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71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与健康,跑步作为一项人们最热衷的健身运动之一,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并且随着全国各地兴起的马拉松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也加入到跑步运动中去,社会普及率逐年增高。但是跑步这项运动对于人体也会存在一定的运动伤害,例如对膝盖的伤害以及对脚踝的伤害等,一旦运动者遭受了这类伤害,对其身体造成的影响会很大,通常需要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去恢复,给运动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创伤。

鞋主要由鞋面和鞋底构成,鞋子是否舒适,首先取决于鞋底,鞋底是鞋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它直接受到地面的摩擦冲击,同时将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给足部。鞋底尤其需要具有足够的减震功能,才能避免运动冲击力带来的伤害,从而实现锻炼或竞技的目的,人们希望双脚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减轻运动疲劳感。

于是人们实用新型了带有气垫的运动鞋,气垫式运动鞋是用来减少剧烈运动对关节的冲击而发明的。这类气垫式运动鞋一般将气垫设置在鞋垫与鞋底之间,用于缓冲来自鞋底对脚的冲击载荷。但是,在日常的运动中,由于路面不平整,当鞋踩到地面的石头或者运动时踩到别人的脚,鞋底会发生一定角度的翻转,这样的话会使运动鞋的穿着者发生脚踝扭伤或骨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崴脚。气垫鞋的缓冲效果较好,但由于气垫鞋的鞋底一般是由橡胶制成,外部鞋底的橡胶在压缩后回弹速度较慢,跑步的时候,两只脚的交替时间很短,如果回弹速度不及时,可能更容易崴脚。因此,一种可以防止崴脚和增加鞋底回弹速度的减震平衡气垫鞋则显得更加实用和高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并且可以增加鞋底在压缩后的回弹速度,有效防止运动中出现崴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包括鞋底,该鞋底内设有两个气囊室,该两个气囊室在该鞋底的左右方向上分布设置,该两个气囊室内分别设有两个气囊体,该两个气囊体互相连通,该两个气囊室和该两个气囊体可压缩和回弹,在该两个气囊室内和/或该两个气囊体内还设有用于增加回弹速度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该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进一步地,该弹性件设置在每个气囊体内,该弹性件的底端与对应气囊体的底部连接,该弹性件的顶端与对应气囊体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该鞋底于每个气囊室的顶部沿径向朝向气囊室的中心突出形成凸缘,该弹性件设置在每个气囊室内且位于气囊体外,该弹性件的底端与该鞋底连接,该弹性件的顶端与该凸缘连接。

进一步地,该气垫鞋还包括鞋垫,该鞋垫与该鞋底结合将该两个气囊体分别固定在该两个气囊室内。

进一步地,该弹性件设置在每个气囊室内且位于气囊体外,该弹性件的底端与该鞋底连接,该弹性件的顶端与该鞋垫连接。

进一步地,该弹性件设置在每个气囊室内且位于气囊体外,每个气囊体为环状且环绕设有中心孔,该弹性件容纳在该中心孔内,该弹性件的底端与该鞋底连接,该弹性件的顶端与该鞋垫连接。

进一步地,该两个气囊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该两个气囊体和连通该两个气囊体的连接管构成一排减震系统。

进一步地,该减震系统的数量为一排或多排且仅设置在该鞋底的后跟部位,或者该减震系统的数量为多排且同时分布在该鞋底的后跟部位和前掌部位。

进一步地,该鞋垫的下表面设有一条用于容纳该连接管的连接管槽,或者该鞋底的上表面设有一条用于容纳该连接管的连接管槽。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鞋底内设置两个气囊室,在该两个气囊室内分别设置两个气囊体,且该两个气囊体互相连通,可以缓冲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由于气囊体之间相互连通,当鞋底一侧的气囊室外有石头等异物时,该侧的气囊室和气囊体被压缩,由于两侧的气囊室是连通的,导致另一侧的气囊体膨胀并带动气囊室拉伸对地面进行作用,形成与鞋底侧翻趋势相反的扭矩,阻止鞋底侧翻,使鞋底保持了相对的平衡,从而有效防止崴脚。而且,通过在该两个气囊室内和/或该两个气囊体内设置弹性件,该两个气囊室和该两个气囊体在被踩下压缩之后的释放阶段,弹性件可以增加气囊室和气囊体的回弹速度,使得该鞋底在被再次踩下之前已充分回弹,从而避免了由于外部鞋底的橡胶在压缩后回弹速度较慢,跑步的时候两只脚的交替时间很短,如果回弹速度不及时可能导致的崴脚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气垫鞋在去除鞋面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气垫鞋的鞋垫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气垫鞋的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着V-V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6a至图6b为图5的不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减震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鞋底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的主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中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气垫鞋在去除鞋面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气垫鞋的鞋垫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气垫鞋的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沿着V-V线的截面示意图,请参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气垫鞋包括鞋底12,该鞋底12内设有两个气囊室121,该两个气囊室121在该鞋底12的左右方向上分布设置,该两个气囊室121内分别设有两个气囊体21,该两个气囊体21互相连通,该两个气囊室121和该两个气囊体21可压缩和回弹,在该两个气囊室121内和/或该两个气囊体21内还设有用于增加回弹速度的弹性件125。

