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67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防护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医用病理取材手套是医护人员在病理取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用于对医护人员的手部提供保护,以防止病理取材过程中的血液、体液、酸碱液、有机溶剂等对医护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现有的病理取材手套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只能保护手部,无法保护手臂部位;2)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胖瘦的医护人员佩戴,由于不同胖瘦的医护人员手部大小不同,佩戴过程中容易出现太紧或太松的现象,佩戴舒适感低,且不方便佩戴;3)防水防腐蚀性能差,对医护人员的保护效果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主体和袖套,

所述手套主体包括手套内套和手套外套,所述手套内套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手套外套上部的开口部位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手套外套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手套内套上部的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手套内套套设在所述手套外套内部,所述手套内套与手套外套之间形成第一中空层;

所述袖套包括袖套内套和袖套外套,所述袖套内套和袖套外套密封连接,所述袖套内套和袖套外套中间形成第二中空层;

所述袖套底部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袖套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手套内套上部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中空层内处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位置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中空层内处于所述橡胶密封圈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手套外套内壁连接的限位块。

优选的是,所述手套外套的外壁上处于所述限位块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空层连通的第一进气阀和第一出气阀;所述袖套外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中空层连通的第二进气阀和第二出气阀。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内均设置有逆止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袖套外套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中空层和第二中空层进行充气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和与所述充气气囊连接的导管。

优选的是,所述袖套上部的袖套口上还设置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弹性绳长度的调节器。

优选的是,所述袖套外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充气装置的夹持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手套外套的手掌部位上设置有“V”形的防滑条。

优选的是,所述手套外套的手背部位上设置有微型照明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手套外套和袖套外套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聚胺基甲酸酯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手套内套与手套外套之间形成第一中空层,袖套内套和袖套外套中间形成第二中空层,通过对第一中空层和第二中空层充气,使手套内套紧密贴合佩戴者的手掌,能提高佩戴者佩戴手套后手掌的灵活性,方便佩戴者进行操作,又能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同时还能提高手套内套与手部间的密封性;使袖套内套紧密贴合佩戴者的手臂,能提高袖套佩戴的稳定性,防止佩戴者在操作过程中袖套发生滑落,防止污染物对佩戴者的手臂产生污染,能对佩戴者提供有效防护。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通过调节对第一中空层和第二中空层的充气量即可调节手套内套和袖套内套的松紧度,从而能适不同大小的手进行佩戴,手套内套和袖套内套始终能与佩戴者的手部保持很好的贴合。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具有很好的防水防腐蚀效果,能为佩戴者提供有效的保护;本发明的手套外套上设置有“V”形防滑条,能有效增大手套外套与接触物体间的摩擦力,方便佩戴者操作;通过手套外套的手背部位上的微型照明装置进行照明,能在进行病理取材时能起到很大的便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的手套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的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的手套主体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的手套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的手套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套主体;2—袖套;3—手套内套;4—手套外套;5—第一中空层;6—袖套内套;7—袖套外套;8—第二中空层;20—第四连接部;21—袖套口;22—弹性绳;23—调节器;30—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40—第三连接部;41—第一进气阀;42—第一出气阀;43—防滑条;44—微型照明装置;50—橡胶密封圈;51—限位块;70—第二进气阀;71—第二出气阀;73—充气装置;74—充气气囊;75—导管;76—夹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主体1和袖套2,

手套主体1包括手套内套3和手套外套4,手套内套3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31。

手套外套4上部的开口部位设置有第三连接部40,手套外套4通过第三连接部40与手套内套3上部的第一连接部30可拆卸连接。

第一中空层5内处于第三连接部40与第一连接部30连接位置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密封圈50,第一中空层5内处于橡胶密封圈50的下方设置有与手套外套4内壁连接的限位块51。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0和第三连接部40分别为同一条拉链的的两条链带,手套外套4和手套内套3通过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

手套内套3套设在手套外套4内部,手套内套3与手套外套4之间形成第一中空层5。

手套外套4的外壁上处于限位块51下方设置有与第一中空层5连通的第一进气阀41和第一出气阀42。第一进气阀41用于对第一中空层5进行充气,第一出气阀42用于对第一中空层5进行排气。

其中,手套外套4和手套内套3除连接部位外的其他部位均为密封,橡胶密封圈50用于对手套外套4和手套内套3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以使手套外套4和手套内套3之间的中空层保持密封。橡胶密封圈50下方的限位块51用于将橡胶密封圈50限制在手套外套4和手套内套3的连接部位下方的较近位置,以方便对第一中空层5进行充气时,橡胶密封圈50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贴合在手套外套4和手套内套3的连接部位,从而实现橡胶密封圈50对该连接部位的密封。

