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397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拍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服装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拍棉机。



背景技术:

前述的拍棉机也称拍匀机,用于将填充到服饰或床上用品的内胆如被套、垫子中的保暖材料如棉、羽绒、棉绒混合物等拍打均匀。

先前,通常以手工方式对填充到并非限于上面提及的产品的内胆中的保暖材料拍匀,这种“作业方式”的欠缺之一,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低;之二,由于是手工拍匀,因而期望的拍匀效果无法保障,因为期望的拍匀效果与工人的经验、工作责任心、情绪乃至体能等相关。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682498u推荐有“一种自动拍绒拍棉机”,该专利方案的积极意义在于:利用机器的自动拍匀代替人力手工拍匀,并且基本上能兑现其说明书第0008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该专利方案仅采用一根传输皮带,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由两人协同作业,两人中的其中一人在拍绒拍棉机的入料口的一端将有待于拍打均匀的产品喂入,而两人中的另一人在拍绒拍棉机的出料口的一端将完成了拍匀产品取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不利于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的缺陷。此外该cn205682498u还存在其它诸方向的欠缺:其一,由于拍棉框(专利称拍杆)的动程是不能调节的,即对厚的产品以及薄的产品拍打的动程是相同的,因而当遇到对薄的产品的拍打时,便存在动程冗余,尤其会产生噪声大、不必要的摩擦损耗增加、滑轨易损坏并且机械振动大等问题;其二,由于机器开机后始终处于开作状态,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时候值机人员需亲自赴其它工位将有待于拍打的产品运送至拍打工位,在这种时段内,虽然传动皮带上无产品,但仍处于周而复始地运动的状态,从而不利于节省电能消耗;其三,由于不能将有可能粘附在完成了拍匀的筒子上下表面的羽绒绒屑、棉屑、纤维尘杂等去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的表面清洁效果产生影响。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场所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仅需一位值机人员即可将有待于拍匀的产品喂入又能将完成了拍匀的产品取离而藉以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的拍棉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拍棉机,包括一机架;一用于将填充有纤维的并且有待于拍匀的筒子输入的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该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一用于将由所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输入的待拍匀筒子内的填充纤维拍匀的前置拍匀机构和后置拍匀机构,该前置拍匀机构以及后置拍匀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前置拍匀机构位于后置拍匀机构的右侧;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将依次经所述前置拍匀机构和后置拍匀机构完成了拍匀的筒子输出的拍匀筒子输出机构,该拍匀筒子输出机构在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该拍匀筒子输出机构的输入口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的拍匀筒子引出口,而拍匀筒子输出机构的输出口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的前侧上部固定有一机架前横梁,在该机架前横梁的上部固定有机架前墙板,在机架的后侧上部固定有一机架后横梁,在该机架后横梁的上部固定有一机架后墙板,机架前、后墙板之间的顶部由墙板顶板封闭,并且在机架的左侧前方和后方各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机架左扩展臂,而在机架的右侧前方和后方同样以水平状态各延伸有一机架右扩展臂,所述拍匀筒子输出机构设置在机架左扩展臂与机架右扩展臂之间,在所述机架前、后横梁之间间隔固定有拍棉框托板,所述的前置拍匀机构和后置拍匀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墙板之间,所述的拍棉框托板分别与所述前置拍匀机构以及后置拍匀机构的下方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包括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待拍匀筒子输送帘和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驱动装置,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的前端通过输送帘主动辊前支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前横梁的右端,而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的后端通过输送帘主动辊后支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后横梁的右端,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的前端通过输送帘从动辊前支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机架前横梁的左端,而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的后端通过输送帘从动辊后支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机架后横梁的左端,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右端套置在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上,而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左端套置在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上,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驱动装置包括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输送帘主动辊传动带和输送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固定在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座上,该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座与所述机架的右端后侧固定,在该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的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轴上固定有一输送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输送帘主动辊传动带的下端套置在所述输送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上,而上端套置在输送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上,该输送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固定在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的后端,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内侧与所述的拍棉框托板接触;在所述机架前横梁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机架前墙板朝向所述机架后墙板的一侧的下部的位置固定有一前压辊轴座,而在机架后横梁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机架后墙板朝向机架前墙板的下部的位置固定有一后压辊轴座,在前压辊轴座与后压辊轴座之间以间隔状态转动地设置有压棉辊,该压棉辊对应于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上方,该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左端构成为所述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口,而右端构成为所述的拍匀筒子引出口,所述的前置拍匀机构以及后置拍匀机构在对应于各两相邻的所述压棉辊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墙板之间,所述的拍棉框托板同样对应于各两相邻的压棉辊之间,所述拍匀筒子输出机构的左端探出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左端,而拍匀筒子输出机构的右端同样探出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右端。