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704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钓鱼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具体涉及一种钓鱼鞋。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在从事溪钓或矶钓等活动时,因溪底石块或海边的消波块长期浸渍水中而易附生青苔或藻类,导致踩踏其上时,很容易打滑而造成重心不稳、摔倒等安全疑虑,是以必须穿着专用的钓鱼鞋,以减降打滑摔跤的机率,而因此类钓鱼鞋在其防滑鞋底的设计上,是直接于鞋体底部采胶合方式粘结一片不织布(non-woven fabric)制成的鞋底,以取得踩踏及行走时的较大磨擦阻力,达成预期的止滑效果,但实际应用后发现,该钓鱼鞋的一片式鞋底,虽然可提升其鞋底的防滑效果,但在因其平贴式的粘合方式,导致其鞋底很容易有脱胶掉落的问题,自非理想完善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钓鱼鞋的不足,并提供一种防水防滑效果好并且质量轻的钓鱼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钓鱼鞋,至少包括鞋底以及带鞋舌和鞋带的鞋面,所述鞋面为防水鞋面,鞋面与鞋底通过注塑固连为一体;所述鞋底为双层结构,包括通过注塑固连为一体的大底和中底,大底包裹于中底外表面上并且其硬度大于中底,大底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耐磨结构;所述中底的边缘向上翘起构成包边,包边包裹于鞋面的下部边缘上并且通过注塑与鞋面固连为一体,包边的与足弓对应的位置向上突出构成爬墙结构。

所述中底中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中设有勾心,勾心的宽度为25m~50mm,其前端和后端上均开设有一个铆钉孔,勾心的中部厚度增大构成外凸部,外凸部位于前后两个铆钉孔之间并且与足弓的位置相对,外凸部中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位置正对脚心,安装槽的槽口上活动安装有封盖。

所述安装槽前槽壁的槽口处设有朝向安装槽中心突出的卡板,封盖的前端呈阶梯结构,阶梯结构的台阶高度等于卡板的厚度,阶梯结构的低阶面与卡板下表面固连。

所述安装槽的后槽壁上设有外扩的扩孔,封盖的后端设有外凸的U型卡,U型卡嵌于扩孔中。

所述U型卡活动臂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内凹的卡位,扩孔的后侧壁上设有外凸的卡凸,卡凸与卡位相匹配。

安装槽中封装有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模块、GPS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开关模块和电源模块,GPS模块连接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外界智能终端信息交互,所述电源模块为干电池或者外源充电模块,所述外源充电模块由电性连接的充电电池和充电端口构成,所述充电端口为数据线充电接口、磁吸式充电接口或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中底的与足底的接触面为脚模托盘,脚模托盘包裹足底并且与足底完全贴合,包括位于后脚跟处并且与后脚跟形状相匹配的后跟托槽、位于足弓处并且与足弓形状相匹配的弓凸和位于脚掌与脚趾连接处并且与连接处横沟形状相匹配的横凸。

所述防滑耐磨结构包括耐磨盘、防滑凸块和两条曲线形耐磨条,耐磨盘的位置与第一跖趾关节处相对应,两条曲线形耐磨条沿鞋底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分布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防滑凸块分布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的其他位置。

