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胸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8747发布日期:2018-11-24 12:5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工程化胸罩(engineeredbra)。

发明背景

胸罩可以包含不同的功能区域,该不同的功能区域是通过各种离散材料与各种制造技术的整合来完成的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区域中的每一个。例如,胸罩的单独的部分可以从不同的材料源单独地切割,以最终缝合和/或粘合在一起以形成胸罩。

附图简述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多个方面的示例,其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的示例性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的俯视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另外的覆盖特征的图1的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的俯视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2的工程化针织胸罩的切出的胸罩前部;

图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被构造成联接到图3的胸罩前部的示例性胸罩后部;

图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该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以及另外的覆盖特征;

图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的俯视图,该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以及另外的一体式针织结构;

图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的前透视图,该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以及另外的一体式针织结构;

图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7的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的后透视图;

图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7的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的后视图;

图10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的示例性工程化编织胸罩材料的俯视图;

图1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的前透视图,该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

图12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11的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的后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11的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的前透视图;

图14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的示例性工程化编织胸罩材料的俯视图;

图15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工程化编织胸罩的前视图,该工程化编织胸罩具有整合在编织材料内的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支撑通道和罩杯口袋(cuppockets);

图16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15的工程化编织胸罩在第一位置处的横截面视图,其包括支撑通道和罩杯口袋特征;

图17a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15的工程化编织胸罩在第二位置处的横截面视图,其包括支撑通道、罩杯口袋和通气特征;

图17b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17a的工程化编织胸罩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其描绘了通气特征;

图18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图15的胸罩前部结构的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的前透视图;

图19是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的示例性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的俯视图;

图2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19的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的切出的胸罩前部;

图2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的前透视图,该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

图2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的俯视图,该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具有对应于示例性测试区的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和

图23是描述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用于工程化针织胸罩的一个示例的纤维组成和线迹构造的图表。

发明详述

具体描述了多个方面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但是描述本身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可以设想的是,本公开的主题还可以连同其他现有的或将来的技术以其他方式实施,以包括类似于在本文件中描述的步骤的不同的步骤或步骤的组合。虽然术语“步骤”和/或“框”可以用于表示所使用的方法的不同要素,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被解释为暗示多个步骤之中或之间的任何特定的顺序,除非并且除了当各个步骤的顺序被明确地陈述时。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工程化胸罩。工程化胸罩可以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其中与每个区相关联的锁定或拉伸的量取决于工程化针织和/或编织特征,诸如修改每个区的拉伸性能的具体线迹或构造技术。例如,本文的方面涉及工程化胸罩,该工程化胸罩由针织或编织材料的整体片料形成,并且具有拥有不同的拉伸性能的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多个锁定区和拉伸区可以形成在整体片料中,并且跨过整体片料邻近地隔开。根据一些方面,工程化胸罩从整体片料切割(例如,冲压、取出、分离和/或移除),使得工程化胸罩的不同的区域由整体片料的不同的区形成。例如,可以期望工程化胸罩的胸围和后部区域在穿用者身上提供压缩,同时当工程化胸罩处于穿用构型时允许拉伸,并且因此可以从整体片料的拉伸区切割。可能不期望工程化胸罩的胸部箍带和肩部条带区域具有与胸部和后部区域一样大的拉伸性,并且因此可以从整体片料的锁定区切割。由针织或编织材料的整体片料形成工程化胸罩可以减少结合或缝合点的数量和材料浪费。在一些方面中,工程化胸罩沿其侧部具有两个接缝,同时仍然在不同的区域中提供锁定区和拉伸区,如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提供的。

通过在整个工程化针织或编织胸罩前部的制造中调节一个或更多个针织或编织结构、线迹式样、编织技术和/或纱线选择,可以实现区的不同的拉伸性能,邻近的区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共同特征(即,具有不同的锁定/拉伸特性的不同的区之间的至少一个“整体”元件)。例如,锁定区a可以包括特定的针织线迹和纱线选择,并且在过渡到邻近的拉伸区b时,特定的针织线迹可以继续,同时所选择的纱线改变为拉伸纱线。在该示例中,无缝材料结构被保持,其中邻近的针织区具有不同的锁定性能和至少一个共同特征(即,特定的针织线迹)。在另一示例中,锁定区a可以包括特定的锁定线迹构造,该锁定线迹构造在拉伸区b中过渡到不同的拉伸线迹构造,同时在邻近的区之间保持至少一根共同纱线。在又一示例中,邻近的区之间的共同特征可以是延伸跨过邻近的区的一致的经编纱线和一致的纬编纱线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如本文所使用的,“共同特征”指的是跨过针织或编织材料使用的一致的元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区的至少一部分,如通过以上示例所说明的。

在另外的方面中,区的不同拉伸性能可以通过改变区内的针织或编织结构来实现,诸如构造成在针织或编织材料内提供锁定的针织结构或编织结构。例如,针织结构可以在区内变化,以实现区之间的不同拉伸性能。另外,区的不同拉伸性能可以通过改变区内和/或区之间的纱线类型来实现,诸如基于这些纱线的弹性模量在特定位置的纱线之间交替。“纱线类型”指的是特定纱线的材料组成、股线数量(例如,双股线)、材料形成(例如合股、捻)和/或规格(gauge)(例如,旦尼尔、特克斯、直径等),诸如细规格聚酯纱线或大规格尼龙纱线。在一个示例中,特定胸罩区域中的纱线类型可以对应于胸罩结构内的特定功能,诸如在拉伸区b的至少一部分内针织或编织的具体纱线类型,以在胸罩的罩杯区域内提供特定的支撑水平、材料感觉和/或外观。在一些方面中,在拉伸区b内使用的纱线类型可以包括轻量级、高拉伸、弹性纱线或多种纱线的组合,其提供具有分区拉伸特性的所得材料性能。类似地,不同的纱线类型可以在不同的胸罩区域内被工程化,并且对应于不同胸罩结构的特定功能,诸如在锁定区a的至少一部分内被针织或编织的具体纱线类型。在一些方面中,锁定区a内使用的纱线类型可以包括厚重的、低拉伸性的非弹性纱线(即,“硬”纱线),或者多种纱线的组合,其提供具有分区锁定特性的所得材料性能。

此外,针织或编织材料的总体弹性模量可以通过具体的针织线迹或编织技术来改变,该针织线迹或编织技术使材料纤维在一个或更多个方向(即,宽度方向、长度方向或两者)上的伸长最小化。术语“伸长”用于指纱线沿着纱线的中央纵向轴线从第一长度拉伸到大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例如,锁定纱线可以被限定为限制伸长的最大量,诸如具有小于20%的伸长的锁定纱线。在另一示例中,拉伸纱线可以被限定为在最大伸长的范围内拉伸,诸如具有最大伸长在50%至70%之间的拉伸纱线。在一个方面中,拉伸纱线可以被表征为具有小于60%的最大伸长。在另外的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内多个区的不同拉伸性能可以对应于单独的纱线布置、一体式针织或编织结构,和/或用于在至少一个区中产生锁定和在邻近的区中产生拉伸特性的另外的一体式针织或编织方面。

根据一些方面,工程化针织或编织胸罩可以总体上被表征为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区,该锁定区邻近工程化到材料中的至少一个拉伸区,其中邻近的区包括无缝构型中的至少一个共同特征。在一个方面中,该工程化胸罩包括胸罩的条带区域和胸部箍带区域中的锁定区,以及条带区域和胸部箍带区域之间的罩杯区域中的可变拉伸区。条带区域和/或胸部箍带区域中的锁定的量可以使用针织或编织结构(诸如锁定区内使用的具体的线迹式样或编织技术),针对期望的胸罩构型进行调节。此外,锁定的量可以限制到单个或多个方向上,诸如胸罩的条带区域中的纵向锁定,以及胸部箍带区域中的纵向锁定和横向锁定两者,如下文更详细讨论的。

在一些方面中,插入锁定区中的特定纱线可以被针织或编织以提供特定的特性(例如,横向锁定),该特性具有最小化所得到的胸罩内的拉伸并抵抗胸罩的锁定区部分的伸长的稳定效果。在另外的方面中,胸罩的拉伸区内的拉伸的量可以对应于每个区的工程化特征,诸如使用具体的针织或编织技术、整合特定纱线组成和/或包括针织或编织到胸罩的材料中的具体的支撑结构或功能特征而工程化的工程化特征。例如,拉伸区的工程化特征可以包括在拉伸区的至少一部分内使用的拉伸针织线迹,而锁定区的工程化特征可以包括在锁定区的至少一部分内使用的锁定针织线迹。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工程化特征”可以包括用于制造工程化胸罩材料的任何纱线相关的、针织相关的或编织相关的方面。如此,工程化胸罩材料内的工程化特征之间改变的一个示例是拉伸线迹和锁定线迹之间的改变。在另外的示例中,工程化特征可以与胸罩材料的拉伸区和锁定区之间的纱线张力上的改变相关联。在另一方面中,针织行的至少一部分内的线迹构造可以提供特定的线迹间距、线迹长度、基于线迹构造的纱线的长度和/或纱线张力,其工程化胸罩内至少一个拉伸区或锁定区的至少一个特征。

在一些方面中,工程化胸罩的工程化特征可以包括针织或编织构造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变化。例如,针织胸罩的工程化特征可以包括短浮纱、长浮纱、编链线迹(pillarstitch)、链式线迹、邻近的线迹之间的可变张力、邻近的针织行之间的可变张力、织入另外的纱线、针织速度增加、针织速度降低或诸如此类的组合。如此,工程化胸罩的工程化特征可以包括“锁定线迹”,其通过例如短浮纱、或者限制工程化材料的拉伸的另外的/可替代的工程化锁定特征来表征。在另一示例中,“拉伸线迹”可以被表征为包括长浮纱、或者允许工程化材料的拉伸的另外的/可替代的工程化拉伸特征。在另外的方面中,可以在整个工程化材料针织中调节锁定线迹、拉伸线迹、纱线张力、纱线长度、线迹间距、线迹针比(stitch-to-needleratio)、纱线重叠、跳针或另外的构造技术或材料效果。

在另外的示例中,胸罩的拉伸区内的拉伸的量可以通过在拉伸区内的具体位置处包括具体的一体式结构来控制。一体地针织或编织到工程化胸罩材料中的一体式结构的示例包括一体式通道结构(例如,钢圈通道)、一体式口袋结构、一体式调节特征、一体式条带部件、一体式图形结构(例如,纱线改变)或并入到工程化材料中并对工程化胸罩的至少一部分的拉伸模量具有影响的其他一体式纺织元件。这样的一体式结构可以包括针织或编织到工程化材料中的提花结构,诸如将另外或可替代的纱线插入到不同的位置中以形成图形的提花针织结构,从而影响材料拉伸模量。例如,如下面参考图7更详细地讨论的,提花结构可以用于将不同的纱线插入到不同的位置中,以在胸罩内形成图形元素,诸如围绕罩杯和条带区定向的图形元素,该图形元素影响每个区内的总体模量。在一些方面中,胸罩的拉伸区的一部分内的拉伸和对应的压缩/支撑的量可以使用一体式结构来改变,诸如基于用于接纳钢圈的通道结构和/或用于接纳衬里的罩杯口袋的拉伸上的改变。