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前、后横梁之间并且朝向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口的一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压棉动力辊和一对喂入口压棉辊,压棉动力辊对应于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上方,该压棉动力辊的前端通过压棉动力辊前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前压辊轴座上,而压棉动力辊的后端通过压棉动力辊后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后压辊轴座上,并且该压棉动力辊的后端与压棉动力辊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该压棉动力辊驱动装置包括压棉力辊驱动电机、压棉动力辊传动带和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固定在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座上,该压棉支力辊驱动电机座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后侧,在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的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轴上固定有一压棉动力辊主动传动轮,压棉动力辊传动带的下端套置在所述的压棉动力辊主动传动轮上,而上端套置在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上,而该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固定在所述压棉动力辊的后端,一对喂入口压棉辊同样对应于所述的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上方,该对喂入口压棉辊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喂入口压棉辊前支承座上,而后端转动地支承在喂入口压棉辊后支承座上,喂入口压棉辊前支承座与所述机架前横梁的右端朝向所述机架后横梁的一侧固定,喂入口压棉辊后支承座与机架后横梁的右端朝向机架前横梁的一侧固定,并且喂入口压棉辊前、后支承座彼此前后对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喂入口压棉辊后支承座朝向所述喂入口压棉辊前支承座的一侧或者在喂入口压棉辊前支承座朝向喂入口压棉辊后支承座的一侧设置有一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该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与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侧右端的电气控制器电气控制连接,并且该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为光电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前墙板朝向所述机架后墙板的一侧的长边方向固定有一前导杆滑块固定座,而在机架后墙板朝向机架前墙板的一侧的长边方向并且在对应于前导杆滑块固定座的位置固定有一后导杆滑块固定座,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机架前墙板与机架后墙板之间的位置以并行于机架前墙板以及机架后墙板的长边方向的状态固定有一轴座前固定横梁、一轴座后固定横梁和一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固定横梁,该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固定横梁位于轴座前固定横梁与轴座后固定横梁之间,并且在该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固定横梁的右端前侧固定有一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而在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固定横梁的左端前侧固定有一后置拍匀驱动电机座,所述的前置拍匀机构包括一组前滑动导杆、一组后滑动导杆、一组前连杆、一组后连杆、一组前曲柄、一组后曲柄、一组曲柄驱动轴、一组拍棉框和一前置拍匀动力传动装置,一组前滑动导杆各与一前滑动导杆滑块滑动配合,该前滑动导杆滑块与所述前导杆滑块固定座朝向所述后导杆滑块固定座的一侧固定,一组后滑动导杆的数量与一组前滑动导杆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一组前滑动导杆的位置各与一后滑动导杆滑块滑动配合,该后滑动导杆滑块与后导杆滑块固定座朝向前导杆滑块固定座的一侧固定,一组前连杆以及一组前曲柄的数量均与一组前滑动导杆的数量相等,该组前连杆朝向一组前滑动导杆的一端各通过一前连杆下销轴与一组前滑动导杆铰接,而一组前连杆朝向前曲柄的一端各通过前连杆上销轴与前曲柄的一端铰接,而前曲柄的另一端与一组曲柄驱动轴的前端固定,一组后连杆以及一组后曲柄的数量均与一组后滑动导杆的数量相等,该组后连杆朝向一组后滑动导杆的一端各通过后连杆下销轴与一组后滑动导杆铰接,而一组后连杆朝向后曲柄的一端各通过后连杆上销轴与后曲柄的一端铰接,而后曲柄的另一端与一组曲柄驱动轴的后端固定,并且一组曲柄驱动轴的前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一曲柄驱动轴前支承轴座上,而一组曲柄驱动轴的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一曲柄驱动轴后支承轴座上,并且在一组曲柄驱动轴的前端还各固定有一曲柄驱动轴传动轮,所述的曲柄驱动轴前支承轴座与所述轴座前固定横梁的底部固定,而所述的曲柄驱动轴后支承轴座与所述轴座后固定横梁的底部固定,一组拍棉框的数量与一组曲柄驱动轴的数量相等并且在隔着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的状态下与所述拍匀框托板相对应,该组拍棉框的前端各与所述的一组前滑动导杆的下端固定,而后端各与所述的一组后滑动导杆的下端固定,前置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和前置拍匀传动带,前置拍匀驱动电机与所述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的下端后侧固定,并且该前置拍匀驱动电机的前置拍匀驱动电机轴伸展到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的前侧,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在对应于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的前侧的位置固定在前置拍匀驱动电机轴上,前置拍匀传动带与所述的曲柄驱动轴传动轮以及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传动连接,并且还与转动地设置在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的前侧的一组前置拍匀传动带涨紧轮传动连接;所述的后置拍匀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前置拍匀机构的结构相同的,并且前置拍匀机构以及后置拍匀机构彼此交替地上下运动。