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627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康复背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工具,具体地,涉及康复背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健身的需求也逐渐提升。随之而来的各种健身场所比比皆是,健身场所内的各种多功能健身器材相继面世。

但是,当人的腰椎或背部受伤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时,其上半身躯干难以在进行康复运动时保证平衡,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会使得侧向一边的身体受到更多的压力,甚至造成再次伤害。并且,在康复过程中康复者容易躲避身体疼痛时的体位,导致很多康复操作无法到位,严重影响了康复效果。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康复过程中辅助康复者不断调整体位,加快康复速率,保证康复效果的康复背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康复背心,该康复背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康复过程中辅助康复者不断调整体位,加快康复速率,保证康复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背心,该康复背心包括内衬和罩设在内衬外的外罩;

内衬的边缘与外罩的边缘密封以使得外罩和内衬之间形成空腔,并且内衬和/或外罩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通过密封塞密封;

空腔内填充设有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上的相邻蜂窝格之间相互通;

外罩前面的内壁上自康复背心领口沿竖直方向和外罩后面的内壁上自颈部沿竖直方向均设有粘扣带,内衬的外壁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两条能够与粘扣带相配合的粘带,以使得通过粘扣带与粘扣配合能够将空腔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

优选地,内衬的外壁上位于人体腰部的区域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位于粘带的两侧且通过与外接电源相电连供电。

优选地,加热片上电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移动电源。

优选地,外罩外表面上位于手肘部位设置有耐磨层。

优选地,耐磨层为橡胶层。

优选地,内衬为不透明塑料制成,外罩为透明塑料制成。

优选地,内衬上位于手腕部位设有松紧口。

优选地,内衬上自松紧口至肩膀处形成有条状缺口,条状缺口的两侧边通过拉链条连接,并且外罩边缘与拉链条边缘密封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内衬的边缘与外罩的边缘密封,这样外罩和内衬之间形成了空腔,并且在内衬和/或外罩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通过密封塞密封。同时,在上述空腔内填充设蜂窝状结构,使得蜂窝状结构上的相邻蜂窝格之间相互通,这样只需要打开通孔,向里面添加水或者油,而水或油进入后会在蜂窝状结构的蜂窝格之间缓缓流动,使得整个背心的重心位置不停地改变,而身穿该康复背心的康复者需要不停地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来保持平衡和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使得康复者的多组肌肉群得到了锻炼和复原。并且,在外罩前面的内壁上自康复背心领口沿竖直方向和外罩后面的内壁上自颈部沿竖直方向均设有粘扣带,内衬的外壁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两条能够与粘扣带相配合的粘带,如此可以通过粘扣带与粘扣配合将空腔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这样空腔中的水或油只会集中于康复背心的一侧,使得康复背心的调整锻炼更具有针对性,加快了康复速度,保证了康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康复背心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康复背心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衬 2-外罩

3-蜂窝状结构 4-粘扣带

5-加热片 6-拉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康复背心,该康复背心包括内衬1和罩设在内衬1外的外罩2;

内衬1的边缘与外罩2的边缘密封以使得外罩2和内衬1之间形成空腔,并且内衬1和/或外罩2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通过密封塞密封;

空腔内填充设有蜂窝状结构3,蜂窝状结构3上的相邻蜂窝格之间相互通;

外罩2前面的内壁上自康复背心领口沿竖直方向和外罩2后面的内壁上自颈部沿竖直方向均设有粘扣带4,内衬1的外壁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两条能够与粘扣带4相配合的粘带,以使得通过粘扣带4与粘扣配合能够将空腔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内衬1的边缘与外罩2的边缘密封,这样外罩2和内衬1之间形成了空腔,并且在内衬1和/或外罩2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通过密封塞密封。同时,在上述空腔内填充设蜂窝状结构3,使得蜂窝状结构3上的相邻蜂窝格之间相互通,这样只需要打开通孔,向里面添加水或者油,而水或油进入后会在蜂窝状结构3的蜂窝格之间缓缓流动,使得整个背心的重心位置不停地改变,而身穿该康复背心的康复者需要不停地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来保持平衡和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使得康复者的多组肌肉群得到了锻炼和复原。并且,在外罩2前面的内壁上自康复背心领口沿竖直方向和外罩2后面的内壁上自颈部沿竖直方向均设有粘扣带4,内衬1的外壁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两条能够与粘扣带4相配合的粘带,如此可以通过粘扣带4与粘扣配合将空腔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这样空腔中的水或油只会集中于康复背心的一侧,使得康复背心的调整锻炼更具有针对性,加快了康复速度,保证了康复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康复者在天气寒冷的环境或者特殊需要时进行康复锻炼过程中保护好腰腹部,避免受凉,加速腰腹部血液循环,缩短康复时间,优选地,内衬1的外壁上位于人体腰部的区域设置有加热片5(如图2所示),加热片5位于粘带的两侧且通过与外接电源相电连供电。

为了便携随身使用加热片5,增大康复者穿上该康复背心后的运动范围,优选加热片5上电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移动电源。

在穿上该康复背心锻炼时,手肘部容易被擦破,而一旦擦破空腔内的水或油就会泼洒出来,使得背心失去原有的康复功能,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优选地,外罩2外表面上位于手肘部位设置有耐磨层。

上述耐磨层可以是本领域中常见的任何一种质地柔软但是耐摩擦的材料制成,但是从便于取材和控制生产维护成本的角度考虑,优选地,耐磨层为橡胶层。

此外,当康复背心内部的水或油在两侧来回流动时,为了方便从外部直观地观察内部水或油的用量是否足够、在内部来回流动的速度是否合适,及时掌控该康复背心的使用状态,优选地,内衬1为不透明塑料制成,外罩2为透明塑料制成。

为了提高康复背心的穿着舒适程度,优选地,内衬1上位于手腕部位设有松紧口。

另外,为了方便快捷地脱穿该康复背心,优选地,内衬1上自松紧口至肩膀处形成有条状缺口,条状缺口的两侧边通过拉链条6连接,并且外罩2边缘与拉链条6边缘密封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