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衣的冷热量补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521发布日期:2018-07-07 01:4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空调衣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衣的冷热量补给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常用的制冷/制热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舒适感,由于空调器只能安装在固定场所,不能随身携带,使得空调器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炎热的夏天或者寒冷的冬季,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在外执勤的交警、在外维护环境整洁的清洁工、锅炉车间或铸造车间工作的工人等场景,空调器均无法使用。而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不仅给工作带来不便,甚至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如时常发生的中暑现象等。

开放式空间人体舒适性的解决方案成为空气调节技术的一个热题,对于解决开放空间的局部冷却方面,普通空调器的冷空气强制对流换热形式不节能,因为空间中空气时刻在流通,用于局部换热的冷空气远没有浪费到其他无用空间内的冷空气多,导致能源的浪费。开放式局部空间冷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体舒适性,空调衣是很好的舒适性解决方案,且节能。

在申请号为201310261206.5,发明名称为一种可脱卸的制冷制热空调衣的专利申请中,其公开的空调衣的面料中含有管路,该管路的进口及出口连接外接的热泵系统,空调衣管路中的液体通过与外接热泵系统的换热器进行换热,待空调衣的温度达到需求温度,即可将空调衣从热泵系统上脱离。由于该专利申请中的空调衣内设置有管路,导致空调衣使用者穿戴时不方便。另外,在该专利申请中,为空调衣补充冷热量时,需要将空调衣内的管路进口和出口连接到热泵系统,操作非常不便,且利用液体管路为空调衣补能的方式耗时较长。

基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提升空调衣的穿戴感受,以及提高为空调衣补能的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衣的冷热量补给设备,所述空调衣包含蓄热物质,所述冷热量补给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冷热源换热器,所述空调衣能够与所述冷热源换热器接触,并因此从所述冷热源换热器获取冷/热量。

在上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冷热源换热器连接有制冷/制热装置,所述制冷/制热装置用于向所述冷热源换热器提供冷/热量。

在上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制热装置为制冷/制热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换向阀。

在上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通过冷媒的循环为所述第一换热器提供冷/热量,并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冷/热量提供给所述冷热源换热器。

在上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冷热源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通过冷媒的循环直接为所述冷热源换热器提供冷/热量。

在上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热物质为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能够储存所述冷热量,以及将所述冷热量缓慢释放给所述空调衣的穿戴者。

在上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衣包括:空调帽,和/或空调上衣,和/或空调下衣,和/或空调鞋。

在上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冷热量补给设备设置为箱体结构,所述冷热源换热器水平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以使所述空调衣能够平铺于所述冷热源换热器上。

在上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冷热量补给设备还包括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蓄热物质的状态智能地控制所述冷热量补给设备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衣共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上述中的冷热量补给设备,所述多个冷热量补给设备分布于不同场所,以便使用者在不同场所更换空调衣。。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冷热量补给设备利用冷热源换热器直接为空调衣提供冷/热量,无需在空调衣内设置管路,使得空调衣的穿戴更加方便。并且,当空调衣冷/热量不足时,只需将空调衣放置于冷热量补给设备内的冷热源换热器上即可,操作更加便捷。另外,相比于现有利用空调以内的管路为空调衣补充冷/热量的方式(即需要将空调衣内的管路中的液体加热或冷却到需要的温度),本发明的冷热量补给设备直接对空调衣本体加热或冷却,从而能够更快速地为空调衣补充冷/热量,提升补能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空调衣的冷热量补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首先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空调衣的冷热量补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起见,图1中省略了制冷/制热装置。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冷热量补给设备1设置为箱体结构,该冷热量补给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冷热源换热器11,冷热源换热器11上用于放置空调衣2,空调衣2可以从冷热源换热器11获取冷/热量。其中,空调衣2包含蓄热物质,该蓄热物质可以为相变材料,空调衣2利用相变材料储存获取的冷/热量,在人们穿着该空调衣2后,空调衣2可以通过相变材料将冷/热量缓慢释放给空调衣的穿戴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冷热量补给设备利用冷热源换热器11直接为空调衣2提供冷/热量,无需在空调衣2内设置管路,使得空调衣的穿戴更加方便。并且,当空调衣2冷/热量不足时,只需将空调衣2放置于冷热量补给设备1内的冷热源换热器11上即可,操作更加便捷。另外,相比于现有利用空调以内的管路为空调衣补充冷/热量的方式(即需要将空调衣内的管路中的液体加热或冷却到需要的温度),本发明的冷热量补给设备直接对空调衣2本体加热或冷却,从而能够更快速地为空调衣补充冷/热量,提升补能效率。