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前曲柄上各开设有前曲柄调整孔,在所述的一组后曲柄上并且在对应于前曲柄调整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后曲柄调整孔,当由所述的前连杆上销轴将所述的一组前连杆朝向所述的一组前曲柄的一端在对应于前曲柄调整孔的位置与一组前曲柄铰接时并且同时由所述的后连杆上销轴将所述的一组后连杆朝向所述的一组后曲柄的一端在对应于所述后曲柄调整孔的位置与一组后曲柄铰接时,所述的一组前滑动导杆以及一组后滑动导杆的上下位移行程增大;在所述机架前墙板朝向所述机架后墙板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导杆滑块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位置固定有一挡棉板前固定座,而在机架后墙板朝向机架前墙板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后导杆滑块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位置固定有一挡棉板后固定座,在挡棉板前固定座与挡棉板后固定座之间固定有一挡棉板,所述的一组拍棉框位于挡棉板与所述的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之间,其中:在所述的挡棉板前固定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前滑动导杆的位置开设有前滑动导杆让位孔,而在所述的挡棉板后固定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后滑动导杆的位置开设有后滑动导杆让位孔。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拍匀筒子输出机构包括输出帘主动辊、输出帘从动辊、输出帘和输出帘主动辊驱动装置,输出帘主动辊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输出帘主动辊支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右扩展臂上,输出帘从动辊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输出帘从动辊支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左扩展臂上,并且该输出帘主动辊对应于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右侧下方,而输出帘从动辊对应于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的左侧下方,输出帘的右端套置在输出帘主动辊上,而输出帘的左端套置在输出帘从动辊上,输出帘主动辊驱动装置包括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输出帘主动辊传动带和输出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座上,在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的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轴上固定有输出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输出帘主动辊传动带的下端套置在所述输出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上,而上端套置在输出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上,该输出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固定在输出帘主动辊的后端,其中: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与所述输出帘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拍匀筒子行出通道。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对拍匀筒子的上下表面实施清洁的拍匀筒子表面清洁机构。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拍匀筒子表面清洁机构包括帘罩、外喷气管、内喷气管和吸尘管,帘罩在对应于所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与所述机架的左侧固定,藉由该帘罩使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位于帘罩的帘罩腔内,外喷气管在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的长度方向的左侧的位置固定在帘罩的帘罩端壁上,在该外喷气管的前端构成有一外喷气管进气接口,该外喷气管进气接口伸展到帘罩端壁外,并且由管路与气源装置连接,在外喷气管的管体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外喷气管喷气孔,内喷气管在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的长度方向的右下方的位置固定在一对内喷气管支架之间,并且在内喷气管的前端构成有一内喷气管进气接口,该内喷气管进气接口由管路与气源装置连接,在内喷气管的管体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内喷气管喷气孔,所述的一对内喷气管支架与所述机架的左侧固定,吸尘管与帘罩的左侧固定并且与所述的帘罩腔相通,该吸尘管通过吸尘管路与负压空气发生装置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的下方的位置增设了一用于将完成了拍匀的筒子输出的拍匀筒子输出机构,拍匀筒子输出机构的输出口与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口的方向相同,因而仅需配备一位值机人员即可满足将有待于拍匀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同时将完成了拍匀的筒子在拍匀筒子输出机构的输出口接取的要求,相比于已有技术可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前置拍匀机构、后置拍匀机构以及拍匀筒子表面清洁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一组前曲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机架1,在该机架1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四个角部的位置各转动地设置有一机架行走轮17c,藉由机架行走轮17c而使本发明体现良好的可移动性;示出了一用于将填充有纤维的并且有待于拍匀的筒子输入的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该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上;示出了一用于将由前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输入的待拍匀筒子内的填充纤维拍匀的前置拍匀机构3和后置拍匀机构4,该前置拍匀机构3以及后置拍匀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的机架1上,并且前置拍匀机构3位于后置拍匀机构4的右侧。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拍棉机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用于将依次经前述前置拍匀机构3和后置拍匀机构4完成了拍匀的筒子输出的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该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在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的机架1上,并且该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的输入口(完成了拍匀后的筒子的输入口)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的拍匀筒子引出口232,而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的输出口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