其中,由于第一进气阀41处于限位块51下方,即处于橡胶密封圈50下方,通过第一进气阀41对第一中空层5进行充气时,在气压作用下,空气将橡胶密封圈50向上推向手套外套4和手套内套3的连接部位,使橡胶密封圈50贴合到该连接部位,从而实现该连接部位的密封,以实现第一中空层5的完全密封。

袖套2包括袖套内套6和袖套外套7,袖套内套6和袖套外套7密封连接,袖套内套6和袖套外套7中间形成密封的第二中空层8;袖套2底部设置有第四连接部20,袖套2通过第四连接部20与手套内套3上部的第二连接部31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1和第四连接部20分别为同一条拉链的的两条链带,手套内套3和袖套2通过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

袖套外套7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中空层8连通的第二进气阀70和第二出气阀71。袖套外套7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中空层5和第二中空层8进行充气的充气装置73。充气装置73包括充气气囊74和与充气气囊74连接的导管75。将导管75与第一进气阀41连接时,通过充气气囊74对第一中空层5充气;将导管75与第二进气阀70连接时,通过充气气囊74对第二中空层8充气。通过对第一中空层5充气,使手套内套3紧密贴合佩戴者的手掌,能提高佩戴者佩戴手套后手掌的灵活性,方便佩戴者进行操作,又能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同时还能提高手套内套3与手部间的密封性,从而能提高其对手部的保护效果;通过对第二中空层8充气,使袖套内套6紧密贴合佩戴者的手臂,能提高袖套2佩戴的稳定性,防止佩戴者在操作过程中袖套2发生滑落,防止污染物对佩戴者的手臂产生污染,能对佩戴者提供有效防护,还能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不同人的手部大小不同,通过调节对第一中空层5和第二中空层8的充气量即可调节手套内套3和袖套内套6的松紧度,使手套内套3和袖套内套6始终能与佩戴者的手部保持很好的贴合,使该手套能适用不同大小的手进行佩戴。

其中,袖套2至少能套至佩戴人员的肘部。

袖套外套7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充气装置73的夹持装置76,充气完成后将充气装置73夹持在夹持装置76即可,不会对佩戴该手套的操作人员的操作造成影响。

第一进气阀41和第二进气阀70内均设置有逆止装置,以防止气体从第一进气阀41和第二进气阀70逆向排出。

袖套2上部的袖套口21上还设置有弹性绳22,弹性绳22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弹性绳22长度的调节器23。弹性绳22的活动端穿过调节器23,并可在调节器23内伸缩,调节器23能扣紧弹性绳22或松开弹性绳22。弹性绳22能进一步使袖套2稳定地套在佩戴者手臂上而不滑落,调节器23调节弹性绳22长度,从而调节袖套口21的松紧度。例如,松开调节器23,将弹性绳22向其活动端拉出,再扣紧调节器23,固定弹性绳22,从而能缩小袖套口21,使袖套口21变紧。

手套外套4的手掌部位上设置有“V”形的防滑条43,以增大手套外套4与接触物体间的摩擦力,如病理取材时用的刀具、夹具等,方便佩戴人员操作。“V”形防滑条43可选用硅胶材质。

手套外套4的手背部位上设置有微型照明装置44,微型照明装置44包括微型照明灯、纽扣电池和开关,佩戴着利用微型照明装置44进行照明,在进行病理取材时能起到很大的便利作用。

手套外套4和袖套外套7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聚胺基甲酸酯层,聚胺基甲酸酯层具有很好的防水、耐腐蚀性能,病理取材过程中易接触血液、酸碱液、有机溶剂等,聚胺基甲酸酯层能有效提高手套外套4的防水防腐性能,对佩戴者形成有效的保护。

手套外套4和袖套外套7选用弹性较弱、防水性能较好的橡胶材质,可选用乳胶;手套内套3和袖套内套6则选用弹性较强、防水性能好的薄膜橡胶。

本发明的病理取材用防护手套使用于病理取材时,先通过第一连接部30和第三连接部40的连接,将手套内套3和手套外套4连接;再通过第二连接部31和第四连接,将袖套2连接在手套内套3上;操作人员再佩戴上手套,通过调节器23调节好袖套口21上的弹性绳22的松紧度,使袖套2固体套在操作人员手臂上;然后利用袖套外套7上的充气装置73对手套内套3与手套外套4之间的第一中空层5、袖套内套6和袖套外套7中间的第二中空层8分别充气,根据操作人员的手部实际大小来控制充气量,使手套内套3和袖套内套6与佩戴者手部保持适宜的贴合度,以使该手套既利于佩戴者操作,又能对佩戴者形成有效保护;使用过程中,操作者还可利用手套外套4的手背部位上的微型照明装置44对取材部位进行照明,以方便取材;使用完毕后,打开第一出气阀42和第二出气阀71,排出第一中空层5和第二中空层8内的空气后,即可方便取下该手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