这样的插入纱线或一体式结构可以应用在针织或编织的整个行上,或者在其他方面中,可以并入到单行的特定部分或多个离散部分中,这可以称为一体式结构的“分区”布置。如此,变化的纱线组成和工程化支撑/功能特征可以跨过经编针织或编织的行在横向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横向方向的方向上沿着针织或编织材料的宽度动态地改变。例如,经编方向上的纵向纱线改变可以沿着工程化材料的y轴提供区带状分区改变,而同时,针织或编织结构的横向改变可以提供胸罩材料内沿着x轴的锁定或拉伸特征的另外的分区改变。如此,一体式结构可以相对于相应的支撑区定位在预先构造的位置处(例如,在工程化材料的纬编方向和经编方向内的特定位置处)。

在另外的方面中,制造工程化针织或编织胸罩的方法可以在工程化胸罩材料的整个长度或整个宽度上使用特定的纱线类型(基于所使用的针织或编织技术),使得纱线选择对应于锁定区中的一系列针织或编织行或拉伸区中的一系列针织或编织行(即,纵向或横向上的纱线组成的区带)。除了区带状纱线组成之外,一体式针织或编织结构中的分区改变可能改变每个锁定区和每个拉伸区内的分区拉伸和/或分区锁定特性。例如,如从纱线特性(即,“工程化特性”是拉伸纱线选择)推导出的,具有在工程化材料的整个宽度上承载的拉伸纱线的拉伸区可以具有跨越拉伸区的宽度的特定拉伸特性,同时在与一体式结构相关联的分区位置中具有特定的拉伸特性。换句话说,虽然工程化拉伸纱线可以继续跨过拉伸区,但是由一体式针织或编织结构提供的另外的特性可能会影响在特定拉伸区中的胸罩的一部分。在又一个示例中,用于在特定锁定区中产生锁定的工程化锁定纱线(即,锁定纱线选择的“工程化特征”)当被承载在整个锁定区上时,可以进一步提供另外的锁定特性,该另外的锁定特性对应于影响锁定区的一部分的特定的一体式针织或编织结构。

因此,对应于工程化纱线类型和/或一体式结构布置的一个或更多个分区拉伸特性可以对应于胸罩的特定部分的特定功能(例如,胸罩罩杯区域内的拉伸区可以包括基于在特定位置处针织或编织的一体式结构的增强拉伸),同时保持跨过胸罩的宽度的共同拉伸纱线组成(即,即使拉伸区的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体式结构)。例如,可以在整个锁定区上针织或编织相同的纱线,且具有改变该特定区的一部分的锁定性能的线迹构造或编织技术上的改变。类似地,相同的纱线可以贯穿整个拉伸区针织或编织,且具有改变该特定区的一部分的拉伸性能的线迹构造或编织技术上的改变。如这里使用的,一体式结构的分区或有机布置指的是在工程化材料的特定部分中针织或编织的一体式结构,诸如在不跨越针织或编织材料的整个宽度的情况下在特定位置处提供具体功能的分区一体式结构。

本文的方面可以进一步涉及一种制造工程化针织或编织胸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例如针织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该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具有在整个工程化针织胸罩上提供具有期望支撑和功能的目标锁定区的一体式针织结构和工程化特征。在另外的方面中,该方法可以包括编织工程化编织胸罩材料,该工程化编织胸罩材料具有在整个工程化编织胸罩中提供具有期望支撑和功能的目标锁定区的一体式编织结构和工程化特征。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针织或编织材料切割工程化胸罩,使得胸部箍带和肩部条带区域从锁定区切割并且胸围和后部区域从拉伸区切割。在一个方面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横向或纵向定向上从针织或编织材料切割工程化胸罩。如此,取决于用于产生工程化针织或编织材料的针织机或编织机的类型,锁定区和拉伸区可以用特定方向上承载的纱线针织或编织(例如,根据针织机或编织机的规格/能力)。例如,在经编针织机中,在经编针织方向上的区带状纱线构型可以提供跨过工程化针织胸罩的长度或宽度承载的锁定区和拉伸区,并且可以对应于由经编针织机在特定位置处使用的特定纱线。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中所示出的,工程化胸罩式样可以从工程化材料以交叉纹理定向切割出来,使得经编纱线的区带状定向沿着工程化胸罩前部的主体形成锁定和拉伸性能的横向区带。在另一示例中,工程化胸罩式样可以沿着材料纹理切割出来,且具有在垂直于胸罩箍带的方向上形成竖直区带的经编纱线的定向。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左接缝处和在右接缝处联结工程化胸罩的前部和后部的下侧边缘。另外的步骤可以包括修整或模制胸罩,诸如施加覆盖特征或热处理拉伸罩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如下文更详细地提供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覆盖”特征是指放置在包括工程化胸罩的材料的表面处并通过处理过程附连到工程化胸罩的特征。

因此,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多个工程化支撑区的工程化胸罩,其中多个支撑区中的每一个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弹性模量值,并且其中多个支撑区中的每一个包括修改相应的支撑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弹性模量值的一个或更多个工程化特征。在一个示例中,用于弹性模量值的预定范围可以包括3牛顿(n)至10牛顿之间的弹性模量,而在另一示例中,弹性模量的预定范围可以在5牛顿和8牛顿之间。另外地,在示例性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包括共同纱线,该共同纱线包括延伸跨过多个支撑区的一致的经编纱线和/或一致的纬编纱线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使得第一支撑区的一个或更多个工程化特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邻近第一支撑区的第二支撑区的一个或更多个工程化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相同的共同纱线。

在另一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包括第一支撑区,该第一支撑区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第一弹性模量值,该第一支撑区位于胸罩的下前部部分(例如,当处于穿用构型时的胸罩的下方和前方位置)处。工程化胸罩还包括第二支撑区,该第二支撑区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第二弹性模量值,该第二支撑区位于胸罩的中间前部部分处并且邻近于第一支撑区。在另外的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包括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第三弹性模量值的第三支撑区,该第三支撑区位于胸罩的上前部部分(例如,当处于穿用构型时胸罩的上部和前部位置)处并且邻近于第二支撑区,其中第一支撑区、第二支撑区和第三支撑区中的每一个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工程化特征,该一个或更多个工程化特征修改相应的支撑区的弹性模量值,并且进一步地,其中共同纱线延伸跨过第一支撑区、第二支撑区和第三支撑区。

根据另一个方面,该工程化胸罩包括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第一弹性模量值的第一支撑区,以及邻近第一支撑区定向的第二支撑区,所述第二支撑区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第二弹性模量值,其中第二弹性模量值大于第一弹性模量值。工程化胸罩还包括邻近第二支撑区定向的第三支撑区,所述第三支撑区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第三弹性模量值。在示例中,第三弹性模量值与第一弹性模量值相同,其中第一支撑区、第二支撑区和第三支撑区的弹性模量对应于相应的第一支撑区、第二支撑区和第三支撑区的工程化针织特征或工程化编织特征。

在一些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包括第一针织区,该第一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一弹性模量,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二弹性模量,其中第一针织区包括形成一对工程化胸罩条带的第一多根经编针织纱线。工程化胸罩还包括第二针织区,该第二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三弹性模量,并且沿第二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四弹性模量,其中第二针织区邻近第一针织区并且包括形成工程化胸罩罩杯的第二多根经编针织纱线,其中第二多根纱线与第一多根纱线互锁。另外,工程化胸罩包括第三针织区,该第三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五弹性模量,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六弹性模量,其中第三针织区邻近第二针织区并且包括第三多根经编针织纱线和至少一根衬垫纱线(inlaidyarn),所述第三多根经编针织纱线和所述至少一根衬垫纱线形成工程化胸罩箍带,其中第三多根纱线与第二多根纱线互锁。

在一些方面中,另外的工程化胸罩包括针织条带区,该针织条带区包括具有条带宽度和条带长度的一对胸罩条带,其中该条带区包括多根条带区纱线,该多根条带区纱线在第一方向上用条带非锁定规格针织并且在第二方向上用条带锁定规格针织,该条带宽度具有大于条带长度的弹性模量的弹性模量。该工程化胸罩还包括针织罩杯区,该针织罩杯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用罩杯非锁定规格针织的多根罩杯区纱线和在第二方向上用罩杯非锁定规格针织的多根罩杯区纱线,其中多根条带区纱线中的纱线与多根罩杯区纱线中的纱线互锁。另外,该工程化胸罩包括针织胸部箍带区,该针织胸部箍带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用胸部箍带锁定规格针织的并且在第二方向上用胸部箍带锁定规格针织的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其中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中的纱线与多根罩杯区纱线中的纱线互锁,并且进一步地,其中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包括衬垫硬纱线,该衬垫硬纱线最小化相对于罩杯区在胸部箍带区内的伸长,其中多根条带区纱线、多根罩杯区纱线和多根胸部箍带纱线中的每个包括具有第一单丝旦尼尔(dpf)率的面纱和具有低于第一dpf率的第二dpf率的背纱,其中面纱包括1×1垫纱结构,背纱包括1×3垫纱结构,并且在每个针织区内以编链线迹构型针织氨纶纱线。

如此,本公开考虑了各种工程化胸罩构型,其具有相对于彼此的锁定区和/或拉伸区,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具有基于工程化胸罩的针织构造的不同的锁定和/或拉伸特性的方向。每个拉伸区内的变化可以通过诸如材料选择、制造工艺(例如,针织特征、编织特征、衬垫特征)、构造技术(例如,针织线迹选择/位置、衬垫纱线插入点)等的各种技术来调节。附图和相关讨论提供了关于本文所考虑的各种工程化胸罩构型的另外的细节。另外,尽管图示为提供跨越区带状构型中的材料的宽度的锁定区和/或拉伸区,但是可以预期,工程化胸罩可以包括锁定区和/或拉伸区的另外或可替代的分区布置。

因此,在一个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包括:第一针织区,该第一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一弹性模量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二弹性模量,所述第一针织区包括形成一对工程化胸罩条带的第一多根经编针织纱线;第二针织区,该第二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三弹性模量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四弹性模量,所述第二针织区邻近第一针织区并且包括形成工程化胸罩罩杯的第二多根经编针织纱线,其中第二多根纱线与第一多根纱线互锁;以及第三针织区,该第三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五弹性模量并且沿着第二方向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六弹性模量,所述第三针织区邻近第二针织区并且包括第三多根经编针织纱线和至少一根衬垫纱线,所述第三多根经编针织纱线和所述至少一根衬垫纱线形成工程化胸罩箍带,其中第三多根纱线与第二多根纱线互锁。