在前述机架1的前侧上部固定有一机架前横梁11,在该机架前横梁11的上部固定有机架前墙板111(也可称“机架前封板”,以下同),在机架1的后侧上部固定有一机架后横梁12,在该机架后横梁12的上部固定有一机架后墙板121(也可称“机架后封板”,以下同),机架前、后墙板111、121之间的顶部由墙板顶板1112封闭,并且在机架1的左侧前方和后方各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机架左扩展臂13a(也可称“机架左延伸臂”,以下同),而在机架1的右侧前方和后方同样以水平状态各延伸有一机架右扩展臂13b(也可称“机架右延伸臂”,以下同),前述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设置在机架左扩展臂13a与机架右扩展臂13b之间,在前述机架前、后横梁11、12之间间隔固定有拍棉框托板13c,前述的前置拍匀机构3和后置拍匀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机架前、后墙板111、121之间,前述的拍棉框托板13c分别与前述前置拍匀机构3以及后置拍匀机构4的下方相对应,也就是说前置拍匀机构3以及后置拍匀机构4在对应于拍棉框板13c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机架前、后墙板111、121之间。

请继续见图1并且结合图2,前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和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驱动装置24,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的前端通过输送帘主动辊前支承座21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机架前横梁11的右端,而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的后端通过输送帘主动辊后支承座21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机架后横梁12的右端,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的前端通过输送帘从动辊前支承座221转动地支承在机架前横梁11的左端,而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的后端通过输送帘从动辊后支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机架后横梁12的左端,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右端套置在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上,而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左端套置在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上,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驱动装置24包括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输送帘主动辊传动带242和输送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243,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固定在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座2411上,该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座2411与前述机架1的右端后侧固定,在该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的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轴上固定有一输送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图中未示出),输送帘主动辊传动带242的下端套置在前述输送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上,而上端套置在输送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243上,该输送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243固定在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的后端,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内侧与前述的拍棉框托板13c接触。

由图1的示意可知:前述的输送帘主动辊前支承座211、输送帘主动辊后支承座212、输送帘从动辊前支承座221以及输送帘从动辊后支承座222是可以调节的,以便使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获得工艺所要求的涨紧效果,由于对输送帘主动辊前支承座211、输送帘主动辊后支承座212、输送帘从动辊前支承座221以及输送帘从动辊后支承座222的调节属于公知技术,因而申请人不再一一赘述。

作为优选的方案,即从安全因素考虑,可在对应于前述输送帘主动辊传送带242的位置配置一输送帘主动辊传动带防护罩2421,该输送帘主动辊传送带防护罩2421的上端可与前述的输送帘主动辊后支承座212连接,而下端可与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机架前横梁11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机架前墙板111朝向前述机架后墙板121的一侧的下部的位置固定有一前压辊轴座112,而在机架后横梁12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机架后墙板121朝向机架前墙板111的下部的位置固定有一后压辊轴座122,在前压辊轴座112与后压辊轴座122之间以间隔状态转动地设置有压棉辊14,该压棉辊14对应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上方,该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左端构成为前述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而右端构成为前述的拍匀筒子引出口232。

