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发热按擵休闲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419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智能发热按擵休闲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户外运动装备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发热按擵休闲鞋。
背景技术
:休闲鞋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常规的鞋子,除具有基本的功能外,没有更丰富的功能,无法满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例如:现有的休闲鞋,虽然具备保暖效果,但在较为寒冷的环境下,仍然会出现脚被冻伤的情况。为此,在保证保暖性的基础上,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通过增设加热部件的方式提高保暖性的鞋子,但这些带加热功能的鞋子,其加热部件均设置在鞋底或鞋垫上,正对使用者的脚底进行加热。由于加热部件的位置集中,与脚底接触面积有限,加之脚底本就是易出汗的部位,导致安装有加热部件的位置汗湿,而脚背和其他位置却并不温暖,舒适性较差,尤其是针对汗脚使用者,该现象更为明显。同时,现有技术中具有脚部按摩功能的鞋子,通常是在鞋底或鞋垫上设置一些凸点,利用凸点刺激脚掌穴位实现按摩功能,这种结构虽然较为简单,但其按摩效果较差,基本上达不到按摩的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舒适性的智能发热按擵休闲鞋。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发热按擵休闲鞋,包括鞋底、鞋帮、按摩模块、加热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按摩模块和电源模块位于鞋底上且分别与鞋底的前掌部和后掌部相对;所述加热模块的形状及尺寸与鞋帮相配合,且加热模块复合在鞋帮内表面或夹衬在鞋帮内部;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鞋底后掌部上表面的电池安装腔、设置在电池安装腔内的锂电池及与锂电池连接的usb接头;所述加热模块和按摩模块均由锂电池供电。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加热模块和按摩模块均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与手持终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由锂电池供电。优选的,所述按摩模块包括设置在鞋底前掌部上表面的按摩件安装腔及设置在按摩件安装腔内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两块固定在按摩件安装腔内的、沿鞋底宽度方向排布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由控制器控制并由锂电池供电;所述转轴两端靠近端面处还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圆盘,所述圆盘的周面上均匀设置若干沿圆盘径向延伸的连接板;两个圆盘上相对的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一根芯轴,所述芯轴沿转轴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芯轴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固接;所述芯轴外套设按摩滚筒,所述按摩滚筒一大一小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按摩滚筒为pvc材料制成的空心滚筒。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呈等腰三角形。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鞋底上的鞋垫,所述鞋垫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网面层和天然乳胶层。优选的,所述鞋底的内部设置吸湿腔,所述吸湿腔通过z字型的吸湿孔与鞋底的上表面连通,所述鞋底后侧设置有与吸湿腔连通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内设置由内至外单向流通的气阀。优选的,所述usb接头由鞋底的侧面穿出且收纳在位于鞋底侧面的收纳腔内。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为电热硅胶片。优选的,所述鞋底由耐磨橡胶制成,所述耐磨橡胶由如下重量份组成:天然橡胶60份、丁苯橡胶13份、异戊橡胶24份、高苯乙烯树脂13份、硫磺4份、次磺酰胺2.5份、t501抗氧剂2份、炭黑13份、氧化钡5份、硬脂酸2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1、本发明在鞋帮上设置加热模块,通过加热模块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加热,加热产生的热辐射能够实现远红外线理疗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保暖的性能,具备高舒适性。2、由于加热模块内衬在鞋帮内或复合在鞋帮的内表面,加热模块避开了脚底的易汗区域,同时与脚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进一步提升保暖的效果。3、可通过按摩模块对脚底进行按摩,有效的缓解疲劳,达到保健理疗的效果。4、由锂电池和usb接头构成的电源模块,容量大、充电方便迅速。5、优选设置与手持终端连接的控制器,使用者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对按摩模块和加热模块进行控制,并根据个性化需求合理调节温度,使用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摩模块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图6为海绵板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6所示的智能发热按擵休闲鞋,包括鞋底1、鞋帮2、按摩模块3、加热模块4和电源模块5,所述按摩模块3和电源模块5位于鞋底1上且分别与鞋底1的前掌部和后掌部相对,如图1中所示,也就是按摩模块3与使用者的前脚掌所在的区域相对,电源模块5与使用者后脚掌所在的区域相对。这是由于人体足部的中医学穴位主要集中在前脚掌部分,而后脚掌相对较少,故将按摩模块3设置在该处有利于提高按摩的效果。所述加热模块4用于对脚部进行加热,加热模块4具备一定的柔性,可加工成与鞋帮2相适配的形状,也就是说所述加热模块4的形状及尺寸与鞋帮2相配合。加热模块4复合在鞋帮2内表面或夹衬在鞋帮2内部,由于鞋帮2通常为多层结构,如:包括饰面层、内衬层,加热模块4通常设置在饰面层和内衬层之间,舒适感更强。加热模块4也可以黏贴在鞋帮2的内表面,这样加热的性能更好。加热模块4可以是导热性能、绝缘性能优异,且柔性好的电热硅胶片。