在另一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包括:针织条带区,该针织条带区包括具有条带宽度和条带长度的一对胸罩条带,其中条带区包括多根条带区纱线,该多根条带区纱线在第一方向上用条带非锁定规格针织并且在第二方向上用条带锁定规格针织,该条带宽度具有大于条带长度的弹性模量的弹性模量;针织罩杯区,该针织罩杯区包括多根罩杯区纱线,该多根罩杯区纱线在第一方向上用罩杯非锁定规格针织并且在第二方向上用罩杯非锁定规格针织,其中多根条带区纱线中的纱线与多根罩杯区纱线中的纱线互锁;以及针织胸部箍带区,该针织胸部箍带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用胸部箍带锁定规格针织的并且在第二方向上用胸部箍带锁定规格针织的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其中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中的纱线与多根罩杯区纱线中的纱线互锁,并且进一步地,其中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包括衬垫硬纱线,该衬垫硬纱线最小化相对于罩杯区在胸部箍带区内的伸长,其中多根条带区纱线、多根罩杯区纱线和多根胸部箍带纱线中的每个包括具有第一单丝旦尼尔(dpf)率的面纱和具有低于第一dpf比的第二dpf率的背纱,其中面纱包括1×1垫纱结构,背纱包括1×3垫纱结构,并且在每个针织区内以编链线迹构型针织氨纶纱线。

在另一示例中,工程化胸罩包括:条带区,其具有多根条带区纱线,该多根条带区纱线在工程化胸罩中被经编针织以在第一方向上提供第一拉伸模量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提供第二拉伸模量,所述多根条带区纱线包括前部纱线组成和后部纱线组成;罩杯区,该罩杯区具有多根罩杯区纱线,该多根罩杯区纱线在工程化胸罩中被经编针织以在第一方向上提供第三拉伸模量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提供第四拉伸模量,所述多根罩杯区纱线包括1×1垫纱的前部纱线组成和1×3垫纱的后部纱线组成;胸部箍带区,该胸部箍带区具有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该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在工程化胸罩中被经编针织以在第一方向上提供第五拉伸模量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提供第六拉伸模量,所述多根胸部箍带区纱线包括1×1垫纱的前部纱线组成、1×3垫纱的后部纱线组成和衬垫硬纱线(laid-inhardyarn),其中条带区纱线与罩杯区纱线互锁,并且罩杯区纱线与胸部箍带区纱线互锁。

首先参考图1的示例性俯视图,可以从材料12切割工程化针织胸罩10,该材料12包括多个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该锁定区和拉伸区改变在整个材料12上的拉伸特性。例如,材料12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区和一个或更多个拉伸区。可以设想,在多个锁定区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锁定特性。还可以设想,在多个拉伸区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拉伸特性。因此,本文中不同的特性区可以通过字母标识来指代,而不同的物理区可以通过数字标识来指代。例如,普通胸罩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锁定区(例如,第一区14和第三区18),其中锁定区中的每一个具有不同的锁定特性(例如,分别为a和c)。类似地,拉伸区(例如,第二区16)可以具有拉伸特性(例如,b)。如此,在示例性方面中,可以设想多个区可以共享共同的特性。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共同区可以具有多个特性。

在图1的示例中,可以从材料12切割工程化针织胸罩10,使得从第一区14切割工程化针织胸罩10的第一部分,从第二区16切割工程化针织胸罩10的第二部分,并且从第三区18切割工程化针织胸罩10的第三部分。如此,图1的示例性胸罩穿过材料的纹理切割,其中胸罩的宽度(从左翼部到右翼部)沿着y轴并且胸罩长度/高度(从胸罩箍带到胸罩条带)沿着x轴定向。随着工程化针织胸罩10在材料12内的定向,在一个方面中,胸罩的锁定区和拉伸区对应于沿着y轴针织的经编方向。在另一个示例中,工程化针织胸罩10可以在材料12内沿着纬编方向(即,具有胸罩沿着x轴的宽度)定向,以提供对应于沿着x轴针织的纬编方向的锁定区和拉伸区。

在图1的示例中,工程化材料12包括具有来自针织结构、针织张力和/或纱线类型的锁定a特性的第一区14;具有来自针织结构、针织张力和/或纱线类型的拉伸特性b的第二区16(邻近第一区14);以及具有来自针织结构、针织张力和/或纱线类型的锁定特性c的第三区18(邻近第二区16)。为了方便起见,这些特性在下文中可以称为区。锁定区a可以包括与锁定区c相关联的特性相同或相似的特性(即,针织结构、针织张力和/或纱线类型),而在其他方面中,锁定区a和锁定区c可以包括不同的特性。例如,第一区14可以包括特定的针织结构、针织张力和/或纱线类型,其最小化相对于锁定区a在沿着y轴的纵向方向上的伸长(提供锁定)。此外,第三区18可以包括特定的针织结构、针织张力和/或纱线类型,其最小化相对于锁定区c在沿着x轴的横向方向上以及在纵向方向上的伸长(提供锁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区14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可以包括双股线纱线的锁定区a特性,比起在具有拉伸区b特性的邻近的第二区16中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纱线,该双股线纱线要求更多的力以拉伸纱线。

图1图示了具有在第一区14、第二区16和第三区18中的每一个中绘制的阴影。绘制阴影仅仅是为了对比材料12内和邻近的区之间变化的拉伸或锁定特性,但并不表示这样的区的特定构造或外观。而是,沿着第一区14和第二区16之间的界线20,材料12内的一个或更多个针织特性可以改变,以在邻近的区之间产生拉伸性能的差异,诸如与界线20上方的第一区14的至少一部分相关联的低/无拉伸纱线,以及与界线20下方的第二区16的至少一部分相关联的拉伸针织纱线。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区14(即,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区a特性)内提供纵向方向上的锁定(诸如在y轴的方向上)的特定针织线迹构型可以邻近在第二区16内提供四向拉伸(即,拉伸区b特性,提供沿着x轴和y轴两者的拉伸)的不同的针织线迹构型。另外,在一些方面中,特定的针织线迹构型可以在第三区18内提供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两者上(即,沿着y轴和x轴两者)的锁定。

类似于第一区14和第二区16之间的界线,第二区16和第三区18之间的界线22可以指示材料12内沿着界线22的一个或更多个针织特性的改变,以产生变化的拉伸性能,诸如与第二区16的至少一部分相关联的拉伸针织线迹以及在第三区18内具有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两者上的锁定的特定锁定针织线迹构型。尽管在这个示例中关于针织线迹构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材料12的另外的方面可以包括邻近的区之间的变化的拉伸性能,该变化的拉伸性能对应于在每个区的至少一部分内变化的一个或更多个针织结构、一个或更多个针织张力和/或一个或更多个纱线类型。例如,可以通过针织机在第一区14内施加第一纱线张力,而可以通过针织机在第二区16内施加第二纱线张力。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纱线“张力”是指在针织操作期间在与针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到纱线上的力的量。

如图1的示例中所描绘的,第一区14可以包括锁定区a特性,该锁定区a特性与第三区18的锁定区c特性相同或不同。换句话说,第一区14可以被表征为提供锁定,如通过特定的工程化锁定区a特性所限定的,而第三区18可以被表征为提供与工程化锁定区c特性相关联的锁定。在一些方面中,第一区1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锁定区a,该锁定区a使用与具有锁定区c特性的第三区18的至少一部分中相同或相似的纱线组成来实现,诸如施加到针织到第一区14和第三区18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相同纱线类型的不同纱线张力。在一些方面中,在每个锁定区内具有不同的工程化特征的情况下,每个锁定区的至少一部分内的低拉伸、无拉伸和/或最小伸长的量对应于特定的胸罩结构,诸如胸罩条带或胸罩箍带。在另一方面中,材料12内的锁定区a和锁定区c的线迹结构和构造技术可以对应于横向(x轴)和纵向(y轴)锁定定向。例如,第一区14的锁定区a特性可以包括特定的线迹结构、纱线类型和/或机器针织构造技术,以提供与条带区域26相关联的纵向锁定。类似地,第三区18的锁定区c特性可以被表征为包括特定的线迹结构、纱线类型和/或机器针织构造技术,以提供与箍带区域30相关联的横向和纵向两者锁定。在另一方面中,锁定区a和锁定区c可以包括相对于y轴和x轴的纵向和横向锁定,以根据每个区各自的针织结构、张力和/或纱线类型来改变拉伸的程度。

在一个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前部24可以构造在材料12内,在该示例中,具有根据一个或更多个锁定区a和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定向的多个式样部分。在图1的示例中,条带区域26可以定位在第一区14(具有特定的锁定区a特性)内,胸围区域28可以定位在第二区16(具有特定的拉伸区b特性)内,并且箍带区域30可以定位在第三区18(具有特定的锁定区c特性)内。因此,第一区14可以被针织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具体的纱线、线迹、一体式结构、变化的张力和/或其组合,以在对应于条带区域26的位置处提供锁定区a。类似地,第二区16可以被针织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具体的纱线、线迹、一体式结构、变化的张力和/或其组合,以在对应于胸围区域28的位置处提供拉伸区b。最后,第三区18可以被针织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具体的纱线、线迹、一体式结构、变化的张力或其组合,以在对应于箍带区域30的位置处提供锁定区c。在一个方面中,第一区14内的条带区域26可以包括工程化胸罩前部24的领口的至少一部分,诸如沿着胸围区域28的上边缘的上部部分。例如,如图1中所示出的,锁定区a可以沿着胸罩前部24的条带延伸并且延伸到胸罩邻近拉伸区b的中央部分中。在穿用者的领口边缘和上胸围周围的区域中的这样的另外的锁定可以向穿用者提供另外的支撑,诸如通过抵抗穿用者的乳房在向上的方向上的弹跳。因此,虽然与第一区14相关联的锁定区a特性可以对应于胸罩前部24内的“条带区域”,但是在一些方面中,锁定区a特性沿着x轴延伸超过条带长度并朝向罩杯延伸,以在过渡到第二区16的拉伸区b特性之前提供另外的锁定支撑(例如,增加对乳房组织的压缩并抵抗弹跳)。

尽管在图1的示例中被描绘为包括第一区14、第二区16和第三区18,但是在另外的方面中,具有示例性特性a、b和/或c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更少或更多数量的区可以在材料12内定向,用于提供对应的工程化胸罩前部24。例如,工程化胸罩前部可以包括第一区14,该第一区14具有沿着上条带区域的锁定区a特性,并且第二区16具有到达胸罩前部24的底部边缘的拉伸区b特性。以这种方式,根据一个方面,具有稳定/锁定方面的另外的区带状结构可以单独地附接到胸罩前部24的材料12,胸罩前部24可以包括第一区14和第二区16。此外,多个锁定区a和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的尺寸、定向、位置和/或顺序也可以在不同的方面之间变化,诸如在材料12内的工程化胸罩前部24的不同式样布置之间变化。

