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20560发布日期:2018-12-11 19:4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文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文胸内衣是每个女性的亲肤贴身衣物,主要用于遮蔽和支撑乳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女性会经常出差和旅行,且女性对于文胸内衣的便携性、可洗快干性、透气性、亲肤性和舒适度等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的文胸较多采用价格较贵的材质,女性对价格贵的文胸的洗护保养比较注重,但对于出差和旅行的女性,途中衣物不方便清洗和晾干,容易损伤文胸材质,且导致文胸清洗不干净,产生和繁殖霉菌,长期佩戴对女性胸部的卫生健康有害,甚至导致胸部疾病的发生。目前每年因为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去世的女性逐渐增加,这跟女性长期使用不透气、清洗不干净、不利于胸部血液循环的文胸有关。而市面上的一次性文胸则成为出差、旅行女性的首选必备产品,但目前的一次性贴身衣物多采用纸质、仿纸质或普通一次性面料制成,舒适性差,且不能洗涤,对于中短途出差和旅行,每天使用一次性衣物,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环保。因此,选用价格适中、可洗快干、透气性强、舒适度好的材质作为文胸的主要面料成为目前文胸内衣行业的首要关注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该透气文胸采用透气棉面料制成,由胶网层、棉网层和棉层热贴合而成,具有较佳的轻盈性、透气性、可洗快干性、亲肤性和柔软性,穿戴舒适,便于携带,不产生闷热感,不易产生霉菌,不影响胸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胸部的卫生健康,并可多次洗涤和晾晒,适用于出差旅行的女性,环保健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通过严格控制热压贴合的贴合顺序、温度、时间,降低了多层面料发生松散的几率,使制得的透气文胸具有较好的亲肤性、透气性、可洗快干性和柔软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包括罩杯部和连接于罩杯部两端的背围部,所述罩杯部为透气棉罩杯部,所述背围部为透气棉背围部,且所述罩杯部和背围部均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第一胶网层、第一棉网层、棉层、第二棉网层和第二胶网层,第一胶网层的内表面与第一棉网层的外表面热贴合连接,第一棉网层的内表面与棉层的外表面热贴合连接,棉层的内表面与第二棉网层的外表面热贴合连接,第二棉网层的内表面与第二胶网层的外表面热贴合连接;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本发明的透气文胸通过采用透气棉面料,并由第一胶网层、第一棉网层、棉层、第二棉网层和第二胶网层热贴合制成,能使透气文胸具有较佳的轻盈性、透气性、可洗快干性、亲肤性和柔软性,穿戴舒适,便于携带,还通过设置若干个透气孔,提高文胸的透气性,不产生闷热感,不易产生霉菌,不影响胸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胸部的卫生健康,并可多次洗涤和晾晒,适用于出差旅行的女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的网孔形状均为方形或圆形。本发明通过采用的网孔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拉伸弹性大,柔软度高,并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和防塌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的网孔密度为40-50个/cm2。网孔的密度会影响胶网层的柔软度、硬度和支撑度,进而影响文胸的穿着舒适度,若网孔密度过大,则支撑度不足,若网孔密度过小,则硬度过大,影响文胸的亲肤性、柔软性和舒适度。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的网孔密度为45个/cm2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的密度为120-160/dm2,透气孔的直径为0.5-3mm。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透气孔的密度为120-160/dm2、直径为0.5-3mm,能提高文胸各层面料的贴合度,并提高文胸的透气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的厚度均为1.5-2.5mm。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的厚度均为1.5-2.5mm,能使文胸具有较好的聚拢效果和支撑效果,若胶网层的厚度太薄,则文胸的定型效果不好,支撑持久度不够,若胶网层的厚度太厚,则降低文胸的柔软性和舒适度。更为优选的,胶网层的厚度为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的厚度均为0.5-1.5mm。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的厚度均为0.5-1.5mm,能使文胸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若棉网层的厚度较薄,则文胸的支撑作用差,容易变形,若棉网层的厚度较厚,则文胸的透气性差,胸部容易产生闷热感。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的厚度均为1mm。

优选的,所述棉层的厚度为1-2mm。本发明通过控制棉层的厚度为1-2mm,能使文胸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柔软性和舒适性,若棉层的厚度较薄,则文胸的支撑作用和聚拢效果较差,若棉层的厚度较厚,则文胸的透气性不好,柔软度较差。更为优选的,所述棉层的厚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均为硅胶网层,硅胶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硅胶 60-100份

