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大小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448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可变大小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大小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人们出行时携带物品的常用工具,而且不易损坏,市场上的现有行李箱不能改变其容积,没有伸缩或放大的功能,有时候携带的东西较多时就需要使用大的行李箱或者使用几个行李箱才可以,会占用更多的空间,而且使得出行非常不方便,而且在飞机等特殊交通工具上的行李箱是有尺寸限制的,这时候就需要准备两个行李箱,在不同场合使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种可根据需要改变大小的行李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大小的行李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可变大小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箱体和万向轮,行李箱箱体包括支撑部、上盖部以及位于支撑部和上盖部之间且与支撑部和上盖部连接的中间伸缩部,万向轮设置于支撑部上,所述行李箱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支撑杆,支撑杆包括下支撑段、插设于下支撑段上且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下支撑段移动的上支撑段、设置于下支撑段和上支撑段的内部且用于提供使上支撑段向上移动的作用力的弹性元件以及使下支撑段和上支撑段保持相对固定的锁止机构,下支撑段与所述支撑部连接,上支撑段与所述上盖部连接。

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行李箱箱体的内部或外部。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下支撑段上且可旋转的锁止套筒和可旋转的设置于下支撑段上且用于接受锁止套筒施加的压力的夹爪,夹爪在下支撑段上沿周向设置多个且多个夹爪相配合夹紧上支撑段,下支撑段的侧壁上设有让夹爪通过的避让孔,锁止套筒具有在旋转时推动夹爪朝向内侧旋转以与上支撑段的外表面接触的驱动面。

所述驱动面为与所述锁止套筒的轴线相平行的竖直平面且为在锁止套筒内为倾斜设置的斜平面。

所述多个夹爪在所述下支撑段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支撑杆共设置四个且四个支撑杆呈矩形分布。

所述中间伸缩部的材质为聚丙烯。

本发明行李箱,可根据情况改变容积大小,优化了行李箱的储物效果,而且设置长度可调节的支撑体,通过支撑杆的支撑作用,既方便了行李箱箱体容积大小的调节,也可确保行李箱箱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杆的锁止机构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

1、拉杆;2、万向轮;3、支撑部;4、中间伸缩部;5、上盖部;6、支撑杆;601、下支撑段;602、上支撑段;603、锁止套筒;604、夹爪;605、凸台;606、驱动面;607、配合面;608、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大小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箱体以及设置于行李箱箱体上的拉杆1和万向轮2,行李箱箱体包括支撑部3、上盖部5以及位于支撑部3和上盖部5之间且与支撑部3和上盖部5连接的中间伸缩部4,万向轮2设置于支撑部3上。本发明的行李箱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支撑杆6,支撑杆6包括下支撑段、插设于下支撑段上且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下支撑段移动的上支撑段、设置于下支撑段和上支撑段的内部且用于提供使上支撑段向上移动的作用力的弹性元件以及使下支撑段和上支撑段保持相对固定的锁止机构,下支撑段与支撑部3固定连接,上支撑段与上盖部5固定连接。支撑杆6的长度可随行李箱箱体的容积大小改变可改变,支撑杆6的下端固定在支撑部3上,支撑杆6的上端固定在上盖部5上,通过支撑杆6对上盖部5提供支撑作用,确保行李箱箱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行李箱箱体的内部中空,行李箱箱体用于装入需使用者外出时需携带的物品。拉杆1与行李箱箱体的支撑部3固定连接,拉杆1用于使用者拉动行李箱整体进行移动,支撑杆6的长度方向与拉杆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杆6的长度可调节,通过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上支撑段,可以实现支撑杆6的长度的调节。在支撑杆6的长度调节合适后,通过锁止机构将上支撑段锁紧,使下支撑段和上支撑段保持相对固定。下支撑段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杆体,上支撑段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杆体,上支撑段的外直径不大于下支撑段的内直径,上支撑段沿竖直方向插入下支撑段的内孔中。下支撑段的上端具有让上支撑段插入的开口,下支撑段的下端与支撑部3固定连接,上支撑段的上端与上盖部5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锁止机构包括套设于下支撑段上且可旋转的锁止套筒603和可旋转的设置于下支撑段上且用于接受锁止套筒603施加的压力的夹爪604,夹爪604在下支撑段上沿周向设置多个且多个夹爪604相配合夹紧上支撑段,下支撑段的侧壁上设有让夹爪604通过的避让孔,锁止套筒603具有在旋转时推动夹爪604朝向内侧旋转以与上支撑段的外表面接触的驱动面606。锁止套筒603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体,锁止套筒603套设于下支撑段上且两者为同轴,锁止套筒603的圆环形侧壁包围所有夹爪604,通过转动锁止套筒603实现所有夹爪604的同步动作,以夹紧上支撑段或释放上支撑段。夹爪604的一端通过竖直设置的转轴与下支撑段的侧壁转动连接,夹爪604的另一端为用于与上支撑段的外表面接触的夹紧端,夹爪604的旋转中心线处于竖直面内。避让孔为在下支撑段的侧壁上沿径向贯穿设置的通孔,夹爪604的整体或夹紧端通过避让孔,夹爪604可向内侧旋转至与上支撑段的外表面相接触,或向外侧旋转至下支撑段的外壁面与锁止套筒603的内壁面之间的空腔中。