进而由图1所示,前述的前置拍匀机构3以及后置拍匀机构4在对应于各两相邻的前述压棉辊14之间的位置(该位置也可称为“空档”)设置在前述机架前、后墙板111、121之间,前述的拍棉框托板13c同样对应于各两相邻的压棉辊14之间,前述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的左端探出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左端,而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的右端同样探出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右端。

继续见图1,在前述机架前、后横梁11、12之间并且朝向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的一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压棉动力辊15和一对喂入口压棉辊16,压棉动力辊15对应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上方,该压棉动力辊15的前端通过压棉动力辊前轴承座15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前压辊轴座112上,而压棉动力辊15的后端通过压棉动力辊后轴承座15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后压辊轴座122上,并且该压棉动力辊15的后端与压棉动力辊驱动装置153传动连接。

请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压棉动力辊驱动装置153包括压棉力辊驱动电机1531、压棉动力辊传动带1532和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1533,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1531固定在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座15311上,该压棉支力辊驱动电机座15311固定在前述机架1的后侧,在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1531的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轴上固定有一压棉动力辊主动传动轮(图中未示出),压棉动力辊传动带1532的下端套置在前述的压棉动力辊主动传动轮上,而上端套置在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1533上,而该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1533固定在前述压棉动力辊15的后端,一对喂入口压棉辊16同样对应于前述的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上方,该对喂入口压棉辊16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喂入口压棉辊前支承座161上,而后端转动地支承在喂入口压棉辊后支承座162上,喂入口压棉辊前支承座161与前述机架前横梁11的右端朝向前述机架后横梁12的一侧固定,喂入口压棉辊后支承座162与机架后横梁12的右端朝向机架前横梁11的一侧固定,喂入口压棉辊前、后支承座161、162彼此前后对应。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对应于前述压棉动力辊传动带1532的位置配设一压棉动力辊传动带防护罩15321。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喂入口压棉辊后支承座162朝向前述喂入口压棉辊前支承座161的一侧设置有一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163,该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163与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前侧右端的电气控制器17d电气控制连接,并且该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163为光电传感器。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前述的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163设置于喂入口压棉辊前支承座161朝向喂入口压棉辊后支承座162的一侧,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

当前述的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有待拍匀筒子引入时,那么由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163采集到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17d,由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驱动装置24的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以及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的输出帘主动辊驱动装置54的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均与电气控制箱17d电气控制连接,因而由电气控制箱17d给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以及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发出工作指令,使前述的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以及下面还要说明的输出帘53运动。反之,当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无(没有)待拍匀筒子喂入时,因待拍匀筒子信号采集器163采集不到信号,电气控制箱17d不发出指令,那么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以及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俱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从而可起到防止空运转并节约电能消耗的作用。

由图1所示,在前述机架前墙板111朝向前述机架后墙板121的一侧的长边方向固定有一前导杆滑块固定座1111,而在机架后墙板121朝向机架前墙板111的一侧的长边方向并且在对应于前导杆滑块固定座1111的位置固定有一后导杆滑块固定座1211,在前述机架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机架前墙板111与机架后墙板121之间的位置以并行于机架前墙板111以及机架后墙板121的长边方向的状态固定有一轴座前固定横梁17a、一轴座后固定横梁17b和一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固定横梁18,该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固定横梁18位于轴座前固定横梁17a与轴座后固定横梁17b之间,并且在该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固定横梁18的右端前侧固定有一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181,而在拍匀动力传动装置固定横梁18的左端前侧固定有一后置拍匀驱动电机座182。