所述耐磨盘的表面设有两条交叉的凸脊,曲线形耐磨条的表面设有鳞片。

鞋舌上端设有自动系鞋带装置,自动系鞋带装置外壳的两侧开设有中空容纳腔,鞋带打结后的两端线头塞于中空容纳腔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钓鱼鞋采用防水鞋面,鞋子内部不易被打湿,鞋面与鞋底通过注塑固连为一体,非胶粘设计使得鞋子结构更稳固,延长穿着时间;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采用双层结构,上层为硬度较小、厚度较大、弹性佳的中底,增加该鞋的穿着舒适度,中底的边缘向上翘起构成包边,包边包裹于鞋面的下部边缘上并且其上部通过注塑与鞋面固连为一体,包边增加了鞋面与中底的连接面积,使得脚掌处的鞋体硬度变化均匀,穿着舒适并且不易崴脚,考虑到垂钓时垂钓者会因选取较好的垂钓点而踩踏溪石,为保证重心平稳,下脚时先用鞋尖试探随后将重心移至足弓处,因此鞋底足弓处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弯曲应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足弓处设置爬墙结构,使得鞋面与鞋底足弓处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爬墙结构包裹足弓部,减轻足弓的受力同时保护足弓不受碰撞;下层为硬度较大、厚度较小、耐磨性佳的大底,保护中底不被硬物刺穿,大底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耐磨结构,用于鞋底防滑,防滑耐磨结构包括耐磨盘、防滑凸块和两条曲线形耐磨条,考虑到第一跖趾关节处受力较大,将耐磨盘的位置设计为与第一跖趾关节处相对应,两条曲线形耐磨条沿鞋底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分布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防滑凸块分布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的其他位置,上述结构使得鞋底在各个方向上均可与地面产生有效摩擦。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钓鱼鞋鞋底的强度,鞋底中安装勾心,勾心结构中部设置厚度增加的外凸部,并在外凸部中开设安装槽,其槽口上安装封盖,安装槽中封装智能芯片,安装槽的位置正对足弓中心即脚心处,能尽可能的避免行走时脚部对智能芯片的压迫,从而减少智能芯片的故障率,延长智能芯片的使用寿命,智能芯片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模块、GPS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开关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整个智能芯片的各电器元件供能,GPS模块连接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可实时获取鞋子穿着者的位置,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外界智能终端信息交互;在安装槽中还可以放置药片,实现养生理疗功能,或者放置活性炭,去除脚底异味;封盖可开启,便于更换安装槽中的物品,又能起到对物品的防护作用还能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勾心封盖的安装不需要使用任何螺纹紧固件,其前端为阶梯结构,凸出的低阶位于安装槽卡板的下方并且与之粘固,其后端通过U型卡与安装槽的扩孔相连接,当挤压U型卡的U型口时其活动臂向前偏移,使得U型卡能够顺利进入扩孔中,释放U型卡,活动臂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抵紧扩孔的后侧壁,使得活动臂的卡位恰好卡在扩孔的卡凸上,封闭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基于人体工学原理,将中底的与足底的接触面设计为脚模托盘,脚模托盘包裹足底并且与足底完全贴合,包括位于后脚跟处并且与后脚跟形状相匹配的后跟托槽、位于足弓处并且与足弓形状相匹配的弓凸和位于脚掌与脚趾连接处并且与连接处横沟形状相匹配的横凸,通过弓凸和横凸支撑足弓和脚掌与脚趾连接处横沟,进而减轻脚跟与前脚掌的受力,后跟托槽包裹足跟,将鞋床与足底的接触面像托盘一样把脚托着,使得脚掌被鞋体承托而非绑束,增加穿着舒适性。

针对现有系带鞋需手工系鞋带并且鞋带易开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其鞋舌上端设置自动系鞋带装置,自动系鞋带,并且鞋带系好后通过自动系鞋带装置内部结构卡紧鞋带,不易开散,针对垂钓处环境复杂、杂草丛生容易将鞋带钩开的问题,在自动系鞋带装外壳两侧开设中空容纳腔,鞋带打结后的两端线头塞于中空容纳腔中,避免外物将线结钩开,也可避免鞋带松开时误踩鞋带而摔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钓鱼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钓鱼鞋的底面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的钓鱼鞋AA向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2的鞋底AA向剖面图。