硅油 10-30份

填充剂 8-12份

增塑剂 3-7份

润滑剂 1-5份

防老剂 1-2份。

优选的,所述硅胶是由乙烯基含量为0.1%-0.13%的氟硅生胶和乙烯基含量为0.03%-0.06%的氟硅生胶以重量比1:2.5-3.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硅油是由醇基改性硅油、丙烯酰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和羧基改性硅油以重量比为1.4-2.2:1:1.6-2.4: 0.8-1.2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硅灰石、二氧化硅和滑石粉以重量比2-4:0.5-1.5:1.4-2.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醋酸甘油酯和乙酰柠檬酸正丁酯以重量比1.8-2.6: 1:0.5-1.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老剂是由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AW和防老剂IPPD以重量比2.5-3.5:1.4-2.2:1:0.5-1.5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硅胶网层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制得的硅胶网层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防老化性,并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和定型效果,亲肤性好,穿着舒适。

优选的,所述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均为PET棉网层,PET棉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PET树脂 100-140份

增塑剂 10-20份

填充剂 5-10份

抗冲改性剂 3-7份

阻燃剂 1-5份

润滑剂 1-3份

抗氧剂 1-3份。

优选的,所述PET树脂为特征粘度在0.3-1.0dL/g、分子量在10000-20000的PET树脂;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和磷酸二丁酯以重量比1.5-2.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00-130nm的纳米碳酸钙和粒径在50-150μm的二氧化钛以重量比1:2.4-3.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冲改性剂是由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以重量比为1.4-2.2: 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是由溴化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以重量比0.8-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是由聚氧化乙烯蜡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以重量比为1.5-2.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水杨酸异戊酯、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和双十二碳醇酯以重量比为2.4-3.2:0.5-1.5:1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PET棉网层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制得的PET棉网层具有较好的弹性、柔软性、阻燃性和防氧化性,并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透气效果和定型效果,亲肤性好,穿着舒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棉网层、棉层和第二棉网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复合芯层;

(2)将第一胶网层的内表面和第二胶网层的外表面均涂覆热熔胶,得到第一胶合层和第二胶合层;

(3)将第一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第二胶合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透气棉;

(4)将透气棉加工成文胸,得到透气棉透气文胸。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通过严格控制热压贴合的贴合顺序、温度、时间,降低了多层面料发生松散的几率,使制得的透气棉透气文胸具有较好的亲肤性、透气性和易洗易干性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50-160℃,时间为50-70s;所述步骤(3)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70-190℃,时间为30-40s。

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步骤(1)的热压贴合温度和热压贴合时间,在既不破坏棉网层和棉层结构的前提下,提高第一棉网层、棉层和第二棉网层的贴合性能,使制得的文胸具有较好的亲肤性、透气性、柔软性和易洗易干性能;还通过严格控制步骤(3)的热压贴合温度和热压贴合时间,在既不破坏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热熔胶结构的前提下,提高第一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第二胶合层的贴合性能,使制得的文胸具有较好的亲肤性、透气性、柔软性和易洗易干性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热熔胶为聚酰胺、聚酯、聚乙烯和聚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热熔胶采用聚酰胺、聚酯、聚乙烯和聚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能提高第一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第二胶合层的贴合性能,使制得的文胸具有较好的亲肤性、透气性、柔软性和易洗易干性能,且所选用的热熔胶无毒无污染,对人体无伤害,可适用于文胸面料的热贴合处理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便携式透气文胸,采用透气棉面料制成,由第一胶网层、第一棉网层、棉层、第二棉网层和第二胶网层热贴合而成,能使透气文胸具有较佳的轻盈性、透气性、可洗快干性、亲肤性和柔软性,穿戴舒适,便于携带;还通过设置若干个透气孔,提高文胸的透气性,不产生闷热感,不易产生霉菌,不影响胸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胸部的卫生健康,并可多次洗涤和晾晒,适用于出差旅行的女性,环保健康。

本发明的便携式透气文胸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通过严格控制热压贴合的贴合顺序、温度、时间,降低了多层面料发生松散的几率,使制得的便携式透气文胸具有较好的亲肤性、透气性、可洗快干性和柔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罩杯部和背围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11—第一胶网层、12—第一棉网层、13—棉层、14—第二棉网层、15—第二胶网层、1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见图1,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包括罩杯部和连接于罩杯部两端的背围部,所述罩杯部为透气棉罩杯部,所述背围部为透气棉背围部,且所述罩杯部和背围部均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第一胶网层11、第一棉网层12、棉层13、第二棉网层14和第二胶网层15,第一胶网层11的内表面与第一棉网层12的外表面热贴合连接,第一棉网层12的内表面与棉层13的外表面热贴合连接,棉层13的内表面与第二棉网层14的外表面热贴合连接,第二棉网层14的内表面与第二胶网层15的外表面热贴合连接;第一胶网层11和第二胶网层15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网层11和第二胶网层15的网孔形状均为方形或圆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网层11和第二胶网层15的网孔密度为40-50个/cm2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16的密度为120-160/dm2,透气孔16的直径为0.5-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网层11和第二胶网层15的厚度均为1.5-2.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棉网层12和第二棉网层14的厚度均为0.5-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棉层13的厚度为1-2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均为硅胶网层,硅胶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硅胶 60份

