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尤其涉及便携式的水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杯,为了方便拿放,一般在水杯上会增加提手,但一般的提手设置在水杯的侧面,这样无形增大了水杯的存放空间而且不利于水杯的存放;
也有一些水杯将提手设置在杯盖上,这样可以解决了水杯存放不便的问题,但其一般为装饰作用,作为提手大多长时间提起后会使手部感到不适应,影响到了水杯的便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杯因提手提携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水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便携水杯,包括杯体和与杯体连接的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提耳部,所述提耳部以可拆卸式安装在杯盖的上端,所述提耳部包括两个向上凸起的弧形部,且两弧形部的一侧相互连接组成圆耳状的提耳部,两个所述弧形部上均开设有可供单根手指穿过方便提起便携水杯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便携水杯,所述弧形部的上方内侧与手指接触处为圆滑过渡段,且该圆滑过渡段的形状与手指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
如上所述的便携水杯,所述通孔的内侧上设有软垫层。
如上所述的便携水杯,所述杯盖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与杯盖内侧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提耳部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适配的安装凸柱,所述安装凸柱包括可伸入至安装孔内的适配部和设于所述适配部下端的卡接部,所述杯盖的内侧位于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卡接软体,所述安装凸柱伸入至安装孔内,卡接部与所述卡接软体配合使提耳部连接在杯盖上。
如上所述的便携水杯,所述杯盖的内侧还设有内腔,所述安装孔位于内腔处,所述杯盖还包括套设在内腔上的隔离盖、套设在隔离盖外侧的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便携水杯,所述杯体包括内杯体和套设在所述内杯体外的保护层,所述内杯体为圆柱形,其中部开设有用于盛装液体的容置腔,所述保护层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
如上所述的便携水杯,所述内杯体为全玻璃杯体,所述保护层由软性耐热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便携水杯,所述杯体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外侧设有连接螺纹,所述杯盖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螺纹配合的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水杯,在杯盖上增加了可拆卸的提耳 部,通过提耳部即可将水杯提起,替代了传统扶手设置在水杯侧面,减少了水杯的存放空间,另外提耳部为弧形部,通过其上开设供单根手指穿的通孔结构,只需将手指穿过该通孔,即可提起水杯,该结构有利于缩小了整个提耳部的尺寸,而且弧形部还起到装饰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整个水杯的外形美观,且提耳部做成可拆卸式连接,在不用或损坏后可拆卸下来,以至于不影响水杯的使用和外观。
2、本实用新型的提耳部上的通孔,其与手指的外轮廓相适配,而且孔内设有软垫层,有利于在用手指提起水杯的时候提高手指的舒适度,便于长时间提携水杯也不会感觉不适。
3、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由全玻璃材料制成的内杯体和套设在内杯体外的保护套组成,而且在保护套中部开设有观察窗,保护套一来起到保护内杯体的作用,二来可起到防滑的作用,使用者喝水时可直接抓取在保护层外,而且通过观察窗可以直接看见杯体内的水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水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一;
图3为便携水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二;
