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及服装用三点一面人体平衡测量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5545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及服装用三点一面人体平衡测量法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及服装用三点一面人体平衡测量法,尤其是一种为服装样板打样提供数据的人体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国家标准gb/t16160以及国际标准iso8559规定了服装用人体测量基本部位以及定义。由于各种特殊体型,如人体溜肩、前冲肩、平肩、驼背等,导致人体测量数据点不准确,在服装制版过程中,制版师需要通过实验来总结数据点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及服装用三点一面人体平衡测量法,该测量方法获取的数据点方便容易找到绘制样板时所需要的基准点,避免了制版时需要通过实验来总结数据点可靠性的缺陷。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是:在所述架体上竖直设置卡槽,在卡槽中布置多个能够沿卡槽上下滑动的滑动扣,在滑动扣上设置有发光源,并且中间的一个滑动扣上的发光源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滑动扣上,以实现上下角度的旋转;在所述滑动扣上设置指示线,在发光源上设置刻度;除了可旋转的发光源外,其他发光源发出的光路路径始终呈水平状,在除可旋转的发光源以外的发光源上设置自动水平仪;在所述卡槽的侧壁设置若干通孔,在通孔中设置顶紧螺栓,通过拧紧通孔中的顶紧螺栓将滑动扣与卡槽顶紧。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呈扇形状,光线的宽度不超过0.1cm。

进一步的,在所述架体上端还设置有陀螺仪。

所述服装用三点一面人体平衡测量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点:

确定颈窝点;确定肱骨头与锁骨衔接的地方为肩点;确定胸点;确定侧颈点;确定后中心线与腰围线的交点为后腰点;确定第七颈椎棘突尖端的点为颈椎点;

(2)测量以下部位:

胸上围:沿臂根水平围量一周的距离;

颈窝点-胸围线:颈窝点至胸围线的距离;

左胸点-肩点:左胸点至肩点的距离;

左胸点-颈窝点:左胸点至颈窝点的距离;

颈窝点-肩点:颈窝点至肩点的距离;

肩点-侧颈点:肩点至侧颈点的距离;

左胸点-侧颈点:左胸点至侧颈点的距离;

侧颈点-前上胸围:侧颈点至前胸上围的距离;

侧颈点-后上胸围:侧颈点至后胸上围的距离;

颈椎点-后上胸围:颈椎点至后上胸围的距离;

颈椎点-后腰点:颈椎点至后腰点的距离;

后腰点-肩点:后腰点至肩点的距离;

乳距:左胸点和右胸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将步骤(2)获取的测量数据点记录在尺寸表中,作为服装样板绘制时的数据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测量时采用的测量工具包括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和测量工具;所述立面垂直定位装置上设置有若干能够发出水平直线状光线的发光源,发光源上下移动设置在立面垂直定位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源中至少一个发光源的发光头转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立面垂直定位装置上端设置有陀螺仪。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工具采用皮尺、直尺或电子数码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测量部位的距离为沿人体外围曲线测量得到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各个部位测量时,采用立面垂直定位装置确定两个测量点,再采用测量工具确定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所述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及服装用三点一面人体平衡测量法,主要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进行对人体各部位尺寸的研究;该测量方法获取的数据点方便容易找到绘制样板时所需要的基准点,避免了制版时需要通过实验来总结数据点可靠性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服装用三点一面人体平衡测量法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所述立面垂直定位装置架体的示意图。

图4为所述立面垂直定位装置的发光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2-卡槽、3-滑动扣、4-发光源、5-通孔、6-自动水平仪、7-指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首先在此讲述下人体测量基准点的定义。

颈椎点(bnp点):第七颈椎棘突尖端的点;侧颈点(snp点):人体肩部与颈部相连接的点;颈窝点(fnp点):颈窝的锁骨上端和正中线的交点;肩点(sp点):肱骨头与锁骨衔接的地方;胸点(bp点):胸部最凸的点;后腰点(o点):后中心线与腰围的交点。