请继续见图1并且结合图2和图3,前述的前置拍匀机构3包括一组前滑动导杆31、一组后滑动导杆32、一组前连杆33、一组后连杆34、一组前曲柄35、一组后曲柄36、一组曲柄驱动轴37、一组拍棉框38和一前置拍匀动力传动装置39,一组前滑动导杆31各与一前滑动导杆滑块311滑动配合,该前滑动导杆滑块311与前述前导杆滑块固定座1111朝向前述后导杆滑块固定座1211的一侧固定,一组后滑动导杆32的数量与一组前滑动导杆31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一组前滑动导杆31的位置各与一后滑动导杆滑块321滑动配合,该后滑动导杆滑块321与后导杆滑块固定座1211朝向前导杆滑块固定座1111的一侧固定,一组前连杆33以及一组前曲柄35的数量均与一组前滑动导杆31的数量相等,该组前连杆33朝向一组前滑动导杆31的一端各通过一前连杆下销轴331与一组前滑动导杆31铰接,而一组前连杆33朝向前曲柄35的一端各通过前连杆上销轴332与前曲柄35的一端铰接,而前曲柄35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352(图3示)与一组曲柄驱动轴37的前端固定,一组后连杆34以及一组后曲柄36的数量均与一组后滑动导杆32的数量相等,该组后连杆34朝向一组后滑动导杆32的一端各通过后连杆下销轴341与一组后滑动导杆32铰接,而一组后连杆34朝向后曲柄36的一端各通过后连杆上销轴与后曲柄36的一端铰接,而后曲柄36的另一端通过等同于前述紧固螺钉352的固定螺钉与一组曲柄驱动轴37的后端固定,并且一组曲柄驱动轴37的前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一曲柄驱动轴前支承轴座371上,而一组曲柄驱动轴37的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一曲柄驱动轴后支承轴座372上,并且在一组曲柄驱动轴37的前端还各固定有一曲柄驱动轴传动轮373,前述的曲柄驱动轴前支承轴座371与前述轴座前固定横梁17a的底部固定,而前述的曲柄驱动轴后支承轴座372与前述轴座后固定横梁17b的底部固定,一组拍棉框38的数量与一组曲柄驱动轴37的数量相等并且在隔着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的状态下与前述拍匀框托板13c相对应,该组拍棉框38的前端各与前述的一组前滑动导杆31的下端固定,而后端各与前述的一组后滑动导杆32的下端固定,前置拍匀动力传动装置39包括前置拍匀驱动电机391、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392和前置拍匀传动带393,前置拍匀驱动电机391与前述的电气控制箱17d电气控制连接,该前置拍匀驱动电机391与前述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181的下端后侧固定(图1示),并且该前置拍匀驱动电机391的前置拍匀驱动电机轴3911伸展到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181的前侧,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392在对应于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181的前侧的位置固定在前置拍匀驱动电机轴3911上,前置拍匀传动带393与前述的曲柄驱动轴传动轮373以及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392传动连接,并且还与转动地设置在前置拍匀驱动电机座181的前侧的一组前置拍匀传动带涨紧轮1811传动连接;前述的后置拍匀机构4的结构是与前述前置拍匀机构3的结构相同的,并且前置拍匀机构3以及后置拍匀机构4彼此交替地上下运动的。图1中示出了一组拍棉框38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一拍棉框固定座381分别与一组前滑动导杆31的下端以及一组后滑动导杆32的下端相固定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一组前滑动导杆31以及一组后滑动导杆32的数量各为三根,相应的一组前、后连杆33、34、一组前、后曲柄35、36、一组曲柄驱动轴37以及一组拍棉框38的数量也各为三个,但是显然不应受到限制,例如根据需要既可减少至两个,又能增加至四个或更多。此外由图1和图2的示意可知:后置拍匀机构4相对于前置拍匀机构3的单元组合数量少一个,但也不应受到图示数量的限制。又,由于前置拍匀传动带393与曲柄驱动轴传动轮373(共三个)、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392(共三个)以及一组前置拍匀传动带涨紧轮1811(共三个)的传动连接关系已在图2中得到了清楚的示意,因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由于一组后曲柄36的结构是与一组前曲柄35完全相同的,因而在图3中仅示出了一组前曲柄35中的其中一个前曲柄,具体而言,在前述的一组前曲柄35上各开设有前曲柄调整孔351。同样的道理,在前述的一组后曲柄36上并且在对应于前曲柄调整孔351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后曲柄调整孔,当由前述的前连杆上销轴332将前述的一组前连杆33朝向前述的一组前曲柄35的一端在对应于前曲柄调整孔351的位置与一组前曲柄35铰接时并且同时由前述的后连杆上销轴将前述的一组后连杆34朝向前述的一组后曲柄36的一端在对应于前述后曲柄调整孔的位置与一组后曲柄36铰接时,前述的一组前滑动导杆31以及一组后滑动导杆32的上下位移行程增大,反之亦然。由此可知,一组前连杆33与一组前曲柄35的铰接点是可根据被拍匀的筒子的厚薄变化进行调整的,一组后连杆34与一组后曲柄36的铰接点的位置变化同例。

