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双肩地质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48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双肩地质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测辅助领域,特别是涉及可拆卸双肩地质包。



背景技术:

地质包是地质工作者在地质勘测时所用到的工具包,在地质勘测的过程中路程长且崎岖,地质工作者所需要的工具都会放置在地质包中,但现有的地质包多是样式单一、功能简单,在地质勘测的过程中,工具过多,故工具多为混乱的存放至地质包内,使其取放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地质包中工具和资料较多,使得工具包重量增加,长时间的背着会造成地质工作者的肩膀疼痛,而且容易造成地质包背带的断裂,使地质包使用寿命减短,从而影响地质工作者的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现有的地质包多为单肩或是双肩式不可拆卸的背带,在背带或地质包本体损坏时,需要同时更换整个地质包,浪费了材料且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减轻肩膀的负担,便于地质工具的取放,同时延长地质包的使用寿命的可拆卸双肩地质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可拆卸双肩地质包,包括地质包本体和两条背带,所述地质包本体内部的后端面布设有工具存放层,所述工具存放层呈长方盒形,地质包本体内部的底端面上布设有插扣件,地质包本体外部的前端面布设有加固带,地质包本体外部的后端面可拆卸式连接有背带,所述加固带的上部卡扣式连接背带的上部;所述卡扣式连接为加固带的上部布设有卡扣,背带的上部布设有卡钩,所述卡扣的内部开设有卡扣凹槽,所述卡扣凹槽上部呈梯形、下部呈矩形,卡扣凹槽的上部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卡扣凹槽的底部通过弹簧倒置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呈半圆弧形的板,所述卡钩包括固定环、调节杆和伸缩环,固定环呈半圆弧形,固定环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两个调节杆的末端通过伸缩环进行合并连接,所述伸缩环由弹簧连接的两个弧形环构成,调节杆的杆壁上倒置布设有连接钩,所述连接钩和调节杆之间的内夹角小于40°,连接钩卡至固定孔内;所述背带上部缝合连接有按摩包,所述按摩包内置有圆形的珠子。

