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绿化清理的防荆棘护具。
背景技术:
荆棘是一种植物,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丛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这种荆棘通常很容易勾破工作者的皮肤,从而导致出血,严重的会将荆棘扎入腿部,造成更为严重的人体伤害。目前传统的保护措施就是在腿部穿戴护具,而目前已经有的护具都是绑扎样式,这种护具的弊端就是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造成使用者下肢血液流血不畅通,影响了使用者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绿化清理的防荆棘护具,一种采用局部弹压式夹持的护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绿化清理的防荆棘护具,其主要构造有:大腿护带、铰片a、铰片b、膝盖护带、小腿护带、钢片条a、钢片条b、侧斜钢片条、拽杆、销杆、销钉、弹簧盘、拽板、销轴、弹簧座、压盘、销栓、紧固帽、紧固螺栓,所述的大腿护带两端末各固定有钢片条a,并且在各自的钢片条a下分别固定有铰片a、铰片b;
所述的膝盖护带两端末的上端均设有铰链孔,一端的铰链孔通过销钉与铰片b相铰接,另一端的铰链孔通过销杆与铰片a相铰接;
所述的膝盖护带两端末的下端分别固定于钢片条b、侧斜钢片条;小腿护带的两端末分别固定有钢片条b、侧斜钢片条;
所述的侧斜钢片条上焊接有拽杆;
所述的弹簧盘套于销杆上,销杆上拧接有销轴;所述的销轴外围套有弹簧座,在弹簧座上盖有压盘,所述的压盘被紧固螺栓固定;其中销轴横向位置开有孔槽,所述的孔槽内穿销有销栓;
所述的弹簧盘一侧焊接有拽板,拽板内开有条形的槽口,槽口套接于拽杆上;
所述的大腿护带、膝盖护带、小腿护带以及三者骨架,上铺设有钢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紧固螺栓外套有紧固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大腿护带、膝盖护带、小腿护带以及三者骨架,上铺设有钢丝网形成放置荆棘的防护网,从而实现了在清理道理绿化的过程中人体免受出血的伤害;采用拽板侧拉拽杆的技术手段,迫使侧斜钢片条往一侧偏位,从而使得整个小腿护带部分整体的侧拉,这种侧拉的过程实际上是夹持腿部的过程,设计中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由于小腿内侧肌肉呈现弧向弯曲,因此弯曲的小腿护带能很好的夹持住腿部,而且这种夹持长时间也不会发生腿部血液的流通不畅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绿化清理的防荆棘护具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绿化清理的防荆棘护具的护带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绿化清理的防荆棘护具的偏位装置爆炸结构图。
图中1-大腿护带,11-铰片a,12-铰片b,2-膝盖护带,3-小腿护带,4-钢片条a,5-钢片条b,51-侧斜钢片条,6-拽杆,7-销杆,71-销钉,8-弹簧盘,81-拽板,82-销轴,83-弹簧座,84-压盘,85-销栓,86-紧固帽,87-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绿化清理的防荆棘护具,其主要构造有:大腿护带1、铰片a11、铰片b12、膝盖护带2、小腿护带3、钢片条a4、钢片条b5、侧斜钢片条51、拽杆6、销杆7、销钉71、弹簧盘8、拽板81、销轴82、弹簧座83、压盘84、销栓85、紧固帽86、紧固螺栓87,所述的大腿护带1两端末各固定有钢片条a4,并且在各自的钢片条a4下分别固定有铰片a11、铰片b12;
所述的膝盖护带2两端末的上端均设有铰链孔,一端的铰链孔通过销钉71与铰片b12相铰接,另一端的铰链孔通过销杆7与铰片a11相铰接;
所述的膝盖护带2两端末的下端分别固定于钢片条b5、侧斜钢片条51;小腿护带3的两端末分别固定有钢片条b5、侧斜钢片条51;
所述的侧斜钢片条51上焊接有拽杆6;
所述的弹簧盘8套于销杆7上,销杆7上拧接有销轴82;所述的销轴82外围套有弹簧座83,在弹簧座83上盖有压盘84,所述的压盘84被紧固螺栓87固定;其中销轴82横向位置开有孔槽,所述的孔槽内穿销有销栓85;
所述的弹簧盘8一侧焊接有拽板81,拽板81内开有条形的槽口,槽口套接于拽杆6上;
所述的大腿护带1、膝盖护带2、小腿护带3以及三者骨架,上铺设有钢丝网。
所述的紧固螺栓87外套有紧固帽86。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的核心在于弹簧盘8上,在弹簧盘8上的销轴82横向位置开有孔槽,其孔槽内插入的销栓85的档位的位置,直接决定了拽板81拽拉拽杆6的强度,很明显当销栓85越往销轴82底部横插固定,其弹簧座83就被压的越紧实,从而使得整个的小腿护带3越往一侧偏位,这种偏位的力度大小,直接决定了夹持程度的大小,因此因人而异的可以通过调整销栓85销入销轴82的档位处来调整夹持腿部力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