接下来转到图2,根据一个方面,工程化针织胸罩32的俯视图包括具有另外的覆盖(或一体地形成的)特征的材料34。参考示例性工程化胸罩前部24,条带区域26包括条带式样36,胸围区域28包括胸围式样38、中线式样40和翼部式样42,并且箍带区域30包括箍带式样44。在一个方面中,胸罩前部24上的示例性式样特征的对称定向可以对应于竖直中线轴线,并且对应于胸罩的多个区域,诸如罩杯、条带或箍带区域。在另一方面中,胸罩前部24的式样特征可以是与材料34一体地针织的装饰元件、施加到材料34的表面的覆盖处理、或者具有视觉冲击和用于稳定针织胸罩32的结构的结构支撑两者的工程化针织结构。例如,在一些方面中,条带区域26包括在第一区14内的条带式样36,其中条带式样36沿着工程化胸罩32的领口的上部部分延伸。在一个方面中,条带式样36是施加到材料34上的覆盖处理,这可能影响与锁定区a特性相关联的弹性模量。如此,基于由邻近第二区16的条带式样36的至少一部分提供的压缩的量,条带式样36可以提供另外的压缩和/或防止穿用者的乳房组织的向上行进。例如,在一些方面中,条带式样36沿着x轴延伸超过条带长度并朝向罩杯延伸,以在过渡到第二区16的拉伸区b特性中之前提供另外的锁定支撑(例如,向乳房组织添加向下的力或压缩并抵抗弹跳)。

材料34可以包括针织式样和/或表面覆盖特征,其在工程化针织胸罩32的整体针织结构内提供另外的功能益处,其也可以对应于特定的胸罩区域内的特定的工程化针织结构。例如,关于胸围区域28,胸围式样38可以提供适度和/或增加压缩以最小化穿用者的乳房组织的向上弹跳,中线式样40可以提供分离和/或支撑,并且翼部式样42可以在胸围区域28内和穿用者的乳房周围提供提升和/或稳定性。如此,可以被一体地针织和/或作为覆盖物被施加的示例性式样特征在对应于胸罩的特定式样件(诸如具有定位在罩杯的中间区域附近的胸围式样38的胸围区域28)的材料内提供功能,并且可以是比其他式样区域更低密度的。在一个示例中,覆盖特征可以包括应用于胸罩材料的至少一部分的热结合表面处理,诸如通过限制针织材料内线迹的行进来减少拉伸的合成覆盖。如此,在示例性方面中,除了由在箍带区域30内使用的针织结构、纱线类型和针织张力已经提供的最小伸长或稳定之外,覆盖物可以被施加到箍带区域30的表面,以最小化拉伸和/或稳定针织线迹。

在针织图2中的材料34以及将多种式样特征施加到对应的条带区域26、胸围区域28和箍带区域30的期间,材料34可以沿着工作边缘(workingedge)46并且远离前边缘(leadedge)48在y轴的方向上针织。在一个方面中,相对于区带状锁定区a和区带状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沿着工作边缘46到线迹类型、纱线类型、一体式结构/特征或材料34的其他工程化方面的改变可以沿着x轴以水平方式施加。因此,在一个方面中,所得到的工程化胸罩前部24可以包括锁定区和拉伸区的水平定向区,其在材料34内无缝过渡并且可以根据特定胸罩类型的期望支撑水平进行修改。

例如,胸罩前部24可以从材料34中取出,如图3中所示出的,其中切出的胸罩52具有领口边缘54、腋下边缘56、条带边缘58、箍带边缘60和翼部边缘62。此外,根据多个方面,切出的胸罩52保持工程化锁定区a和工程化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用于组装成穿用构型。因此,工程化胸罩前部24可以包括定向在多个方向上的锁定区和拉伸区,为了便于穿用,胸罩的区之间的无缝过渡提供了变化的支撑和拉伸。

因此,切出的胸罩后部64的一个示例被描绘在图4中,并且包括后部材料66,后部材料66具有左上边缘68、右上边缘70、左腋下边缘72、右腋下边缘74、左下边缘76、右下边缘78和底部边缘80。后部材料66可以包括被构造成在一个或更多个邻接特征(诸如与左上边缘68和右上边缘70匹配的条带边缘58,以及与左下边缘76和右下边缘78匹配的翼部边缘62)处联接到胸罩前部24的任何材料。在一个方面中,后部材料66的表面82包括网状结构,诸如具有允许空气传输的穿孔的通气网状材料。在另外的方面中,后部材料66可以包括被构造成支撑对应的胸罩前部24(诸如沿着胸罩后部64的底部边缘的另外的锁定区c)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或者胸罩后部64的中央部分中的拉伸区b内的四向拉伸特征的任何材料特性。可替代地,材料66的独立和/或互补的拉伸特性可以提供胸罩后部64,该胸罩后部64被优化用于穿套的容易性和穿用,而与胸罩前部相对的对应的锁定区和拉伸区无关。

当定位在图5的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84内时,多个锁定区a和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可以至少对应于胸罩前部24的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在向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84施加另外的模制处理时,对应于拉伸区b内的一个或更多个特性的模制胸围86可以包括模制右罩杯88和模制左罩杯90。在一个示例中,各种式样和/或覆盖特征,诸如参考图2至图3描述的那些,可以对应于特定的区域内用于模制的特定的工程化针织结构。如此,模制胸围86可以包括来自图2的胸围式样38、中线式样40和翼部式样42,特征是,一旦相对于模制右罩杯88和模制左罩杯90定向,就提供了胸围区域28内的工程化针织区以及整合在整体结构内的对应的支撑元件的视觉指示。

接下来转到图6,根据本文的方面,示例性工程化针织胸罩92的俯视图包括针织材料94,该针织材料94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以及另外的一体式针织结构。针织材料94包括邻近拉伸区b提供锁定区a和锁定区c的针织结构。在图6的示例中,胸罩前部96可以沿着针织材料94的竖直轴线y和水平轴线x定向,使得条带区域98包括第一锁定区a的针织结构。此外,邻近条带区域98的胸围区域100可以包括拉伸区b的针织结构,同时在胸罩前部96的区域之间继续整体针织结构。例如,工程化针织胸罩92可以包括在条带区域98中稳定、锁定的条带结构,该条带区域98邻近胸围区域100中的拉伸性、可移动/已成形(shape-ready)的结构并与该结构互连。在一个方面中,条带区域98和胸围区域100可以包括两个区域之间的至少一个共同特性,诸如共同纱线、共同针织线迹和/或共同张力,而一个或更多个特性在区域之间变化以改变锁定的量。换句话说,根据一个方面,根据针织材料94内的式样布置,两个胸罩区域可以无缝联结并以整体结构针织,其中每个区域的功能特性由线迹类型、纱线类型、纱线张力和/或针织结构(即,锁定和拉伸特性)来确定。

工程化针织胸罩92的示例性针织结构还包括箍带区域102,该箍带区域102邻近胸围区域100并且对应于第二锁定区c。如此,整体针织结构可以在胸围区域100和箍带区域102之间继续,具有与箍带区域102中的稳定的锁定箍带特征邻近并且互连的胸围区域100中的拉伸性、可移动/已成形的结构。在另外的方面中,胸围区域100和箍带区域102可以包括两个区域之间的至少一个共同特性,具有这样的区域之间的无缝联结以及基于线迹类型、纱线类型、纱线张力和/或针织结构(即,锁定和拉伸特性)并且根据针织材料94内的式样布置的每个区域的工程化功能。

虽然锁定区a和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向胸罩提供支撑、压缩、结构和/或形状,但是另外的特性可以针织到工程化材料94中,以增强胸罩前部96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在图6的示例中,胸罩前部96可以包括条带区域104、第一一体式结构106、第二一体式结构108、第三一体式结构110、第四一体式结构112和/或第五一体式结构114。这里描绘的示例性一体式结构中的每一个可以相对于条带区域98、胸围区域100和箍带区域102的至少一部分沿着胸罩前部96的特定部分定向。例如,第一一体式结构106可以包括在拉伸区b内的上胸围线迹区域处的特定线迹类型,诸如在条带区域98的锁定区a和在拉伸区b处开始的界线之间形成过渡的针织结构。在另外的方面中,拉伸区b可以包括具有环绕罩杯区域的特定线迹类型的第二一体式结构108、胸罩主体区域处的第三一体式结构110和在翼部区域处具有特定线迹类型的第四一体式结构112。拉伸区b内的示例性一体式结构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的线迹类型、数量、定向、密度或其他工程化特性,以在工程化针织材料94内针织的胸罩前部96内提供特定功能,诸如另外的支撑、结构、成形、压缩或适度特性。在针织期间,这样的工程化特性可以使用提供多种机器针织构造技术(诸如经编针织构造、圆机针织构造和横机针织构造)的专门的针织机来产生。如此,胸罩式样在针织材料内的定向可以根据所使用的针织机和每种技术可用的多种针织构造技术而变化。此外,箍带区域102的锁定区c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一体式结构(诸如第五一体式结构114),并且借助于材料94内的各种线迹类型、数量、定向、密度或其他工程化特性而在胸罩结构内具有类似的各种功能。

工程化针织胸罩92的一体式针织结构和/或式样可以例如通过改变单个或多个针织线迹的一个或更多个尺寸来产生。例如,对应于特定凸起或凹陷的一体式针织结构的线迹类型、长度和/或间距可以被包括在胸罩92内,并改变针织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特性。在一个方面中,线迹长度上的改变可以提供变化的拉伸性能,诸如提供较小的拉伸的较短的线迹长度,和向总体材料提供更大的拉伸的较长的线迹长度。这样的一体式针织结构可以用于修改与胸罩92的多个区域和/或区相关联的弹性模量或压缩力。此外,这样的一体式针织结构的定向和/或方向,或者在变化的胸罩区域或区内的布置的式样,可以进一步修改由胸罩所施加的压缩力的方向、保持在胸罩区域内的支撑水平,以及特定胸罩区域和锁定/拉伸区内的支撑对齐。

根据一个方面,一旦组装好,如图7中所示出的,工程化针织胸罩116可以包括联接到胸罩前部96的胸罩后部64,该胸罩前部96具有预先构造的锁定区a和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其由另外的一体式针织结构强化。胸罩前部96还可以包括胸围区域100内的模制左罩杯特征120和模制右罩杯特征118,其定向在拉伸区b中以接受热处理、压缩或其他后加工处理。在一些方面中,工程化针织胸罩116的多个区内的一个或更多个一体式针织结构可以包括提花结构,该提花结构将不同的纱线插入到不同的位置中以在锁定区a和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内形成图形。在一个方面中,提花结构的分区位置,诸如拉伸区b内的左罩杯特征120和右罩杯特征118,可以改变拉伸区b内的弹性模量。例如,拉伸区b内的一个或更多个提花结构可以增加拉伸区b的至少一部分内的弹性模量,而在另一示例中,拉伸区b内的一个或更多个提花结构可以减少拉伸区b的至少一部分内的弹性模量。从图8的后视图,工程化针织胸罩116被示出具有胸罩前部片料122,该胸罩前部片料122可以包括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上的相同的或不同的特性。例如,胸罩前部片料122可以在内表面上呈现与在外前部区域d和外翼部区域e上呈现的不同的手感(例如,对应于特定摩擦系数的织物感觉)。在一个方面中,外部织物感觉,诸如凸起的一体式结构和/或工程化线迹结构的特定定向,可以根据特定位置或功能在前部区域d内变化,而胸罩前部片料122包括工程化针织特征,该工程化针织特征在内表面上提供不同的(例如,更光滑的)表面。在另一方面中,如图9中所示出的,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116可以包括与胸罩内部片料124相对的胸罩前部片料122,并且在每个片料之间具有用于提供适度、支撑、增强的材料感觉的至少一个口袋126,和/或用于插入胸罩罩杯衬里的内腔。

