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便携式伸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6964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智能便携式伸缩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便携式伸缩杯。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更加倡导健康生活,为此提出过很多建议,例如每天八杯水、少喝含糖饮料、多喝温水、吃药别喝茶等等,可是少有能够坚持这些习惯的人,另外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如今社会的潮流趋势,各个方面的技术都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实际上这些技术还未能实现推广,除了价格相对较高外,目前这类设备形式不够多样,功能不够全面。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410285839.4,申请时间:2014-06-24,专利名称为:一种智能手环,中介绍了一种智能手环,该手环能够接收用户体温等信息,能提醒佩戴者远离不健康的生活,但是该发明不可避免的受到手环的结构影响,具有使用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对用户饮水健康的管理这样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便携式伸缩杯,在伸缩杯体底部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各种部件,功能强大,生产成本低,实现对用户饮水健康的管理,同时具有拓展潜力。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便携式伸缩杯,包括可伸缩杯杯体、保护盒,可伸缩杯杯底还设置有一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存储器、水压感受器、微处理器、电源、温度传感器、时钟以及蓝牙传输装置;

上述微处理器与水压感受器、温度传感器、时钟的信号端相连接,微处理器连接存储器以及蓝牙传输装置的输入输出端口;

上述电路板密封在防水外壳中。

进一步地,电路板设置在保护盒中,并且保护盒有一个与伸缩杯杯底相匹配的圆形突起,伸缩杯底部有一圆孔,可插入保护盒的突起中,其中水压感受器感受端设置在保护盒突起中。

进一步地,电路板上还设有计步重力加速度感受器、USB接口、液体透光度感受器;计步重力加速度感受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液体透光度感受器与微处理器相连,其感受端与水压感受器感受端设置在一起。

进一步的,电路板上还设有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在伸缩杯上设置多种感受器,实现对人饮水习惯的数据采集,从而提升人们对自身日常饮食习惯的关注,提升人们健康情况,并且伸缩杯携带方便,能够代替运动手环的部分功能,造价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元器件摆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流程图。

图中:可伸缩杯体1,保护盒2,电路板3,可伸缩杯体4,保护盒5,杯底小孔6,圆形突起7,USB接口8,存储器9,微处理器10,蓝牙传输装置11,温度传感器12,电源13,液体透光度感受器14,水压感受器15,时钟16,计步重力加速度感受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以及图3,该实施例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包括有可伸缩杯体1、保护盒2,可伸缩杯体1采用耐高温硅胶制作,在杯子底部设有电路板3,电路板外使用硅胶进行密封,在电路板上设有水压感受器15,水压感受器15的感应端口设置在伸缩杯杯底,同样的,还设有液体透光度感受器14,液体透光度感受器的感受端口也设置在杯底,并且电路板还设有存储器9、微处理器10、电源13、温度传感器12、时钟16、蓝牙传输装置11、USB接口8,上述部件皆与微处理器10导线相连。

实施例2:请参阅图2以及图3,该实施例中公开了另一个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包括有可伸缩杯体4、保护盒5,可伸缩杯体底部有一圆孔6,保护盒内部一侧,安装有电路板,并用塑料外壳进行密封,电路板中包含有存储器9、微处理器10、水压感受器15、电源13、温度传感器12、时钟16、蓝牙传输装置11、USB接口8、液体透光度感受器14、计步重力加速度感受器17,在外壳上有一圆形突起7,其大小与可伸缩杯杯体底部的圆孔匹配,突起与圆孔可以螺纹连接,该突起中设置了水压感受器15和液体透光度感受器14的感应端口。

具体使用原理:

以实施例2的使用为例,参见图4,在一开始时,可伸缩杯体收缩,并放置在保护盒中,使用时,打开保护盒,拉伸出可伸缩杯,对准保护盒内的圆形突起,将可伸缩杯拧紧放置在保护盒上,然后在杯中倒入饮用的液体,此时保护盒中的水压感受器、温度传感器、液体透光度感受器,综合读取液体的相关数据信息,并连同时钟信息发送到微处理器中,同时存储在存储器上,手机等设备可以通过蓝牙装置连接该设备,进行信息的接收。另外在跑步或走路时,携带此智能便携式伸缩杯,可以读入运动过程中的步数等信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