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小体积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834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容量小体积口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领域,涉及一种口罩,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小体积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安全防护用品,一般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现有的口罩在包装时通常是对折或者三折,这样其占据的包装空间较大;而且佩戴上面部时,形成的弧度较小因此用于储存空气的空间较小(尤其是口罩与面部密封较好时),影响使用者的呼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容量小体积口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容量小体积口罩,它包括:

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过滤布料、通过外周边缘处形成在所述第一过滤布料层上的第二过滤布料、与所述第二过滤布料一体且向外弯折形成褶皱的第三过滤布料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过滤布料上的贴鼻密封条;

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二折叠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过滤布料内侧边处的第四过滤布料、通过外周边缘处形成在所述第四过滤布料上的第五过滤布料以及与所述第五过滤布料一体且向外弯折形成褶皱的第六过滤布料;

呼吸阀,所述呼吸阀安装在所述第四过滤布料上;

系带,所述系带至少有一根,它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过滤布料或/和所述第五过滤布料的表面。

优化地,所述第一过滤布料和所述第四过滤布料关于它们的连接处对称,所述第二过滤布料与所述第五过滤布料关于所述第一过滤布料和所述第四过滤布料的连接处对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大容量小体积口罩,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进行配合,这样在包装时可以将它们折叠在一起有利于减小占用的体积;另外将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展开后,可以使其具有较大的容纳腔,改善呼吸舒适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小体积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容量小体积口罩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大容量小体积口罩,它主要包括第一折叠部1、第二折叠部2、呼吸阀3和系带4;第一折叠部1与第二折叠部2相连接,定义它们的连接处分别其内侧,而它们各自的另一侧为其外侧。

其中,第一折叠部1包括第一过滤布料11、第二过滤布料12、第三过滤布料13和密封条14等;第一过滤布料11的内侧为直边,外侧边缘处具有弧形部位;第二过滤布料12通过外侧边缘处形成在第一过滤布料层11上(即通过缝制或者焊接等方式将第二过滤布料12和第一过滤布料层11的外侧边缘处固定在一起);第三过滤布料13与第二过滤布料12一体,它由内向外弯折而与第二过滤布料12形成褶皱;贴鼻密封条14固定在第三过滤布料13上,其内设置有用于弯折的钢丝条,从而确保贴鼻密封条14贴在使用者的鼻根处。第一折叠部1具有折叠和展开两种状态:当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过滤布料11、第二过滤布料12、第三过滤布料13和密封条14依次层叠设置;当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过滤布料11和第二过滤布料12围成一定的容置空间,第二过滤布料12和第三过滤布料13展开而接近处于同一弧形面内,这样有利于增加第一过滤布料11与鼻根的距离,从而提高容置空间的体积。第二折叠部2包括第四过滤布料21、第五过滤布料22和第六过滤布料23等;第四过滤布料21形成(通常是缝制或者焊接等方式)在第一过滤布料11的内侧边处,它与第一过滤布料11可以关于它们的连接处对称,这样第二过滤布料12与第五过滤布料22也可以关于第一过滤布料11和第四过滤布料21连接处对称。第二折叠部2的结构与第一折叠部1的结构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第二折叠部2是用于托住下巴,因此不需要密封条14,而用于托住下巴的第六过滤布料23的面积通常大于第三过滤布料13。呼吸阀3安装在第四过滤布料21上;系带4至少有一根,它的端部固定在第二过滤布料12或/和第五过滤布料22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系带4有两根,它们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过滤布料12、第五过滤布料22的两端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化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