该弹性件125例如为弹簧或弹片(图中以弹簧为例进行示意)。该两个气囊体21内例如填充有空气或其他气体。该两个气囊室121从该鞋底1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该气垫鞋还包括鞋垫11,该鞋垫11与该鞋底12结合将该两个气囊体21分别固定在该两个气囊室121内。

通过在鞋底12内设置两个气囊室121,在该两个气囊室121内分别设置两个气囊体21,且该两个气囊体21互相连通,可以防止气垫鞋发生向左侧翻转或向右侧翻转的崴脚现象;而且,通过在该两个气囊室121内和/或该两个气囊体21内设置弹性件125,该两个气囊室121和该两个气囊体21在被踩下压缩之后的释放阶段,弹性件125可以增加气囊室121和气囊体21的回弹速度,使得该鞋底12在被再次踩下之前已充分回弹。由于鞋底12一般由橡胶制成,外部鞋底12的橡胶在压缩后回弹速度较慢,跑步的时候,两只脚的交替时间很短,如果回弹速度不及时,可能更容易崴脚,而本实施例通过在鞋底12内增设辅助气囊室121和气囊体21进行回弹的弹性件125,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图6a至图6b为图5的不同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图6a为该气垫鞋的气囊体21在正常压缩时的示意图,图6b为该气垫鞋的气囊体21在踩到不平路面时的示意图。请参图6a,当人们穿着该气垫鞋在平地上进行运动时,左右两个气囊体21所承受的载荷基本相同,这时两个气囊体21的气压也基本相同,变形也基本一致,与普通的气垫鞋无异。请参图6b,当鞋底12一侧的气囊室121外有石头等异物30时,该侧的气囊室121被压缩,进而该气囊室121内的气囊体21被压缩,由于两侧的气囊体21是连通的,为了保证两侧气囊体21内的气压相同,被压缩一侧的气囊体21内的气体流向另一侧,另一侧的气囊体21膨胀,膨胀后带动该另一侧的气囊室121拉伸,该另一侧的气囊室121对地面进行作用,形成与鞋底12侧翻趋势相反的扭矩,进而阻止鞋底12侧翻,使鞋底12保持了相对的平衡,从而防止崴脚。

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125设置在每个气囊体21内,该弹性件125的底端与对应气囊体21的底部连接,该弹性件125的顶端与对应气囊体21的顶部连接。设置在每个气囊体21内的弹性件12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中示意为多个)。

如图1与图2,该两个气囊体21之间通过连接管22连通,该两个气囊体21和连通该两个气囊体21的连接管22构成一排减震系统20,本实施例中仅在气垫鞋的后跟部位12a示意了一排减震系统20,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如图1,气垫鞋还包括鞋面13,鞋面13与鞋垫11相连(如粘合或缝合)。

如图3和图5,鞋垫11的下表面设有一条连接管槽112,用于容纳连通气囊体21的连接管22。由于鞋垫11的下表面与鞋底12的上表面是适配的,在鞋垫11的下表面设置连接管槽112可以容纳连接管22,且无需在鞋底12上再开槽,可以提高鞋底12的强度。

如图2和图5,鞋底12的下表面于该两个气囊室121之间形成凹陷空间120,该两个气囊室121通过该凹陷空间120隔开,使该两个气囊室121可以各自独立地压缩和回弹,提高缓冲效果。

本实施例中,减震系统20可以独立于鞋底12和鞋垫11进行设计和制造,然后再组装至气囊室121和连接管槽112内,这样鞋垫11和鞋底12的结合连接不会影响减震系统20的密封性,而相较于气囊室121,气囊体21出现空气泄漏的几率大大减小,即便鞋垫11与鞋底12之间因为结合不紧密导致出现气囊室121漏气,也不会影响减震系统20中气囊体21的减震效果,因此可以提高气垫鞋的使用寿命。

如图1,本实施例中,由两个气囊体21和连通该两个气囊体21的连接管22所形成的减震系统20仅设置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此时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的厚度尺寸大于前掌部位12b,即本实施例较适合于带有后跟的气垫鞋。本实施例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仅示意了一排减震系统20,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通过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设置减震系统20,不仅能减少气垫鞋的体积和重量,而且针对使用者脚后跟集中受力的情况,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减震平衡效果和防止崴脚。

本实施例中,气囊体21和气囊室12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气囊体21可以为橡胶或其他弹性较好的材质。弹性件125可以为金属、合金或塑胶等材质。