硅油 10份

填充剂 8份

增塑剂 3份

润滑剂 1份

防老剂 1份。

所述硅胶是由乙烯基含量为0.1%的氟硅生胶和乙烯基含量为0.06%的氟硅生胶以重量比1:2.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硅油是由醇基改性硅油、丙烯酰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和羧基改性硅油以重量比为1.4:1:2.4: 0.8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硅灰石、二氧化硅和滑石粉以重量比2:1.5:2.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醋酸甘油酯和乙酰柠檬酸正丁酯以重量比2.6: 1:0.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老剂是由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AW和防老剂IPPD以重量比3.5:2.2:1:0.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均为PET棉网层,PET棉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PET树脂 140份

增塑剂 20份

填充剂 10份

抗冲改性剂 7份

阻燃剂 1份

润滑剂 1份

抗氧剂 1份。

所述PET树脂为特征粘度在0.3dL/g、分子量在20000的PET树脂;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和磷酸二丁酯以重量比1.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00nm的纳米碳酸钙和粒径在150μm的二氧化钛以重量比1:3.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冲改性剂是由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以重量比为1.4: 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是由溴化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是由聚氧化乙烯蜡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以重量比为2.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水杨酸异戊酯、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和双十二碳醇酯以重量比为2.4: 1.5:1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棉网层、棉层和第二棉网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复合芯层;

(2)将第一胶网层的内表面和第二胶网层的外表面均涂覆热熔胶,得到第一胶合层和第二胶合层;

(3)将第一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第二胶合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透气棉;

(4)将透气棉加工成文胸,得到透气棉透气文胸。

所述步骤(1)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50℃,时间为70s。

所述步骤(3)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70℃,时间为40s。

所述步骤(2)中,热熔胶为聚酰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均为硅胶网层,硅胶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硅胶 70份

硅油 15份

填充剂 9份

增塑剂 4份

润滑剂 2份

防老剂 1.2份。

所述硅胶是由乙烯基含量为0.11%的氟硅生胶和乙烯基含量为0.05%的氟硅生胶以重量比1:2.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硅油是由醇基改性硅油、丙烯酰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和羧基改性硅油以重量比为1.6:1:2.2: 0.9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硅灰石、二氧化硅和滑石粉以重量比2.5:1.3:2.0: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醋酸甘油酯和乙酰柠檬酸正丁酯以重量比2.4: 1:0.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老剂是由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AW和防老剂IPPD以重量比3.2:2.0:1:0.8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均为PET棉网层,PET棉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PET树脂 130份

增塑剂 18份

填充剂 9份

抗冲改性剂 6份

阻燃剂 2份

润滑剂 1.5份

抗氧剂 1.5份。

所述PET树脂为特征粘度在0.4dL/g、分子量在18000的PET树脂;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和磷酸二丁酯以重量比1.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05nm的纳米碳酸钙和粒径在120μm的二氧化钛以重量比1:3.0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冲改性剂是由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以重量比为1.6: 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是由溴化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以重量比0.9: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是由聚氧化乙烯蜡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以重量比为2.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水杨酸异戊酯、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和双十二碳醇酯以重量比为2.6:1.3:1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棉网层、棉层和第二棉网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复合芯层;

(2)将第一胶网层的内表面和第二胶网层的外表面均涂覆热熔胶,得到第一胶合层和第二胶合层;

(3)将第一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第二胶合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透气棉;

(4)将透气棉加工成文胸,得到透气棉透气文胸。

所述步骤(1)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52℃,时间为65s。

所述步骤(3)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75℃,时间为38s。

所述步骤(2)中,热熔胶为聚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均为硅胶网层,硅胶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硅胶 80份

硅油 20份

填充剂 10份

增塑剂 5份

润滑剂 3份

防老剂 1.5份。

所述硅胶是由乙烯基含量为0.12%的氟硅生胶和乙烯基含量为0.03%的氟硅生胶以重量比1:3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硅油是由醇基改性硅油、丙烯酰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和羧基改性硅油以重量比为1.8:1:2.0: 1.0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硅灰石、二氧化硅和滑石粉以重量比3:1.0:1.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醋酸甘油酯和乙酰柠檬酸正丁酯以重量比2.2: 1:1.0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老剂是由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AW和防老剂IPPD以重量比3:1.8: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均为PET棉网层,PET棉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PET树脂 120份