现在转到图10的示例,可以从编织材料130切割工程化编织胸罩128的俯视图,该编织材料130包括多个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其沿着胸罩主体132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在整个材料130上改变拉伸特性。例如,胸罩主体132可以包括对应于具有来自编织结构和/或纱线类型的编织锁定区c特性的后部箍带区域的第一区134,该第一区134邻近对应于具有来自编织结构和/或纱线类型的编织拉伸区b特性的中后部区域的第二区136。为了方便起见,编织区特性在下文中可以称为区。

此外,第二部分136可以邻近第三部分138,该第三部分138对应于也具有编织锁定区a特性的条带区域,而对应于具有编织拉伸区b特性的胸围区域的第四部分140也毗邻第三部分138的条带区域。胸罩主体132还包括邻近第四部分140的第五部分142,其中第五部分142对应于具有第三锁定区c特性的前部箍带区域,该第三锁定区c特性来自编织结构和/或纱线类型。

在编织材料130期间,诸如在材料组装方向150上沿着与前边缘146相对的工作边缘148编织,工程化编织胸罩128的每个部分可以被编织以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区特性或拉伸区特性,该锁定区特性或拉伸区特性跨过胸罩主体132的多个区而被承载。例如,至少一根普通经编纱线可以从前边缘146延续到工作边缘148,而胸罩主体132的每个部分被工程化以提供特定的锁定区a和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的特性。胸罩主体132的编织材料在编织材料130内具有外胸罩边缘144,该胸罩主体132的编织材料包括邻近的拉伸区和锁定区之间的无缝过渡,其中锁定和拉伸特性(即,每个区的预先构造的编织结构和/或纱线类型)被动态地调节以对应于工程化编织胸罩128的条带区域、胸围区域、箍带区域和罩杯区域。

如图10的示例中所示出的,示例性胸罩主体132可以包括第一条带152、第二条带154、一对后部翼部边缘156、一对前部翼部边缘158、第一罩杯区域160、第二罩杯区域162和孔164。如图11中所示出的,胸罩主体132可以被定向使得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166包括靠近穿用者的肩部的条带区域处的锁定区a特性、邻近条带区域并围绕穿用者的胸围的拉伸区b特性、以及在穿用者的胸围线下方的箍带区域处的锁定区c特性。类似地,在图12中,锁定区a和锁定区c以及拉伸区b相对于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166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两者的定向提供了编织支撑和稳定性,该编织支撑和稳定性通过胸罩主体132的条带和胸部箍带区域附近的锁定区来限制运动,同时(并且作为同一编织材料130的部分)提供编织拉伸特性,以允许经由胸罩主体132的胸围和中后部区域附近的拉伸区进行成形和/或结构化。因此,编织胸罩可以通过一种或更多种编织技术来工程化,以包括另外的功能特征,诸如向相应的锁定区或拉伸区提供锁定或拉伸的一体式编织结构。例如,另外的一体式编织结构可以提供与编织内部片料170相对的编织外部片料168,该编织内部片料170包括用于将罩杯衬里或其他特征定位在胸罩前部内侧的内部口袋172。此外,在一个方面中,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166可以被编织用于具有最小缝合的组装,诸如在后部翼部边缘156和前部翼部边缘158之间的单个接缝174,同时仍然包括另外的编织层或一体式编织结构,诸如一体式口袋172。

尽管在图10至图12中被描绘为具有靠近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166的胸部箍带区域的锁定区c,但是胸罩的前部箍带区域或后部箍带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与一个或更多个一体式编织结构相关联的分区锁定特性。例如,沿着锁定区c的中线部分,胸罩主体13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体式锁定结构,该一体式锁定结构改变锁定区c内沿着一致的纬编纱线的锁定的量。在另一方面中,具有贯穿编织的经编纱线和纬编纱线的拉伸区b特性也可以包括对应于一个或更多个一体式编织结构的分区拉伸性能。如此,在每个锁定区或拉伸区内,在一些方面中,锁定或拉伸的可变水平可以基于分区定位。

在编织胸罩主体132的另外的方面中,编织材料130的特定部分的另外的后加工处理可以进一步构造组装的胸罩166的不同特征,而无需联接另外的件(例如,将另外的结构或式样件缝合或粘附到现有胸罩主体132)。例如,图13的第一罩杯区域176和第二罩杯区域178可以被模制以在拉伸区b内提供结构化支撑,并且在邻近的锁定区a和锁定区c中没有增加的编织特性的刚性。第四部分140的胸围区域内的结构化支撑还可以包括插入材料130内的沿着x轴产生工程化编织结构的改变的一根或更多根另外或可替代的纬编纱线。因此,在一个方面中,具有特定编织结构(例如,经由纱线类型、编织技术等“工程化”)的一系列锁定区可以相对于具有特定编织结构(例如,经由不同纱线类型和/或编织技术“工程化”)的交替的、邻近的拉伸区而变化。在一个方面中,编织锁定区可以被工程化成具有特定的纱线密度、编织结构和/或纱线组成之间的改变,诸如硬纱线或拉伸纱线。

参考图14,在编织胸罩180中描绘了变化区的一个这样的示例,其中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沿着胸罩主体182定向。在该示例中,胸罩主体182包括第一胸罩区域184、第二胸罩区域186、第三胸罩区域188和第四胸罩区域190,以及与后部边缘194相对的前部边缘192、领口边缘196、一对后部翼部边缘198和一对前部翼部边缘200。在该示例中,第一胸罩区域184和第三胸罩区域188可以包括相同或相似的拉伸特性,诸如减少的工程化拉伸的量(即,防止拉伸的锁定材料),而第二胸罩区域186和第四胸罩区域190可以包括相同或相似的增强拉伸特征。可替代地,胸罩的每个功能方面可以包括不同程度的工程化性能,诸如具有可模制的四向拉伸的前部区f,该前部区f具有与纱芯适度纬编纱线成一体的热敏纬编纱线,该前部区f可以邻近具有例如通过编织技术和/或硬纱线插入提供的完全锁定的条带区g。另外,邻近条带区g的上后部区h可以包括具有增强的透气性和适度拉伸的较轻的编织纱线,而邻近的下后部区i可以被工程化以经由纱线插入和/或编织特性提供至少部分锁定。

接下来转到图15,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示例性工程化编织胸罩202的前视图,该工程化编织胸罩202具有整合在编织材料内的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支撑通道和罩杯口袋。胸罩主体204包括邻近具有内部口袋208的第一罩杯210的第一条带区域206,以及沿着罩杯210的下部部分的第一通道212,该第一通道212包括用于接纳钢圈、缆线和/或其他支撑结构的内腔228。胸罩主体204还包括邻近具有内部口袋208的第二罩杯216的第二条带区域218,以及沿着罩杯216的下部部分的第二通道214,第二通道214包括用于接纳钢圈、缆线和/或其他支撑结构的内腔226。围绕第一罩杯210和第二罩杯216的胸罩主体204可以包括箍带区域220、中间区域222和翼部区域224,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工程化编织特征,包括具有锁定区特性和/或拉伸区特性的一个或更多个区域。例如,翼部区域224、中间区域222和/或箍带区域2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编织锁定区特性(即,减小的拉伸、硬的纱线等),而第一罩杯210和第二罩杯216可以在预先构造的位置处包括编织拉伸区特性。

如图16的横截面视图230中进一步描绘的,工程化编织胸罩202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编织材料,其在工程化胸罩主体204内提供开口,诸如在口袋层232和第一罩杯210之间以及在口袋层234和第二罩杯216之间产生的内部口袋208。根据一个方面,第一罩杯210和第二罩杯216外侧的以及在第一通道212和第二通道214的内边缘之间的胸罩主体204可以被表征为具有单层。参考图16中的视图,在一个方面中,胸罩主体204在第一通道212和第二通道214之间的中间部分包括类似于外部翼部区域224的整体编织结构。然而,如图17a至图17b的横截面视图236中所示出的,中间区域222可以包括与周围胸罩主体204成一体的另外的编织结构238,诸如在编织胸罩主体204内提供通气的一系列穿孔240。在该示例中,如图17b中所示出的,穿孔238可以是胸罩主体204内的任何编织或一体式结构,其被构造成在预先构造的位置处提供中间区域222内的特定功能。如此,编织技术、纱线类型、插入分区纱线布置等的改变可以用于在工程化编织胸罩202内产生另外的功能特征,而不需要进一步组装或附接到胸罩主体204。

如图15的示例中所示出的,提供罩杯口袋、槽形腔、通风结构和/或区带状支撑的工程化胸罩结构的一体式编织可以通过工程化编织胸罩202的多个方面来实现,对胸罩主体204内多个区的期望特征进行工程化,而不是插入、缝合、缝制和/或结合具有拉伸区和锁定区两者的编织胸罩的功能方面。此外,胸罩主体204的工程化编织特性可以对应于多种纱线密度、编织结构、硬纱线布置、拉伸纱线布置或这样的方面的组合,以产生胸罩的多个区域的锁定或拉伸的最佳程度。

最后参考图18,根据一个方面,组装的工程化编织胸罩242的前透视图包括图15中的工程化编织胸罩202的胸罩前部结构,该胸罩前部结构联接到胸罩后部244,该胸罩后部244具有在相应条带接缝248处接合第一条带区域206和第二条带区域218的条带246。在穿用构型中,胸罩242的上端部250被定位成与下端部252相对。编织胸罩240的前部可以包括模制罩杯特征254,其进一步向第一罩杯210和第二罩杯216提供结构。图18的透视图还描绘了形成在口袋层232和第一罩杯210之间以及口袋层234和第二罩杯216之间的内部口袋208。在一个方面中,基于沿着第一罩杯210和第二罩杯216两者的顶部编织开口边缘,模制罩杯特征254的内部口袋208可以用于接纳另外的衬里、成形、提升或适度增强的特征,而不必缝制在口袋结构上或切割到胸罩主体204的编织材料中。

在另一示例中,各种槽形结构、口袋/腔、通风特征、支撑结构、锁定区、拉伸区、单层特征、双层特征、压缩特征、模具特性、纱线插入技术、一体式结构或其他多种可用的编织技术可以用作工程化编织胸罩的部分。另外,关于工程化编织胸罩描述的这样的特性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进一步在工程化针织胸罩的一个或更多个方面内利用,并且反之亦然。例如,在胸罩材料跨过同一行材料在单层和双层之间转换的情况下,可以设想工程化针织和工程化编织实施方案两者都可以利用这样的技术。类似地,当生产口袋结构、槽形结构、通风结构等时,本文中的方面包括将所述结构中的每一个并入到工程化针织或工程化编织胸罩服装中。

