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子,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手风琴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部分手风琴箱子为塑料或木制的固定结构,在空置时占用的面积和空间较大,尤其是外出时携带及其不便。因此现在人们都开始考虑怎样可以把放置手风琴的箱子在不使用的时候折叠起来,从而有效地减少对空间的占用,方便人们的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折叠式手风琴箱,能够在不使用手风琴箱子的时候方便快捷的将其折叠起来,方便人们的使用和放置。
一种可折叠式手风琴箱,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各边沿与所述下边框的下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提手,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所述上边框的下边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上半部分与所述上边框的下边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下半部分与所述下边框的上边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顶板后边沿与所述上边框的上边沿后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顶板前边沿搭接在所述上边框的上边沿前侧上。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手风琴箱,各个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当不需要使用箱子时,只需将左右两侧板抬起后然后轻轻按压顶板,就能方便的将箱子整体折叠起来,大大的节省了箱子所占用的空间;需要使用时,提起顶板上的提手,在重力的作用下,箱子会自动展开,打开顶板就能将手风琴放置进去,方便人们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框的上边沿前侧上设有可旋转的卡扣,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位于竖直位置时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卡扣通过所述通孔并旋转90°将所述顶板和上边框连接在一起,采取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为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长度的一半,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宽度,依照此尺寸设计的箱体,各侧板折叠后,箱体折叠的效果最好,同时又能取得较大的箱体内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后边沿与所述上边框的上边沿后侧通过阻尼转轴连接,能够实现顶板在任意角度停止的目的,避免顶板打开后自动向后翻转撞击箱体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支座,方便箱体放置和保护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左端设有两个滚轮,所述底板右端设有可伸缩的拉杆,方便箱体的移动,大大的节省了使用者体力的支出。
本实用新型所取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风琴箱,各个侧面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同时顶板上设置提手,底板上设置滚轮和可伸缩的拉杆,当不需要使用箱子时,只需将左右两侧板抬起后然后轻轻按压顶板,就能方便的将箱子整体折叠起来,大大的节省了箱子所占用的空间;需要使用时,提起顶板上的提手,在重力的作用下,箱子会自动展开,打开顶板就能将手风琴放置进去,方便人们使用,同时,滚轮和可伸缩的拉杆搭配使用,方便了箱体的移动,大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负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可折叠式手风琴箱,包括上边框4、下边框7、底板12、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顶板3,底板12的各边沿与下边框7的下边沿固定连接,顶板3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提手1,左侧板和右侧板与上边框4的下边沿通过转轴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均包括上半部分5和下半部分6,上半部分5和下半部分6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上半部分5与上边框4的下边沿通过转轴连接,下半部分6与下边框7的上边沿通过转轴连接,顶板3的后边沿与上边框4的上边沿后侧通过转轴连接,顶板3前边沿搭接在上边框4的上边沿前侧上。
具体的,上边框4的上边沿前侧上设有可旋转的卡扣8,顶板3上设有与卡扣8位于竖直位置时相对应的通孔9,卡扣8通过通孔9并旋转90°将顶板3和上边框4连接在一起,采取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
优选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为前侧板和后侧板长度的一半,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高度等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宽度,依照此尺寸设计的箱体,各侧板折叠后,箱体折叠的效果最好,同时又能取得较大的箱体内部空间。
优选的,顶板3后边沿与4上边框的上边沿后侧通过阻尼转轴连接,能够实现顶板3在任意角度停止的目的,避免顶板3打开后自动向后翻转撞击箱体的情况。
优选的,底板12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支座10,方便箱体放置和保护底板12。
优选的,底板12左端设有两个滚轮11,底板12右端设有可伸缩的拉杆13,方便箱体的移动,大大的节省了使用者体力的支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