动作而最大程度拉伸的是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7的缩颈部47a。弹性结构体主体部47的缩颈部47a的下部倾斜面是手指抵接部位48。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9的缘角形成为较小程度向上方突出的手指抵接突起49,使手指可靠地感觉到该手指已经抵接。缩颈部47a的主体直径形成为3.0mm,但只要为2.0mm~3.5mm即可。

在弹性结构体44的上部设置有上部凹部43。在增强了抓捏力时,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46的上部侧容易被压坏变形。另外,作为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46的侧部突起部位的锐角部位形成为半径为0.3mm(半径为0.5mm以下)的弯曲角形态。模仅利用上模和下模即可。

实施例6

在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了如下所述的穿孔耳饰用卡扣51:使弹性结构体为不存在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的弹性结构体50,使弹性结构体主体部为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

弹性结构体50的上下距离为3.5mm~8.5mm。优选为4.0mm~7.5mm,进一步优选为4.5mm~6mm较好。

随着向下方去而扩开形态的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的上下距离为4.0mm。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的上下距离为3.0mm~6mm较好。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的向下方的扩开也可以比图更宽。例如为5.0mm~6.0mm。

销夹持部位6c的位置位于距离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的底部面3.0mm以内的位置。优选为2.5mm以内,更优选为2.0mm以内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将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的上下距离设定为4mm,使销夹持部位6c的位置位于距离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的底部面2mm的位置。

内设有销夹持硬质体6的弹性结构体50的下部侧,形成为不易因该销夹持硬质体6而发生变形的坚硬的构造即下侧坚硬构造部位,该弹性结构体50的下部侧的上部侧即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以及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形成为只由伸缩性的弹性材料构成的上侧柔软构造部位。

内设有销夹持硬质体6的弹性结构体50的下部侧,形成为不易因该销夹持硬质体6而自该弹性结构体50的下部侧的上部侧发生变形的坚硬的构造即下侧坚硬构造部位。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抓捏着弹性结构体50的强力抓捏形态,是朝向下方扩开的弯曲形态的两个手指以日文“ハ”字形的形态抓捏着弹性结构体的日文“ハ”字形抓捏形态。上述日文“ハ”字形抓捏形态是越向上方去,手指间距离越窄的形态。那是越向上方去,抓捏力越强的抓捏形态。

因此,当在日文“ハ”字形抓捏形态下增加抓捏力时,弹性结构体50的部位中被强力按压的部位是位于最上方的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

由此,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被最强地抓捏按压,在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10勾挂于手指的状态下,手指不必那么强力地抓捏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就能进行自销的拔出操作。

因此,不易产生向销夹持部位6c的位置位于比弹性结构体主体部52的中央部位靠下方的位置的销夹持硬质体6的、来自销夹持部位6c的旁边的按压作用,所以不会产生向内侧强力挤压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的作用,或者即使产生,也是微小的压力。

因而,实现了无论从哪个方向抓捏都能自穿孔耳饰销容易地拔出的穿孔耳饰用卡扣。

实施例7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形成了使弹性结构体为弹性结构体55的穿孔耳饰用卡扣56。

弹性结构体55在弹性结构体主体部8形成有缩颈部57。缩颈部57的高度为1.25mm,主体宽度为2.40mm。在强力地抓捏了弹性结构体55时,利用弹性材料少的较细的缩颈部57使缩颈部57容易地伸长,所以能够减弱向手指抵接部位11的手指的压靠。

特别是,通过将弹性结构体形成为坚硬的材质,将较细的缩颈部57的上下距离设定为1.0mm~2.5mm,将主体粗细度设定为1.7mm~3mm,实现了用肉眼观察也是显而易见地拉伸的形态。

另外,由于缩颈部57较细,所以向手指抵接部位11的手指的抵接部位是靠近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的正上方的部位。因此,抓捏时的手指对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的推压方向成为来自靠近正上方的上方的作用。