继续参照图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冷热源换热器11水平地设置于冷热量补给设备1内,以使空调衣2能够平铺于冷热源换热器11上,通过增加空调衣2与冷热源换热器11的接触面积提升为空调衣2补能的效率。图1中仅示例性地在冷热源换热器11示出了一个空调衣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冷热源换热器11的面积放置多个空调衣2,即理论上冷热源换热器11上不限制放置的空调衣2的具体数量。

优选地,冷热源换热器11可以有多个,多个冷热源换热器11沿竖直方向平行地设置于冷热量补给设备1内。此外,空调衣2除了图1中示出的空调上衣形式外,还可以是空调帽、空调下衣、空调鞋等。

在一种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冷热源换热器11连接有制冷/制热装置(图1中未示出),该制冷/制热装置用于向冷热源换热器11提供冷/热量。举例而言,该制冷/制热装置可以是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如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循环系统),该制冷/制热循环系统主要包括设置于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换向阀。将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冷热量补给设备1内部(与冷热源换热器11相接触),将第二换热器设置在冷热量补给设备1外部,通过切换四通阀的流向改变冷媒在该制冷/制热循环系统中的流向,使得第一换热器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从而为冷热源换热器11提供冷/热量。关于冷媒的循环制冷/制热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空调器制冷/制热原理,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实施例中,冷热源换热器11通过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获取冷/热量。除该方式外,还可以将冷热源换热器11和第一换热器设置为一体结构,换言之,将冷热源换热器11作为制冷/制热循环系统中的第一换热器。这样一来,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通过冷媒的循环直接为冷热源换热器11提供冷/热量,从而使冷热源换热器11获取冷/热量的效率大大提升,进而更加有效率地为空调衣2提供冷/热量。

除此之外,该制冷/制热装置还可以是电加热器等其他能够加热或冷却冷热源换热器11的装置,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对其他制冷/制热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冷热量补给设备1设置为箱体结构仅作为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将冷热量补给设备1设置为其他任何事宜的结构,例如设置为圆柱状等。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该冷热量补给设备1的外观设置为各种形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发明的冷热量补给设备可以分布于不同场所,以给不同场所的空调衣提供冷/热量,使空调衣穿戴者可以在任意范围内自由活动,从而极大地便利了空调衣的使用者,给空调衣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举例而言,在需求比较大的区域使冷热量补给设备的分布密集一些,而需求比较小的区域使冷热量补给设备的分布疏散一些,一旦空调衣穿戴者的空调衣冷/热量不足时,找到最近的冷热量补给设备对空调衣进行“补能”,而且本发明的冷热量补给设备可以快速完成空调衣的“补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本发明的冷热量补给设备1还包括智能控制器,该智能控制器用于根据蓄热物质的状态智能地控制冷热量补给设备1的工作状态。举例而言,可以在冷热量补给设备1内设置相应的监测空调衣温度的传感器、监测有无空调衣的传感器等相应的传感器,在后通过控制器接收相应的传感器信号控制冷热量补给设备1启动或关闭等。此外,还可以在冷热量补给设备1上设置声音提示装置,空调衣补能完成或者出现故障时发出相应的提示。另外还可以为该冷热量补给设备设置智能门锁,经过验证后的合法用户才可以解锁冷热量补给设备1等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