本发明所述服装用三点一面人体平衡测量法,主要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进行对人体各部位尺寸的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不仅适用于其他领域,同样也适用于服装样板的结构绘制以及确保服装所需人体数据在设定的各点之间能够达到平衡的效果。

测量条件为:

1、为了保证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还需借助一种平衡定位测量人体的装备——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如图3、图4所示,所述立面垂直定位装置包括架体1,在架体1上竖直设置卡槽2,在卡槽2中布置多个能够沿卡槽2上下滑动的滑动扣3,滑动扣3的形状与卡槽2相配合;在所述滑动扣3上设置有发光源4,并且中间的一个滑动扣3上的发光源4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滑动扣3上,以实现上下角度的旋转,为了确定可旋转的发光源4上下旋转的角度,在滑动扣3上设置指示线7,在发光源4上设置刻度,通过指示线7的指示可以大致确定发光源4转动的角度;除了可旋转的发光源外,其他发光源发出的光路路径始终呈水平状,为了保证发光源发出的光路为水平状,在发光源上设置自动水平仪6,以保证发光源处于水平状态;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呈扇形状,光线的宽度不超过0.1cm,发光源可以在卡槽2中上下移动,并在需要测定的位置可以将其固定;在所述卡槽2的侧壁设置若干通孔5,在通孔5中设置顶紧螺栓(图中未示出),当需要固定发光源4时,拧紧通孔5中的顶紧螺栓将滑动扣3与卡槽2顶紧,以实现固定。另外,为了保证架体1处于垂直状态,在架体1上端还设置有陀螺仪(图中未示出)。所述测量工具采用皮尺、直尺、电子数码尺以及其他所需要的测量工具。

2、测量工具:皮尺、直尺或其他所需要的尺寸测量工具(如电子数码尺等)。

3、记录工具:印有所需人体测量部位的尺寸表或对应开发的app软件。

服装所需人体尺寸定点定位要求(以女性上半身例,下半身的测量和男性各部位的测量可参照女性上半身的测量,直腰使用者准确的判定各基准点的位置便可):

1、确定点:

根据人体骨骼结构不易变形的特点,确定fnp点(即颈窝点);确定肱骨头与锁骨衔接的地方为sp点(即肩点);正侧方目测女性穿着服装后乳房最高点(含胸罩)为bp点(即胸点);根据服装款式需要,确定snp点(即侧颈点);确定后中心线与腰围线的交点为o点(后腰点);确定第七颈椎棘突尖端的点为bnp点(颈椎点);

2、测量部位:(注:所有测量采用皮尺沿人体外围曲线测量,而非直线距离);

(1)胸上围:沿臂根水平围量一周的距离;

(2)fnp-胸围线:颈窝点至胸围线cm的距离;

(3)bp1-sp:左胸点bp1至肩点sp的距离;

(4)bp1-fnp:左胸点bp1至颈窝点fnp的距离;

(5)fnp-sp:颈窝点fnp至肩点sp的距离;

(6)sp-snp:肩点sp至侧颈点snp的距离;

(7)bp1-snp:左胸点bp1至侧颈点snp的距离;

(8)snp-前上胸围:侧颈点snp至前胸上围的距离;

(9)snp-后上胸围:侧颈点snp至后胸上围的距离;

(10)bnp-后上胸围:颈椎点bnp至后上胸围的距离;

(11)bnp-o:颈椎点bnp至后腰点o的距离;

(12)o-sp:后腰点o点至肩点sp的距离;

(13)bp1-bp2:乳距,左胸点bp1和右胸点bp2之间的直线距离;

通过上述测量得到的数据点来进行样板绘制,其样板的绘制方法采用坐标原型绘制法,方便容易找到绘制样板时所需要的bp点、肩点、侧颈点,由三点确定一个面;不需要制版师通过经验来总结数据点的可靠性,直腰测量时确定点准确,数据无误差,采用坐标原型就可快速绘制一件服装样板,打破了传统的平面制版方法,在国内外出于领先地位;通过此种测量方法,在样板绘制时不再有人体溜肩、前冲肩、平肩、驼背等特殊体型之说;而是通过人体各点的尺寸控制,来权衡服装在人体的平衡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