在前述机架前墙板111朝向前述机架后墙板12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前导杆滑块固定座111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位置固定有一挡棉板前固定座1113,而在机架后墙板121朝向机架前墙板11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后导杆滑块固定座121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位置固定有一挡棉板后固定座1212,在挡棉板前固定座1113与挡棉板后固定座1212之间固定有一挡棉板113,前述的一组拍棉框38位于挡棉板113与前述的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之间,其中:在前述的挡棉板前固定座111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组前滑动导杆31的位置开设有前滑动导杆让位孔11131,而在前述的挡棉板后固定座121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组后滑动导杆32的位置开设有后滑动导杆让位孔12121。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包括输出帘主动辊51、输出帘从动辊52、输出帘53和输出帘主动辊驱动装置54,输出帘主动辊51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输出帘主动辊支承座51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机架右扩展臂13b上,输出帘从动辊52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输出帘从动辊支承座52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机架左扩展臂13a上,并且该输出帘主动辊51对应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右侧下方,而输出帘从动辊52对应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的左侧下方,输出帘53的右端套置在输出帘主动辊51上,而输出帘53的左端套置在输出帘从动辊52上,输出帘主动辊驱动装置54包括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输出帘主动辊传动带542和输出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543,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与前述的电气控制箱7d电气控制连接并且固定在前述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座2411上,在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1的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轴上固定有输出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图中未示出),输出帘主动辊传动带542的下端套置在前述输出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上,而上端套置在输出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543上,该输出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543固定在输出帘主动辊51的后端,其中: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与前述输出帘5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拍匀筒子行出通道25。

由图2的示意并且结合申请人在上面的说明可知,前述的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以及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共用一个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座2411.此外,作为优选的方案,可在对应于输出帘主动辊传动带542的位置配设一输出帘主动辊传动带护罩5421。图1和图2中示出的并在上面提及的输出帘主动辊支承座511以及输出帘从动辊支承座521是可以调整的,因属于公知常识,因而同样不再展开说明。

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机架1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对拍匀筒子的上下表面实施清洁的拍匀筒子表面清洁机构6。

前述的拍匀筒子表面清洁机构6包括帘罩61、外喷气管62、内喷气管63和吸尘管64,帘罩61在对应于前述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与前述机架1的左侧固定,藉由该帘罩61使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位于帘罩61的帘罩腔611内,外喷气管62在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的长度方向的左侧的位置固定在帘罩61的帘罩端壁612上(前后端端壁),在该外喷气管62的前端构成有一外喷气管进气接口621,该外喷气管进气接口621伸展到帘罩端壁612外,并且由管路与气源装置例如空气压缩机连接,在外喷气管62的管体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外喷气管喷气孔622,内喷气管63在对应于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的长度方向的右下方的位置固定在一对内喷气管支架631之间,并且在内喷气管63的前端构成有一内喷气管进气接口632,该内喷气管进气接口632由管路与气源装置如前述的空气压缩机连接,在内喷气管63的管体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内喷气管喷气孔633,前述的一对内喷气管支架631与前述机架1的左侧固定,吸尘管64与帘罩61的左侧固定并且与前述的帘罩腔611相通,该吸尘管64通过吸尘管路与负压空气发生装置如负压风机或抽真空泵连接。

申请人对前述拍匀筒子表面清洁机构6的工作原理作简要说明,当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将由前置拍匀机构3以及后置拍匀机构4完成了拍匀(将筒子内的填充纤维拍平伏)的筒子从拍匀筒子引出口232引至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的结构体系的输出帘53的左端的输入口的过程中,由外喷气管62上的外喷气管喷气孔622将粘附在筒子一侧表面的纤维尘屑吹散,同时由内喷气管63上的内喷气管喷气孔633将粘附在筒子另一侧表面的纤维尘屑吹散,吹离于筒子表面的纤维尘杂弥散在帘罩腔611内,并由吸尘管64吸出,引至集尘袋内。

