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镜片起雾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03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镜片起雾口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镜片起雾口罩。



背景技术:

现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空气中常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粉尘颗粒及空气中的各种病菌等,这些气体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这种污染程度更高,危害更大,为此,出门戴口罩几乎是人们的必选手段,然而,人们在佩戴口罩时,常因为口罩内的气体向脸部上泄漏而使眼镜片起雾,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视野,由此造成的短暂视盲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对戴眼镜的人士来说很不方便,特别是在温度较低的冬天,这种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镜片起雾口罩,将佩戴者呼出的热气通过导流软管向口罩的下方排出,进而避免了气体向脸部以上泄漏,解决了镜片起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镜片起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其特征在于,口罩本体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耳挂部,口罩本体从内之外依次由柔软层、中间层和过滤层叠加形成,柔软层向过滤层的方向凹陷形成具有曲面凹槽形状的呼吸部,呼吸部的中部设有引流槽,引流槽包括气体进入口和内嵌于引流槽中的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为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软管,口罩本体的过滤层的一面开槽形成气体排出室,导流软管的一端与气体进入口连通,另一端接通气体排出室。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人们首先通过耳挂部来佩戴口罩,由于口罩本体由柔软层、中间层和过滤层叠加形成,其能够很好地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且对佩戴者的呼吸阻碍作用较小,舒适感较好,当佩戴者呼出气体后,由于口罩的阻碍作用,其会在口罩内形成局部压强,压强的存在会将呼出的气体压入具有气体进入口的引流槽内,引流槽通过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导流软管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口罩外,当佩戴者吸气时,由于导流软管的单向导流作用,口罩外部的气体无法通过导流软管向口罩内部进入,进而使口罩能够实现良好地过滤作用。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软管,导流软管内设有一对呈对称分布的弹性瓣膜,弹性瓣膜为两个半月牙形薄片,彼此相对,根部与导流软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弹性瓣膜的游离端朝向气体排出室。

为了使口罩在佩戴后能够更好地与人的两部轮廓相匹配,以保证口罩上部的密封性,防止气体向脸的上部泄漏,朝气体排出室相反的方向,口罩本体的上边设有贴合鼻梁的贴合部,贴合部外表面设有可调节的鼻夹,贴合部内侧设置有鼻梁泡沫垫。

进一步,过滤层上,气体排出室的开口处设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用于阻碍外部物体进入气体排出室内。

进一步,为了在密封口罩的上部的同时,提高佩戴的舒适度,柔软层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弹性密封条,弹性密封条用于密封口罩本体的上下两边。

进一步,为了提高口罩的过滤效果和舒适度,过滤层为由纱布包裹的活性炭层,柔弹性密封条由水凝胶制成,中间层包括纳米抗菌非织造材料层和负离子抗菌层,纳米抗菌非织造材料层与过滤层接触,负离子抗菌层与柔软层接触。

进一步,为了提高口罩的适应性,口罩本体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用于配合连接护耳套的纽扣,纽扣均布于口罩本体的侧边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佩戴者呼出气体后,在口罩内形成的局部压强会将呼出的气体压入具有气体进入口的引流槽内,引流槽通过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导流软管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口罩外,进而解决了气体向口罩上部泄漏的问题,当佩戴者吸气时,由于导流软管的单向导流作用,口罩外部的气体无法通过导流软管向口罩内部进入,进而使口罩能够实现良好地过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镜片起雾口罩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镜片起雾口罩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口罩本体,101为柔软层,102为中间层,103为过滤层,2为耳挂部,3为呼吸部,4为引流槽,5为气体进入口,6为导流软管,601为弹性瓣膜,7为气体排出室,701为隔离网,8为贴合部,9为弹性密封条,10为纽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镜片起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耳挂部2,口罩本体1从内之外依次由柔软层101、中间层102和过滤层103叠加形成,柔软层101向过滤层103的方向凹陷形成具有曲面凹槽形状的呼吸部3,呼吸部3的中部设有引流槽4,即呼吸部3的中部向过滤层103的方向突起形成引流槽4,如图2所示,引流槽4包括气体进入口5和内嵌于引流槽4中的导流软管6,所述导流软管6为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软管,口罩本体1的过滤层103的一面开槽形成气体排出室7,导流软管6的一端与气体进入口5连通,另一端接通气体排出室7。

使用时,人们首先通过耳挂部2来佩戴口罩,由于口罩本体1由柔软层101、中间层102和过滤层103叠加形成,其能够很好地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且对佩戴者的呼吸阻碍作用较小,舒适感较好,当佩戴者呼出气体后,由于口罩的阻碍作用,其会在口罩内形成局部压强,压强的存在会将呼出的气体压入具有气体进入口5的引流槽4内,引流槽4通过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导流软管6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口罩外,当佩戴者吸气时,由于导流软管6的单向导流作用,口罩外部的气体无法通过导流软管6向口罩内部进入,进而使口罩能够实现良好地过滤作用。

更进一步地说,为了更好地实施导流软管6,导流软管6内设有一对呈对称分布的弹性瓣膜601,弹性瓣膜601为两个半月牙形薄片,彼此相对,根部与导流软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弹性瓣膜601的游离端朝向气体排出室7。

为了使口罩在佩戴后能够更好地与人的两部轮廓相匹配,以保证口罩上部的密封性,防止气体向脸的上部泄漏,朝气体排出室7相反的方向,口罩本体1的上边设有贴合鼻梁的贴合部8,贴合部8外表面设有可调节的鼻夹(图中未画出,可采用现有结构),贴合部8内侧设置有鼻梁泡沫垫(图中未画出)。

更进一步地说,过滤层103上,气体排出室7的开口处设有隔离网701,所述隔离网701用于阻碍外部物体进入气体排出室7内。

更进一步地说,为了在密封口罩的上部的同时,提高佩戴的舒适度,柔软层101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弹性密封条9,弹性密封条9用于密封口罩本体1的上下两边。

更进一步地说,为了提高口罩的过滤效果和舒适度,过滤层103为由纱布包裹的活性炭层,柔弹性密封条9由水凝胶制成,中间层102包括纳米抗菌非织造材料层(图中未画出)和负离子抗菌层(图中未画出),纳米抗菌非织造材料层与过滤层103接触,负离子抗菌层与柔软层101接触。

进一步,为了提高口罩的适应性,口罩本体1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用于配合连接护耳套的纽扣10,纽扣10均布于口罩本体1的侧边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