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保温旅行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412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多用保温旅行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用水壶,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保温旅行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郊外游玩已成为大众的一种时尚生活,而适合于在郊外使用的旅行壶也越来越被消费者所喜爱。然而,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旅行壶一般都只起到盛水和保温的作用,已不能满足人们旅行中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专利公开号为CN 202122255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旅行壶,包括双层密封结构的壶体和盖合在壶体上的壶盖,壶体上部设有用于扣接肩带的两个侧耳;所述壶体上端为缩颈状并形成小开口结构,所述小开口可密接内盖;所述壶体侧壁设有柄座,所述柄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折叠手柄,保温性能好,而且方便携带和使用。然而,该实用新型不能为旅行中的人们提供枕头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用保温旅行壶,不仅能够起到盛水和保温的作用,而且能够在休息时作为枕头,为人们的旅行生活增加了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用保温旅行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盖与所述壶体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壶体上靠近上端开设有上环形槽,所述壶体上靠近下端开设有下环形槽,所述上环形槽和所述下环形槽内均设置有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所述左C形卡箍和所述右C形卡箍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且转动设置在所述上环形槽或所述下环形槽内;

所述左C形卡箍和所述右C形卡箍的另一端外侧均设置耳板,所述上环形槽内的左C形卡箍上的耳板与所述下环形槽内的左C形卡箍上的耳板之间设置左连杆,所述上环形槽内的右C形卡箍上的耳板与所述下环形槽内的右C形卡箍上的耳板之间设置右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上环形槽和所述下环形槽上靠近所述左C形卡箍与所述右C形卡箍的铰接端处设置锁紧台,所述左C形卡箍和所述右C形卡箍上均开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件,且所述锁紧件能够将所述左C形卡箍和所述右C形卡箍锁紧在所述锁紧台上的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为螺栓、螺杆或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右C形卡箍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左C形卡箍的耳板的后侧设置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能够插入所述通槽内,且所述锁紧板和所述通槽之间能够通过销子进行固定。

或者,所述左连杆和所述右连杆之间套设有勾毛一体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左C形卡箍和所述右C形卡箍的中部外侧均设置防滑层。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外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旅行壶功能单一,一般只能起到盛水和保温的作用,不能满足人们旅行中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用保温旅行壶,包括壶体和壶盖,而壶盖与壶体的端部采用螺纹连接以便于拧松和拧紧,在壶体上靠近上端开设有上环形槽,并在壶体上靠近下端开设有下环形槽,而且在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内均设置有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其中,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且他们的铰接端转动设置在上环形槽或下环形槽内;在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的另一端外侧均设置耳板,且上环形槽内的左C形卡箍上的耳板与下环形槽内的左C形卡箍上的耳板之间设置左连杆,上环形槽内的右C形卡箍上的耳板与下环形槽内的右C形卡箍上的耳板之间设置右连杆;另外,在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上靠近左C形卡箍与右C形卡箍的铰接端处设置锁紧台,在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上均开锁紧孔,在锁紧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件,且锁紧件能够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锁紧在锁紧台上的螺纹孔内。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携带时只需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转动到相对应的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内,此时左连杆和右连杆并在一起以便于手握携带,在休息时,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分别从相对应的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内转出,并通过锁紧件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锁紧在锁紧台上的螺纹孔内以起到支撑作用,将展开的旅行壶放置在头下便可以舒服的休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起到盛水和保温的作用,而且能够在休息时作为枕头,为人们的旅行生活增加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多用保温旅行壶,包括壶体1和壶盖2,所述壶盖2与所述壶体1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壶体1上靠近上端开设有上环形槽3,所述壶体1上靠近下端开设有下环形槽4,所述上环形槽3和所述下环形槽4内均设置有左C形卡箍5和右C形卡箍6,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且转动设置在所述上环形槽3或所述下环形槽4内。

