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服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甲。
背景技术:
马甲在服饰搭配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具有保暖作用,但又不会使穿着者感觉过热。而现有的马甲表面设计有较多口袋,且表面除了口袋,其他部位均为平整状态,使其整体感觉较为沉重和死板。因此,一种具有立体感且不死板的马甲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甲,其解决了马甲表面除了口袋,其他部位均为平整状态,导致其整体感觉较为沉重和死板的问题,具有立体感且不死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马甲,包括前幅和后幅,所述前幅和后幅连接于一体,所述前幅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前衣片,所述前衣片通过若干条带条交叉编织形成,所述前衣片的边沿处设置有保护边,所述后幅与两块所述前衣片连接形成领口,所述前衣片上设置有扣件。
采用上述结构,将若干条带条相互交叉编织,使形成的前衣片具有较好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增强前衣片的视觉效果,使人眼前一亮。保护边可起到防止编织形成的带条松散,且使带条之间的间隙缩小,达到较好的保暖作用。同时,采用扣件两块相互对称的前衣片连接起来,可便于穿脱,不易弄乱发型。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带条为丝绸布条内勾外翻形成,所述丝绸布条的宽度为10-30mm,所述带条的宽度为3-12mm。
采用上述结构,丝绸布条具有较好的保暖、吸湿、透气的作用,该宽度范围内的丝绸布条经折叠和熨烫后形成的带条,具有较好的立体感,且宽度适中,更加突显前衣片的立体感。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带条垂直交叉编织。
采用上述结构,水平方向的带条与竖直方向的带条相互交叉,使形成的前衣片表面的视觉效果呈现为水平方向的带条倾斜向上的斜纹,且相应的斜纹逐渐靠近相应的扣件,同一块前衣片上的斜纹相互平行,与另一块前衣片上相应的斜纹对称。当扣件相互连接后,更加凸显胸部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扣件包括连接球和套接圈,所述连接球和套接圈突出于保护边设置,所述连接球和套接圈质地柔软。
采用上述结构,质地柔软的连接球和套接圈具有轻微可拉伸的效果,有助于穿着者活动,不易受到束缚。且当套接圈套接在连接球外部后,可使两块前衣片上的保护边不形成交叠,使穿着后,保持两条保护边的平整,使整体更加美观,且便于穿着者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扣件为丝绸布条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丝绸布条具有典雅、高贵、复古的视觉效果,且造型精致,与本申请搭配,更能突显穿着者的气质。
进一步优选为:靠近前衣片底部的所述扣件与底部之间的间距为相邻扣件间距的1.5-2倍。
采用上述结构,当扣件连接后,前衣片的底部不易受到约束,穿着者坐下时不易受到束缚。且两块前衣片的底部相互分离,有助于使穿着者腰部显得更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后幅上设置有收腰线,两根所述收腰线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在背后看穿着者时,对称的收腰线有助于将穿着者的腰部收缩,使腰部更加显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收腰线上缝制有收腰带。
采用上述结构,收腰带与最下方的连接球和套接圈处于同一水平面,收腰带与收腰线相互配合,可进一步收缩腰部,使本申请适合腰围较小的穿着者使用。且将收腰带打结后,使穿着者背部更加挺直和帅气,提升穿着者的精气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水平方向的丝绸带条与竖直方向的丝绸带条相互编织,形成两块相同的前衣片,在前衣片的周围包覆保护边,前衣片对称连接在后幅上,使本申请的前幅更具有立体感。前衣片底部的扣件与其底部之间的间距为相邻扣件间距的1.5-2倍,当扣件连接后,前衣片的底部不易受到约束,穿着者坐下时不易受到束缚,且两块前衣片的底部相互分离,有助于使穿着者腰部显得更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马甲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前衣片、后幅、保护边、领口的结构;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带条、保护边、连接球、套接圈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1中马甲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后幅、收腰线、收腰带的结构。
图中,1、前衣片;2、后幅;3、带条;4、保护边;5、扣件;51、连接球;52、套接圈;6、收腰线;7、收腰带;8、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马甲,整体采用丝绸布料制成,如图1、图2和图3,包括前幅和后幅2,其中,前幅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前衣片1,两块前衣片1与后幅2连接形成“V”形领口8。前衣片1通过若干条带条3垂直交叉编织形成,而带条3则通过丝绸布条相互折叠形成,其中,丝绸布条的宽度为10mm,折叠形成的带条的宽度为3mm。在前衣片1的边沿包覆保护边4,增加交叉的带条3之间的紧密程度,并且防止带条3松散。在两块前衣片1靠近的两侧缝制有扣件5,该扣件5包括丝绸带条3制成的连接球51和套接圈52,连接球51和套接圈52突出于保护边4,且靠近前衣片1底部的扣件5与底部之间的间距为相邻扣件5间距的2倍。
参照图3,在后幅2的腰部位置设置有两根相互对称的收腰线6,在每条收腰线6上缝制有一条收腰带7。
将本申请穿着在身上后,将套接圈52套在连接球51外部,将收腰带7系起,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带条3相互交叉,使形成的前衣片1表面的视觉效果呈现为水平方向的带条3倾斜向上的斜纹,且相应的斜纹逐渐靠近相应的扣件5,同一块前衣片1上的斜纹相互平行,与另一块前衣片1上相应的斜纹对称,更加凸显胸部效果。
实施例2:一种马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靠近前衣片1底部的扣件5与底部之间的间距为相邻扣件5间距的1.5倍,丝绸布条的宽度为30mm,折叠形成的带条的宽度为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