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衬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00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羽绒衬衫。



背景技术:

衬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那时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衬衫,是无领、袖的束腰衣,到了18世纪末,英国人穿高领衬衫,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高领衬衫被淘汰,形成现在的立翻领西式衬衫。19世纪40年代,西式衬衫传入中国,衬衫最初多为男用,20世纪50年代渐被女子采用,现已成为常用服装之一,衬衫可以穿在内外上衣之间、也可单独穿用的上衣,现有的衬衫一般都比较单薄,当天气变凉以后如果只穿一件衬衫就容易着凉,如果再衬衫外面再加一件外套又显得太臃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保暖性好的衬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羽绒衬衫,能够增强衬衫的保暖性,提升了衬衫穿着的舒适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羽绒衬衫,包括衣身、衣袖、衣领、门襟、纽扣和扣孔,所述衣身的两侧设有衣袖,所述衣身的上部设有衣领,所述衣身的正面设有竖向设置的门襟,所述门襟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纽扣,所述门襟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纽扣相配合的扣孔,所述衣身和衣袖均包括外层、羽绒层和内层,所述外层设在内层的外侧,所述羽绒层填充在外层与内层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内侧缝制有内口袋。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缝有多条用于分隔羽绒层的定位线。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的边缘与内层的边缘相缝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羽绒层,能够提升衬衫的保暖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强衬衫的保暖性,提升了衬衫穿着的舒适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羽绒衬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身、2-衣袖、3-衣领、4-门襟、5-纽扣、6-扣孔、7-外层、8-羽绒层、9-内层、10-定位线、11-内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羽绒衬衫,包括衣身1、衣袖2、衣领3、门襟4、纽扣5和扣孔6,所述衣身1的两侧设有衣袖2,所述衣身1的上部设有衣领3,所述衣身1的正面设有竖向设置的门襟4,所述门襟4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纽扣5,所述门襟4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纽扣5相配合的扣孔6,所述衣身1和衣袖2均包括外层7、羽绒层8和内层9,所述外层7设在内层9的外侧,所述羽绒层8填充在外层7与内层9之间,所述衣身1的内侧缝制有内口袋11,所述外层7与内层9之间缝有多条用于分隔羽绒层7的定位线10,所述外层7的边缘与内层9的边缘相缝合。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羽绒衬衫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衣身1的两侧设有衣袖2,在衣身1的上部设有衣领3,在衣身1的正面设有竖向设置的门襟4,在门襟4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纽扣5,在门襟4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纽扣5相配合的扣孔6,衣身1和衣袖2均包括外层7、羽绒层8和内层9,外层7设在内层9的外侧,羽绒层8填充在外层7与内层9之间,当天气变凉以后,羽绒层8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提升了衬衫的保暖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强衬衫的保暖性,提升了衬衫穿着的舒适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绒衬衫,包括衣身、衣袖、衣领、门襟、纽扣和扣孔,所述衣身的两侧设有衣袖,所述衣身的上部设有衣领,所述衣身的正面设有竖向设置的门襟,所述门襟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纽扣,所述门襟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与纽扣相配合的扣孔,所述衣身和衣袖均包括外层、羽绒层和内层,所述外层设在内层的外侧,所述羽绒层填充在外层与内层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强衬衫的保暖性,提升了衬衫穿着的舒适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单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绿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3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