如图3所示,锁止套筒603的内壁面设有突出的凸台605,凸台605处于下支撑段的外壁面与锁止套筒603的内壁面之间的空腔中,凸台605具有一个面朝下支撑段的侧面且该侧面为用于与夹爪604的夹紧端相接触的驱动面606,该驱动面606为锁止套筒603的轴线相平行的竖直平面且为在锁止套筒603内为倾斜设置的斜平面,驱动面606的倾斜方向与锁止套筒603的轴线相垂直,驱动面606具有一个近端和一个远端,近端为驱动面606上的与锁止套筒603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最近的一端,远端为驱动面606上的与锁止套筒60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远的一端。当转动锁止套筒603使得驱动面606的近端与夹爪604的夹紧端接触后,夹爪604夹紧上支撑段,实现上支撑段的锁止固定;当反向旋转锁止套筒603后,驱动面606的远端与夹爪604分离,驱动面606上位于近端和远端之间的部位或近端与夹爪604的夹紧端接触,驱动面606施加至夹爪604上的压力逐渐减小,进而使得夹爪604会将上支撑段逐渐释放,实现上支撑段的解锁。

作为优选的,夹爪604在下支撑段上设置多个且多个夹爪604在下支撑段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夹爪604相配合共同夹紧上支撑段,可提高上支撑段夹紧的可靠性,并确保支撑杆6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锁止套筒603上所设的凸台605的数量与夹爪604的数量相同,各个凸台605分别与一个夹爪604相配合,多个凸台605在锁止套筒603上为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夹爪604和凸台605均分别设置四个。

作为优选的,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夹爪604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段连接,扭簧用于提供使夹爪604朝向外侧旋转的作用力且使夹爪604的夹紧端与驱动面606保持接触状态。在图3所示,当锁止套筒603逆时针旋转时,锁止套筒603通过与夹爪604的夹紧端相接触的驱动面606推动各个夹爪604朝向内侧旋转,夹爪604逐渐夹紧上支撑段,并最终保持夹紧状态;当锁止套筒603顺时针旋转时,锁止套筒603的驱动面606的近端逐渐远离夹爪604的夹紧端,在扭簧的作用下,各个夹爪604朝向外侧旋转,使上支撑段得以解锁,夹爪604并保持与驱动面606相接触的状态。

如图3所示,弹性元件608优选为圆柱螺旋弹簧,且为压簧,弹性元件608的一部分位于下支撑段的内孔中,另一部分位于上支撑段的内孔中,弹性元件608的上端抵触上支撑段,弹性元件608的下端抵触下支撑段,弹性元件608对上支撑段施加的弹性作用力使得上支撑段在解锁后能够相对于下支撑段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支撑杆6的自行伸长。而且配合锁止机构,通过控制锁止套筒603的旋转速度,使得夹爪604施加至上支撑段上的夹紧力逐渐减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上支撑段在弹性元件608施加弹性作用力时向上进行移动时的移动速度,避免上支撑段向上伸出过快而对相关联的其它部件造成损坏。

如图3所示,夹爪604的夹紧端的外壁面为与驱动面606相接触,夹紧端的外壁面为配合面607,夹爪604的夹紧端的内壁面为与上支撑段的外壁面相接触,作为优选的,夹爪604的夹紧端的内壁面上可设置橡胶块,设置于夹爪604的夹紧端的橡胶块与上支撑段的外壁面接触,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橡胶块的摩擦系数大,可以提高夹爪604与上支撑段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上支撑段夹紧后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锁止套筒603套设于下支撑段上且与下支撑段为螺纹连接,相应在下支撑段上设有外螺纹,锁止套筒603上设有内螺纹,在旋转锁止套筒603且使锁止套筒603相对于下支撑段向上移动时,锁止套筒603使所有夹爪604同步向内侧旋转,以夹紧上支撑段,最终使上支撑段与下支撑段保持相对固定;在旋转锁止套筒603且使锁止套筒603相对于下支撑段向下移动时,锁止套筒603内侧的所有夹爪604同步向外侧旋转,以释放上支撑段,实现上支撑段的解锁。将锁止套筒603设置成与下支撑段为螺纹连接的,可以起到自锁的效果,使得夹爪604始终保持夹紧上支撑段的状态,避免上支撑段被夹紧后出现松动的情况出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夹紧的可靠性。

支撑杆6可设置于行李箱箱体的内部或外部。作为优选的,支撑杆6设置于行李箱箱体的中空腔体中,而且支撑杆6共设置四个且四个支撑杆6呈矩形分布。行李箱箱体一般为矩形箱体,四个支撑杆6分别位于行李箱箱体的一个拐角处,设置多个支撑杆6,提高了对行李箱箱体支撑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中间伸缩部4的材质为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中间伸缩部4为环形封闭且沿长度方向可伸缩的结构,中间伸缩部4的下端边缘与支撑部3固定连接,中间伸缩部4的上端边缘与上盖部5固定连接,通过中间伸缩部4的收缩与展开,实现行李箱箱体的容积大小的调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