图4为杯盖结构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5为杯盖结构的爆炸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1至图5所示,便携水杯,包括杯体1和与杯体1连接的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2上设有提耳部3,所述提耳部3以可拆卸式安装在杯盖2的上端,所述提耳部3包括两个向上凸起的弧形部301,且两弧形部301的一侧相互连接组成圆耳状的提耳部3,两个所述弧形部301上均开设有可供单根手指穿过方便提起便携水杯的通孔30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水杯,在杯盖上增加了可拆卸的提耳部,通过提耳部即可将水杯提起,替代了传统扶手设置在水杯侧面,减少了水杯的存放空间,另外提耳部为弧形部,通过其上开设供单根手指穿的通孔结构,只需将手指穿过该通孔,即可提起水杯,该结构有利于缩小了整个提耳部的尺寸,而且弧形部还起到装饰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整个水杯的外形美观,而且提耳部做成可拆卸式连接,在不用或损坏后可拆卸下来,以至于不影响水杯的使用和外观。
所述弧形部301的上方内侧与手指接触处为圆滑过渡段,且该圆滑过渡段的形状与手指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有利于在用手指提起水杯的时候提高手指的舒适度,便于长时间提携水杯也不会感觉不适。
进一步地,所述提耳部的形状也可看成由一竖向连接在所述杯盖2上端的圆环将其上端经中部压至下端形成的。使其外观类似两个圆弧型的耳朵,且提耳部在方便手指穿过拿取水杯的同时,增加了水杯的外观赏性。
所述通孔302的内侧上设有软垫层。有利于在用手指提起水杯的时候提高手指的舒适度,便于长时间提携水杯也不会感觉不适。
所述杯盖2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与杯盖2内侧连通的安装孔201,所述提耳部3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201适配的安装凸柱303,所述安装凸柱303包括可伸入至安装孔201内的适配部3031和设于所述适配部3031下端的卡接部3032,所述杯盖2的内侧位于所述安装孔201处设有卡接软体202,所述安装凸柱303伸入至安装孔201内,卡接部3032与所述卡接软体202配合使提耳部3连接在杯盖2上。卡接软体与卡接部配合,限制了卡接部的移动从而限制了卡接凸柱,需要拆卸时,只需用手掰开卡接软体202,卡接部即可脱离约束,卡接凸柱即可从安装孔处拆出,完成提耳部的拆卸,另外卡接软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采用橡胶等制成,方便用手掰开的同时也可自动复原,使得提耳部的安装与拆卸更为方便。
所述杯盖2的内侧还设有内腔203,所述安装孔201位于内腔203处,所述杯盖2还包括套设在内腔上的隔离盖204、套设在隔离盖204 外侧的密封圈205。隔离盖也为可装拆式,隔离盖一来起到隔离杯盖内腔与杯体的容置腔作用,提耳部的安装在内腔进行,有利于在安装或拆卸提耳部的过程保护到杯体容置腔内的卫生环境,另外密封圈用于放置杯体在倾斜时其内部的水会从漏出。
所述杯体1包括内杯体101和套设在所述内杯体101外的保护层102,所述内杯体101为圆柱形,其中部开设有用于盛装液体的容置腔,所述保护层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1021。保护套一来起到保护内杯体的作用,二来可起到防滑的作用,使用者喝水时可直接抓取在保护层外,而且通过观察窗可以直接看见杯体内的水量。
所述内杯体101为全玻璃杯体,所述保护层102由软性耐热材料制成。保护层也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起到防滑的效果,而且可在保护层上加入图案,提升水杯的观赏性。
所述杯体1上设有连接部103,所述连接部103外侧设有连接螺纹,所述杯盖2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103连接螺纹配合的螺纹。通过螺纹配合即可拧紧杯体1与杯盖2,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水杯,在杯盖上增加了可拆卸的提耳部,通过提耳部即可将水杯提起,替代了传统扶手设置在水杯侧面,减少了水杯的存放空间,另外提耳部为弧形部,通过其上开设供单根手指穿的通孔结构,只需将手指穿过该通孔,即可提起水杯,该结构有利于缩小了整个提耳部的尺寸,而且弧形部还起到装饰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整个水杯的外形美观,而且提耳部做成可拆卸式连接,在不用或损坏后可拆卸下来,以至于不影响水杯的使用和外观。本实用新型的 提耳部上的通孔,其与手指的外轮廓相适配,而且孔内设有软垫层,有利于在用手指提起水杯的时候提高手指的舒适度,便于长时间提携水杯也不会感觉不适。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由全玻璃材料制成的内杯体和套设在内杯体外的保护套组成,而且在保护套中部开设有观察窗,保护套一来起到保护内杯体的作用,二来可起到防滑的作用,使用者喝水时可直接抓取在保护层外,而且通过观察窗可以直接看见杯体内的水量。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