增塑剂 15份

填充剂 8份

抗冲改性剂 5份

阻燃剂 3份

润滑剂 2份

抗氧剂 2份。

所述PET树脂为特征粘度在0.6dL/g、分子量在15000的PET树脂;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和磷酸二丁酯以重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10nm的纳米碳酸钙和粒径在100μm的二氧化钛以重量比1:2.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冲改性剂是由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以重量比为1.8: 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是由溴化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是由聚氧化乙烯蜡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以重量比为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水杨酸异戊酯、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和双十二碳醇酯以重量比为2.8:1:1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棉网层、棉层和第二棉网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复合芯层;

(2)将第一胶网层的内表面和第二胶网层的外表面均涂覆热熔胶,得到第一胶合层和第二胶合层;

(3)将第一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第二胶合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透气棉;

(4)将透气棉加工成文胸,得到透气棉透气文胸。

所述步骤(1)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55℃,时间为60s。

所述步骤(3)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80℃,时间为35s。

所述步骤(2)中,热熔胶为聚乙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均为硅胶网层,硅胶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硅胶 90份

硅油 25份

填充剂 11份

增塑剂 6份

润滑剂 4份

防老剂 1.8份。

所述硅胶是由乙烯基含量为0.13%的氟硅生胶和乙烯基含量为0.04%的氟硅生胶以重量比1:3.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硅油是由醇基改性硅油、丙烯酰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和羧基改性硅油以重量比为2:1:1.8: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硅灰石、二氧化硅和滑石粉以重量比3.5:0.8:1.6: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醋酸甘油酯和乙酰柠檬酸正丁酯以重量比2.0: 1: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老剂是由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AW和防老剂IPPD以重量比2.8:1.6:1:1.3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均为PET棉网层,PET棉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PET树脂 110份

增塑剂 13份

填充剂 6份

抗冲改性剂 4份

阻燃剂 4份

润滑剂 2.5份

抗氧剂 2.5份。

所述PET树脂为特征粘度在0.8dL/g、分子量在12000的PET树脂;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和磷酸二丁酯以重量比2.3: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20nm的纳米碳酸钙和粒径在80μm的二氧化钛以重量比1:2.6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冲改性剂是由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以重量比为2: 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是由溴化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以重量比1.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是由聚氧化乙烯蜡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以重量比为1.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水杨酸异戊酯、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和双十二碳醇酯以重量比为3:0.8:1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棉网层、棉层和第二棉网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复合芯层;

(2)将第一胶网层的内表面和第二胶网层的外表面均涂覆热熔胶,得到第一胶合层和第二胶合层;

(3)将第一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第二胶合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透气棉;

(4)将透气棉加工成文胸,得到透气棉透气文胸。

所述步骤(1)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58℃,时间为55s。

所述步骤(3)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85℃,时间为32s。

所述步骤(2)中,热熔胶为聚酯酰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一胶网层和第二胶网层均为硅胶网层,硅胶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硅胶 100份

硅油 30份

填充剂 12份

增塑剂 7份

润滑剂 5份

防老剂 2份。

所述硅胶是由乙烯基含量为0.13%的氟硅生胶和乙烯基含量为0.03%的氟硅生胶以重量比1:3.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硅油是由醇基改性硅油、丙烯酰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和羧基改性硅油以重量比为2.2:1:1.6: 1.2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硅灰石、二氧化硅和滑石粉以重量比4:0.5:1.4: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醋酸甘油酯和乙酰柠檬酸正丁酯以重量比1.8: 1:1.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老剂是由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AW和防老剂IPPD以重量比2.5:1.4:1: 1.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第一棉网层和第二棉网层均为PET棉网层,PET棉网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PET树脂 100份

增塑剂 10份

填充剂 5份

抗冲改性剂 3份

阻燃剂 5份

润滑剂 3份

抗氧剂 3份。

所述PET树脂为特征粘度在1.0dL/g、分子量在10000的PET树脂;所述增塑剂是由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和磷酸二丁酯以重量比2.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30nm的纳米碳酸钙和粒径在50μm的二氧化钛以重量比1:2.4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冲改性剂是由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以重量比为2.2: 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是由溴化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是由聚氧化乙烯蜡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以重量比为1.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水杨酸异戊酯、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和双十二碳醇酯以重量比为3.2:0.5:1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可洗快干的便携式透气文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棉网层、棉层和第二棉网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复合芯层;

(2)将第一胶网层的内表面和第二胶网层的外表面均涂覆热熔胶,得到第一胶合层和第二胶合层;

(3)将第一胶合层、复合芯层和第二胶合层依次叠放后进行热压贴合,得到透气棉;

(4)将透气棉加工成文胸,得到透气棉透气文胸。

所述步骤(1)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60℃,时间为50s。

所述步骤(3)中,热压贴合的温度为190℃,时间为30s。

所述步骤(2)中,热熔胶为聚酰胺。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