图5为勾心的全剖视图。

其中,100-鞋面,101-鞋舌,102-鞋带,200-鞋底,201-大底,202-中底,203-爬墙结构,204-反光条,205-镂空孔,206-包边,207-防滑耐磨结构,208-脚模托盘,209-后跟托槽,210-弓凸,211-横凸,300-自动系鞋带装置;1-耐磨盘,2-防滑凸块,3-曲线形耐磨条,4-凸脊,5-鳞片,6-容纳槽,7-勾心,72-外凸部,73-安装槽,74-铆钉孔,75-封盖,76-阶梯结构,77-U型卡,78-卡位,79-活动臂,710-卡板,711-卡凸,712-扩孔,8-智能芯片,9-足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钓鱼鞋,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鞋底200以及带鞋舌101和鞋带102的鞋面100,鞋面100为防水鞋面,鞋面100与鞋底200通过注塑固连为一体,鞋面套楦后与鞋底模具合模,鞋底模具从进料口注入发泡聚氨酯材料,材料发泡的时候渗透到帮面材料中,鞋底成型的过程即为鞋底与鞋面粘合为一体的过程,渗透于鞋面连接处的发泡聚氨酯材料实现帮面与底部的粘合,鞋底成型后即与鞋面形成一体式结构,无需胶粘,连接强度高;

鞋舌101上端设有自动系鞋带装置300,通过开关自动系鞋带,自动系鞋带装置300可采用现有装置,此处不再赘述,自动系鞋带装置300的外壳两侧开设有中空容纳腔,鞋带打结后的两端线头塞于中空容纳腔中,避免外物将线结钩开,也可避免鞋带松开时误踩鞋带而摔跤;

参见图3,所述鞋底200为双层结构,包括通过注塑固连为一体的大底201和中底202,大底201包裹于中底202外表面上并且其硬度大于中底202,大底201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耐磨结构207,参见图2,所述防滑耐磨结构207包括耐磨盘1、防滑凸块2和两条曲线形耐磨条3,耐磨盘1的位置与第一跖趾关节处相对应,为增加耐磨性,耐磨盘1表面设置两条交叉的凸脊4,两条曲线形耐磨条3沿鞋底200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分布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曲线形耐磨条3的表面设有鳞片5,以增加防滑性,各防滑凸块2均匀分布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的其他位置;

参见图1和图3,所述中底202的边缘向上翘起构成包边206,包边206包裹于鞋面的下部边缘上并且通过注塑与鞋面固连为一体,包边206的与足弓对应的位置向上突出构成爬墙结构203,爬墙结构203中设置多个镂空孔205,减轻整体重量,中底的后跟处围绕有反光条204;

参见图3,所述中底202中开设有容纳槽6,容纳槽6中设有勾心7,如图5所示,勾心7的前端和后端上均开设有一个铆钉孔74,勾心7的中部厚度增大构成外凸部72,外凸部72位于前后两个铆钉孔74之间并且与足弓的位置相对,外凸部72中设有安装槽73,安装槽73的槽口上活动安装有封盖75,封盖75为橡胶封盖,其宽度大于安装槽73的宽度,安装槽73前槽壁的槽口处设有朝向安装槽中心突出的卡板710、后槽壁上设有外扩的扩孔712,扩孔712的后侧壁上设有外凸的卡凸711,封盖75的前端呈阶梯结构76、后端设有外凸的U型卡77,U型卡的活动臂79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内凹的卡位78,阶梯结构76的台阶高度等于卡板的厚度,阶梯结构76的低阶面与卡板下表面粘固,U型卡77嵌于扩孔712中,卡凸711与卡位78相匹配;

参见图3,所述安装槽73中封装有智能芯片8,所述智能芯片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模块、GPS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开关模块和电源模块,GPS模块连接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GPS模块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其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电源模块为干电池或者外源充电模块,外源充电模块由电性连接的充电电池和充电端口构成,所述充电端口为数据线充电接口、磁吸式充电接口或无线充电模块。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钓鱼鞋,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鞋底200以及带鞋舌101和鞋带102的鞋面100,鞋面100为防水鞋面,鞋面100与鞋底200通过注塑固连为一体,鞋面套楦后与鞋底模具合模,鞋底模具从进料口注入发泡聚氨酯材料,材料发泡的时候渗透到帮面材料中,鞋底成型的过程即为鞋底与鞋面粘合为一体的过程,渗透于鞋面连接处的发泡聚氨酯材料实现帮面与底部的粘合,鞋底成型后即与鞋面形成一体式结构,无需胶粘,连接强度高;