本实施例中,鞋垫11为不易发生变形的硬质材料,鞋底12为易发生变形的软质材料。鞋底12由于比较软,一般不平的道路可以保证鞋的水平,当鞋底12踩到较大物体时,鞋底12的变形变大,这时气囊体21压缩变形,起到限制鞋底12翻转的作用,从而防止崴脚。而鞋垫11采用硬性材料,可以更好地维持脚面的水平受力。

[第二实施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请参图7,本实施例中该鞋底12于每个气囊室121的顶部沿径向朝向气囊室121的中心突出形成凸缘123,该弹性件125设置在每个气囊室121内且位于气囊体21外,该弹性件125的底端与该鞋底12连接,该弹性件125的顶端与该凸缘123连接。该凸缘123可以是围绕气囊室121一圈设置。设置在每个气囊室121内的弹性件12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并环绕在气囊体21外围均匀分布设置。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请参图8,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125设置在每个气囊室121内且位于气囊体21外,该弹性件125的底端与该鞋底12连接,该弹性件125的顶端与该鞋垫11连接。设置在每个气囊室121内的弹性件12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并环绕在气囊体21外围均匀分布设置。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减震系统的立体示意图,请参图9至图10,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125设置在每个气囊室121内且位于气囊体21外,每个气囊体21为环状且环绕设有中心孔124,该弹性件125容纳在该中心孔124内,该弹性件125的底端与该鞋底12连接,该弹性件125的顶端与该鞋垫11连接。设置在每个中心孔124内的弹性件12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每个气囊体21内、以及在每个气囊室121内且位于气囊体21外同时设置弹性件125,以进一步提高鞋底12在压缩后的回弹速度,详细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鞋底与鞋垫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的鞋底的俯视示意图,请参图11至图12,本实施例中在鞋底12的上表面设有一条连接管槽122,用于容纳连通两个气囊体21的连接管22。即本实施例中,连接管槽不是设置在鞋垫11的下表面,而是设置在鞋底12的上表面。通过在鞋底12的上表面设置一条连接管槽122,这样可以使气囊体21的安装更加便捷,保证连接管22的放置更加方便,无需尺寸匹配。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六实施例]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的主视示意图,请参图13,本实施例中,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设置有多排减震系统20(图中仅示意了两排减震系统20,但不限于此),鞋底12的前掌部位12b未设置减震系统20,即减震系统20仅设置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此时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的厚度尺寸大于前掌部位12b,即本实施例较适合于带有后跟的气垫鞋。每排减震系统20由两个气囊体21和连通两个气囊体21的连接管22形成,该多排减震系统20在鞋底12的前后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每排减震系统20中的两个气囊体21在鞋底12的左右方向上分布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设置多排减震系统20,提高了气垫鞋的减震平衡效果。进一步地,该多排减震系统20在鞋底12上各自相互独立设置,即便其中一排的减震系统20出了问题(如漏气),也不会影响其他排的减震系统20继续工作,提高了气垫鞋的耐用性。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七实施例]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中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的主视示意图,请参图14,本实施例中,减震系统20为多排且同时设置在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和前掌部位12b,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的厚度尺寸可以与前掌部位12b相同,即本实施例较适合于平板气垫鞋。每排减震系统20由两个气囊体21和连通该两个气囊体21的连接管22形成,该多排减震系统20在鞋底12的前后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每排减震系统20中的两个气囊体21在鞋底12的左右方向上分布设置,从而使鞋底12的后跟部位12a和前掌部位12b均同时产生防崴脚的减震平衡效果,可以将脚底受力分散至整个鞋底12,改善仅脚后跟部位12a集中受力的情况。进一步地,该多排减震系统20在鞋底12上各自相互独立设置,即便其中一排的减震系统20出了问题(如漏气),也不会影响其他排的减震系统20继续工作,提高了气垫鞋的耐用性。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可以运用在运动鞋、篮球鞋、跑步鞋、休闲鞋或皮鞋等各种鞋体上。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崴脚减震平衡气垫鞋,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鞋底内设置两个气囊室,在该两个气囊室内分别设置两个气囊体,且该两个气囊体互相连通,可以缓冲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由于气囊体之间相互连通,当鞋底一侧的气囊室外有石头等异物时,该侧的气囊室和气囊体被压缩,由于两侧的气囊室是连通的,导致另一侧的气囊体膨胀并带动气囊室拉伸对地面进行作用,形成与鞋底侧翻趋势相反的扭矩,阻止鞋底侧翻,使鞋底保持了相对的平衡,从而有效防止崴脚。而且,通过在该两个气囊室内和/或该两个气囊体内设置弹性件,该两个气囊室和该两个气囊体在被踩下压缩之后的释放阶段,弹性件可以增加气囊室和气囊体的回弹速度,使得该鞋底在被再次踩下之前已充分回弹,从而避免了由于外部鞋底的橡胶在压缩后回弹速度较慢,跑步的时候两只脚的交替时间很短,如果回弹速度不及时可能导致的崴脚现象。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