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用绝缘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172阅读:1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用绝缘手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装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防用绝缘手套。



背景技术:

消防人员在救灾现场工作时,需要佩戴手套进行操作,现有的消防人员佩戴的手套通常为皮质或线织手套,不能有效的保护消防人员的手部安全,当消防人员救火时,由于温度过高致使手套不能抵制高温手就会被灼伤,现有的手套虽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遇到尖锐或锋利的物品,就会将消防人员的手部割伤,而且,现有的手套并没有耐磨层,手套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破损,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救援现场,经常还会出现电线落下短路的现象,手套必须要具有防水绝缘的功能,否则会对消防人员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消防用手套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用绝缘手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消防用绝缘手套,其包括:套体、护腕、固定带、开口、凸粒、防滑带、耐磨层、防切割层、隔热层、防水绝缘层和内衬层,所述套体与护腕相连,并通过护腕端部的可伸缩的固定带将整个手套穿戴在手上,将整个手掌和小臂防护在内,防止杂物进入到手套内,所述开口为弹性三角形结构,位于护腕的端部,方便手套的穿戴,所述凸粒多个安装在套体上的手指位置,所述防滑带多条平行安装在套体的手心位置,用于防止搭抬重物时的滑落,所述套体和护腕由外向内分别由耐磨层、防切割层、隔热层、防水绝缘层和内衬层组成,其中,耐磨层由玻璃纤维布制成,防切割层由钢丝纱线制成,隔热层由芳纶细布制成,防水绝缘层由合成树脂制成,内衬层由软棉布制成。

优选地,所述套体的手背表面涂装有多条反光带。

优选地,所述防滑带的方向沿着手心的纹路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防用绝缘手套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所述消防用绝缘手套的结构组成,能够有效的把消防员的手部及小臂位置和外部环境隔开,具有防滑、耐磨、防切割、隔热和防水绝缘等多种功能,避免对消防员的手部和生命造成威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消防用绝缘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消防用绝缘手套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套体;2-护腕;3-固定带;4-开口;5-凸粒;6-防滑带;7-耐磨层;8-防切割层;9-隔热层;10-防水绝缘层;11-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依照这些详细的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获得新的实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获得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消防用绝缘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消防用绝缘手套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其由多个部分组成。所述消防用绝缘手套包括:套体1、护腕2、固定带3、开口4、凸粒5、防滑带6、耐磨层7、防切割层8、隔热层9、防水绝缘层10和内衬层11,所述套体1与护腕2相连,一体制成,并通过护腕2端部的可伸缩的固定带3将整个手套穿戴在手上,将整个手掌和小臂防护在内,防止杂物进入到手套内,且套体1的手背表面涂装有多条反光带,所述开口4为弹性三角形结构,共一个,位于护腕2的端部,方便手套的穿戴,其材质和固定带3一致,为针织松紧带,所述凸粒5多个安装在套体1上的手指位置,其材质为橡胶,数量约为8-10个每平方厘米,所述防滑带6至少三条平行安装在套体1的手心位置,其方向沿着手心的纹路方向,材质为橡胶,用于防止搭抬重物时的滑落,且凸粒5和防滑带6的高度约为0.5-1.5mm,所述套体1和护腕2由外向内分别由耐磨层7、防切割层8、隔热层9、防水绝缘层10和内衬层11组成,其中,耐磨层7由玻璃纤维布制成,防切割层8由钢丝纱线制成,隔热层9由芳纶细布制成,防水绝缘层10由合成树脂制成,内衬层11由软棉布制成,且套体1和护腕2的单层厚度约为3mm。

尽管在上文中参考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理和范围内,可以针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配置和细节做出许多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并且权利要求意在涵盖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的等同物文字意义或范围所包含的全部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