鞋舌101上端设有自动系鞋带装置300,通过开关自动系鞋带,自动系鞋带装置300可采用现有装置,此处不再赘述,自动系鞋带装置300的外壳两侧开设有中空容纳腔,鞋带打结后的两端线头塞于中空容纳腔中,避免外物将线结钩开,也可避免鞋带松开时误踩鞋带而摔跤;

参见图4,所述鞋底200为双层结构,包括通过注塑固连为一体的大底201和中底202,大底201包裹于中底202外表面上并且其硬度大于中底202,大底201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耐磨结构207,参见图2,所述防滑耐磨结构207包括耐磨盘1、防滑凸块2和两条曲线形耐磨条3,耐磨盘1的位置与第一跖趾关节处相对应,为增加耐磨性,耐磨盘1表面设置两条交叉的凸脊4,两条曲线形耐磨条3沿鞋底200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分布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曲线形耐磨条3的表面设有鳞片5,以增加防滑性,各防滑凸块2均匀分布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的其他位置;

参见图1和图4,所述中底202的边缘向上翘起构成包边206,包边206包裹于鞋面的下部边缘上并且通过注塑与鞋面固连为一体,包边206的与足弓对应的位置向上突出构成爬墙结构203,爬墙结构203中设置多个镂空孔205,减轻整体重量,中底的后跟处围绕有反光条204;参见图4,中底202的与足底的接触面为脚模托盘208,脚模托盘208包裹足底9并且与足底9完全贴合,包括位于后脚跟处并且与后脚跟形状相匹配的后跟托槽209、位于足弓处并且与足弓形状相匹配的弓凸210和位于脚掌与脚趾连接处并且与连接处横沟形状相匹配的横凸211;

参见图4,所述中底202中开设有容纳槽6,容纳槽6中设有勾心7,如图5所示,勾心7的宽度为25m~50mm,其前端和后端上均开设有一个铆钉孔74,勾心7的中部厚度增大构成外凸部72,外凸部72位于前后两个铆钉孔74之间并且与足弓的位置相对,外凸部72中设有安装槽73,安装槽73的槽口上活动安装有封盖75,封盖75为橡胶封盖,其宽度大于安装槽73的宽度,安装槽73前槽壁的槽口处设有朝向安装槽中心突出的卡板710、后槽壁上设有外扩的扩孔712,扩孔712的后侧壁上设有外凸的卡凸711,封盖75的前端呈阶梯结构76、后端设有外凸的U型卡77,U型卡的活动臂79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内凹的卡位78,阶梯结构76的台阶高度等于卡板的厚度,阶梯结构76的低阶面与卡板下表面粘固,U型卡77嵌于扩孔712中,卡凸711与卡位78相匹配;

参见图4,所述安装槽73中封装有智能芯片8,所述智能芯片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模块、GPS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开关模块和电源模块,GPS模块连接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口,GPS模块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其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电源模块为干电池或者外源充电模块,外源充电模块由电性连接的充电电池和充电端口构成,所述充电端口为数据线充电接口、磁吸式充电接口或无线充电模块。

实际使用中,无线通讯模块可选蓝牙模块、2G/3G/4G无线网络模块或WiFi模块,在智能芯片中写入控制程序,并与对应的手机APP数据通讯,通过GPS模块可实时获取鞋子穿着者的位置,结合手机APP上的地图,垂钓者可获知自己当前所处位置;当鞋与手机超出设定距离范围值时(手机掉落),智能芯片控制手机报警,实现手机防丢功能;电源模块为智能芯片供能,可采用普通电池或充电电池,其充电端口可选用数据线充电接口、磁吸式充电接口或无线充电模块,若为数据线充电接口,则通过一电线将接口引出,接口固定在鞋底侧边靠近脚心处;通过开关模块在鞋子闲置时关闭智能芯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