在工程化针织或工程化编织胸罩的另外的方面中,多个支撑区的弹性模量可以根据具体的锁定区或拉伸区的预先构造的布置而变化。例如,第一弹性模量可以分配给沿着材料的底部边缘的处于预先构造的第一位置中的第一支撑区。另外,第二弹性模量可以分配给邻近第一支撑区的预先构造的第二位置中的第二支撑区。在一些方面中,胸罩结构可以包括对应于特定支撑区的特定弹性模量,诸如用于锁定区的预定范围内的弹性模量和用于拉伸区的预定范围内的弹性模量。为了进一步修改这样的弹性特性,区内的针织或编织方面可以包括工程化特征以修改支撑区的特定部分,诸如包括胸部支撑工程化特征的胸围部分和包括翼部支撑工程化特征的翼部部分。在一些方面中,工程化针织或工程化编织胸罩的锁定区可以包括从初始位置起最多20%的拉伸,而邻近的拉伸区可以被构造为允许相对于拉伸区的至少一部分拉伸大于20%。如以上所讨论的,胸罩内每个区的变化的弹性模量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工程化因素决定,诸如纱线选择以识别拉伸纱线的特定尺寸,以实现模量的期望改变。

因此,在一些方面中,纱线类型(织入或放入)、针织结构和针织张力可以被调节,以在工程化针织胸罩的区中实现期望的锁定或拉伸水平。类似地,纱线类型(在经编和/或纬编方向)、纱线密度和编织结构可以被调整,以在工程化编织胸罩的区中实现期望的锁定或拉伸水平。

在整个胸罩前部的多个支撑区中,无论是在工程化针织还是工程化编织方面,共同的特性都可以整合在整个编织或针织材料的结构中,如以上关于工程化针织或编织构造的整体和/或无缝方面所描述的。例如,普通纱线,诸如普通经编纱线或普通纬编纱线,可以延伸跨过工程化胸罩中的多个区。另外,基于跨过多个区延伸的共同特性,共同的整合特征可以贯穿针织或编织胸罩而被承载。例如,普通纱线可以包括在胸罩的多个区内使用的特定材料的单根纬编纱线,同时用于每个区中不同的一体式编织或针织结构。在另一个示例中,共同特性可以是一致的经编纱线,其中区之间变化的工程化特征包括在第一支撑区中具有第一弹性的第一纬编纱线和在第二支撑区域中具有第二弹性的第二纬编纱线,跨过多个区提供整合经编纱线特征而不需要接合或缝合。

工程化支撑区的另外的方面,诸如参考以上示例性工程化针织和工程化编织胸罩描述的锁定区和拉伸区,包括在第一支撑区中并入不同于第二区的工程化特征的工程化特征。例如,第一编织区可以包括第一整合特征,诸如锁定箍带区域,而第二编织区可以包括第二整合特征,诸如双层编织罩杯区域。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针织区可以包括特定的锁定线迹式样,而第二针织区可以包括特定的拉伸针织线迹式样,从而改变每个区的工程化特征。在另外的方面中,工程化针织或编织胸罩的每个锁定区可以接合到每个邻近的拉伸区,并且可以共享类似的一体式结构和/或工程化特征,用于将弹性模量修改到特定范围,定向胸罩部件(即,罩杯区域、条带区域、箍带区域、翼部区域和/或后部区域)用于最佳组装,并且统一胸罩服装,使得编织或针织材料包括最小化任何修整和/或缝合过程的工程化特征。

在一些方面中,锁定区和拉伸区的定向可以是竖直的或水平的,这取决于针织或编织材料的构造和胸罩式样特征的布局。例如,尽管示出在直立位置中具有胸罩的宽度沿着针织或编织材料的宽度(x轴)定向,但在一些方面中,胸罩也可以沿着针织或编织材料的长度(y轴)定向。因此,这里描述的工程化针织和工程化编织材料的多个方面可以包括水平或竖直锁定区。类似地,胸罩前部在针织或编织材料内的式样位置可以进一步确定锁定区和拉伸区在胸罩内以及相对于特定胸罩结构(诸如罩杯区域和条带区域)的定向。此外,根据一些方面,本文中描述的针织或编织材料的工程化结构可以包括随后添加到织物中的另外的稳定处理。如此,式样布置和式样处理可以进一步影响工程化胸罩的锁定区和拉伸区的定向和强度。

另外,如下面参考图19至图23所讨论的,工程化胸罩的方面包括产生在整个材料中具有一体式胸罩功能的工程化针织材料。例如,工程化针织材料可以被构造有一体式胸罩功能,该一体式胸罩功能在针织整体胸罩前部的过程中在工程化针织材料内产生。如此,与工程化针织材料成一体的各种胸罩功能可对应于工程化针织材料内一根或更多根纱线的分区布置和/或分区线迹构造,具有得到的分区特征对应于胸罩前部的具体部分。每个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在材料的邻近的区之间变化的拉伸特性。这样的分区特征可以包括在工程化胸罩内相邻区之间变化的一个或更多个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因此,在不将单独呈现特定胸罩功能的多个不同针织式样件拼接在一起的情况下,跨过工程化针织材料的宽度(和所得工程化胸罩前部的长度)的纱线和线迹构造的一体式分区定向可以无缝地提供可变支撑和最佳构造,具有沿着胸罩主体的长度(即胸罩材料的宽度)的最小缝合。

当从工程化针织材料取出一个或更多个工程化针织胸罩前部时,工程化针织胸罩保持工程化针织材料的分区特征,如在胸罩前部内定向,诸如经编针织的工程化针织胸罩前部,当穿用时向使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撑。作为示例,经编针织线迹的第一区带内的特定纱线排列和针织构造可以邻近具有特定纱线排列和针织构造的线迹的第二区带。虽然相同或相似的纱线可以被包括在第一区带和第二区带两者中,但是经编针织构造的一个或更多个方面可以在两个区带之间改变。可替代地,虽然第一区带和第二区带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针织构造可以保持不变,但是在邻近的区带内针织的一根或更多根纱线可以是不同的。

如下面参考图19至图23所使用的,特定的纱线、纱线选择、纱线布置和/或纱线排列可以用于指工程化针织胸罩内的纱线的针织位置,并且如此,用于指工程化针织胸罩从其取出的工程化针织材料内的纱线的针织位置。工程化针织纱线可以具有特定旦尼尔差,该旦尼尔差针对(即,选择)工程化胸罩的支撑区内的特定功能。因此,可以选择具有第一旦尼尔差的纱线用于在条带区内针织,而可以选择具有第二旦尼尔差的纱线用于在罩杯区内针织。此外,工程化胸罩中的一根或更多根纱线之间的旦尼尔差的改变也可以在罩杯区中的纱线和胸部箍带区中的纱线之间改变。在一些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内的纱线布置也可以指特定纱线相对于织物面和织物背面的针织位置。例如,平面工程化针织材料可以包括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诸如织物面和织物背面。工程化针织材料的织物面和对应的工程化针织胸罩的织物面可以指当工程化胸罩处于穿用构型时暴露的面向外的纱线排列。此外,工程化针织材料的织物背面和工程化针织胸罩可以指当工程化针织胸罩处于穿用构型时接触穿用者的上身的面向内的纱线排列。在一些情况下,工程化针织材料的织物面和/或织物背面的多种特性可被称为材料“手感”,具有皮肤接触表面(织物背面)和非接触表面(织物前面)两者。

为了在工程化针织胸罩内的邻近的区之间提供过渡,邻近的区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线迹可以被针织在一起,诸如以经编针织构造的区带状构型。在一些方面中,基于与邻近的胸罩区的一个或更多个相邻针织线迹互锁的一个或更多个针织线迹,在工程化针织胸罩的邻近的区之间提供无缝过渡。例如,第一工程化针织区的至少一个线迹可以与邻近第一区的第二工程化针织区的至少一个线迹针织。另外,在其他方面中,第一区的一根或更多根纱线可以跨过两个或更多个邻近的区针织,诸如跨过第一区和邻近的第二区两者针织的第一纱线。此外,虽然工程化针织材料的一部分可以在对应于第一纱线和第一线迹构造的第一区中提供第一胸罩功能,但是同一工程化针织材料的另一部分可以在第二区(诸如第二纱线和第二线迹构造)中提供第二胸罩功能。

工程化针织材料和所取出的工程化针织胸罩可以包括织物面和织物背面,其中织物面和织物背面两者的不同特性对应于具体的纱线选择、经编针织条的数量和/或定向、一根或更多根纱线的纤维组成和/或针织材料内纱线类型的排列。因此,虽然工程化针织胸罩的第一侧面可以具有经由纱线选择和/或线迹构造产生的特定感觉,但是工程化针织胸罩的第二侧面可以具有经由纱线选择和/或线迹构造产生的特定感觉,使得胸罩的内表面可以在构造和组成上不同于胸罩的外表面。在一些情况下,当工程化胸罩处于穿用构型时,织物背面可以是皮肤接触表面,而织物前面被配置为具有与织物背面相比不同的纱线和/或不同的构造的面向外的表面。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9中所示出的,工程化材料300可以包括织物302,该织物302具有沿着水平x轴定向的织物宽度304和沿着竖直y轴定向的织物长度306。示例性工程化材料300被示出具有被标识为用于从织物302取出的式样件的第一工程化胸罩前部308和第二工程化胸罩前部310。如此,第一工程化胸罩前部308和第二工程化胸罩前部310两者的胸罩宽度沿着织物长度306的y轴定向,并且每个工程化胸罩前部的胸罩长度沿着织物宽度304的x轴定向。在一些方面中,工程化胸罩前部308和工程化胸罩前部310沿着织物宽度304定向,使得工程化胸罩内的每个支撑区对应于胸罩前部内的水平区带(即,沿着织物长度306的竖直区带内)。

继续参考图19,工程化针织胸罩前部308、310的方面包括经编针织的工程化织物302的分区构造,工程化针织胸罩308和工程化针织胸罩310从该工程化织物302取出。因此,沿着织物302的织物宽度304,第一区312、第二区314、第三区316、第四区318和第五区320对应于使用可变纱线选择和/或线迹构型产生的经编针织的区带状区域。经编针织织物302内的区中的每一个的针织构造包括针对特定胸罩支撑功能选择的各种纱线和经编针织线迹,诸如胸罩条带区、胸罩罩杯区和胸罩胸部箍带区。在另外的方面中,胸罩内的另外和/或可替代的功能区可以在工程化材料300的针织构造内并根据织物302内的另外和/或可替代的区进行工程化。尽管在图19的示例中被描绘为具有六个预先构造的区(第一区312、第二区314、第三区316、第四区318和第五区320),但是在另外的方面中,工程化材料300可以产生具有向胸罩提供工程化功能的更少或更多数量的区的织物302。织物302还可以被构造为基于织物302的总体宽度沿着织物宽度304包括单个胸罩前部308。可替代地,织物302可以包括足够的材料,以促成跨过织物宽度304的多于两个胸罩前部的构造,其中每个胸罩前部具有与跨过织物宽度304和沿着织物长度306的区带状列的多种工程化区的特征相对应的锁定区和拉伸区。

