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用背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警用背心快速安装尼龙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无袖上衣,也称为马甲或坎肩,是一种无领无袖,且较短的上衣,主要功能是使前后胸区域保温并便于双手活动。它可以穿在外衣之内,也可以穿在内衣外面,主要品种有各种造型的西服背心、棉背心、羽绒背心及毛线背心等,而公安武警部门一般穿用的有类似于防弹背心的衣服,一种象盔甲一样用于减少子弹伤害的防护衣,它们由警察和军队穿着,随着季节的变化,到了夏季此款销售是供不应求。
然而,警用的背心在穿着的过程中因为任务的特殊性,所以缺乏能够配合警用背心上的Molle织带添加各种Molle附包的物件,在现有技术中也有相应的物件。例如:尼龙条。但是传统的尼龙条材质选择不当,容易折断,另外,由于设计不合理,当咬齿即咬住Molle织带锁定时,不容易脱下,当解锁时咬齿却不容易释放,在有关警务任务中造成严重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警用背心快速安装尼龙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警用背心快速安装尼龙条,包括龙脊骨,所述龙脊骨上设置有加强龙骨,所述龙脊骨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头体,所述龙脊骨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式锁定结构,所述固定式锁定结构包括加强筋A,所述加强筋A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加强筋A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式锁定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式锁定结构,所述活动式锁定结构包括锁定咬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龙脊骨、加强龙骨、弧形头体、固定式锁定结构和活动式锁定结构均采用高强度尼龙一体注塑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A与加强筋B交叉设计,且加强筋A与加强筋B之间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定咬齿的一端设置有伞绳预留孔,所述伞绳预留孔内连接有高强度伞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安装尼龙条采用高强度尼龙一体注塑制作,能配合警用背心上的Molle织带添加各种Molle附包,将预留伞绳孔上的伞绳作为拉手即可达到快速拆卸效果,整个设计结构简单,并且能快速安装和拆卸,通用性高,警用背心领域适用面广特别适用于带有1英寸宽Molle织带的警用背心。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龙脊骨;2、加强龙骨;3、弧形头体;4、固定式锁定结构;5、加强筋A;6、固定耳;7、固定卡扣;8、活动式锁定结构;9、锁定咬齿;10、加强筋B;11、伞绳预留孔;12、高强度伞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警用背心快速安装尼龙条,包括龙脊骨1,龙脊骨1上设置有加强龙骨2,龙脊骨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头体3,龙脊骨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式锁定结构4,固定式锁定结构4包括加强筋 A5,加强筋A5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耳6,加强筋A5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卡扣7,固定式锁定结构4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式锁定结构8,活动式锁定结构8包括锁定咬齿9。
龙脊骨1、加强龙骨2、弧形头体3、固定式锁定结构4和活动式锁定结构8均采用高强度尼龙一体注塑制作,采用一体注塑工艺,尼龙材质能保证高强度使用的同时也能减轻重量。
加强筋A5与加强筋B10交叉设计,且加强筋A5与加强筋B10之间相互垂直,使其固定性能更好。
锁定咬齿9的一端设置有伞绳预留孔11,伞绳预留孔11内连接有高强度伞绳12,设置的伞绳预留孔11是为了固定高强度伞绳12,且能够方便使用。
具体的,在龙脊骨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头体3,圆弧形头部能保证顺利穿过Molle织带,背面有一体化龙骨来加强设计。
使用时将头部依次穿过警用背心上的Molle织带和附包上的Molle织带,最后按下锁定结构达到锁定状态,另外,锁定咬齿9咬合Molle织带,解锁时只需提起活动式锁定结构8,锁定咬齿9释放,将预留伞绳孔11上的高强度伞绳12作为拉手一把即可达到快速拆卸效果。
此款背心快速安装尼龙条采用一体注塑工艺,尼龙材质能保证高强度使用的同时能减轻重量,圆弧形头部能保证顺利穿过Molle织带,背面有一体化龙骨加强设计,简单可靠的锁定结构,只需按下锁定咬齿9即可咬住Molle 织带锁定,提起则为解锁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