进一步地,所述工具存放层的前端面布设有工具夹层,工具夹层呈长方盒形。

进一步地,所述插扣件包括弹力绳和插扣,所述弹力绳固定在地质包本体内部的底端面,弹力绳的两端通过插扣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式连接为地质包本体外部的后端面的下端布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呈“日”字形的矩形块,背带的上、下部均布设有两排按扣,其中一排为公扣、另一排为母扣,公扣和母扣之间预留有间距,背带的下部穿过连接件,通过公扣和母扣的连接使背带的下部固定在连接件上,卡钩的固定环的环壁上开设有背带长槽,背带的上部穿过背带长槽,通过公扣和母扣的连接使背带的上部固定在固定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包由无纺布缝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地质包本体外部的上端表面水平布设有密封拉链,所述密封拉链位于加固带和背带卡扣式连接处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的上部开设有加固带长槽,所述加固带长槽的宽度不小于加固带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双肩地质包,通过双肩背带的可拆卸式连接于地质包本体,便于及时方便对已经损坏的背带或地质包本体进行单独更换,而不需要同时更换整个地质包;且背带与地质包本体采用卡钩和卡扣的组合连接,通过调节杆的调整使连接钩卡至卡扣的固定孔内,便于连接、拆卸双肩的背带,连接钩和调节杆为倒置布设,故在背包过程中,使连接钩和固定孔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通过在地质包本体外部的前端面加设加固带,对地质包进行双向加固,不再单独依靠背带受力,加固带从地质包本体前端进行辅助受力,分散背带受力面积,减少背带断裂、损坏现象的发生,增加地质包的使用寿命;背带上增设的按摩包可起到护肩的作用,有效的减轻肩部压力,减缓肩部的酸痛;地质包本体内部布设有工具存放层和工具夹层,便于地质勘测过程中使用工具和使用资料的单独归类放置,不会出现杂乱现象,同时便于取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双肩地质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双肩地质包的卡扣和卡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双肩地质包的卡扣和卡钩连接的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双肩地质包的卡扣的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双肩地质包的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双肩地质包的地质包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地质包本体,2为工具存放层,3为工具夹层,4为插扣,5为加固带,6为卡扣,7为卡扣凹槽,8为弹簧,9为限位环,10为加固带长槽,11为连接钩,12为固定环,13为弹力绳,14为按扣,15为按摩包,16为连接件,17为密封拉链,18为背带,19为调节杆,20为伸缩环,21为固定孔,22为背带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可拆卸双肩地质包,包括地质包本体1和两条背带18,所述地质包本体1内部的后端面布设有工具存放层2,工具存放层2的前端面布设有工具夹层3,工具存放层2和工具夹层3均呈长方盒形,地质包本体1内部的底端面上布设有插扣件,插扣件包括弹力绳13和插扣4,所述弹力绳13固定在地质包本体1内部的底端面,弹力绳13的两端通过插扣4进行连接;地质包本体1外部的上端表面水平布设有密封拉链17,地质包本体1外部的前端面布设有加固带5,地质包本体1外部的后端面可拆卸式连接有背带18,可拆卸式连接为地质包本体1外部的后端面的下端布设有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为呈“日”字形的矩形块,背带18的下部布设有两排按扣14,其中一排为公扣、另一排为母扣,公扣和母扣之间预留有间距,背带18的下部穿过连接件16,通过公扣和母扣的连接使背带18的下部固定在连接件16上;所述加固带5的上部卡扣式连接背带18的上部;所述卡扣式连接为加固带5的上部布设有卡扣6,背带18的上部布设有卡钩,卡扣6的上部开设有加固带长槽10,所述加固带长槽10的宽度不小于加固带5的宽度,卡扣6的内部开设有卡扣凹槽7,所述卡扣凹槽7上部呈梯形、下部呈矩形,卡扣凹槽7的上部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21,卡扣凹槽7的底部通过弹簧8倒置连接有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为呈半圆弧形的板,所述卡钩包括固定环12、调节杆19和伸缩环20,固定环12呈半圆弧形,固定环12的环壁上开设有背带长槽22,背带18的上部穿过背带长槽22,通过公扣和母扣的连接使背带18的上部固定在固定环12上;固定环12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连接有调节杆19,所述两个调节杆19的末端通过伸缩环20进行合并连接,所述伸缩环20由弹簧连接的两个弧形环构成,调节杆19的杆壁上倒置布设有连接钩11,所述连接钩11和调节杆之间的内夹角小于40°,连接钩11卡至固定孔21内;所述密封拉链17位于加固带5和背带18卡扣式连接处的下端;所述背带18上部缝合连接有按摩包15,按摩包15由无纺布缝制而成,按摩包15内置有圆形的珠子。

先将工具存放层2缝合至地质包本体1内部的后端面上,将工具夹层3缝合至工具存放层2的前端面,再将带有插扣4的弹性绳13缝合至地质包本体1内内部的底端面,在地质包本体1外部的上端表面缝合上密封拉链17,加固带5的下端缝合至地质包本体1外部的前底面,加固带5的上部穿过卡扣6上的加固带长槽10进行缝合固定,背带18的下部穿过连接件16,通过公扣和母扣的连接使背带18的下部固定在连接件16上,背带18的上部穿过背带长槽22,通过公扣和母扣的连接使背带18的上部固定在固定环12上;将加固带5上部的卡扣6和背带18上部的卡扣式连接:即用手捏住调节杆19,使两个调节环19相互向内运动,调节环19之间间距变小,使卡钩放入卡扣6上的卡扣凹槽7内,伸缩环20因其为弹簧连接的两个弧形环构成,故再进入卡扣凹槽7内时可进行压缩,改变直径大小,方便进入卡扣凹槽7内,直至连接钩11行至固定孔21内时,松开调节杆19,再无外力作用下,调节杆19恢复初始状态,连接钩11钩住固定孔21进行固定连接,背带固定完毕,即可使用地质包,背包时将按摩包15对应使用者的肩部位置,可对双肩进行“按摩”,缓解肩部的疲劳;当需要更换背带18时,手按住固定环12向卡扣凹槽7内运动,带动限位环9、弹簧8向卡扣凹槽7底部运动,从而使连接钩11随固定孔21向下运动,捏住调节杆19,使两个调节杆19之间间距变小,即可把连接钩11从固定孔21内送出,向外拉动固定环12,逐渐将卡钩从卡扣6内取出,再将背带18下端的按扣解开,背带18的下端从连接件16上拿出,即可将背带18从地质包本体1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