申请人对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电气控制箱17d的指令下,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驱动装置24的结构体系的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241工作,由输送帘主动辊驱动电机轴带动固定其上的输送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由该输送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带动输送帘主动辊传动带242,由输送帘主动辊传动带242带动输送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243,由该输送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243带动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运动,从而由该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带动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围绕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主动辊21以及待拍匀筒子输送帘从动辊22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移动的移运平面,以便将一个个有待于拍匀的筒子从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引入并直至从拍匀筒子引出口232引出。

申请人对前置拍匀机构3的工作过程作如下说明,前置拍匀机构3的前置拍匀动力传动装置39的结构体系的前置拍匀驱动电机391在接到来自于电气控制箱17d的工作指令后进入工作状态,经前置拍匀驱动电机391的前置拍匀驱动电机轴3911带动固定其上的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392,由前置拍匀驱动主动轮392带动前置拍匀传动带393,由前置拍匀传动带393带动固定在一组曲柄驱动轴37上的各个曲柄驱动轴传动轮373,由曲柄驱动轴传动轮373带动一组曲柄驱动轴37,由一组曲柄驱动轴37同时带动一组前曲柄35和一组后曲柄36。由一组前曲柄35带动一组前连杆33,由一组前连杆33带动一组前滑动导杆31上下交替运动,由一组前滑动导杆31带动前方的拍棉框固定座381,由拍棉框固定座381带动一组拍棉框38的前端,与此同时,由一组后曲柄36带动一组后连杆34,由一组后连杆34带动一组后滑动导杆32上下交替运动,由一组后滑动导杆32带动后方的拍棉框固定座381,由拍棉框固定座381带一组拍棉框38的后端,从而由一组拍棉框38对由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输入的待拍匀筒子内的填充纤维如羽绒等拍匀。一组拍棉框38的形状呈口字形,也可呈日字形或目字形。

如前述,由于后置拍匀机构4的结构与前述前置拍匀机构3的结构相同,因而工作原理也相同,差异仅在于:当隶属于前置拍匀机构3的一组拍棉框38下行并处于对筒子拍打的状态时,隶属于后置拍匀机构4的一组拍棉框上行,反之同例。

申请人对前述拍匀筒子输出机构5的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在输出帘主动辊驱动装置54的结构体系的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收到电气控制箱17d的工作指令后即进入工作状态,由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541的输出帘主动辊驱动电机轴带动固定其上的输出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图中未示出),由该输出帘主动辊驱动主动轮通过套置其上的输出帘主动辊传动带542带动输出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543,由该输出帘主动辊从动传动轮543带动输出帘主动辊51,从而使输出帘53围绕输出帘主动辊51以及输出帘从动辊52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移动的移运平面,将由前述拍匀筒子引出口232引入的完成了拍匀的筒子自左端传送到输出帘53的右端。在前述过程中,由于输出帘53的输出口对应于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又由于输出帘53的输入口对应于拍匀筒子引出口232,因而只需一位工人在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的部位进行操作,便可满足将有待于拍匀的筒子引入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以及将完成了拍匀的筒子从输出帘53的右端即前述的输出口取离。

在前述工作过程中,具体而言,在待拍匀筒子输入机构2工作的过程中,前述的压棉动力辊驱动装置153也处于工作状态,由与电气控制箱17d电气控制连接的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1531在接到来自于电气控制箱17d的指令后进入工作状态,由压棉动力驱动电机1531的压棉动力辊驱动电机轴带动固定其上的压棉动力辊主动传动轮,由压棉动力辊主动传动轮带动与其连接的压棉动力辊传动带1532,由压棉动力辊传动带1532带动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1533,由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1533带动压棉动力辊15,由压棉动力辊15配合待拍匀筒子输送帘23将有待于拍匀的筒子自待拍匀筒子喂入口231向拍匀筒子引出口232的方向挟送。优选地,前述的压棉辊14可通过相应的过渡传动带与压棉动力辊从动传动轮1533传动连接。

综上前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