第一区312内的工程化锁定可以基于纱线的纤维组成以及第一区312的相应横列(courses)和纵行(wales)内的一定程度的垫纱来提供。在一个方面中,在第一区312内在经编针织中使用的条的数量,结合在第一区312内的垫纱构型以及在第一区312内使用的三根条上的纱线的纤维组成,可以用于为第一区312内的特定胸罩功能产生最佳的伸长和锁定特性。

此外,在图19的示例中,每个区可以被工程化用于工程化锁定区和拉伸区内以及沿着工程化材料300内的特定轴线/方向的特定胸罩支撑功能。这样的纱线选择可以包括具有纤维组成在从50旦尼尔/72丝(50/72)聚酯的阈值范围内的经编针织纱线中的至少一条,以及具有纤维组成在从30旦尼尔/36丝聚酯的阈值范围内的经编针织纱线中的至少一条。在一些方面中,具有50/72聚酯纱线的经编针织条可以被定向以针织织物前部表面,而具有30/36聚酯的经编针织条可以被构造成针织织物后部表面。织物前部和织物后部之间的这样的差异可以提供旦尼尔差,该旦尼尔差使工程化材料300能够将湿气从织物后部转移到织物前部,并且当缝制到具有织物302前部表面的服装(诸如胸罩)中时,沿着切口边缘348从织物302移除的第一胸罩前部308可以保持这样的吸湿性能,该织物302前部表面与具有较小/较细旦尼尔(30/36)的织物302后部表面相比具有较大/较粗旦尼尔(50/72)。经编针织工艺本身可以提供所使用纱线的条的具体定位,使得平面织物302可以包括跨过多个区的工程化特征以及织物302的前部表面和后部表面上的纺织差异。在平面织物302内具有多个区的工程化材料300的一个示例中,第一区312(条带区)和第二区314(罩杯区)包括纱线中的至少三条:靠近织物的前部侧面的长纤维纱线(例如,50/72聚酯,1×1垫纱)、靠近织物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的微纤维纱线(例如,30/36,1×3垫纱),以及在整个材料中(例如,70旦尼尔氨纶)用编链线迹针织的氨纶纱线。另外,第三区316(胸部箍带)可以包括纱线中的至少四条:1×1长纤维纱线、1×3微纤维纱线和前两个区的编链线迹氨纶,并且添加衬垫增强纱线(即,硬纱线,诸如30/36聚酯)。

第一区312被构造以提供沿着第一轴线322的工程化锁定材料和沿着第二轴线324的工程化拉伸材料。如此,意图沿着切口边缘348(其最终将成为用于成品胸罩的条带的一部分)取出的织物302的一部分包括第一条带342和第二条带344,该第一条带342和第二条带344针织在第一区312内并呈现出与第一区312的纱线选择和线迹构造两者相对应的工程化材料特性。基于第一区312内的一个或更多个经编针织线迹,第一区312沿着织物宽度304(即,沿着第一胸罩条带342和第二胸罩条带344的长度)可以比沿着织物长度306(即,沿着第一胸罩条带342和第二胸罩条带344的宽度)呈现更小的伸长。在一个方面中,第一区312被工程化以提供沿着第一轴线322(即,沿着织物宽度304)具有伸长15%至25%之间的经编针织工程化锁定材料。在另一方面中,第一区312被工程化以提供沿着第一轴线322具有19%至23%之间的伸长的经编针织工程化锁定材料,而在另外的示例中,沿着第一轴线322的伸长的量可以是20%或低于20%。

与沿着第一轴线322的锁定相比,沿着第二轴线324的工程化拉伸材料可以提供的伸长的量大于沿着第一轴线322的伸长的量。在一个示例中,沿着第一轴线322的伸长可以包括伸长40%或40%之上的最小量。在另外的方面中,工程化材料300的总体性能可能需要伸长的最小量,使得一旦第一胸罩前部308与胸罩后部相结合,组装的工程化胸罩的穿用者可以能够在没有另外的闭合机构的情况下穿上和脱下胸罩。在一些方面中,沿第二轴线324具有40%或更多伸长的工程化材料在试着穿上/脱下两者期间以及穿用期间,在第一条带342和第二条带344内以及跨过胸罩前部308的宽度提供织物302运动的阈值量。如此,工程化胸罩前部308可以沿着第一轴线322提供稳定功能,同时沿着第二轴线324提供锁定功能。所得到的第一胸罩前部308的不同锁定和拉伸性能可能会随着时间影响服装的穿用强度、经编针织织物前部的美观性、操作胸罩的整体主体时的易用性和/或活动期间的材料弹性。

在图19的示例性俯视图中,梯度式样特征346对应于第一条带342和第二条带344两者上的共同位置。这样的梯度式样特征346可以使用提花针织式样技术来创建,以将一根或更多根另外的纱线整合在第一胸罩前部308内。在一些方面中,虽然梯度式样特征346可以与工程化材料300一体地经编针织,工程化材料300具有沿着第一轴线322的特定锁定特性和沿着第二轴线324的拉伸特性,但是梯度式样特征346可以影响阈值范围内的伸长的百分比。例如,与梯度式样特征346相关联的伸长的百分比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对应于伸长的改变的阈值量,以保持高达10%的伸长的改变。

在工程化材料300内并沿着织物宽度304过渡时,织物302的第一区312改变至邻近的第二区314。在多个方面中,第二区314内的织物302包括联接到第一区312的一个或更多个经编针织线迹的一个或更多个经编针织线迹。换句话说,来自第一区312的至少一个线迹沿着区带界线360用来自第二区314的至少一个线迹针织。沿着区带界线的每个针织线迹可以包括来自第一区312和第二区314中的一个或两个的纱线。类似地,织物302内的两个或更多个纵行的分组可以包括来自第一区312和第二区314两者的针织线迹的组合。通过接合来自第一区213和第二区314的线迹,工程化材料300保持多个工程化针织分区特性,同时一致的织物302在胸罩支撑特征之间以无缝过渡针织。如下面关于第三区316、第四区318和第五区320所讨论的,工程化材料300沿着织物宽度304和织物长度306在无缝织物302内产生,且具有与沿着织物宽度306布置的特定区相对应的胸罩支撑的区带状特征。

织物302的无缝针织结构包括沿着织物宽度304的多个过渡,这些过渡对应于沿着胸罩长度的支撑功能过渡。在图19的示例中,区带界线360被描绘为第一区312的纱线选择和/或线迹构造与第二区314的可变纱线选择和/或线迹构造之间的无缝过渡的表示,并且不表示材料接缝或预期的切口边缘。类似地,随后的区带界线362、380和382表示跨过经编针织织物302的无缝材料过渡,且具有产生工程化材料300的纱线类型和/或线迹构造的过渡。在第二区314内,类似于第一区312,第一工程化胸罩前部308包括第一胸罩前部308的罩杯区域,该罩杯区域具有示例性切口边缘352,该切口边缘352界定了预期切口的工程化胸罩前部在从织物302移除时的界线。第二区314包括与纱线的纤维组成/纱线和第二区314的针织横列和纵行内的一定程度的垫纱相对应的工程化拉伸特征。在一些方面中,在第二区314内在经编针织中使用的条的数量,与第二区314内特定纱线的垫纱构造相结合,以及在第二区314内使用的条上纱线的纤维组成,可以被工程化以在胸罩前部308的罩杯区域内提供材料伸长的阈值水平(即,拉伸的阈值水平)。换句话说,伸长的最佳水平可以被实现以提供特定的胸罩功能,诸如第二区314内的罩杯区域支撑。

第二区314内的拉伸/伸长特性对应于第二区314内的一种或更多种纱线选择和/或线迹构造特性,诸如被经编针织以提供罩杯区域350的一根或更多根纱线的纤维组成。如此,第二区314可以包括类似于上面关于第一区312所讨论的长纤维/微纤维/氨纶组合。第二区314内的纱线被针织以提供用于胸罩罩杯区域的工程化拉伸部分,且具有沿着第三轴线326和第四轴线328的拉伸的阈值量。在一些方面中,罩杯区域350被构造成最小化沿着第三轴线326(即,沿着织物宽度304和第一胸罩前部308的长度)的伸长,且具有支撑穿用者的乳房的体积以及适应织物302的模制的这样的伸长。因此,虽然不需要一定程度的锁定,但是在第二区314内提供的拉伸的量可以维持用于胸罩功能/支撑和材料外观两者的伸长的阈值水平。

第二区314内的织物302包括织物302的未式样化部分356,而没有另外的提花梯度式样354。在一些示例中,织物302可以被工程化以基于纱线选择、针织构造和/或提花式样纱线的存在或不存在来提供拉伸的特定水平。在一些方面中,因为梯度式样354通过在前部纱线中针织孔来创建,以提供后部纱线的图形显示,所以未式样化部分356可以提供织物302的较高密度的区域,而梯度式样354可以提供织物302的较低密度的区域。因此,梯度式样354的量可以影响织物302沿着第三轴线326和第四轴线328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伸长。在示例性的第一胸罩前部308中,梯度式样346和354可以相对于胸罩对称区域358定位在工程化材料300的织物302内,提供对应于胸罩前部的左侧部(第一条带342)和右侧部(第二条带344)的伸长、锁定和拉伸的相等的改变。

第二区314的方面被构造以提供沿着第三轴线326的工程化拉伸材料和沿着第四轴线328的工程化拉伸材料。如此,意图沿着切口边缘350取出的织物302的一部分最终可能成为成品胸罩的罩杯区域,且针织有第二区314特性,该第二区314特性对应于纱线选择和线迹构造两者,并且有助于伸长的阈值水平,使得罩杯的工程化材料可以被模制。第二区314的罩杯区域也被针织以提供支撑穿用者的工程化针织构造。

在一个方面中,第二区314被工程化以提供沿着第三轴线326和第四轴线328两者具有35%至45%伸长的经编针织的工程化拉伸材料。在另一示例中,第二区314在罩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包括40%的伸长。第二区314内的梯度式样354可以使用提花针织技术来创建,以改变一根或更多根纱线相对于对称界线358的位置。由于工程化材料300的针织结构,第一胸罩前部318的罩杯区域在织物302内包括固有拉伸的量。因此,另外的针织和/或梯度式样技术可以被包括在第二区314内,以影响沿着织物宽度304(即,沿着胸罩长度)的拉伸的量。沿着区带界线362,工程化材料300从织物302的第二部分(第二区312)转移到第四第二区314。当进行这样的过渡时,梯度式样368的量沿着支撑胸部箍带364增加。