也可以是电阻丝网或其他起到相同作用的结构。本发明在鞋帮上设置加热模块4,通过加热模块4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加热,加热产生的热辐射能够实现远红外线理疗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保暖的性能,具备高舒适性。同时,由于加热模块4内衬在鞋帮2内或复合在鞋帮2的内表面,加热模块4避开了脚底的易汗区域,同时与脚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进一步提升保暖的效果。另外,通过按摩模块3对脚底进行按摩,有效的缓解疲劳,达到保健理疗的效果。所述电源模块5包括设置在鞋底1后掌部上表面的电池安装腔、设置在电池安装腔内的锂电池及与锂电池连接的usb接头6。所述加热模块4和按摩模块3均由锂电池供电,锂电池容量大,一次充电可长期使用,配备的usb接头能够快速方便的进行充电。所述usb接头6一般由鞋底1的侧面穿出且收纳在位于鞋底1侧面的收纳腔内。也就是说鞋底1的侧面设置一个收纳腔,在usb接头不使用时,可直接收入收纳腔内,该结构较为简单,图中未示出。本发明的按摩模块3和加热模块4的开关按钮可设置在鞋底1的侧面、鞋帮2的表面等,但为了更加方便的操作,更好的做法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加热模块4和按摩模块3均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通常集成安装在电池安装腔内。所述控制器与手持终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由锂电池供电。使用者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apk对按摩模块3和加热模块4进行控制,并根据个性化需求合理调节温度,使用更加的方便。本发明所述的按摩模块3可采用常规的凸点式按摩结构,也就是在按摩模块3对应的位置设置按摩用的凸点,通过凸点刺激按摩脚底穴位实现按摩的功能。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更好的做法是,结合图2-4所示,所述按摩模块3包括设置在鞋底1前掌部上表面的按摩件安装腔及设置在按摩件安装腔内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两块固定在按摩件安装腔内的、沿鞋底1宽度方向排布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一左一右设置在按摩件安装腔内,支撑板7与按摩件安装腔的固定方式既可以是采用铆钉锚定,也可以采用高强度的胶粘接。所述支撑板7之间设置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9与支撑板7连接,也就是说以支撑板7作为轴承9的安装座,然后在轴承9上安装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0连接,转轴8在驱动电机10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驱动电机10由控制器控制并由锂电池供电。在使用时,通过手机app控制驱动电机10转动,驱动电机10转动带动转轴8动作。所述转轴8两端靠近端面处还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圆盘11,圆盘11一方面作为转轴8的加强结构,另一方面作为按摩件的安装载体。所述圆盘11的周面上均匀设置若干沿圆盘11径向延伸的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呈等腰三角形、长条形等,但连接板12呈等腰三角形时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两个圆盘11上相对的连接板12之间均设置有一根芯轴13,所述芯轴13沿转轴8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芯轴1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2固接。所述芯轴13外套设按摩滚筒14,所述按摩滚筒14一大一小交错分布,本发明所述的按摩滚筒14通常为pvc材料制成的空心滚筒。在使用中,转轴8在转动的过程中圆盘11也随转轴8转动,从而带动芯轴13绕着转轴8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其上套设的大小不一的按摩滚筒14交替与使用者的脚底接触,从而实现按摩。同时,由于按摩滚筒14自身可绕着芯轴13进行转动,能够有效的降低驱动电机10的负荷,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例如:有些使用者喜欢脚底直接与按摩滚筒14接触,按摩力度更大,而有些使用者喜欢力度更柔和的按摩。因此,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鞋底1上的鞋垫15,所述鞋垫15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网面层16和天然乳胶层17。网面层16也就是由网状材料制成的表面层,可以是棉网、麻网等。网面层16可提高鞋垫15的透气性,天然乳胶层17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杀灭有害真菌,避免脚气。如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舒适性,更好的做法是,所述鞋底1的内部设置吸湿腔19,所述吸湿腔19通过z字型的吸湿孔18与鞋底1的上表面连通;所述鞋底1后侧设置有与吸湿腔19连通的排出口20,所述排出口20内设置由内至外单向流通的气阀。在踩下时,鞋底1内的吸湿腔19压缩,z字型的吸湿孔18变形关闭,吸湿腔19中的气体由排出口20处排出。抬起脚时,鞋底1内的吸湿腔19恢复原状,此时z字型的吸湿孔18也重新连通,吸湿腔19就如同一个泵一样,将湿气吸入吸湿腔内19,从而使得鞋子内部更加的干燥,舒适。本发明所述的所述鞋底1由耐磨橡胶制成,所述耐磨橡胶由如下重量份组成:天然橡胶60份、丁苯橡胶13份、异戊橡胶24份、高苯乙烯树脂13份、硫磺4份、次磺酰胺2.5份、t501抗氧剂2份、炭黑13份、氧化钡5份、硬脂酸2份。该材料按如下方法加工制成:(1).将gb-10型高速混合机预热至100℃,将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异戊橡胶加入混合机内,在500rpm下搅拌5分钟,然后在600rpm下搅拌20分钟,接着加入高苯乙烯树脂、炭黑和氧化钡并在900rpm下搅拌20分钟。加入余料在900rpm下搅拌15分钟。(2).出料到炼塑机中塑炼20分钟。(3).模压成型,模压1000n,时间2.5小时,温度130℃。(4).切边后制得成品。按上述方法制得的橡胶材料性能指标如下表:测试项目单位测试标准数值强度mpagb/t52816.5硬度邵agb/t5173压缩变形率(100℃*22h)%gb/t1683-818磨耗cm3*(1.61km)—1gb/t1689-19980.0063本发明所使用的橡胶材料压缩变形率性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非常适合用于鞋底1的制作,使得吸湿腔19对湿气的泵送的性能更好。同时,其耐磨性能优异,极大的提高了鞋底1的使用寿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