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可蓄水回流的可拆式帽体下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012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可蓄水回流的可拆式帽体下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用于防止药物渗流和蓄水回流的帽体下沿设计,尤其是涉及药物帽这种独特的功能帽的帽体下沿设计,尤其涉及一种防漏可蓄水回流的可拆式帽体下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对于需要采用浸洗式的病患护理大多采用人工的方式。用面盆等容器装入药液,再由患者本人或他人用手工的方式让药液作用于头皮部分,让药液发挥功效。这种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1)操作不便;2)药液温度不恒定;3)液态药物不能准确持久到达作用部位,药液利用率差;4)地点固定,不利于推广和使用;为此,药物帽的发明和推广将会成为一个趋势。药物帽的设计需要解决的其中一个大难题就是如何防止药物在作用于头皮的时候顺着脸颊往下漏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药物帽在使用过程中,药物浸润头皮时可能发生的药物顺着脸颊往下流的问题,提出一种防漏可蓄水回流的可拆式帽体下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漏可蓄水回流的可拆式帽体下沿,包括帽体下沿,所述帽体下沿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连接有回流软管。

优选的,所述回流软管连接有药液槽。

优选的,所述帽体下沿上设置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的帽体下沿为具有开口的U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帽体下沿的横截面为U字形的凹槽形状。

优选的,所述的回流软管为塑胶材质的软性导管。

优选的,所述药液槽位于所述帽体下沿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述帽体下沿设置有凹槽结构,使得帽体具有防漏性,在具体使用帽体时,流出的药液会顺着帽体的坡度而往下流至帽体下沿的凹槽结构,液体在帽体下沿的凹槽结构暂时储存;(2)本发明所述凹槽结构连接有回流软管,在具体使用时,利用药液出水作用头部后,药液槽内部形成低压,然后低压与药液收集区处即凹槽结构形成压强差,从而把凹槽结构的药液吸回药液槽的内部再次利用,通过液体回流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3)本发明所述的帽体下沿为具有开口的U字形结构,其上端并非闭合,所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拉伸和挤压,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头部形状,紧贴头部;(4)本发明所述帽体下沿的横截面为U字形的凹槽形状,凹槽结构的空间可作为待回流液体的储存空间;(5)本发明所述帽体下沿上设置有卡扣,其对应于帽体下沿将要安装的帽体上的洞口,在安装时可通过卡扣和洞口的卡合而将帽体下沿准确安装在帽体上;(6)本发明所述的回流软管是一种塑胶材质的软性导管,其具有导流液体回流的作用,提高药液的利用率;(7)本发明具有易拆卸,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漏可蓄水回流的可拆式帽体下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佩戴状态下,已安装在药液帽的帽体下沿的主视图。

图3为佩戴状态下,已安装在药液帽的帽体下沿右示图。

图4为佩戴状态下,已安装在药液帽的帽体下沿俯视图。

图5为佩戴状态下,已安装在药液帽的帽体下沿仰视图。

图6为佩戴状态下,未安装在药液帽的帽体下沿结构分解图。

图7为佩戴状态下,已安装在帽体和药物帽的帽体下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7所示,一种防漏可蓄水回流的可拆式帽体下沿,包括帽体下沿(2),所述帽体下沿(2)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连接有回流软管(3)。所述的帽体下沿(2)为具有开口的U字形结构,所述帽体下沿(2)的横截面为U字形的凹槽形状,其空间可作为待回流液体的储存空间。具体地,所述的帽体下沿(2)是一个类似U字形而非O字形的壳体,其区别在于该壳体上端并非闭合,所以该壳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拉伸和挤压。

在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流软管(3)连接有药液槽(4),所述的回流软管(3)为塑胶材质的软性导管,其具有导流作用。优选的,所述药液槽(4)位于所述帽体下沿(2)上方。

在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帽体下沿(2)上设置有卡扣(5),具体地,所述的卡扣位于帽体下沿上,它对应于帽体下沿将要安装的帽体上的洞口,在安装时可通过卡扣和洞口的卡死而将帽体下沿准确安装在帽体上。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主要是解决药物帽在使用过程中,药物浸润头皮时可能发生的药物药液顺着脸颊往下流的问题。药物帽可以利用其内层海绵的柔软性很好地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头部形状,紧贴头部,同时可以让海绵吸收往下流的药液,继而让药液流向底部的帽体下沿(2)的凹槽结构,即蓄水槽暂时地储存起来,然后回流到药液槽(4),让药液得以再次利用。本发明设计的中心思想是该结构要很好地解决药液顺着脸颊往下流的问题的前提下,通过使药液回流再利用从而提高药液的利用率,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让人佩戴舒适并适应不同人的不同头型。同时,把该机构做成可以独立拆下的个体,不仅有利于生产和安装,而且一旦该部位损坏,只要更换该结构即可,不用舍弃整个药物帽,节省了使用者的成本。此外,该结构轻便体积小,不会加重使用者的头部负担,不会影响到药物帽的轻便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合理可行的结构方法,配合药物帽的发明而使用,使药物帽在使用的过程中,药液不会顺着脸颊往下流而导致使用困扰,同时将收集的药液导流到帽体下沿(2)底部凹槽结构处,利用地心引力的作用让药液往凹槽结构低处流,在低处形成一个药液收集区,同时低处会有一个口,接着一根回流软管(3),回流软管(3)另一端通往药液槽(4)的顶部。利用药液出水作用头部后,药液槽内部形成低压,然后低压与药液收集区处形成压强差,从而把药液收集区的药液吸回药液槽(4)的内部再次利用,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图中结构分别为:(1)人头1:1模型;(2)帽体下沿;(3)回流软管;(4)药液槽;(5)卡扣。

使用前,需要将帽体下沿安装在药物帽下。因为帽体下沿是类似一个U型结构,上部没有粘连,所以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拉伸和挤压。安装时,适当地挤压帽体下沿,让帽体下沿缩小到足以塞进药物帽的尺寸,然后把帽体下沿塞进药物帽内部,释放帽体下沿,让其恢复原尺寸,通过帽体下沿上的(5)卡扣对准帽体上对应的洞口进行卡死,而将帽体下沿扣紧在药物帽下部。因为帽体下沿的凹槽结构具有一定角度,可以紧贴药物帽的内部。然后帽体下沿通过最末端衔接着的回流软管(3),衔接着药液槽(4)的上端部位,即为安装完毕。

使用时,使用者将安装好帽体下沿(2)和药液槽(4)的药物帽戴在头上,开启开关,药液作用在使用者的头部后顺着头部和脸颊往下流,被药物帽内层的海绵层所吸收。海绵层吸收了药液后,药液流到帽体下沿部分。

接下来便是帽体下沿(2)发挥作用的时候。药液流到帽体下沿(2)的凹槽结构处,会因为重力作用,顺着凹槽结构往下流,积攒在帽体下沿的末端,因为药液槽内部密封,药液流出后形成低压,而帽体下沿内部处于正常压强,所以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帽体下沿末端所积攒的药液被压强差压着顺着回流软管回流到药液槽内部,形成一个循环,可以起到药液回流和循环使用的作用。

拆卸的时候,先把回流软管从帽体下沿上拔下,然后挤压卡扣(5),把下沿扣挤压出药物帽,便可以压缩帽体下沿让其缩小到可以伸出药物帽的尺寸,将其从药物帽内拿出,再进行清洗、更换等其他工作。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