在工程化材料300内并沿着织物宽度304过渡时,织物302的第二区314改变至邻近的第三区316。在多个方面中,与第三区316相关联的织物302包括联接到第二区314的一个或多个经编针织线迹(线迹的纵列)的一个或更多个经编针织线迹(线迹的纵列)。换句话说,来自第二区314的至少一个线迹沿着区带界线362与来自第三区316的至少一个线迹相针织。沿着区带界线362的每个针织线迹可以包括来自第二区314和第三区316中的一个或两个的纱线。在第三区316的一部分内,第一胸罩前部308的胸部箍带区域364可以包括切口边缘370,该切口边缘370指定用于从织物302移除第一胸罩前部308的界线。第三区316通常可以被称为具有沿着第五轴线330的锁定特性和沿着第六轴线332的锁定特性,从而限制纱线在第三区316和在箍带区域364内的伸长。在一些方面中,沿着第一轴线322的锁定特性可以与沿着第五轴线330和第六轴线332的锁定特性相同或相似。

类似于第一区312和第二区314的示例性布局,胸罩支撑的区带状特征,诸如胸部箍带区域364,对应于沿着织物宽度304布置的第三区316。在一些方面中,工程化材料300的多个区带内的经编针织构造包括沿着织物302的y轴的平行的多个区,这允许相对于织物宽度304和织物长度306沿着织物302定向的可变的锁定和拉伸特性。第三区316被构造为沿着第五轴线330和第六轴线332两者提供工程化锁定材料。如此,意图沿着切口边缘370取出的织物302的一部分最终将成为用于成品胸罩的胸部箍带区域的一部分,呈现出与第三区316的纱线选择和线迹构造两者相对应的工程化材料特性。

在一个方面中,第三区316可以基于第三区316的胸部箍带区域364内的一个或更多个经编针织线迹,呈现沿着织物宽度304(即,当处于直立定向时沿着胸部箍带高度)的阈值锁定伸长和沿着织物长度306(即,当处于直立定向时沿着胸部箍带宽度)的阈值锁定伸长。在一个方面中,第三区316被工程化以提供经编针织工程化锁定材料,该经编针织工程化锁定材料沿着第五轴线330和第六轴线332(即,沿着织物宽度304)两者具有15%至25%之间的伸长。在另一个方面中,第三区316被工程化以提供经编针织工程化锁定材料,该经编针织工程化锁定材料具有沿着第五轴线330和第六轴线332两者的19%至23%之间的伸长,而在另外的示例中,沿着第五轴线和/或第六轴线330的伸长的量可以在20%处或低于20%。如此,最大伸长阈值可以沿着第五轴线330和第六轴线332两者建立,以稳定胸部箍带区域364,防止穿用者的胸罩的移动,并且一旦第一胸罩前部308从织物302中取出并缝制到组装的胸罩形态中,就将工程化胸罩材料保持在穿用者的身体上的期望位置中。

在图19的示例性俯视图中,梯度式样特征368对应于梯度式样特征346,并且可以使用提花针织式样技术来创建,以操纵第一胸罩前部308内的一根或更多根纱线。在一些方面中,梯度式样特征368可以影响阈值范围内的伸长率的百分比。例如,与梯度式样特征368相关联的伸长的百分比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对应于伸长的改变的阈值量,以保持来自具有10%至23%之间的伸长的原始锁定工程化材料的伸长的高达10%的改变。在一些方面中,除了纱线组成和/或在经编针织束上的位置的改变,以及经由垫纱技术在针织过程中的线迹构造,用于梯度式样特征的目标位置可以用于补充第一胸罩前部308内以及织物302的多个工程化区之间的伸长的可变量。

简要地参考沿着织物宽度304纵向定向的第二胸罩前部310(以及沿着织物长度306横向定向的第二胸罩前部310),织物302内的镜像分区构造被构造成在工程化材料300的节段内提供另外的工程化胸罩。在一些方面中,织物左侧部400和织物右侧部398对应于经编针织织物302的收边边缘,其中上边缘394是与针织织物302的下边缘396相对的工作边缘(即,靠近经轴)。此外,类似的条带、罩杯和胸部箍带特征在织物302内以使第一胸罩308镜像的定向而被工程化,如图19的示例中所示出的。基于在第三区316内的定位,第二胸罩前部310的胸部箍带区域366可以包括与沿着第五轴线330和第六轴线332定向的织物302的相同的工程化锁定特征。

在一个示例中,第三区316邻近第四区318,第四区318具有与关于第二区314描述的工程化拉伸特性相同或相似的工程化拉伸特性。如此,第二胸罩前部310的罩杯区域372可以包括切口边缘374、相对于对称界线378定向的梯度式样376以及沿着第七轴线334和第八轴线336的工程化拉伸特性。继续沿着织物宽度304并沿着区带界线382邻近第四区318,织物302还可以包括第五区320,该第五区320具有与关于第一区312描述的工程化拉伸特性相同或相似的工程化拉伸特性。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胸罩前部310的第三条带386和第四条带388可以包括:切口边缘390,条带中的每一个可以沿着切口边缘390从织物302移除、梯度式样392、沿着第九轴线338的工程化锁定特性以及沿着第十轴线340的工程化拉伸特性。工程化材料300的一些方面包括织物302,该织物302具有容纳单个胸罩前部308的织物宽度304,而在图19的实施方案中,织物302包括织物宽度304,该织物宽度304促使至少两个胸罩前部的经编针织,该胸罩前部具有与图19的示例中相似的构型。

接下来转到图20,图19的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的切出的胸罩前部400可以包括工程化材料402,该工程化材料402具有切口边线404、上部针织边缘394、针织边缘396、底部胸罩边缘398、邻近第二区408的第一区406以及跨过胸罩前部长度428和胸罩前部宽度426的第三区410(邻近第二区408)。在该示例中,中线会聚点412沿着对称界线358被描绘,具有与右胸会聚点416相对的左胸会聚点414,会聚点中的每一个对应于胸罩前部400的不同部分内的梯度式样的定向。在一些方面中,胸罩前部400内的提花针织的多种梯度式样可以包括致密式样418和致密式样422,其过渡到间隔式样420和间隔式样424(即,较不致密)。在整个经编针织切出的胸罩前部400上的梯度式样的这样的变化可以增强或减少伸长的量、锁定的量、拉伸的量、颜色外观、纱线透明度等。

参考图21,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430包括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诸如第一区406(沿着胸罩长度锁定、沿着胸罩宽度拉伸)、第二区408(在长度和宽度两者上拉伸)和第三区410(在长度和宽度两者上锁定)。根据本文的方面,组装的工程化针织胸罩430包括联接到胸罩后部434(诸如网状材料440)的工程化胸罩前部432,该工程化胸罩后部434联接在上接缝436和上接缝438处,以提供具有第一可模制胸围区442、第二可模制胸围区444、领口边缘446、袖孔边缘448以及侧部接缝450和侧部接缝452的分区支撑胸罩。图21的示例描绘了相对于工程化胸罩前部432的无缝区带状构造,提供沿着条带长度的锁定胸罩条带、可扩展罩杯结构和锁定胸部箍带区域,其中第一区406、第二区408和第三区410中的每一个具有一体式工程化构造,以在不组装工程化胸罩前部432的多个件的情况下提供特定的胸罩支撑功能。如此,组装的工程化胸罩430的方面包括特定纱线组成的区带化和在这种区内并跨过工程化胸罩前部432的宽度的线迹构造,该工程化胸罩前部432提供了特定的支撑功能,除了胸罩后部434的联接之外,无需另外的组装。

接下来参考图22,具有对应于示例性测试区的预先构造的锁定区和拉伸区的示例性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454的俯视图包括第一测试区456、第二测试区458、第三测试区474和第四测试区462。由于区带状区以及伸长和锁定特性的位置,图22的材料454对应于图19的工程化材料300。例如,第一测试区456可以用于识别与工程化材料454和/或梯度式样464相关联的工程化锁定特性466。基于纱线选择和线迹构造,第一测试区456包括沿着x轴(织物宽度304)的锁定工程化特性,而第二测试区458包括沿着y轴(织物长度306)的拉伸/伸长特性。用于工程化针织胸罩材料454的另外的测试区可以包括对应于胸部箍带中的多方向锁定的第三测试区474和第四测试区462。

在一些情况下,沿着第一方向322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一弹性模量的第一针织区可以包括与10%至30%之间的伸长相关联的第一弹性模量。在其他方面中,第一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15%至25%之间的伸长,而在其他方面中,第一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20%至25%之间的伸长。在其他方面中,第一针织区还可以包括沿着第二方向324在预定范围内的第二弹性模量,其中第二弹性模量与15%至40%之间的伸长相关联。在一些方面中,第一针织区呈现20%至35%之间的伸长,而在其他方面中,第一针织区沿着第二方向呈现小于30%的伸长。

在另外的方面中,沿着第一方向326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三弹性模量的第二针织区可以包括15至35之间的第二弹性模量。在另外的方面中,第二针织区呈现20%至30%之间的伸长,而在其他方面中,第二针织区呈现沿着第一方向23%至27%之间的伸长。在其他方面中,第二针织区还可以包括沿着第二方向328在预定范围内的第四弹性模量,其中第四弹性模量在100%和200%之间伸长。在一些情况下,第四弹性模量是在125%至175%之间的伸长,而在另外的方面中,在第二针织区内沿着第二方向的伸长是在140%至160%之间的伸长。

在一些方面中,沿着第一方向330呈现预定范围内的第五弹性模量的第三针织区可以包括10%至30%之间的第五弹性模量。在其他方面中,第五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15%至25%之间的伸长,而在另外的方面中,第三针织区沿着第一方向呈现20%至25%之间的伸长。另外,第三针织区的方面包括沿着第二方向332在预定范围内的第六弹性模量,其中第六弹性模量在20%至50%之间伸长。在一些方面中,第三针织区包括30%至45%之间的伸长,而在其他方面中,百分比伸长包括在30%至40%之间。

参考图19至图22讨论的工程化针织胸罩的方面可以根据用于产生工程化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构造参数来概括,诸如示出示例性经编针织布局476的图23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经编针织布局476包括纱线480的多个线卷(bar)478,具有特定纤维组成482,其可以跨过以上讨论的多个胸罩区484变化。例如,胸罩条带486、罩杯88和胸部箍带490可以包括具有1×1垫纱的50/72聚酯纱线中的两个线卷,具有1×3垫纱的30/36纱线中的一个线卷,以及用编链线迹整体针织的70-d氨纶。此外,除了放入的30/36聚酯之外,胸部箍带区域可以使用相同的50/72、30/36和70-d纱线。如以上更详细讨论的,用于经编针织布局476的分区纱线的这样的数值可以在旦尼尔尺寸和丝支数上变化,并且基于满意的工程化特征的最小范围来满足经编针织布局阈值。

从上文可看出,本文的方面很好地适合于达到上文所阐述的所有目标和目的以及其它优点,这些优点是明显的并且这些优点是结构固有的。应当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具有实用性并且可在不参考其它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被采用。这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涵盖并且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由于可以作出许多可能的方面而不偏离本文的范围,因此应当理解,本文中所陈述的或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应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非以限制性意义来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