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杀菌作用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3190发布日期:2019-05-28 19:4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杀菌作用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杀菌作用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鞋底是鞋子的重要部件,在日常使用中,人在走路时脚底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脚底又会产生反作用力,使脚底产生酸痛等不舒适感。

鞋底一般包括前脚掌部、中足部、后脚跟部,前脚掌部由于相对于其他部位要经常弯曲,故现有鞋底基本上都开设有沿鞋底宽度方向的横向凹槽,以增加鞋底前脚掌部的柔韧度,使前脚掌部易于弯曲。但是现有的鞋底开设横向凹槽比较粗糙,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原理,不舒服的鞋子对人们脚掌的负荷加大,容易感觉累,同时没有杀菌的作用。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杀菌作用的鞋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杀菌作用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底面层和粘在底面层的脚床层,所述底面层的底部设置有前纹路区和后纹路区,所述脚床层的竖直方向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底面层与脚床层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前纹路区为由若干沿底面层的长度方向的凸块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后纹路区为以脚底为中心向四周均匀分布的若干防滑块。

进一步的,防滑块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增加的紫外灯,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不会出现脚臭的现象,穿着舒适,采用前纹路区和后纹路区能提高鞋底的耐磨性能,同时抓地能力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其中:1、鞋底本体,2、底面层,3、脚床层,4、前纹路区,5、后纹路区,6、凹槽,7、支撑座,8、紫外线灯,9、加强筋,10、凸块,11、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带有杀菌作用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包括底面层2和粘在底面层的脚床层3,底面层2的底部设置有前纹路区4和后纹路区5,脚床层3的竖直方向上开有凹槽6,凹槽6内设置有支撑座7,支撑座7上设置有紫外线灯8,底面层2与脚床层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9;前纹路区4为由若干沿底面层的长度方向的凸块10组成;凸块1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后纹路区5为以脚底为中心向四周均匀分布的若干防滑块11,防滑块1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增加的紫外灯,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不会出现脚臭的现象,穿着舒适,采用前纹路区和后纹路区能提高鞋底的耐磨性能,同时抓地能力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杀菌作用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底面层和粘在底面层的脚床层,底面层的底部设置有前纹路区和后纹路区,脚床层的竖直方向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紫外线灯,底面层与脚床层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增加的紫外灯,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不会出现脚臭的现象,穿着舒适,采用前纹路区和后纹路区能提高鞋底的耐磨性能,同时抓地能力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蓓蓓鞋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0
技术公布日:2019.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