由此,增强第1夹持部6a和第2夹持部6b的销夹持力的来自旁边的推压作用不会产生,或者即使产生,也较弱。

当形成为使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的顶部位于外侧的将缩颈部形成为主体更细的形态时,利用抓捏动作使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进行打开动作,或者对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施加打开作用,减弱销夹持力而也能实现能够容易地自销拔掉弹性结构体的形态。

[附记]

一种穿孔耳饰用卡扣,其特征在于,

该穿孔耳饰用卡扣包括:

弹性结构体,该弹性结构体由弹性材料构成,上下距离为3.5mm~10.0mm,横宽为3.5mm~10.0mm;

销插入孔,该销插入孔自上述弹性结构体的底部朝向上方设置,供穿孔耳饰销插入;

由硬质制构件构成的销夹持硬质体,该销夹持硬质体内设在上述弹性结构体内,包括以对抗夹持形态对处于插入在上述销插入孔内的状态的上述穿孔耳饰销进行夹持的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

上述弹性结构体的弹性结构体主体部;

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该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是形成上述弹性结构体的上部侧并向侧部突出的形态的供抓捏着上述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勾挂的部位,并且是横宽比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横宽大很多的形态;

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该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形成在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下部侧,并且横宽比该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横宽小径;

下勾指部,该下勾指部由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下部缘构成,供抓捏着上述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勾挂,并且,

上述第1夹持部和上述第2夹持部的全部或一部分位于上述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内,

上述第1夹持部和上述第2夹持部的对销进行夹持的部位即销夹持部位的位置,位于比上述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与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交界处靠下方的位置,

上述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上下宽度为1.5mm以上。

抓捏着弹性结构体的手指到不了凹陷位于最下部的内侧的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或者即使能到达,抓捏力也不会强力作用。

并且,形成为进行着抓捏的手指与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和下勾指部这两处咬合勾挂的两处抓捏勾挂形态,所以即使不强力地抓捏,勾挂摩擦也较大,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拔出操作。

另外,利用可以不强力抓捏的形态使向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的抓捏力的影响较小。

并且,销夹持部位位于比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与弹性结构体主体部的交界处靠下方的位置,所以从销夹持部位的旁边施加的按压作用不存在或极小,所以在抓捏拔出操作时,销夹持部位的夹持力不会明显增强。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在制造、使用装饰品的工业中。

附图标记的说明

c、主体部中心位置;

1、穿孔耳饰用卡扣;

2、弹性结构体;

3、销;

3a、销槽;

4、销插入孔;

5、基座部;

6、销夹持硬质体;

6a、第1夹持部;

6b、第2夹持部;

6c、销夹持部位;

7、上部连通部;

8、弹性结构体主体部;

9、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

10、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

11、手指抵接部位;

12、诱入部;

13、销贯穿孔;

14、下部连通部;

15、补强筋;

16、上部缘角;

17、穿孔耳饰用卡扣;

18、基座部;

19、销夹持硬质体;

19a、第1夹持部;

19b、第2夹持部;

19c、销夹持部位;

20、下部连通部;

21、上部部位;

27、下部缘角;

28、上部缘角;

29、弹性结构体;

30、穿孔耳饰用卡扣;

31、弹性结构体主体部;

32、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

33、弹性结构体下侧凸部;

34、诱入部;

35、手指抵接部位;

37、穿孔耳饰用卡扣;

38、弹性结构体;

40、弹性结构体下侧小径部;

41、弹性结构体主体部;

43、上部凹部;

42、下勾指部;

44、弹性结构体;

45、穿孔耳饰用卡扣;

46、弹性结构体上侧凸部;

47、弹性结构体主体部;

47a、缩颈部;

48、手指抵接部位;

49、手指抵接突起;

50、弹性结构体;

51、穿孔耳饰用卡扣;

52、弹性结构体主体部;

55、弹性结构体;

56、穿孔耳饰用卡扣;

57、缩颈部;

60、模具;

61、上模;

62、中模;

63、下模;

65、梨皮面部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