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688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行李箱,尤其是指一种能够使布面行李箱重量减轻的轻量化布面行李箱。



背景技术:

现今的布面行李箱(Nylon Suitcase)是采用尼龙布料裁缝制成一布质包覆体,该布质包覆体包含布料制成的一本体及一箱盖,将箱盖一边连结在本体前面的开口,并通过一拉链链合其余的周边。该本体内部必需实施有支撑骨架,才能够维持布面行李箱的外型,而现今的内部支撑骨架的技术,主要的问题在于支撑强度与轻量化难以兼顾,仍有亟待改进的需要。例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6293378及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20006640、US20120138403所示的技术,是应用一体成型的C字型塑料板作为支撑骨架,虽然能够达到轻量化的功效,但是支撑强度不足,无法提供较佳耐重压强度。

又例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5566798、US5474162及US6109404所示,其主要是采用一矩形框架作为行李箱内部的支撑构件,再加上一些塑料板片对边角产生支撑作用;其中,公告号US5566798的行李箱在矩形框架外面固定一个环绕顶面、底面及两侧面的一体成型的塑料板,用以支撑行李箱的顶面、底面及两侧面;公告号US5474162的行李箱在矩形框架的两侧分别固定一C字形塑料板,用以支撑行李箱的两侧面及边角;公告号US6109404的行李箱在矩形框架的顶面及底面分别固定一U字形塑料板,用以支撑行李箱的顶面、底面及边角。上述的支撑骨架强调边角的支撑,然而背面的支撑度不足,若置放衣物时,布质的包覆体背面会受挤压而凸出变形,若在背面加入一背板,固然能改善其问题,然而如何使背板更容易安装,为技术上需要克服的问题;再者,公告号US6109404的行李箱底部的U字形塑料板为结构强度不足的薄片状塑料板,若将行李箱的轮组固定在底部的U字形塑料板上,将造成四个轮组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布面行李箱,通过设置在一布面包覆体内层中的一支撑骨架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布面行李箱背面及底部的结构强度,并且不会过度增加行李箱的重量,达到使行李箱增加结构强度与实现轻量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布面行李箱,行李箱的支撑骨架应用四片限位板固定住一镂空背板的技术,可利用该镂空背板增加布面行李箱背面的结构强度,且安装镂空背板的组装作业相对更容易且可快速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布面行李箱,应用行李箱底部的滚轮模块的固定结构,可将该支撑骨架底部的一下支撑板与一蜂巢板一并固定在一起,达到简化组装结构与组装作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量化布面行李箱,包含:一布面包覆体,所述布面包覆体包含多片布料缝接制成的一矩形的本体及一箱盖,所述箱盖的一侧边不可分离的连接于所述本体前面一开口的一侧边,所述箱盖的其余三个周边通过一拉链与所述本体的所述开口的其余三个周边链合;一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设置在所述布面包覆体的本体内面,所述支撑骨架包含一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为一体弯曲成型的矩形环体;一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具有一顶板,及一体成型的连接在所述顶板两端并向下弯曲的两个第一侧板,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一上框条的上面,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两侧框条的上部的外面;一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具有一底板,及一体成型的连接在所述底板两端并向上弯曲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一下框条的下面,所述两个第二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两侧框条的下部的外面;一镂空背板,所述镂空背板为对应所述本体的一背面的矩形板,所述镂空背板设有多个镂空孔;及一蜂巢板,所述蜂巢板为板体内具有多个蜂巢孔的塑料空心板,所述蜂巢板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的底板的上面与所述下框条的下面之间;至少两个滚轮模块,所述至少两个滚轮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布面包覆体的下面,所述至少两个滚轮模块通过一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蜂巢板上;以及一拉杆模块,所述拉杆模块包含一上座,所述上座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的所述顶板的后端;一下座,所述下座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的所述底板的后端;两个直立的伸缩杆,所述两个直立的伸缩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座上,所述两个直立的伸缩杆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座延伸到所述上座上面;及一握把,所述握把跨接在所述两个直立的伸缩杆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分别通过多个铆钉或螺丝固定在所述金属框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还包含四片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结合在所述上支撑板的所述顶板与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之间的第一内角处,以及所述下支撑板的所述底板与所述两个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内角处;及所述镂空背板设置在所述四片限位板面向所述金属框架方向的前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为乙烯或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发泡板(EVA Foa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镂空背板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结构包含一轮座,所述轮座贴靠在所述本体的下面;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贴靠在所述蜂巢板的上面;及多根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蜂巢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本体的下面的铆钉或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布面包覆体的本体包含一后管条,所述后管条环绕地结合所述本体的所述背面的周围;及一前管条,所述前管条环绕地结合所述箱盖的一前面的周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撑板的两个第一侧板与所述下支撑板的两个第二侧板一体型的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合并成一矩形框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为实心塑料板体,或板体内具有多个蜂巢孔的塑料空心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增加布面行李箱背面及底部结构强度的同时,不会过度增加行李箱的重量,且安装相关组件如镂空背板的组装作业相对更容易且可快速实施,达到简化组装结构与组装作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关闭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打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内架结构前视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内架结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内架结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限位板部位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滚轮模块部位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布面行李箱的上下支撑板一体成型示意图。

图中符号表示:

10 布面包覆体;11 本体;111 开口;112 后管条;12 箱盖;121 侧边;122 前管条;123 前面;13 拉链;14 内衬;20 支撑骨架;21 金属框架;211 上框条;212 两侧框条;213 下框条;22 上支撑板;221 顶板;222 第一侧板;23 下支撑板;231 底板;232 第二侧板;24 镂空背板;241 镂空孔;25 蜂巢板;35 铆钉;27 限位板;30 滚轮模块;31 滚轮;32 固定结构;33 轮座;34 固定板;40 拉杆模块;41 上座;42 下座;43 伸缩杆;44 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布面行李箱,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包含一布面包覆体10、一支撑骨架20、至少两个滚轮模块30以及一拉杆模块40,其中,该布面包覆体10是采用多片尼龙布料或其他布料缝接制成,用于包覆在该支撑骨架20外,进而形成一布面行李箱的外包覆构件。如图1、图2所示,其较佳的实施一矩形的本体11及一箱盖12,该本体11前端为一开口111,该箱盖12的一侧边121不可分离的连接于该本体11前面的开口111的一侧边,该箱盖12的其余三个周边通过一拉链13与该本体11的该开口111的其余三个周边链合。其中,该布面包覆体10的本体11包含一后管条112,该后管条112环绕地结合该本体11的一背面的周围,及一前管条122,该前管条122环绕地结合该箱盖12的一前面123的周围。

该支撑骨架20是用于设置在该布面包覆体10的本体11内面(如图2所示),是使该布面包覆体10维持立体矩形的构件,并使用本体11内面的一内衬14加以覆盖;如图3、图4及图5所示,该支撑骨架20较佳的实施有一金属框架21,该金属框架21为断面呈长方形的金属条,并应用一体弯曲成型为一矩形环体;一上支撑板22,该上支撑板22具有一顶板221,及一体成型的连接在该顶板221两端并向下弯曲的两个第一侧板222,该顶板221固定在该金属框架21的一上框条211(如图5所示)的上面,该两个第一侧板222分别固定在该金属框架21的两侧框条212的上部的外面;一下支撑板23,该下支撑板23具有一底板231,及一体成型的连接在该底板231两端并向上弯曲的两个第二侧板232,该底板231固定在该金属框架21的一下框条213的下面,该两个第二侧板232分别固定在该金属框架21的两侧框条212的下部的外面;一镂空背板24,该镂空背板24为对应及结合在该本体11的一背面的矩形板,该镂空背板24设有多个镂空孔241,以达到减轻重量的目的;及一蜂巢板25,该蜂巢板25为板体内具有多个蜂巢孔的矩形塑料空心板,该蜂巢板25固定在该下支撑板23的底板231的上面与该下框条213的下面之间,用以使该下支撑板23具有更优良的结构强度,且该蜂巢板25为空心板,能够防止重量过重。

该滚轮模块30至少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该布面包覆体10的本体11的下面,用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在地面上移动;如图3及图4所示,较佳的实施例中有四个滚轮模块30,各该滚轮模块30具有一或两个滚轮31,且各该滚轮模块30通过一固定结构32固定在该下支撑板23与该蜂巢板25上。

该拉杆模块40是用以提供使用握持进行拖拉行李箱,如图3及图4所示,其较佳的实施例包含一上座41,该上座41固定在该上支撑板22的该顶板221的后端(邻靠该镂空背板24);一下座42,该下座42固定在该下支撑板23的该底板231的后端(邻靠该镂空背板24);两个直立的伸缩杆43,为行李箱常用的一种可伸长与缩短的杆体,该两个直立的伸缩杆43的下端固定在该下座42上,该两个直立的伸缩杆43的上端穿过该上座41延伸到该上座41上面;及一握把44,该握把44跨接在该两个直立的伸缩杆43的上端。

上述该上支撑板22、该下支撑板23与该镂空背板24较佳的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板,该上支撑板22与该下支撑板23分别通过多个铆钉35或螺丝固定在该金属框架21上。如图4及图6所示,上述该镂空背板24结合在该本体11的该背面的较佳实施例,是包含有四片限位板27,该四片限位板27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发泡板(EVA Foam),将其分别结合在该上支撑板22的该顶板221与该两个第一侧板222之间的第一内角处,以及该下支撑板23的该底板231与该两个第二侧板232之间的第二内角处,由此上述该镂空背板24设置在该四片限位板27的前面(即该四片限位板27面向该金属框架21方向的前面),达到固定该镂空背板24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支撑骨架20的该下支撑板23与该蜂巢板25相叠合的构造,提供该滚轮模块30较佳的固定基础,能够防止重压变形;并利用该滚轮模块30组装时的固定结构32,一并将该下支撑板23与该蜂巢板25固定在一起,而不用再实施其他使该下支撑板23与该蜂巢板25固定在一起的手段;如图2及图7所示,该固定结构32较佳的实施例为具有一轮座33,将该轮座33贴靠在该布面包覆体10的该本体11的下面;另外实施一固定板34,该固定板34贴靠在该蜂巢板25的上面;由此,应用多根铆钉35或螺丝穿设在该固定板34、该蜂巢板25、该下支撑板23的该底板231,与该本体11的下面,达到一并安装该滚轮模块30与固定住该下支撑板23与该蜂巢板25的功能。

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该支撑骨架20的该上支撑板22的两个第一侧板222,与该下支撑板23的两个第二侧板232可实施成一体型的连接在一起的构造,使该上支撑板22与该下支撑板23合并成一矩形框体,且在此实施例中的该上支撑板22与该下支撑板23可为实心塑料板体,或板体内具有多个蜂巢孔的塑料空心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