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首饰在佩戴时仅具备单纯的装饰功能,外形和功能比较简单,无法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新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首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首饰,包括基座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转动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第二转动件;
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轴线位置对应且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与所述基座转动配合的第一转动座以及由所述第一转动座侧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一摆动部;
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配合的第二转动座以及由所述第二转动座侧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二摆动部。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座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配合的第一转动轴;
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座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孔转动配合的第二转动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在所述基座上的转动位置可调,所述第二转动件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的转动位置可调。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防止脱出所述基座的第一抵挡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防止脱出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抵挡部。
优选地,所述首饰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的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座转动配合的第三转动座以及由所述第三转动座侧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三摆动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摆动部、第二摆动部均呈叶片状或花瓣状。
优选地,所述首饰为戒指,所述基座为戒环,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设置在所述戒环的外圈;或,所述首饰为项链,所述基座为吊坠。
优选地,所述首饰为耳饰,所述基座为耳钉或耳坠。
优选地,所述首饰为胸针或手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首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首饰的第一摆动部、第二摆动部可以分别单独的进行转动,视觉上给人的感觉就像时钟或手表的分针、时针在转动,根据用户的习惯,可以转动到对应的位置为用户带来新的视觉效果,同时,转动到不同的位置形成一定的夹角后,可以用来表达时刻,比如求婚的具体时间、出生的具体时间等,使普通的饰品具备了特殊的含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首饰为戒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首饰为项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首饰为耳饰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首饰为手镯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首饰包括基座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1上的第一转动件2和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转动件2上的第二转动件3,第一转动件2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件3的转动轴线位置对应且方向相同。
第一转动件2包括与基座1转动配合的第一转动座21以及由第一转动座21侧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一摆动部22;第二转动件3包括与第一转动座21转动配合的第二转动座31以及由第二转动座31侧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二摆动部32。
第一摆动部22、第二摆动部32可以分别单独的进行转动,视觉上给人的感觉就像时钟或手表的分针、时针在转动,根据用户的习惯,可以转动到对应的位置为用户带来新的视觉效果,同时,转动到不同的位置形成一定的夹角后,可以用来表达时刻,比如求婚的具体时间、出生的具体时间等,使普通的饰品具备了特殊的含义。
第一摆动部22、第二摆动部32可以均呈叶片状或花瓣状,让饰品更加具有生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饰为戒指,基座1为戒环,第一转动件2、第二转动件3设置在戒环的外圈。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首饰也可为项链,基座1为吊坠,或者,如图4所示,首饰为耳饰,基座1为耳钉或耳坠,如图5所示,首饰也可为胸针或手镯。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首饰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转动件3上的第三转动件(未图示),第三转动件包括与第二转动座31转动配合的第三转动座以及由第三转动座侧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三摆动部。第三摆动部则相当于秒针,让首饰更加的相时钟和手表。
再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上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座21包括与第一转动孔转动配合的第一转动轴211。第一转动轴211上设有第二转动孔212,第二转动座31包括与第二转动孔212转动配合的第二转动轴31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基座1上设置转动轴,第一转动件2、第二转动件3可转动地设置在转动轴上,或者为其他可转动方式。
进一步地,第一转动件2在基座1上的转动位置可调,第二转动件3在第一转动件2上的转动位置可调。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转动到不同的位置,以对应象征不同的时间,带来不同的寓意。
第一转动件2与基座1之间过盈配合,第二转动架与第一转动件2之间过盈配合,可以在转动到一定的位置后,可以自动定位,不需要转动的对位置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转动件2与基座1之间、第二转动架与第一转动件2之间设置相应的卡合机构实现定位。
为了防止轴向脱出,第一转动件2上设有防止脱出基座1的第一抵挡部23,第二转动件3上设有防止脱出第一转动件2的第二抵挡部33,可以在轴向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