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的另一端外侧均设置耳板7,所述上环形槽3内的左C形卡箍5上的耳板7与所述下环形槽4内的左C形卡箍5上的耳板7之间设置左连杆8,所述上环形槽3内的右C形卡箍6上的耳板7与所述下环形槽4内的右C形卡箍6上的耳板7之间设置右连杆9。

所述上环形槽3和所述下环形槽4上靠近所述左C形卡箍5与所述右C形卡箍6的铰接端处设置锁紧台10,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上均开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件11,且所述锁紧件11能够将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锁紧在所述锁紧台10上的螺纹孔内。

所述锁紧件11为螺栓。

该实施例中,在壶体上靠近上端开设有上环形槽,并在壶体上靠近下端开设有下环形槽,而且在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内均设置有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其中,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且他们的铰接端转动设置在上环形槽或下环形槽内;在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的另一端外侧均设置耳板,且上环形槽内的左C形卡箍上的耳板与下环形槽内的左C形卡箍上的耳板之间设置左连杆,上环形槽内的右C形卡箍上的耳板与下环形槽内的右C形卡箍上的耳板之间设置右连杆;另外,在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上靠近左C形卡箍与右C形卡箍的铰接端处设置锁紧台,在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上均开锁紧孔,在锁紧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件,且锁紧件能够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锁紧在锁紧台上的螺纹孔内。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携带时只需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转动到相对应的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内,此时左连杆和右连杆并在一起以便于手握携带,在休息时,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分别从相对应的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内转出,并通过锁紧件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锁紧在锁紧台上的螺纹孔内以起到支撑作用,将展开的旅行壶放置在头下便可以舒服的休息。另外,该实施例中锁紧件采用螺栓,用于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固定锁紧在锁紧台上,很显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锁紧件,比如螺杆或螺钉等。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起到盛水和保温的作用,而且能够在休息时作为枕头,为人们的旅行生活增加了舒适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多用保温旅行壶,包括壶体1和壶盖2,所述壶盖2与所述壶体1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壶体1上靠近上端开设有上环形槽3,所述壶体1上靠近下端开设有下环形槽4,所述上环形槽3和所述下环形槽4内均设置有左C形卡箍5和右C形卡箍6,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且转动设置在所述上环形槽3或所述下环形槽4内。

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的另一端外侧均设置耳板7,所述上环形槽3内的左C形卡箍5上的耳板7与所述下环形槽4内的左C形卡箍5上的耳板7之间设置左连杆8,所述上环形槽3内的右C形卡箍6上的耳板7与所述下环形槽4内的右C形卡箍6上的耳板7之间设置右连杆9。

所述上环形槽3和所述下环形槽4上靠近所述左C形卡箍5与所述右C形卡箍6的铰接端处设置锁紧台10,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上均开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件11,且所述锁紧件11能够将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锁紧在所述锁紧台10上的螺纹孔内。

所述锁紧件11为螺钉。

所述右C形卡箍6上开设有通槽12,所述左C形卡箍5的耳板7的后侧设置锁紧板13,所述锁紧板13能够插入所述通槽12内,且所述锁紧板13和所述通槽12之间能够通过销子14进行固定。

该实施例中,在右C形卡箍上开设有通槽,在左C形卡箍的耳板的后侧设置锁紧板,而且锁紧板能够插入通槽内,且锁紧板和通槽之间能够通过销子进行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行走过程中将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便于携带。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左连杆8和所述右连杆9之间套设有勾毛一体魔术贴15;所述左C形卡箍5和所述右C形卡箍6的中部外侧均设置防滑层16;所述壶体1外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该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行走过程中携带方便,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的固定方式采用在左连杆和右连杆之间套设有勾毛一体魔术贴的方式;另外,为了在将本旅行壶当做枕头使用时不发生滑动,在左C形卡箍和右C形卡箍的中部外侧均设置防滑层;同时,为了在本旅行壶当做枕头使用中提供更加舒适的感受,在壶体外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